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鄭珉教授、李光洙教授演講

        本館漢學研究中心於2024年2月21日下午舉辦今年度第一、二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年度獎助訪問學人,韓國漢陽大學鄭珉(Min Jung)教授,與韓國國民大學校李光洙(Kwangsu Lee)教授擔任主講。

        時值新春,國圖館長暨漢學中心主任王涵青博士特別蒞臨致詞,王館長向與會學者介紹漢學中心成立43年來,致力於人文研究與國際漢學交流,並於1989年開始實施「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歷35年,補助過來自50餘個國家超過500位的外籍學者來臺研究。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漢學學友們,深入各漢學研究領域發光發熱。中心每年都會邀請受獎學人在離台前進行研究專題發表,並邀請國內相關領域學者擔任主持人,與發表者進行,企進國內外學者學術交流與對話。

        第一場由鄭珉教授演講「傅斯年圖書館所藏《東國教友上教皇書》的資料價值」,並邀請中研院文哲所李奭學教授主持。傅斯年圖書館所藏《東國教友上教皇書》是1801年被稱為「辛酉迫害」的時期,處於朝鮮教會瓦解狀態的信徒們致函教皇和北京主教的一種願望書。這封信中生動地描繪了當時朝鮮教會的真實情況和信徒們的信仰,描述了1801年迫害期間主要殉道者的經歷。書中包括四封信函,其中有寫給教皇和主教的信件,主教的回覆,以及對此的再回覆。在這次發表中,逐一介紹這些資料存在的歷史背景、性質、價值、作者和寫作經過以及核心內容。鄭教授並展示其以驚人的耐心,將全文長達13,384字,以細如螻蟻之字體書寫之的「東國教友上教皇書」帛書原件(現藏於梵蒂岡),重新謄寫還原之影本。

        第二場由李光洙教授演講「臺灣大學生對大陸認識和韓國大學生對北韓認識的比較」,並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周志杰教授主持。李教授首先介紹作為分裂國家,臺灣與韓國在歷史經驗、地緣政治、外交情況的相似性和差別性;接著指出40年來,兩地各世代的大學生同樣歷經民主運動的洗禮,並在現代面臨低薪的社會現實。李教授透過訪談與問卷調查發現,兩地大學生都是經歷民主化和經濟增長帶來豐富物質文明的「民主富二代」,對現在的臺灣大學生和韓國大學生來說,比起作為一個國家的統一,更傾向於希望建立獨立自主的交流關係。臺灣年輕一代隨著民主化產生的「本土意識」的高漲,對西方的自由民主價值和制度也自發地接受,對權威主義黨國家體系具否定意識,故對中國文攻武嚇產生強烈的反彈,進一步加強了對兩岸統一的排斥感。韓國年輕一代對北韓金氏一家的三代世襲、導彈和核武開發導致的軍事力量增強指向,對改革開放持消極態度逐漸感到失望和厭惡,比起共享同一民族意識、統一為單一國家,更傾向於南北韓各自維持獨立的國家體系,維持穩定的友好關係。

        兩場講座吸引不少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及研究生出席與會,現場討論熱烈,為本年度首辦的「寰宇漢學講座」畫下圓滿句點。

左起:李奭學教授、鄭珉教授、王涵青館長  
左起:李奭學教授、鄭珉教授、王涵青館長

王涵青館長(右一)致詞  
王涵青館長(右一)致詞

會場全景  
會場全景

李奭學教授(左一)介紹講者  
李奭學教授(左一)介紹講者

左起:李奭學教授、鄭珉教授  
左起:李奭學教授、鄭珉教授

林月惠教授(左一)提問  
林月惠教授(左一)提問

左起:周志杰教授、李光洙教授  
左起:周志杰教授、李光洙教授

周志杰教授、李光洙教授會後合影  
周志杰教授、李光洙教授會後合影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