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本中心與京都大學合辦「臺灣漢學講座」邀請楊瑞松教授演講

2018年首次合作後,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再度與日本京都大學合作辦理「臺灣漢學講座」線上演講,於臺灣時間2021917日下午2時,邀請政治大學歷史系楊瑞松特聘教授主講「“Sick Man of East Asia” in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Modern China (近代中國國族集體記憶的「東亞病夫」)」。

楊瑞松教授,現職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心理史學、史學理論與方法,近來年專注於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的課題,以及跨文化和跨語境的知識思想傳播議題。

本演講楊教授以追本溯源的方式,從釐清「東亞病夫」在不同的歷史脈絡中的不同意義,進而探討它在近代中國國族建構想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東亞病夫」一詞於十九世紀末原用以強調中國必須變革的迫切性和正當性,到了二十世紀初期,隨著民族主義意識的高漲,「病夫」論的「外來性質」也開始被強調,更在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滋養哺育下,「東亞病夫」成為了中國人集體記憶中,代表著傲慢無情的西方人嘲笑中國和中國人的羞辱名詞。這一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成長轉化」的「病夫」,不啻是中國人所創造想像的「他者的詛咒」,轉而為中國人集體認同意識中的「原罪」,必須以身體技能所搏得的榮耀,尤其是現代國際體育競技場上,不斷地證明其已被解咒、清洗。楊教授認為,「東亞病夫」在近代中國「生根、成長、轉化」的過程中,充斥著太多認知上的謬誤和不必要的情緒操弄;但也是近代中國人,在自我言詮和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對於西方和西方人愛憎交雜的矛盾心情的具體呈現的一頁滄桑史。

本次講座由漢學研究中心交流組黃文德組長主持,活動並邀請京都大學圖書館機構副機構長松井啓之教授(Matsui Hiroyuki)開場致詞,永田知之教授協助問答翻譯。活動以線上方式進行,吸引超過五十餘位各國學者及參與聆聽及討論,反應十分熱烈。截至今日,國圖於疫情期間已辦理近十場線上臺灣漢學講座,並持續與海外合作單位共同推動漢學研究的發展。

 

松井啓之教授(Matsui Hiroyuki)開場致詞  
松井啓之教授(Matsui Hiroyuki)開場致詞

演講畫面  
演講畫面

楊瑞松教授演講畫面  
楊瑞松教授演講畫面

黃文德組長主持  
黃文德組長主持

楊瑞松教授  
楊瑞松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