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漢學研究中心與波蘭比得哥什卡基米日維爾基大學 (Casimir the Great University in Bydgoszcz,
Poland) 語言學院合辦中臺文學、文化暨藝術系列線上講座。活動於2022 年5 月13-14 日假「比得哥什漢學家學術會議:第一屆漢語語言學、華語語系文學暨華人文化國際研討會(Sinologists in Bydgoszcz: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anguages, Literature, and Culture)」舉行,兩場講座分別邀請國際知名語言學研究學者連金發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與葉正道教授(澳洲國立大學)擔任主講。
本次會議的主題為:漢語語言學暨對外華語教學:理論與實務應用。活動由卡基米日維爾基大學語言學院主辦,旨在提供學者、實務工作者、教師及學生一個友善的跨領域平台,以供彼此交換想法、分享初步研究成果,以及討論漢語語言學、華語語系文學、華人文化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發現。本次會議的主題為:漢語語言學暨對外華語教學:理論與實務應用。除了一般發表外,另舉辦兩場學術講座,邀請國立清華大學連金發教授、澳洲國立大學葉正道教授蒞臨演講。希望帶領剛開始學術研究生涯的年輕學者進入具有紮實漢語語言學基礎的領域,並將現代漢語語言學理論應用於華語教學(及其它漢語語言教學)中。
連金發教授本次演講主題為:Pinning Down the Multiple Senses of ‘One’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他從語意學的角度探討了台灣閩南語「一」(tsit8)的多重意涵,並證明了語言形式跟語意並非總是一對一的關係。連教授的台灣閩南語語料非常豐富,其對閩南語相關研究的知識與熱情讓人敬佩。而在後續的問答中,來自中原大學的許婷婷博士跟臺灣大學的邱力璟博士也接連對連教授提出了一些相關的問題,並做更深入的交流。
葉正道教授本次演講主題為: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NSM) as a Heuristic
Tool for Interpreting Invisible Cultur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inese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她在演講中透過分析漢語的情緒表現及社會互動來探討「自然語義元語言」(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中的「文化腳本」(cultural scripts),也說明此文化腳本該如何被應用在教授「隱形」的文化上,即在全球化影響下的對外漢語教學中,該如何幫助學生習得「社會語用能力(socio-pragmatic competence)」。而在後續的問答中,連金發教授跟主持人蘇爾博士,也分別針對漢語的「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和「對外漢語教學」等議題提出問題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