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外籍學人葛思語先生、陳英傑博士演講

漢學研究中心於2020114日下午舉辦兩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博士候選人葛思語(Georgijs Dunajevs)先生、以及荷蘭萊頓大學國際亞洲研究院研究員陳英傑(Ying-kit Chan)博士主講,兩場講座均吸引不少國內青年學者與會交流。

第一場由拉脫維亞籍的葛思語先生演講「拉脫維亞國家圖書館所藏中、藏文資料——以施密特收藏為主」,邀請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梅靜軒副教授主持。相較於其他歐陸國家,位處波羅的海的拉脫維亞雖然沒有悠久的亞洲研究傳統,但該地區的許多圖書館仍收藏有亞洲各種語言的珍貴資料。其中拉脫維亞國家圖書館收藏由該國早期東方學家彼得.施密特(Pēteris Šmits1869-1938)從遠東帶來,雖然規模較小但引人入勝的中、藏文書與手稿。

施密特早年曾在駐北京俄國公使館進行實習,進修中文,不久後在新成立的北京大學擔任俄語教授。出任海參崴東方學院中、滿文教授長達20年,主要從事通古斯語系語言學研究,屢次在西伯利亞、蒙古、滿洲進行外勤,蒐集許多有關罕見語言的珍貴資料,收藏中、藏、滿等語言的文獻。1920年開始執教於拉脫維亞大學語文學與哲學系,從語言學、民族學和民間風俗的角度取材,編有《拉脫維亞的童話故事與傳說總集》。施密特捐贈給拉脫維亞的刻本與手稿、中文善本共有約1,500餘件,其中包括清嘉慶本《古愚老人消夏錄》等滿、蒙文資料。

葛先生指出,每個文獻有它獨立的歷史背景,與收藏家本身的歷史互相連接,考察文獻能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收藏家的人格特質,反之,追尋收藏家的背景,能釐清文獻的來源並分析它在歷史上的定位。

第二場由新加坡籍陳英傑博士演講「中國西南的種族及邊疆研究:泛泰主義與戰時民族身份的辯論(1932—1945)」,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陳鴻瑜名譽教授主持。最近泰國因為政局不穩,造成年輕世代走上街頭,要求修改憲法等改革訴求,使得泰國成為南亞的焦點。事實上近代泰國與中國的關係,在中日戰爭時期亦產生過不小的轉變,其時泰國政府宣揚泛泰主義,以期喚起中國西南部泰族的身份認同,更加速了這個趨勢。統一成為國家政策,中國西南部的文化與經濟發展也得以概念化。

陳博士的演講從1939年暹羅(後改稱泰國)宣稱收復失土,並與鄰近英屬印度、法屬寮國等地展開衝突開始。傣族(後稱泰族)群居的中國雲南也在泛泰主義的影響範圍,迫使中國知識分子去定義何謂「泰族」,釐清「泰族」於中華民族之角色。演講內容透過戰時國民政府與雲南省主事官員之間的書信,觀察中國對泛泰主義的第一反應。以及國民政府開始警覺泛泰主義對西南邊境的威脅性。

接著陳博士闡述跟隨國民政府撤退至四川的人類學家、民族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對泛泰主義的研究與回應。在這些學者的論述裡,不乏科學方法的新興學科,如人類學、民族學、歷史、社會學等在其中的角色。如凌純聲(1901-1981)根據唐代史料,指出南詔為白族與彜族建立,非泰族之國。啟發其他社會學家,收集雲南少數民族的數據,以印證史料。又或者江應樑、岑家梧等人從民族學的角度,認為雲南泰族乃是漢族的一支,呼籲各界不可陷入「大泰族主義者」的陰謀。

最後陳博士總結道:在泰國的軍事行動和對外文宣的夾擊下,19301940年代的中國學者刻劃出一個被西方謬論和日本鼓動誤導的泰國,以解釋泰國的舉措,澄清泰族的起源。而泛泰主義也促進民國時期邊疆學的發達,成爲日後共產黨政府統治西南地區和劃分西南民族的的理論依據。主持人陳教授也以深厚的東南亞史素養,為聽眾補充泰國在近代史上與鄰近國家的互動關係,及其形塑民族意識的環境與理論根據。

 

黃文德組長介紹主講人  
黃文德組長介紹主講人

葛思語先生  
葛思語先生

會場一隅  
會場一隅

葛思語先生回答聽眾提問  
葛思語先生回答聽眾提問

左起:陳鴻瑜教授、陳英傑博士  
左起:陳鴻瑜教授、陳英傑博士

陳英傑博士  
陳英傑博士

左起:陳英傑博士、陳鴻瑜教授、梅靜軒教授、葛斯語先生合影  
左起:陳英傑博士、陳鴻瑜教授、梅靜軒教授、葛斯語先生合影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