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曠斯凡(Stefan Kramer)教授、張宏凱(Andrew Birtwistle)教授演講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9813日下午舉辦兩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獎助訪問學人,德國科隆大學東亞學系曠斯凡(Stefan Kramer)教授,及英國坎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張宏凱(Andrew Birtwistle)副教授分享研究成果。兩場演講均邀請國立歷史博物館廖新田館長擔任主持人。

第一場由德國籍曠斯凡教授主講「時空美學:論電影及新媒體」。曠教授主要探討的課題是:中國美學在電影和新媒體中的複製。曠教授主張吾人定義美學(aisthesis)一詞時,應該加入時間、空間作為背景要素,美學就是在時空中反覆對現實和再現的理解。例如在印刷術於歐洲普及,便促進了一種美學呈現的寫實革新。同理,之後照相與電影工業的問世,也帶來類似的效應。那麼,對於時空概念定位不那麼明晰,亦非印刷、照相、電影等新科技先驅的中國,其美學又是如何與西方交融呢?

曠教授指出,早在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時期,中國畫家就懂得寓人文表達及人性感觸於山水畫之中。擬態表達的運用,為山水畫和地方戲劇的發展奠定基礎。山水畫的意義除對外界現實的效仿,以及畫家抒情之載體之外,尚表達宇宙的宏觀,文化的整體性。即便明末畫家石濤(1642-1707)沒導演過電影,但山水畫呈現出的空間配置和場景安排,使中國美學能與電影這種全球性新媒體合作無間。

於是,儘管未嘗經歷過民族國家、宗教戰爭、工業革命等歷史進程,中國仍發展出獨有的製片模式,拿捏著「人」、「自然」、「天地萬物」等中國人較習以為常的價值觀。於是西方人多視為體育或競技的「功夫」電影,在中國美學和攝製運鏡的巧思下,成長為「武俠」電影。又如陳凱歌導演的《黃土地》(1984年),大量地以國畫式的佈局呈現黃土高原的渾重與蒼涼,以及人物身處其中的渺小。

第二場由英國籍張宏凱教授主講「不健康的現實:白景瑞電影中的現代性呈現」。白景瑞1931年出生於遼寧營口,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身份來台,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師範學院)外文系,後轉至藝術系。50年代初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不設防城市》(1945)、《單車失竊記》(1948)等影片在臺上映引起熱潮,並在臺灣的報紙與影評方面引發熱烈的討論。此時從事影劇記者及影評人的白景瑞,受新寫實主義電影的啟發,決心赴義學習電影。

然而。1964年學成歸國後的白景瑞,發現自己正面對動盪難安的拍片環境。海峽兩岸的緊張對峙,1970年代後中美關係的崩解,國府將電影視為政治工具更甚於藝術……在在都侷限他想表達的電影藝術、理想和批判功能。最終,白景瑞參與了數部「健康寫實」電影的執導,本演講中張教授挑選《寂寞的十七歲》(1967年)、《家在臺北》(1969年),並研究此兩部電影中表現臺灣現代性體驗的方式。

白景瑞導演對20世紀60年代後期臺灣發生的變化,包括臺灣與西方的發展關係,提出了批判。《寂寞的十七歲》裡高中生苦悶的學習生涯,父母和子女間的疏離關係。《家在臺北》中臺灣主角和西方人之間的邂逅和愛情觀,都是1960-70年代和西方接觸產生的課題。張教授指出,因此,在白景瑞的的電影中,酒店、西餐廳和機場都是文化交流的國際空間。主持人廖館長也補充,以徐復觀、劉國松為核心,在1960年代初期針對現代藝術的政治意識型態論爭,對當時電影風格的影響。

本日兩場演講列席者除主講人張宏凱教授的夫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必瑜教授外,尚有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陳儒修教授、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唐維敏系主任等資深電影學者。

左起:廖新田館長、曠斯凡(Stefan Kramer)教授、張宏凱(Andrew Birtwistle)教授、黃文德組長  
左起:廖新田館長、曠斯凡(Stefan Kramer)教授、張宏凱(Andrew Birtwistle)教授、黃文德組長

會場全景  
會場全景

左起:廖新田館長、曠斯凡(Stefan Kramer)教授、張宏凱(Andrew Birtwistle)教授  
左起:廖新田館長、曠斯凡(Stefan Kramer)教授、張宏凱(Andrew Birtwistle)教授

曠斯凡教授  
曠斯凡教授

張宏凱教授  
張宏凱教授

與會學者合影  
與會學者合影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