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前進世界:臺灣文學海外系列」第五場邀請吳晟先生演講:歌詩返農鄉

由臺灣文學學會、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德國德國特里爾大學、TAP計劃合辦的專題線上演講:「前進世界・特里爾大學:吳晟:歌詩返農鄉」2022624日邀請臺灣知名作家吳晟主講。

  講座開始由Christian Soffel(蘇費翔)老師進行開場及主持,介紹了吳晟的家鄉及經歷,並提到吳晟的部分詩作在兩年前被翻譯成英文,另外除了以台語創作也有用華語創作,而他的詩作也有再創作成歌曲,呈現出了多元的形式。

  開頭時吳晟首先介紹了自己住家的建築形式:三合院。談到目前依然是三代同堂的在這個三合院中居住,並藉著三合院的居住形式提及了生長背景和環境,以及作家的文學風格等等的都具有密切的關係,而農村這樣的生活經驗對吳晟有著很深的影響。家族世代務農再加上讀了農業專科學校,一畢業就回來家鄉一邊教書一邊協助耕作等等的農務,大部分的農家子弟升學唸書之後會去都會就業打拼,但吳晟選擇返回家鄉,除了陪伴母親以外,也是受到了土地的召喚,「鄉土詩」也在這樣的脈絡中形成。

  談及影響他最深作家是誰,或是是哪些作品,吳晟說這樣子的問題很難回答,可能也不大清楚,但是能夠很肯定地說,影響他最大的就是母親和土地,這樣子串連起來的情感。對土地的關心到了後來衍生到了生態環境的關懷,1970中期吳晟發現了台灣的樹木正在快速的消失,回想以前到農田的路上會經過許多防風植物,但是現在卻因為時代的變遷而不見了,因此對土地的愛戀漸漸轉為鄉土的憂傷,《木麻黃》即是這樣子的作品。8090年代以海岸的開發和憂傷做了一組作品,寫出了沈痛但是強韌的生命。20世紀末時,則是不僅止於發出感嘆和憂傷,因此展開了實際的行動,來抗爭西海岸的破壞,這樣的詩作和行動表達了對龐大建設的抗拒。吳晟提到,在21世紀,除了需要表達我們不要什麼,也要表達出我們要什麼,因此除了抗爭,對於理想社會積極的推動也是重要的,因此開始推動了友善耕作,也在推動植樹和造林,希望能夠修復鄉土。

  在講座的結尾吳晟分享了生活情感為主題的詩作,初為人父的感受,還有身為老師對於下一代的情感表達,他說雖然比較多的作品是以農村中生活的經驗和土地的情感,但是作為一個詩人的情感其實是很多樣的,也因此有了《負荷》這樣的詩作,而吳志寧也有將這些詩作再創作為歌曲。

  最後由黃美娥老師作結,德國是鄉土文學發展的重要地方,因此這次的演講具有很大的意義,吳晟老師在自己家裡的土地進行這個講座,從這樣的環境到大自然到自己的生命都是如此,那麼德國的鄉土會是什麼,吳晟老師可以作為很好的中介,能作為台灣和德國之間認識彼此的鄉土文學的基礎。

 

QA1:老師提到有些詩和抗爭做搭配,那老師覺得是詩引起大家的關注嗎還是大家已經知道有問題,然後老師借著詩把這些東西表達出來呢?

 

有參與抗爭活動因此得到創作靈感的,而作品完成後再加入抗爭的行動中。另外朗誦的效果會比純粹閱讀還更強烈,分享以前有商業周刊邀稿,我就把已經寫好的東西交出去了,然後我去台北的路上就拿到了剛出爐的週刊,就在記者會上朗誦了這首詩,這就是一個冥冥之中相互的搭配,在這樣的現場朗誦出來效果更強烈。

 

QA2

從這場演講理解吳晟老師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關注主題,想請問老師的詩主要是針對土地、生態、情感和農村生活為描寫,那這些詩是否隱含了對於當時政治的影射?

 

有,因為農業政策和政治是必然的相互關係。順道一提,我也有寫一些情詩或是生活性或個人情感的詩作,但因為以鄉土詩居多所以這些比較沒有被注意到。

 

QA3

我們大部分都在討論老師的詩作,但您在80年代曾經參與過黨外雜誌(台灣新文化),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後續和吳明益做的反國光比較廣為人知,但這段感覺有很多能分享的,因此想請老師分享。

 

主要是要談論從60年代(學生時代)就已經受到所謂黨外思想的啟蒙,這和很多文藝青年不大一樣,這對於我的整個作品的根源其實非常重要,這些通稱為民主運動或是民主化的思想是啟蒙,60年代時就有被調查,到70年代開始積極投入這些自由民主的活動,這樣的想法對我來說是一種信仰,應該要打破一打專政,投入後在我的詩作也能看到一些端倪,80年代則是更積極投入,像是台灣新文化這個雜誌,大家也付出很多心力在做,但是每出一期就會被查禁。最近到促轉會去看了自己的資料,發現當時被監控和紀錄的非常詳細。(側記:陳柔安)

吳晟演講截圖1  
吳晟演講截圖1

吳晟演講截圖2  
吳晟演講截圖2

黃美娥教授  
黃美娥教授

吳億萱女士  
吳億萱女士

吳晟演講截圖3  
吳晟演講截圖3

蘇費翔(Christian Soffel)教授  
蘇費翔(Christian Soffel)教授

吳晟演講截圖4  
吳晟演講截圖4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