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渡邊直紀教授演講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9219日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2019年度獎助訪問學人,日本武藏大學文學部渡邊直紀(Naoki Watanabe)教授主講「Comparative Research on Proletarian Literature in Colonial Taiwan and Colonial Korea : in relation to Hometown Literature Controversy and Art Popularization Controversy in 1930s’」(殖民地時期臺灣與韓國的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比較:以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爭與藝術大眾化論為中心),並邀請第62屆教育部學術獎、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李有成教授擔任主持人。

1920-30年代伊始,對藝術大眾化的爭議在世界各國的左派人士之間迴盪著。作家與文學評論者們熱議著如何向工、農讀者描繪出他們在文學中的形象。此主題的眾多討論中,渡邊教授將焦點放在臺灣和韓國。儘管皆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從文學史角度觀之,兩國文人在藝術大眾化的論點卻殊異。渡邊教授認為此肇因於雙方各自有不同的普羅階級文壇和共產國際組織。

渡邊教授在演講中先介紹活躍於日、韓、臺灣文學界的文人。如將蘇維埃文學引進日本的先驅藏原惟人(Kurahara Korehito),1930年代中期「轉向小說」健將中野重治(Nakano Shigeharu);韓國有曾留學日本,受日本左派刊物影響甚深的新傾向派文學倡導者金基鎮(Kim Gijin),朝鮮無產階級藝術同盟(Korea Artista Proleta FederatioKAPF)主席林和(Im Hwa)等。

不同於韓國知識青年多半在東京受高等教育,1920年以降的臺灣學子們除日本外亦前往上海、南京、北京求學,在過程中受到社會主義的薰陶。因此,雖然臺灣的藝術大眾化之爭也出現類似日、韓的脈絡,年輕文人們討論著如何將文學「引入」勞動大眾。發生在臺灣的「鄉土文學論爭」(Hometown Nativism Literature Controversy),或稱「臺灣話文論爭」,比起日、韓,卻在書寫語言上有著更多針鋒相對。

渡邊教授指出,臺灣鄉土文學論爭早在1920年代便種下遠因。即便是臺灣文化協會的創立者之一的林獻堂,早年亦受晚清洋務運動人士如梁啟超、章炳麟等影響,習慣於以中國古典文學的角度為思考底蘊。其弟子蔡培火致力推動臺灣白話字,唯當時主要文壇人物如黃呈聰、張我軍、魯迅、郭沫若等對北京白話文的認知,都遠勝於對臺灣白話文。

1930年代隨著中國大陸社會、政經局勢的動盪,北京白話文在臺灣的支配力大幅下降。高雄出身的左傾鄉土文學作家黃石輝發表了〈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等文章,認為臺灣人將臺灣社會現狀寫入文學作品,豈可不用臺灣本土語言?郭秋生則以〈建設台灣白話文一提案〉強調臺灣作家應以基層民眾為下筆對象。持反面意見的廖毓文、朱點人等則反駁道:以臺語在中國的冷僻程度以及它往往不夠體面的語彙,以之為載體的寫作,將產生自外於中國的文化孤立。文人們似乎都同意,要描述臺灣人民,沒有比本土語言更妥適的工具,然而,複雜的歷史背景使得一切糾葛難明。

於是,在臺灣話文論爭的效應真正發酵前,1930年代殖民下的臺灣文學終究以日文創作為主。日本統治下的語言同化政策,或多或少地起了推波助瀾作用。但渡邊教授提醒聽眾們,臺灣作家在鄉土文學與藝術大眾化議題上的發揮,仍是不可輕忽的。如曾加入臺灣農民組合,以〈送報夫(新聞配達夫)〉一文呈現反抗精神的楊逵。左派團體「臺灣藝術硏究會」成員之一,《福爾摩沙》雜誌的發行者,旅日小說家張文環。《文藝臺灣》雙月刊發行人兼主編,作家,亦是書籍裝幀藝術家的西川滿等。渡邊教授指出,雖然朝鮮有所謂的親日作家如張赫宙、金史良,臺灣則有皇民化作家周金波、陳火泉等人,但臺灣在被殖民時期的普羅文學,依舊有穩定的產出。

左起:李有成教授、渡邊直紀教授  
左起:李有成教授、渡邊直紀教授

會場一隅  
會場一隅

左起:耿立群主任、李有成教授、渡邊直紀教授  
左起:耿立群主任、李有成教授、渡邊直紀教授

渡邊直紀教授  
渡邊直紀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