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魯大維教授、努爾蘭教授演講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8417日舉辦2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學術交流基金會訪問學人,美國柯蓋德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講座亞洲研究暨歷史教授魯大維(David M. Robinson),及本中心2018年度獎助訪問學人,哈薩克紮爾巴耶夫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努爾蘭(Nurlan Kenzheakhmet)教授分享在臺研究成果,並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熙遠副研究員主持。

首場演講由魯大維教授主講「明朝也有天可汗嗎?明前中葉帝王形象的內亞面目」。中國歷史上許多王朝都嘗試建立建立內亞的控制與權威,唐太宗被西北諸蕃稱為「天可汗」;元世祖及其後裔也是名副其實的內亞(Inner Asia)帝王。時至清代,努爾哈赤以來的清朝皇帝也積極塑造類似形象。考量其政權與北方、西域等地之間的關係極其密切,如何穩固內亞顯得格外重要。

       然而我們對於明朝皇帝的內亞意向卻不甚明瞭。作為漢人政權復興象徵的明朝,其皇帝常見於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內的肖像畫。這些繪畫呈現若非垂拱而治的儒家聖王,便是信奉佛教、道教的帝王樣態。魯教授好奇的是:在此以外,內亞諸民族眼中所見的明朝形象,又是如何?

       利用《明太宗實錄》、《華夷譯語》等文獻史料,以及「宣宗射獵圖」、「行樂圖」等圖像資料,魯教授勾勒出明代皇帝們嘗試營造給退居北方的蒙古、身為藩屬的朝鮮等外邦的中原統治者形象。帝王展現戲犬、騎射的勇武姿態,與異族酋長暢談游獵之樂,實則寓「華夷本一家,朕奉天命為天子」的國際觀念於其中。透過教授的講評,不僅觀察到明朝政治文化的多元視角,更能看到明朝皇帝透過營造出的內亞之尊形象,平服四夷,將外交、軍事目的具體實踐之手段。

第二場演講由努爾蘭教授講述「十五、十六世紀明朝與歐亞各國關係研究」,其主題為帖木兒帝國以及金帳汗國瓦解之後,明朝在西域所面對的幾支勢力。包括今哈薩克斯坦中、西部的白帳汗國,十五世紀中葉建立的哈薩克汗國,西亞的奧斯曼帝國,中亞名城撒馬兒罕以及歐洲的意大裏雅(即今義大利)等。在敘述這些國家歷史軌跡的同時,努爾蘭教授也追尋著祖國哈薩克的影子。

近代漢文文獻當中,哈薩克一詞首見於18世紀中葉,法國漢學家Paul Pelliot的學術文獻。但利用通曉漢語、俄語及土耳其語等多種語言之優勢,努爾蘭教授不斷發掘出各朝代口中的「哈薩克」。例如明代文獻《嘉靖新例》中,便存在關於哈薩克人和哈薩克汗國的明確記載,不過這些記載沒有引起廣大注意。原因是學者們並未以當時的稱呼「額即癿哈辛」與今日史料相互印證,以及明代漢文文獻中以雙音字稱呼哈薩克人,到了近代,雙音字變成單音字,名稱遂也跟著轉化。努爾蘭教授透過為中亞各國以及哈薩克在歷史、地理、名詞等「再定位」之過程,發抒他對這塊土地的人文關懷。

許多明史學界研究者均來參加演講,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亦委請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生何幸真同學前來記錄並報導。明朝時常需與來自四方邊疆的外邦互動,兩位教授的演講提供人們關於解讀它在中亞地區的政策、形象的新資訊。

左起:魯大維(DAVID M. ROBINSON)、陳熙遠教授、黃文德組長1  
左起:魯大維(DAVID M. ROBINSON)、陳熙遠教授、黃文德組長1

會場一隅  
會場一隅

左起:魯大維(DAVID M. ROBINSON)、陳熙遠教授  
左起:魯大維(DAVID M. ROBINSON)、陳熙遠教授

魯大維(DAVID M. ROBINSON)教授  
魯大維(DAVID M. ROBINSON)教授

努爾蘭(NURLAN KENZHEAKHMET)教授  
努爾蘭(NURLAN KENZHEAKHMET)教授

左起:陳熙遠教授、努爾蘭(NURLAN KENZHEAKHMET)教授  
左起:陳熙遠教授、努爾蘭(NURLAN KENZHEAKHMET)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