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寰宇漢學講座──柏士隱(Alan J. Berkowitz)、樂永天(Elad Alyagon)、陳永昕(Cyrus CHEN)演講

漢學研究中心於 12 月 6 日 舉辦三場寰宇漢學講座, 邀請 本年度獎助學人, 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 Swarthmore College )柏士隱 ( Alan J. Berkowitz )講座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樂永天( Elad Alyagon )先生、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陳永昕( Cyrus CHEN )先生主講。並分別邀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劉苑如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柳立言研究員、國立中央大學人文中心主任汪榮祖教授擔任主持人。

上午場次由柏士隱教授主講「德之寶鏡:中古中國的傳記與修辭文化」。柏教授認為中國的過去,可以說是大幅度地依賴「個人」事蹟的講述與傳遞而保存下來。這裡所指的「個人」,可能是在歷史的架構,或不同的社會群體中;也可能是因為他 /她們範例式的行為或特殊的才能。傳記常是傳播價值觀念的工具,因為行為的範式常透過特殊人物的模範言行而流傳。而在集體傳記中的類似記錄,更可以視為共同的道德觀念的表現。綜合起來,這些記敘不只是對於某些人外在行為的回憶,更可以作為每一個「個人」反省自身行為的借鏡。

柏教授在演講中討論傳記在傳遞文化傳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個人特殊的和模式的行為被公式化描述的形成過程;以及某些文本傳統為了因應特殊的時空或文學脈絡,而被重新詮釋的情況。也分析傳記材料在歷史和文學研究上的價值,以及它在社會、宗教、地緣、親族、從政和行政單位等各種人群連結方式所形成的人物群體的研究上。柏教授認為在中古中國的文學寫作中,傳記確立了作為文本媒介的地位,並持續影響了傳統中國的文學與文化。

下午第一場演講由以色列籍樂永天先生主講「宋代軍人紋身初探」。宋代以它跟周遭異族軍事強權,如遼、金、元、西夏等的緊張關係名流後世。雖然紋身在中國歷史悠久,既是政府刑罰的手段,亦是邊疆民族的日常儀式,但軍人刺字則是十世紀以降中國軍務的創新之舉,對宋代百姓生活有著深遠影響。宋代軍隊多由試圖避免餓死的貧苦農民,受酷刑的罪犯,以及心不甘情不願的受徵召百姓組成。士卒們臉上、臂上有刺字者的比例奇高,不計其數。刺字被視為防範逃兵的權宜之計,但史料顯示常造成反效果,引起百姓的不滿與動亂。樂先生的看法是:紋身在宋代是目的而非手段,是制約人的肉體,使之與國家緊密連接並服從的工具。宋代少數菁英慶幸一個仁治國家出現之際,對軍人仍抱持戒慎之心。在上層階級中,出現了新的以及更頻繁的社會流動,軍人所屬的下層社會卻更加凝滯。受徵召入伍百姓身上的刺字,把他們的人生導入困苦與受虐中,在軍隊文化和反抗傳統下孕育成一種獨一無二的群體認同。

下午第二場演講由陳永昕先生主講「從『滿洲』變身為『東北』:滿洲成為歷史借鏡的過程 」。 陳 先生想探討的主題是: 在清帝國轉變成民族國家的過程中,關於「滿洲」/東北的新史書如何被撰寫,諸如高句麗、渤海之主題又是如何以「種族」與「國家」為中心被予以闡述?陳先生研究的主要材料來自東北史學者 金毓黼( 1887-1962 ),時至今日,他的《東北通史》( 1941 )被視為一部民族主義者出於愛國熱忱的著作。但陳先生指出此種觀點只反映金毓黼撰寫此書的一個動因,事實上,《東北通史》是社會各界和知識份子在滿 洲 國時期( 1932-1945 )互動激盪下的產物。儘管金毓黼引用日本學者如稻葉岩吉(君山)的作品,亦受日本學者作品的激勵,《東北通史》的內容仍被中國、韓國的學者廣為引用為金毓黼愛國的證明。藉由檢視金毓黼的生平及日記等相關史料,陳先生發掘諸種金毓黼與楊成能等學者合譯稻葉之《滿洲發達史》的社會面向,包括:稻葉的作品激勵金毓黼對渤海的研究,以及催生日後的《東北通史》等。以文本探源方式勾勒出一幅跨國學術交流的中國東北國族史輪廓 。

三位主講者皆準備充分、內容豐富,加上討論時間主持人適時穿插深入淺出的講評,與會來賓無不感到獲益良多,不虛此行。

活動圖片

與會學者會後合影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