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博哲銘教授演講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5811日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15年度訪問學人,美國伍斯特學院歷史與漢學系博哲銘(James Bonk)助理教授,主講「忠魂歸來:十九世紀初的府城昭忠祠」。並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賴惠敏研究員主持。

昭忠祠是清朝紀念陣亡將士的主要祠宇之一,坐落在北京崇文門內。自雍正三年(1725)開始修建,雍正六年(1728)竣工。每年春、秋兩季為陣亡沙場的將士與文武官員舉行祭典。昭忠祠的建立可以追溯到雍正皇帝對祀典所進行的一些調整。在即位後的幾年中,雍正皇帝不僅建立昭忠祠,也詔令地方官成立忠義祠、節孝祠和賢良祠。跟這些其他祠宇不同的是,昭忠祠直到嘉慶七年(1802)都隱藏於北京的內城,並未擴展到京師外。1802年開始出現巨大的變化,嘉慶皇帝甫即位便命令各省巡撫,在各府城的關帝廟或城隍廟旁邊設立昭忠祠,以「安妥忠魂,令其各依故土­」。在當時官員的眼中,嘉慶的決定是「亘古未有之曠典」。

博哲銘教授從多個方面探討自雍正至嘉慶年間,昭忠祠規模擴張的原因。他認為隨著清朝政權統治的日漸穩固,乾隆皇帝為了更順利地治國,建構以漢族軍人為中心的軍事文化儀典場域,和原有以旗人為主的場域並行。嘉慶時期中央權力下放地方政府,以及放寬對輿論、文字的審查,則讓地方仕紳和官員有籌綽財源,設立在地昭忠祠的自由彈性。最後,京師昭忠祠的空間日漸不足,與1819世紀之交的川陝楚白蓮教亂造成在地鄉勇的死傷,亦促成地方廣設昭忠祠。

    博教授的演講說明政權遞嬗時期,戰爭文化在政治功能層面的發揮,而軍事行動性質的改變,又如何影響統治者塑造新的戰爭文化。剖析深入淺出,條理分明,足見其鑽研史料之豐富。

活動圖片
左起:博哲銘教授、賴惠敏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