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石峻山教授演講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91210日下午舉辦本年度最後一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獎助訪問學人,澳洲雪梨大學中國研究系石峻山(Josh Stenberg)助理教授主講「印尼華人表演藝術:歷史與現狀」並邀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蔡宗德教授主持。

華人移民印尼已經有超過1,400年的歷史,印尼華人的戲劇、表演藝術逐漸在地化的同時,仍保有傳統的中國元素。石教授長期對社區表演、公共儀式展示和戲劇等方面,進行深度田野調查,從中追溯印尼華人身份的發展的歷史軌跡。

首先,石教授介紹中國傳統戲曲的幾個傳統劇種和印尼的哇揚(Wayang)的發展現況、著名的劇作家、偶師和演出團體等。著重於以下两種風格:20世紀中期混合中國和印尼元素的的一種哇揚庫力(Wayang Kulit)以及哇揚布袋戲在當代社會政治範疇的使用。藉此說明在反華的新秩序時期,傳統表演方式如何應大環境而改變。

演講的後半段,石教授討論20世紀中期蘇門答臘的華語戲劇。華人煙草工曾發起反對荷蘭殖民剝削的起義。這一歷史事件的舞臺演出帶有不同的目的:以中共產黨員巴人(王任叔)為主題時,被用來說明華人和印尼人之間的團結。而蘇門答臘華人作家沙裡洪,則以此事件為背景創作一部有關印尼華人的英勇史詩。最後,石教授介紹「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及「薛仁貴」兩個故事,在不同印尼劇種,如京劇、話劇中的演繹和改編版本。

石教授指出中華元素是印尼表演藝術的一個內在組成部分,把華人表演藝術作為一個全球現象看待的時候,印尼元素就是華人表演藝術全球史當中一個重要卻又時常被忽略的線索。因此兩者皆是民族文化身份必要互融的組成部分和象徵。本場演講主持人蔡教授長期研究印尼華人戲劇、音樂,每年帶領學生赴印尼從事田野工作,足跡遍布中爪哇和東爪哇各城市,2017年榮獲印尼梭羅宮廷授予親王爵位,亦和聽眾分享實地研究的心得。

左起:蔡宗德教授、石峻山教授(Josh Stenberg)、黃文德組長  
左起:蔡宗德教授、石峻山教授(Josh Stenberg)、黃文德組長

左起:蔡宗德教授、石峻山教授  
左起:蔡宗德教授、石峻山教授

會場一隅  
會場一隅

左起:蔡宗德教授、石峻山教授  
左起:蔡宗德教授、石峻山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