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外籍學人基本資料
 
性別 Sex: 
國籍 Nationality: 

照片 Photo :

漢學研究中心獎助學人

研究專長:中國上古史、秦漢文化、人(肖)像文化

現職

研究專長:中國上古及先秦文化研究(考古)、中國上古及先秦文化研究(出土文獻及文物研究)、中國上古及先秦文化研究(古文字)、中國上古及先秦文化研究(上古信仰及思想)

個人網頁: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著作目錄(專書) Work catalog
著作目錄(文章) Article catalog
  • 郭靜云 2005 〈秦始皇帝稱號研究〉,《歷史文物》2005.2: 78-83,臺北:歷史博物館。
  • 郭靜云 2006 〈甲骨文中『神』字的雛型及其用義〉,《古文字研究》26: 95-100,北京:中華書局。
  • 郭靜云 2007 〈由禮器紋飾、神話記載及文字論夏商雙嘴龍神信仰〉,《漢學研究》25.2: 1-40,臺北:國家圖書館。
  • 郭靜云 2007 〈論中西古代個人像藝術及其觀念〉,《考古學報》2007.3: 267-29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 郭靜云 2007 〈甲骨文「下上若」祈禱占辭與天地相交觀念〉,《周易研究》2007.1: 7-13,濟南:山東大學。本文轉載:《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7.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先秦史》2007.3: 2-13,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 郭靜云 2007 〈《郭店楚簡.太一生水》與《上海博物館竹簡.恆先》中造化三元概念〉,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編,《簡帛》2007.2: 167-19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郭靜云 2007 〈先秦自然哲學中「天恆」觀念:竹簡《太一》與《恆先》論及宇宙源頭〉,《儒家文化研究》1: 357-375,北京:三聯書店。
  • 郭靜云 2007 〈「神明」考〉,中華孔子學會,《中國儒學》叢刊,北京,商務出版社,2007,頁427-434。
  • 郭靜云 2008 〈秦始皇陶俑:墓俑或功臣肖像?〉,《中山大學學報》2008.1: 65-78。本文轉載:《高等學院文科學術文稿》2008.2: 107-109。
  • 郭靜云 2008 〈夏商神龍祐王的信仰以及聖王神子觀念〉,《殷都學刊》2008.1: 1-11。
  • 郭靜云 2008 〈先秦易學的「神明」概念與荀子的「神明」觀〉,《周易研究》2008.3: 52-61。本文轉載:《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8.9: 38-4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 郭靜云 2008 〈墓俑育功臣像資間〉,《歷史文物》180-181: 62-71, 76-85 (2008.7-8)。
  • 郭靜云 2008 〈試探西漢文官編修「天下之經」方法—以《緇衣》篇為例〉,《中國古中世史研究》20 (2008.8)。
  • 郭靜云 2008 〈甲骨、金、簡文「」字的通考〉,《古文字研究》27,北京:中華書局。
  • 郭靜云 2009 〈由《緇衣》看討先秦與西漢儒家觀點之異同────以簡本第二至四章為中心〉,《中國經學》4: 53-90,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郭靜云 2009 〈《緇衣》「君以民芒」原義之推論〉,《湖南大學學報》2009.2: 32-38。本文轉載:《複印報刊資料.先秦史》2009.4: 40-4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 郭靜云 2009 〈郭店出土《太一》:社會歸於自然天地之道(再論老子丙組《太一》書文的結構)〉,《中國出土資料研究》13: 41-61,東京:東京大學中國出土資料學會。
  • 郭靜云 2009 〈《尚書‧呂刑》不同版本及其思想研究〉,《史學史研究》2009.2: 84-92。
  • 郭靜云 2009 〈由商周文字論「道」的本義〉,《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一輯,北京:線裝書局,頁203-226。
  • 郭靜云 2009 〈郭店楚簡《太一》四時與四季概念〉,《文史哲》2009.5: 20-26。本文轉載:《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9.11: 60-6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 郭靜云 2009 〈楚簡《緇衣》論刑、親民和靈命之問題〉,《中國經學》5: 137-174。
  • 郭靜云 2009 〈由商周文獻試論歷史時間觀念之形成〉,《台灣師大歷史學報》42: 1-19 (2009年12月)。
  • 郭靜云 2009 〈「賢師」與「忠臣」:試探簡本《緇衣》第十至十一章的本意以及經本主題的來源〉,《國學學刊》2009.4: 35-47。
  • 郭靜云 2009 〈論「肖像」藝術的主題——試探跨越文化之定義〉,《意象》3: 135-176 (2009.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郭靜云 2010 〈試論先秦儒家「」概念之來源與本意〉,《孔子研究》2010.1: 4-17。
  • 郭靜云 2010 〈由竹簡《緇衣》論戰國時期歷史語言的問題〉,《簡帛研究2007》2010.4: 6-21。
  • 郭靜云 2010 〈史前信仰中神龍形象來源雛議〉,《中原研究》2010.3: 23-33。
  • 郭靜云 2006 〈肖像定義與其範圍輪廓〉,《位格和個人概念在中國與西方》輔仁大學華裔學志叢書《Monumenta Serica》,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頁605-655。
  • 郭靜云 2008 〈論“”、“”、“微”、“媺”、“美”字的關係〉,黃德寬、張光裕主編。《中國古文字論稿》,肥:安徽大學出版社,頁391-396。
  • 郭靜云 2009 〈「」與「御」:論二字在商周語文中的涵義以及其在戰國漢代時期的關係〉,《語言文字與教學的多元對話》,臺中:東海中文系,頁343-357。
  • 郭靜云 2009 〈殷商的上帝信仰與「帝」自字形新解〉,《中國文字博物館》2,安陽:語文出版,頁37-46。
  • Gorodetskaya,Olga M. 1992. Китайский эрос: загадки и парадоксы (в соавторстве с А.Кобзевым) - Азия и Африка сегодня. М.: Наука,1992,№ 7 〈中國性文化謎語及奇論〉,與A.Kobzev合著,《現今亞洲與非洲》學術月刊7。
  • Gorodetskaya,Olga M. 1993. Культурный феномен древнего Чу. Истоки китайской живописи - Восток. М.: Наука,1993,№ 1 〈楚國文化現象,中國繪畫來源〉,《東方》學術雙月刊1。
  • Gorodetskaya,Olga M. 1993. Портретная идеализация в культурах Востока и Запада- 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М.: Наука,1993,№ 4 〈東西肖像中的理想化方法〉,《遠東問題》學術雙月刊 4。
  • Gorodetskaya,Olga M. 2001. Чжан Хэн. Ода возвращению к полям (〈張衡《歸天賦》譯注〉)Орфей. 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альманах,(《文學年刊》莫斯科)1: 1-5。
  • Gorodetskaya,Olga M. 2002. Хуан ши нюй бао цзюань (“Драгоценный свиток о праведной Хуан”) (Вступительная ст., поэтический пер., комментарии)(〈《皇氏女寶菤》譯注〉)Восток. М.: Наука(《東方》學術雙月刊)2: 145-158。
  • Gorodetskaya,Olga M. 2002. Поэтика иероглифа (〈漢字詩學〉)Восток М.: Наука(《東方》學術雙月刊)6: 5-24。
  • Gorodetskaya,Olga M. 2003. «Лицо», «личность» и « портрет» на Западе и Востоке. (Соотношение понятий и явлений)(〈東西方文化中「臉」、「人身」和「肖像」辭彙的概念與現象之比較〉),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Философия. М.: Наука(《遠東問題》學術雙月刊,哲學,莫斯科:科學出版社)3: 135-147。
  • Gorodetskaya,Olga M. 2003. Запад – Восток.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портрета в Китае и других культурах мира(〈西-東:中國與其他古代文明中,肖像的形成〉),Восток. М.: Наука(《東方》學術雙月刊,莫斯科:科學出版社)4: 30-42。
  • Gorodetskaya,Olga M. 2004. Путь смертного – полюбить смерть(先秦道家對死亡的概念),Восточная коллекция(《東方典藏》學術季刊,莫斯科:國家中央圖書館)1: 31-38。
  • Gorodetskaya,Olga M. 2004. Первый снег на Янцзы(〈趙幹〈江行初雪圖〉〉),Восточная коллекция(《東方典藏》學術季刊,莫斯科:國家中央圖書館), 2: 9-17。
  • Gorodetskaya,Olga M. 2005. Лики Шан/Инь (Китай, II тыс. до н.э.)(商代對人面與獸面的崇拜),Вестник древней истории. М: Наука(上古史季刊)莫斯科:科學出版社1: 208-219。
  • Gorodetskaya,Olga M. 2005. Дух и тело в погребальных традициях Чжоу X—III вв. до н.э.(周代喪禮中屍體與魂魄),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Философия. М.: Наука《遠東問題》學術雙月刊,哲學)莫斯科:科學出版社2: 133-143。
  • Gorodetskaya,Olga M. 1985. 〈Концепция древнеегипетского портрета〉,《Сборник студенческих работ Академии Художеств》.埃及肖像概念〉,《蘇聯美術院青年學者論文集》。
  • Gorodetskaya,Olga M. 1986. 〈К вопросу у датировке Аменхотеп и Реннаи〉,《Труды ГМИИ им. А.С.Пушкина》.〈普希金美術館收藏之Amenhotep 與Rennai木俑年代考訂〉《國立普希金美術館年刊》。
  • Gorodetskaya,Olga M. 1993. Искусство «весеннего дворца - Китайский эрос. М.: Квадрат.〈春宮畫〉,《中國古代情色文化》。
  • Gorodetskaya,Olga M. 1993. Несколько слов об иллюстрациях к роману «Цзинь, Пин, Мэй» - Китайский эрос. М.: Квадрат.〈《金瓶梅》插圖研究〉,《中國古代情色文化》。
  • Gorodetskaya,Olga M. 1998. Дэ как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отенция китайского императора и его империи в символах ицзинистики и образах искусства)- От магической силы к моральному императиву: категория дэ в китайской культуре. М.: Наука.〈中國皇帝與帝國之「德」在易學象徵上以及藝術上的表現〉,《中國文化中「德」的概念》。
  • Gorodetskaya,Olga M. 2006. Портрет как мировоззрение и невербальная изобразительная история(肖像概念,視覺性的歷史記載). Восток-Запад историко-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альманах: 2005–2006 (東—西:歷史與文學)М.:Издательская фирма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莫斯科:東方文學)。
  • Gorodetskaya,Olga M. 2009. Ханьская эстетика(漢代美感與美學),《東方人與文化2008》,莫斯科:遠東研究所,頁15-20。
  • 〈幽玄之謎:商周時期表達青色的字彙與其意義的演化〉,《歷史研究》,2010,第2期,頁4-24。
  • 〈從商周古文字思考「乾」、「坤」卦名构字──兼釋「」字〉,《周易研究》,2011年第2期,頁17-24。
  • 〈從考古史實推論殷商建國的情況〉,《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第51期,2011年12月,頁39-43。
  • 〈古代亞洲的馴馬、乘馬與游戰族群──兼說殷商文明馬車的來源〉,《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6期,頁184-04。
  • 〈先秦竹書與萬世之經〉,《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九、十輯,2012,頁138-149。
  • 〈楚簡《緇衣》的「謹言慎行」論——第十五至十六章的本意考〉,《學術研究》,2013年第1期,頁87-96。
  • 〈殷周王關係研究〉,《考古與文物》,2013年第2期,頁53-68。
  • 〈殷商統治者屬外來的人種──試論在中華文明形成階段中族群的多元性〉,《歷史人類學刊》,第十一卷第二期,2013年10月,頁1-21。
  • 〈從新石器時代刻紋白陶和八角星圖看平原與山地文化的關係〉,《東南文化》,2014年第4期,頁76-85。CSSCI(第一作者,與郭立新合著)
  • 〈江南對虎神的崇拜來源——兼探虎方之地望〉,《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14年3月,頁5-14。
  • 〈論稻作萌生與成熟的時空問題〉,《中國農史》,2014年第5期,頁3-13。CSSCI(第一作者,與郭立新合著)
  • 〈論稻作萌生與成熟的時空問題(續)〉,《中國農史》,2014年第6期,頁3-13。CSSCI(第一作者,與郭立新合著)
  • 〈商周虎方和盧方:兩國空間範圍考〉,《南方文物》,2014年第4期,頁101-107。
  • 〈牙璋起源芻議——兼談陝北玉器之謎〉,《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頁10-16。
  • 〈重新思考「壽」字來源與字形結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5年第1期,頁59-64。
  • 〈古史研究主題、史料及方法芻議〉,《學術研究》,2016年第9期,頁117-128。
  • 〈上古國家與文明研究中年代學方法的反思〉,《南方文物》,2016年第4期,頁17-31。CSSCI(第二作者,與郭立新合著)
  • 〈早期稻田遺存的類型及其社會相關性〉,《中國農史》,2016年第6期,頁13-28。CSSCI(與郭立新合著)
  • 〈三皇五帝”和“六帝”作為哲學範疇的意義〉,《史林》,2017年第1期,頁42-52。
  • 〈從石家河玉質禮器看殷商玉器淵源〉,《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期,2018年3月,頁93-99。CSSCI(第一作者,與郭立新合著)
  • 〈中國冶煉技術本土起源說:從長江中游冶煉遺存直接證據談起〉,《南方文物》,2018年第3期,頁17-31。(第一作者,與邱詩螢、范梓浩合著)。
  • 〈試釋「虎」——兼論老虎為殷王室保護神的作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四輯:慶祝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頁97-105。
  • 〈社會取象於大自然:禮制及孝道的神明觀〉,《人文論叢》,2014年第二輯,頁301-321。
  • 〈甲骨文用辭及福祐辭〉,《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頁137-175。
  • 〈《總物流形》第一章釋詁──兼論其文章屬性及戰國末期道教的萌芽〉,《語言文字與文學詮釋的多元對話》,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頁107-154。
  • 〈從《總物流形》第一章釋詁論戰國末期道教祭辭的萌芽〉,《出土資料と漢字文化圈》,東京:汲古書院,2011,頁73-96。
  • 〈殷商自然天神的崇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墟與商文化──殷墟科學發掘8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頁520-548。
  • 〈語言與文字:試論殷商文字之發源與形成〉,張光明、徐義華編,《甲骨學暨高青陳莊西周城址重大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14,頁210-242。
  • 〈魚絲與法索:楚簡《緇衣》第十四章本旨鉤沈〉,《史林揮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頁6-20。
  • 〈重釋甲骨文「尋」字〉,鄭煒明主編,《饒學與華學:第二屆饒宗頤與華學暨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成立十周年慶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頁299─302。
  • "大禾方鼎"尋鑰 : 兼論殷商巫覡的身份 / 郭靜云[撰]
  • 戰國秦漢出土文獻""字通考 / 郭靜云[撰]
活動照片 Photo
學人照片 94尾牙
學人照片 940513文化參觀華陶窯
學人照片 940513文化參觀華陶窯
學人照片 940623討論會「肖像定義與其範圍輪廓」
學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