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林捷勝教授演講

    本館漢學研究中心於2024年5月22日下午舉辦今年度第三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年度「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獲獎學人,澳洲伍倫貢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教授林捷勝(Jason Lim)擔任主講,並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楊昊教授主持。

    林教授多年來關注冷戰期間的東南亞以及二戰後新加坡華族的歷史,著有《Linking an Asian Transregional Commerce in Tea》(2010)、《A Slow Ride into the Past》(2013)等學術專著,並發表多篇關於新加坡華族歷史和冷戰期間臺灣與東南亞的關係的論文。林教授目前除擔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人遺產中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並於2022年當選為英國皇家歷史學會院士。

    本次講題為「從臺灣視角如何看新加坡1955年至1965年的政治發展」(Taiwan’s perspectiv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s in Singapore, 1955-1965),林教授指出,在20世紀50年代,隨著幾個東南亞國家在冷戰期間開始去殖民化進程,臺灣為了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角力中贏得新盟友,並遏制共產主義的擴散,積極推行了反共議程。國民黨政府也自視為所有海外華人的代表,而新加坡尤其引人關注,因為其75%的人口是華裔。本次演講聚焦國民黨對新加坡的兩大關切:一為政治發展(包括共產黨活動和被感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影響)以及華人族群,並探討國民黨政府如何監控新加坡的去殖民化過程,如1955年新加坡勞工黨大選獲勝、1959年脫離英國獲得自治,到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以及印尼通過對抗行動做出的回應,直至1965年8月獨立成國為止。林教授在演講過程中特別分享其從國史館及外交部檔案裡,所查找到的臺灣政府在1960年代高度關注新加坡各項政治活動的檔案。

    本次演講會後討論踴躍,與會學者分別從臺灣與新加坡的「星光計畫」,以及臺灣政府在1960年代對香港及澳門教育圈的政治關注等,進行提問與交流,討論熱烈。

左起:林捷勝教授、楊昊教授  
左起:林捷勝教授、楊昊教授

會場全景  
會場全景

莊惠茹編輯(左一)介紹講者  
莊惠茹編輯(左一)介紹講者

左起:林捷勝教授、楊昊教授  
左起:林捷勝教授、楊昊教授

左起:林捷勝教授、楊昊教授  
左起:林捷勝教授、楊昊教授

左起:林捷勝教授、楊昊教授  
左起:林捷勝教授、楊昊教授

左起:桃山學院大學松村昌廣教授、林捷勝教授、楊昊教授、美國佩斯大學李榭熙教授、莊惠茹編輯  
左起:桃山學院大學松村昌廣教授、林捷勝教授、楊昊教授、美國佩斯大學李榭熙教授、莊惠茹編輯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