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漢學研究中心11月6日寰宇漢學講座

漢學研究中心於 2012 年 11 月 6 日 舉辦兩場寰宇漢學講座, 分別 由本年度獎助學人,義大利威尼斯大學 卡佛斯卡利 大學亞洲及北非學院張麗雅 ( Valeria Zanier )副教授主講「從中華文物流失回歸看華人的新文化價值與國族認同」 ; 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博士候選人吳秀華( Sarah NG )小姐主講「挑戰典範:明人對私刻叢帖的觀念研究」。並分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朱靜華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盧慧紋助理教授擔任主持人。

張麗雅 教授在演講中說道: 1840 年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以武力撬開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其後歷經民國建立、國共內戰等動盪,許多文物因此遭外國劫掠流散他鄉。中共政權雖未遭遇外國入侵,但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後,盜賣走私文物的現象亦所在多有。

1965 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在臺灣成立,吸引許多學者前來研究考察, 1980 年代晚期臺灣經濟的起飛,收藏古物開始在社會上層階級蔚為熱潮。中國大陸方面雖起步稍晚,但 近十年來富有階級重拾對中國古代藝術的重視。 2002 年中國大陸文化部成立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此組織以搶救流失海外文物為宗旨,並得到企業和媒體的支持。

張麗雅 教授的研究不僅止於古文物的流徙和回歸,她進一步探討更深層的國族認同意涵。張教授認為在臺灣與中國大陸兩岸分治的現實下,臺灣收藏家藉由收藏中國文物發展「臺灣自有的」國家認同,臺灣本土文化因此與中國文化相互鎔鑄。中國大陸則經歷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對文物造成巨大破壞的浩劫,收藏家們遂將目的放在填補這段「文化的空白」,並從中再發展對新中國的認同。張教授的看法是,臺灣收藏家在文物維護的技術層面與對待古物經驗上勝過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則在政府實力、收藏家人數等方面佔優勢,不過習慣視收藏古物為投資行為的性格,往往阻滯了軟體文化上的發展。

下午場次由吳秀華小姐分享他對明代法帖的研究心得。自古以來,法帖--特別是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書法及與其風格一脈相承的作品──被視為古典書法典範。理論上,隨著教育日漸普及、印刷出版業發達及收藏古董及書畫風氣越盛,古代書法在明代應該較過去更容易散播流傳。但當仔細檢視明代的叢帖後,便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私刻叢帖的焦點不再如以往著重古典書法典範之作品,轉而傾向收錄當代書信及詩文。當中不乏名書法家、名人,但也有名氣稍遜者。吳小姐認為,選擇刊刻這類作品,固然反映出明代傳世的古代書法真跡已不多的現實情狀,但也和社會對法帖觀念的改變有關。儘管如此,刻帖的發展並未因此停滯,反而這類充滿時代氣息的新刻叢帖自明代中晚期開始急劇增加,甚至成為一時潮流。

兩場討論會不僅增廣聽眾對藝術、古文物的見聞。張教授與吳小姐分從國族認同與庶民社會的角度研究,更提供與會者除純粹欣賞古玩以外,更多的思考面向。

活動圖片

照片左起:吳秀華小姐、張麗雅Valeria Zanier教授

活動圖片

會後與會人員合影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