漢學研究中心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請打開Script功能否則無法使用搜尋功能
:::
:::
最新消息
寰宇漢學講座──家族緬懷:清初文人法若真山水畫中的鄉土記憶
自七〇年代以來,藝術史家就明清鼎革之下,明遺民如何利用山水畫進行自我表達之議題,已經進行充分的研究。本次演講並不著眼於改朝換代帶來的傷痛,而是嘗試對清初山水畫提供一種有別於以往的多層次理解。遺民和仕清官員看似水火不容,但是他們的身份並非單一,其他的身份其實有助於雙方對明清鼎革所帶來的社會動蕩享有共同的經驗。本研究以清初官員法若真(1613–1696)的作品為例,探討山水畫不但可以反映處於政治光譜兩極人群的「國家意識」(national identity),同時也可以再現他們共享的在地經驗,這些經驗讓他們形成具有「地方身份」(local identity)的文人群體。我認為,通過喚起地方記憶,法若真的山水畫讓他得以懷念其家人,這使得當下具有意義。儘管清廷愈發嚴格地強化國家意識,但文人畫家依然可以退居鄉里,並在當地形塑自己的「地方」形象。通過處理法若真繪畫中的鄉土記憶,本演講將說明山水畫如何被鼎革世代(conquest generation)用來塑造其地方身份,以求跳脫出爭論無休的忠誠議題。
閱讀更多訊息
國圖與越南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大學合辦線上臺灣漢學講座
國家圖書館配合「臺灣漢學資源中心」的設立,定期規劃並舉辦一系列的「臺灣漢學講座」,藉由海外學術活動,以達活絡臺灣研究及漢學研究風氣,促進國內外學術成果交流,並得以深化國圖與國際漢學界及東亞圖書館界之關係。「臺灣漢學講座」於2011年開始舉辦,與世界各地著名大學及學術單位圖書館合作,不僅延伸臺灣學術研究成果,同時也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
閱讀更多訊息
寰宇漢學講座 國際化、難民、僑民——民國時期中國的匈牙利外僑團 (1924-1940)
2021年5月13日(週四)15:40-17:10 講題:國際化、難民、僑民——民國時期中國的匈牙利外僑團 (1924-1940) 主講人:馬加什(Mátyás Mervay,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主持人:李今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
閱讀更多訊息
寰宇漢學學友講座 兩種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
漢學中心寰宇漢學學友講座 2021年5月13日(週四)14:00-15:30 講題:兩種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 主講人:劉珍妮(Jennifer Liu,美國中密西根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 漢學研究中心2008年度獎助訪問學人)
閱讀更多訊息
2021年外籍獎助學人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活動通知
為服務在臺之外籍學者,漢學研究中心自本(110)年5月至10月辦理「外籍獎助學人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共8場實體與線上課程。
閱讀更多訊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資料更新:
2023/3/26
國家圖書館著作權聲明 Copyright 2012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截至目前累積拜訪人數:
8744473
人次
學術交流組 Liaison Division
電話:(02)2314-7321
傳真:(02)2371-2126
100201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資料服務組 Materials Division
電話:(02)2361-9132#609
傳真:(02)2382-2850
20 Zhongshan South Rd. Taipei, Taiwan 100201 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