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次與「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RCCS)」夥伴: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圖書館及該校「亞洲暨東方學院漢學系(Asien-Orient-Institut - Sinologie, UZH)」合作,於10月20日舉辦實體暨線上「臺灣漢學講座」,邀請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林松輝教授主講「Taiwan Cinema as Soft Power:Authorship, Transnationality, Historiography(臺灣電影軟實力:作者身分、跨國屬性、歷史編撰學)」。活動由該校漢學系洪安瑞(Andrea Riemenschnitter)教授主持,臺灣研究計畫主持人高喜明(Simona A. Grano)研究員亦錄影致詞。
林松輝教授為英國劍橋大學東方學院博士,曾任教於英國里茲(Leeds)大學與埃克塞特(Exeter)大學多年,研究領域包括電影研究、文化研究、性別研究等,著有《Tsai Ming-liang and a Cinema of Slowness(蔡明亮與緩慢電影)》《Taiwan Cinema as Soft Power: Authorship,
Transnationality, Historiography(臺灣電影軟實力:作者身分、跨國屬性、歷史編撰學)》等書,並為學術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創刊主編。
林教授在演講中分享其長期觀察臺灣電影的成果。他先以哈佛大學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提出「軟實力」的概念為研究基礎,並以侯孝賢《風櫃來的人》為案例分析,述說1980年地初期興起的臺灣新電影運動如何跨越地域的限制,對世界電影文化產生影響。其次分析侯導演的《紅氣球》如何將臺灣的布袋戲、巴黎的美術館串聯起來,並指出此種串聯正是臺灣電影與文化的軟實力。此外,李安、蔡明亮等執導的作品也影響世界各地的觀影者。最後,林松輝教授再進一步指出「金馬獎影展」同樣為展現軟實力的媒介。「金馬」之名取自金門、馬祖,當時政府開辦用意在於促進國片製作,並肯定優秀影人,時至今日金馬獎典禮已成為華語電影界重要盛典,雖然2018年之後因政治因素影響中國大陸電影和人員參加,但近年如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有多部作品及影人參與並獲獎,展現臺灣電影軟實力在國際上的發揮。演講結束後的問答時間,線上及現場聽眾提問踴躍,林松輝教授一一仔細回答,活動順利圓滿。
下一場「臺灣漢學講座」,國圖將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及該校「泰國與東協資源中心」合作,邀請該校Arm Tungnirun博士、「亞洲基金會」班傑明.札瓦基(Benjamin Zawacki)研究員,於10月27日臺灣時間下午3時舉辦線上講座,講題為「China-US Geopolitics in the 21st Century(廿一世紀中美地緣政治)」。活動詳情請參考本館網頁: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7_1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