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最新消息

2018年10月2日舉辦「流金千年:東亞上古史」國際研討會(Colorful Past: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Prehistory and Early History of East Asia)

 

主持人:黃銘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文物館主任)

 

 

 

 

14:00-15:30

 

 

晚商殷都的模擬(Skeuomorph)工藝

 

 

主講人:Ms. Marina Kuznetsova-Fetisova(顧曼莉,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漢學研究中心2018年度獎助訪問學人)

 

 

西元前二世紀可說是中國文明的黎明時分,這個時期的晚商首都「大邑商」佔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陶器、石器、骨器等工藝技術於此蓬勃發展;而其中最令人屏息的,仍是青銅器的鑄造藝術。

 

 

 

 

顧女士的演講將追溯大邑商所見銅器之設計源流,當中有許多例子顯然運用了「模擬(skeuomorph)」技法,即John H. Blitz定義之「以不同媒材對原型工藝品所做的翻製」(〈模擬、陶器與工藝技術的演變〉,《美國人類學家》1174卷,頁667);或至少可以找到模擬工法常見的設計。

 

 

 

 

 

 

15:40-16:10

 

 

奢華之魅:羅馬帝國的中土絲綢

 

 

主講人:Dr. Krisztina K. Hoppál(可茉,匈牙利科學院絲綢之路研究群助理研究員)

 

 

古代羅馬與中國的關係向來是熱門的學術課題,而多偏重文獻探討;透過大量的漢籍史料,眾家學者從各個面向分析了羅馬在古代中國的形象。另一方面,我們卻不太清楚古羅馬之於「遠東」的想法,自考古觀點切入的研究尤少。是故,在羅馬帝國前朝疆域發現的中土絲綢遺存,或可為中國──羅馬關係帶來更進一步的認知。

 

 

 

 

儘管羅馬世界對這些珍貴物料的產地一知半解──它們來自遙遠陌生的東方「絲國(Serica)」、「秦尼(Thinae)」──華麗的中土織物或許沒有直接影響古羅馬的中國觀,卻能反映出當時的風尚,以及它們在展現皇權威儀上的重要性。即便我們完全不談羅馬人的中國印象,這些中國絲織品在社會、經濟、文化傳播上,仍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16:10-16:40

 

 

歷九彌新──歷史文物陳列館展示的學術意義

 

 

主講人:Ms. WANG Jen-chun(王任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館員)

 

 

自傅斯年先生1928年創建歷史語言研究所迄今,本所堅持的治學方針,即是鼓勵研究者走出狹隘的書齋──「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以蒐集、分析第一手材料為首要工作。這種實證求真的科學批判精神,也呈顯在歷史文物列館的展出內容。

 

 

 

 

在前輩研究同仁的努力下,歷史語言研究所庋藏豐富的珍貴文物。從1958年的單間陳列室,到今日兩層樓的展覽廳;於2002年完成整修重新開幕後,歷史文物陳列館設備妥善的保藏環境,讓文物在此訴說自己的故事,搭建學術體系與普羅大眾間的橋梁,喚起民間對文化遺產的關注,提升社會群眾的歷史知能。

 

 

 

 

我將討論史語所文物的入藏歷史,以及本館如何展示這些典藏,由此揭示文物館展品最重要的兩個意義:其一,這些文物蘊含的歷史、文化及考古知識價值。其二,在它們身上體現的1920年代以來近代中國學術及史語所發展歷程。

 

 

 

 

本活動所有場次皆以英文進行,報名網址:請點此連結

 

 

 

流金千年:東亞上古史海報  
流金千年:東亞上古史海報

20180921摘要_1.pdf*

20180921摘要_2.pdf*

20180921摘要_3.pdf*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