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研究中心於2022年6月17日下午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傅爾布萊特獎助計畫訪問學人,美國賓州大學圖書館區域研究館藏負責人暨兼任副教授魏春秋(Brian Vivier)博士主講「美國大學東亞圖書館對漢學研究與教學的支援」。由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擔任主持。
魏博士的演講共分為四大構面:館藏發展和使用方法、公開取用(open access)、網絡基礎設施(cyberinfrastructure)、機構合作和國際合作。他指出目前美國學術圖書館正致力朝向發展館藏的多元性、廣泛性與包容性。以期扭轉過往少數民族、少數語言甚至女性常在圖書館藏中被邊緣化的現象。目前,中國大陸因為疫情、政治等限制造成學術交流與輸出受到侷限,但不能僅將它視為中國本身,而是全世界東亞圖書館都會遭遇的挑戰。而臺灣在漢學研究上已累積深厚的基礎,有國際地位的學者及研究機構,是思考本身在漢學研究領域地位的好時機。
接著魏博士討論公開取用與網絡基礎設施的課題,他認為今日圖書館的合作網絡已經達到相當的水準。舉凡地方志、語言資料、政黨文獻、墓葬資料……等各種龐大的資料都能加以整合,大幅提昇了學術研究的便利性。為了維持公開取用的效能及規模,網絡的基礎建設、各平台之間的整合變得十分重要。假使多種開放取用資料皆能在簡單明快的模式下整合,研究者即便沒有高深的資訊系統專業知識,也可輕鬆上手使用。當然,魏博士也提及開放取用必然會遭遇的智慧財產權,與不遵守協議的使用者的問題。圖書館需要更重視核心的價值、原則,時時自問開放近用的「目的」為何。
最後魏博士討論「合作」,指出美國圖書館重視共同館藏的策略,由社區社群聯繫多所鄰近大學圖書館,以分工方式完遂館藏的蒐集。既擴充館藏的規模,又不至於在經費上過度支出。推動更廣泛範圍的合作是當前的焦點,開放取用的組織及執行方法仍以歐美圖書館為核心。如何設計出更具全球性,讓各地東亞圖書館都願意加入並協作的合作共享方式,也是他目前思考的方向之一。
本日由美國頗具規模的東亞圖書館館員,分享美國大學東亞圖書館的未來、發展趨勢,面對的問題與挑戰。吸引以國內圖資界同道為主的聽眾超過50人次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