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外籍學人第2場研究成果發表會,談論多元外交

外交部於本(112)年9月6日(星期三)假國家圖書館簡報室辦理本年外交部「臺灣獎助金」第2次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MOFA Taiwan Fellowship Presentation II),主題為:「創新與機會-多元外交環境」(Innovation & Opportunities: Diverse Diplomatic Environment)。會議由外交部陳大使剛毅擔任主持人,邀請外交部長官開場致詞。

第一位發表人為澳大利亞斯文本科技大學費約翰教授(Prof. John FITZGERALD),講題為:「Subnational and Para-Diplomacy in Taiwan-Australia Relations: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他認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在社會性的非政府層面上相互積極接觸,而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有助於使各國之間彼此熟悉;而與談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翁明賢教授,表示同意費教授的研究觀點,覺得臺灣近年積極與國際上的連結有助於創造外交機會。

第二位發表人為印度哈里亞邦友好大學助理教授孟欣(Dr. Kumari Mansi)博士,講題為:「Between Diplomacy and ‘Para’ diplomacy: Taiwan’s Foreign Relations in Uncertain Times」,她指出,臺灣外交空間的萎縮、臺海局勢的緊張以及中國最終入侵的可能性,使得臺灣探索創新(準)外交/非對稱外交/兩棲外交成為常態;與談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陳秉逵 副教授,同時也是該校印度研究中心執行長,他回應說,臺灣需要以不同的外交面向,創造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與連結。

第三位發表人菲律賓亞太協進基金會(APPPFI)研究員Mr. Lucio III Pitlo,講題為:「Chips and Labor: Can Taiwan Play to its Strengths to Grow its International Space?」,他表示,多元投資可能有助於刺激合作夥伴支持其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印太經濟框架(IPEF),並在晶片四國中展現其地位。而與談人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宋鎮照教授也表示,藉由經濟利益的互惠,來維持發表人所謂的臺灣與國際之間夥伴關係。

主持人陳剛毅大使予上述發表者的回應及提問亦激發熱烈討論,與會的學人們也積極參與會後的提問流程,現場交流熱絡,與會者皆予以本活動正面回饋。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自民國99年開辦迄今已逾10年,委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執行。透過辦理「臺灣獎助金」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提供受獎學人與臺灣學術機構意見交流管道。

會議前大合照  
會議前大合照

外交部田中光次長致詞  
外交部田中光次長致詞

田中光次長與發表人、與談人合影  
田中光次長與發表人、與談人合影

全體全席人員合影  
全體全席人員合影

外交部陳剛毅大使主持  
外交部陳剛毅大使主持

費約翰教授(John Fitzgerald)  
費約翰教授(John Fitzgerald)

翁明賢教授(右一)回應  
翁明賢教授(右一)回應

孟欣教授(Kumari Mansi)  
孟欣教授(Kumari Mansi)

會場全景  
會場全景

陳秉逵教授回應  
陳秉逵教授回應

Mr. Lucio III Pitlo回應提問  
Mr. Lucio III Pitlo回應提問

陳剛毅大使致贈予費約翰教授紀念品  
陳剛毅大使致贈予費約翰教授紀念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