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寰宇漢學學友講座邀請吳淳邦教授演講

漢學研究中心於2020123日下午舉辦本年度首場「寰宇漢學學友講座」,邀請本中心2007年獎助訪問學人,韓國崇實大學中文系吳淳邦(Soon-bang OH)名譽教授,主講「從小說啓蒙到小說革命:晩淸小說啓蒙活動與文明國家想像(1815-1910)」。活動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胡曉真所長擔任主持。

吳教授目前同時擔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客座教授,他的演講的主題是從晚清到民國初年,啟蒙活動、傳教士的宣教活動與翻譯小說之間相互影響的過程。1873年,時任日本明治維新政府駐美公使森有禮(Mori Arinori1847-1889)在紐約編著介紹日本歷史槪略、與美國近代敎育制度的英文著作 Education in Japan1896年,該書經在華美國傳敎士林樂知(Young J. Allen1836-1907)口譯、華人任廷旭筆述成漢譯本《文學興國策》由上海廣學會出版;引起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極大興趣,對晩淸維新思想的醞釀起了積極影響。

梁啓超曾經提到文明傳播有四大利器:學堂、報紙、演講、小說。爲振興國家富强、國民啓蒙,盡量運用此四大利器,梁氏從1898年起創辦《淸議報》、《新民叢報》、《新小說》等報刊來宣傳啓迪民衆,接着主倡通過新小說來改革社會的小說革命運動。這種啓蒙活動從1815年起開始,之後不斷進行到20世紀前期,包括來華基督敎傳敎士通過開辦學堂、創辦報紙、從事小說著譯等活動,對華人世界進行啓蒙。

吳教授指出:「西學東漸」是一系列引進和轉化的開端,而最先開拓此一事業的,正是西方來華的傳教士。傳教士不僅在文化轉型中發揮作用,更促使中國新型文學敍事形態的產生。19世紀初期以來,基督敎翻譯中文小說出版頻率提高,其數量與傳播範圍相當可觀,且引起中國主流文學的變革與交融。從1819年首部基督新教傳教士創作小說--米憐(William Milne)《張遠兩友相論》出版開始,至1918年《新靑年》刊登白話文為止,貫穿了中國近現代文學及社會的變遷,亦成為東亞各國追求現代化的推手。

左起:胡曉真教授、吳淳邦教授  
左起:胡曉真教授、吳淳邦教授

吳淳邦教授  
吳淳邦教授

吳淳邦教授  
吳淳邦教授

會場一隅  
會場一隅

林月惠教授提問  
林月惠教授提問

會後合影  
會後合影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