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愚民處苦久遂忘——黃美娥教授導讀賴和

1951年初夏,一生奉行以文學作為啟蒙手段的日治時期文學家——賴和,以「宣揚民族意識,反抗日閥橫暴的豐富文學著述」為由,成為入祀忠烈祠的臺灣本土作家的第一人。除此之外,賴和復以「充滿民族意識與現代精神,強烈地反抗舊體制與封建的腐朽精神,流露出深沉的人道色彩,以抗議不公不義為己任,拯救被壓迫的靈魂」的文學創作風格,贏得「臺灣的魯迅」的封號,並在1995年以短篇小說〈一桿秤仔〉入主成為中學生國文教科書的必讀課文,「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從此家喻戶曉。本館第六場「啟蒙者的身影——世紀之交的六大人物」系列講座活動便是以賴和作為壓軸場的講題,於719日週末午後在國際會議廳舉行,邀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主講「愚民處苦久遂忘——賴和的哀傷與思考」。

黃美娥教授多年來從事臺灣文學研究與教學,在國內最早開設「臺灣古典文學史料學」、「日治時期臺灣通俗小說專題」、「殖民地時期日、臺漢文關係」等課程,並以臺灣古典文學、日治臺灣通俗小說、殖民地時期日本在臺漢文學史、臺灣文學史料學等研究專精而馳名學界。講座開始,黃教授除了為現場來賓勾勒臺灣當代學界研究賴和的專家譜系外,亦不忘點出賴和作為世紀之交啟蒙者的特色為何,為本系列講座廓清面貌及理緒。

賴和本以行醫為業,極具悲天憫人的胸襟,醫德崇高,診治貧戶往往不收費用,鄉里間遂尊稱其為「和仔先」、「彰化媽祖」。行醫餘暇則文學創作不輟,1921年加入「臺灣文化協會」後遂積極投入臺灣新文學的推動與創作,以小說、新詩為主,題材觸及現實的多面化,包括了農民、庶民及小販的生存問題、婦女問題、警察問題、製糖會社問題,還有仕紳階層的性格問題,幾乎全面反映了殖民時期臺灣民眾的現實生活百態。黃教授透過清晰的講義大綱及豐富的圖文簡報,賴和本以行醫為業,極具悲天憫人的胸襟,醫德崇高,診治貧戶往往不收費用,鄉里間遂尊稱其為「和仔先」、「彰化媽祖」。行醫餘暇則文學創作不輟,1921年加入「臺灣文化協會」後遂積極投入臺灣新文學的推動與創作,以小說、新詩為主,題材觸及現實的多面化,包括了農民、庶民及小販的生存問題、婦女問題、警察問題、製糖會社問題,還有仕紳階層的性格問題,幾乎全面反映了殖民時期臺灣民眾的現實生活百態。

黃教授透過清晰的講義大綱及豐富的圖文簡報,分由五大面向精準剖析賴和啟蒙思想的生成與其隱含的辯證特質,包括:1.關於賴和這個人;2.從「我」的感知到「人」的思考;3.從賴和創作文字的修改看其批判思想的形構;4文學作為啟蒙利器及其思想內容趨向;5.誰是真正為台灣謀幸福的人?藉由詳細詮解賴和留下的大量詩歌及散文作品,帶領大家穿越文字,深刻感受賴和筆下所蘊藏的反殖民深刻思想與文化價值,凸顯賴和以文學進行啟蒙的偉人身影。兩小時的講座精彩不已,博得現場來賓熱烈的掌聲與讚譽,為夏季文學講座譜下了完美的休止符。

講座結束後的提問、迴響極為熱烈,互動環節中,黄教授並細心傾聽、回答現場來賓們提出的問題,講座結束後則配以贈送清華大學陳建忠教授選注的《臺灣古典作家精選集-賴和集》一書,讓參加講座的現場來賓大呼收穫滿滿,盡興而返。同時,為了讓更多的讀者共享閱讀盛宴,本館在徵得主講人同意後透過網路,同步播放演講內容,讓未克前來的民眾,也能藉由網路聆賞「愚民處苦久遂忘——賴和的哀傷與思考」。

繼之而起的是816日起為期三個月的秋季閱讀活動——「抒情與寫意:古典戲曲裡的愛戀與盟約」系列講座,誠摯邀請您報名參加,活動報名網址:https://activity.ncl.edu.tw/

活動圖片

現場聽眾為自己六場夏季閱讀活動全勤喝采

活動圖片

黃美娥教授

活動圖片

黃美娥教授

活動圖片

黃美娥教授回答現場聽眾提問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