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中山大學國際漢學平台與國家圖書館共同邀請何重誼副教授演講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與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於66日下午共同舉辦「思想風雲在中山——跨文化講堂」系列講座,邀請法籍漢學家,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CEFC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的何重誼(Jean-Yves Heurtebise)副教授主講「跨文化研究,超越性哲學,與愛之形而上學:論連接「內在他者」與「外在自我」的可能性」,並由計畫主持人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莫加南(Mark McConaghy)助理教授擔綱主持。

    何教授從核心議題「跨文化」出發,聚集在跨文化哲學(Transcultural studies)與超越性哲學(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之間的「跨(trans)」是如何可能,並從愛與性的角度,加上形而上學(Metaphysics)一層的討論,使得過往三種未曾一同討論的領域相互綰結、闡釋。何教授以自己過往博士論文處理的生命哲學(Life Philosophy)出發,回到古希臘哲學重新理解生命哲學,提出生命為一力量(power)連接一種新的存有(being)形式,湧現(Emergence)於其自身的每一刻,此即為其超越性的層次(transcendental),進而從德國哲學家康德與謝林對超越性的討論中,理解這種新奇的湧現作為反饋/回溯性(retroactive / feedback-processed)的超越性,加上德勒茲式的層次,連結跨文化哲學與超越性哲學之間的關係。

    對何教授來說,跨文化哲學是超越性哲學的一部分,來自於哲學內部,其更試圖區分Transcultural Cross-cultural的差別,指出後者仍停留在意識形態及本質論上的瑕疵,他提供來自於黑格爾與馬克思的批評角度,並從傅科對於性與愛的理解,提出一種連結內在他者與外在自我的「愛之形而上學」,而超越性的跨文化使文化不可能不相遇和融合,同時以愛與性的關係來比擬文化之間相遇交融的狀態。接著並從哲學的歷史層次上脈絡化,以中國與西方之間的觀看作為對照,探究現代中國如何作為西方的他者,並更仔細地從法文典籍中對於孔子畫像的差異與近代中國圖像中西方的負面形象進行對比,而這樣的互動關係也持續延續至今日當代中國如何觀看西方。

    演講現場討論熱絡,中山大學文學院賴錫三院長、哲學系高長空與戴遠雄教授皆對跨文化哲學與超越性哲學之間的差異提出看法,聚焦在「trans」一詞如何連結、如何翻譯的問題。而哲學系游淙祺教授則對於形而上學(Metaphysics)方面提出見解,何重誼教授表示或許要重新思考Metaphysics的適用性。因應疫情變化,本場次也是首次以線上、實體混合方式進行演講,計有40多人以線上方式參與。

何重誼教授  
何重誼教授

演講實況1  
演講實況1

演講實況2  
演講實況2

演講現場同步開放線上與會  
演講現場同步開放線上與會

演講現場,問答交流  
演講現場,問答交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