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研究中心於2018年12月20日下午舉辦兩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獎助訪問學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系博士候選人司戈銳(Greg Seiffert)先生,及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博士後研究一凡(Iveta Nakládalová)女士分享在臺研究成果。
第一場由美國籍司戈銳先生主講「十七世紀金陵畫派的題材:以胡玉昆的冊頁形式為例」,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林麗江教授擔任主持人。胡玉昆(1607-1686),是明末清初活躍於南京的畫家。和當時的多數同行一樣,其生平較不為人所知。他並不屬於後人認定的「金陵八家」之一,但從現存的作品集裡仍顯現出對顏料及水墨的創新運用,對意境、光線、水分的視覺演繹;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對構圖空間的創造性實驗等特色。
司戈銳先生以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收藏的胡玉昆作品《迷霧山水圖》(Misty Landscape)以及上海博物館收藏的胡玉昆畫冊,和時代接近的文人畫家如董其昌、王原祁等人的作品相比較。他指出多數學者建構十七世紀金陵畫派形象的方式,是強調這個城市鮮明的地域性特色。不過上海博物館的胡氏畫作顯示出跨地域性的多元主題,胡玉昆冊頁中展現了試驗性的創作風格,以及吸收明末清初「正統」之外的繪畫技巧和模式。另外,司戈銳先生也談及胡玉昆畫中營造的「境」。也許冊頁這種小尺寸的形式反而可以幫助胡玉昆抓住難以捉摸、轉瞬即逝的視覺現象。冊頁濃縮、簡練的尺寸使畫家可以用一種更直接、即時的方式記錄多變的視覺世界。
第二場由捷克籍一凡博士主講「諸神皆偶像:利安當神父、中國禮儀之爭與他者體驗」,並邀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李奭學研究員主持。利安當(Antonio
de Santa María Caballero,1602-1669)神父隸屬西班牙方濟各會,在中國各省傳教多年。其優異的中國古典文學素養及文言能力深受好評。他與中國知識分子合力撰寫數本漢文論著,最知名者當屬探究宋明理學與基督教之宇宙觀、宗教觀差異的《正學鏐石》。
1540年羅馬教皇首度派遣耶穌會傳教士赴各國宣教,其後西洋傳教士在中國甚為活躍。但伴隨信眾數量成長及社會地位提高,漸漸地傳教方式與傳統中國信仰、儀典之間產生衝突。自1633年便長期在華傳教的利安當神父,尤其深刻的體會到如祭孔、祭祖儀式,以及上帝和中國古籍中的「天」等觀念上的調適問題。並對其他傳教士的作風表達不同的意見。1668年12月9日,利安當從廣東寫信給耶穌會視察員Louis da Gama,批評耶穌會的「調適」(accommodation)路線。1701年巴黎外方傳教會將此譯為《Traité sur quelques points importants de la Mission de la Chine(論中國傳教事業的重點)》並出版,成為最廣為人知的一篇中國禮儀之爭著述,影響社會大眾尤鉅。
一凡博士的演講集中討論利安當的《論中國傳教事業的重點》,除了檢視其對耶穌會調適策略的批判態度,並以此為前提,由現象學的幾個重要觀點探索了「他者」與近世中國傳教事業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