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研究中心於2014年12月10日舉辦兩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宗教研究系曾稚棉(C. M. Adrian Tseng)博士、同系博士候選人白思芳(Stephanie Balkwill)女士,分享在臺研究成果。
第一場次由加拿大籍曾稚棉博士主講「中世紀中國佛教的佛性與道性的比較:從吉藏的草木有佛性談起」,邀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周大興副研究員主持。曾博士演講的主題是隋朝三論宗僧人吉藏(549–623)在他的《大乘玄論》中的「草木有佛性論」。吉藏也許是第一位在中國明確提出此種主張的佛教僧人。他所提倡的草木有佛性,是透過玄學思想,重新詮釋佛性、眾生、草木無情(指土石瓦礫等物)之間的關係。也讓過去主張草木無情不具有佛性的東亞佛教出現一個轉折點。它引領唐朝禪宗、天台宗九祖荊溪湛然(711–782)乃至於日本佛教的本覺思想走向新的面貌。曾博士主張吉藏的草木有佛性思想,是融合後期大乘佛教思想(如來藏與《大般涅槃經》)與中國道家玄學思想所產生的新中國佛教思想。同時她也透過非佛教的角度來探討,如中國的玄學思想、道家的「道性」與佛家的「佛性」、認識論與本體論的相互呼應等。
第二場次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貞德研究員主持,加拿大籍白思芳女士發表「三寶和三從:北魏時期比丘尼的生活」。白女士嘗試透過慈慶、慈義、智首、僧芝等四位比丘尼的墓誌銘,討論宗教和傳統儒家思想在北魏時期比丘尼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在北魏時期的洛陽,多數的尼寺都在宮殿附近。其中慈義比丘尼出家的「瑤光寺」就在宮殿的對面。根據《洛陽伽藍記》記載,該寺的比丘尼都來自北魏的朝廷。白女士主張出家為尼,是北魏女性表現自己守貞及維護自身社會地位的方式之一。
兩位學人分別從理論與史料分析的角度,對佛教與哲學思想、社會政治之間的關連,進行深刻的探討。
左起:曾稚棉博士、周大興教授
左起:白思芳女士、李貞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