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研究中心於2017年9月27日舉辦2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奈及利亞拉各斯大學(University of Lagos)英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文稼山(Charles Akwen)先生、波蘭克拉科夫大學(Andrzej Frycz Modrzewski Krakow University)管理與社會傳播系Grazyna Piechota助理教授,分享在臺研究成果。
第一場由奈及利亞籍文稼山先生演講「Self and Place: Negotiation Identities t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Poetry from Taiwan (Yang Mu as Example)」,並邀請國立臺灣大學廖咸浩教授主持。文先生的研究主題是從跨學科觀點,探討臺灣詩人楊牧(1940-)作品中展現的自然觀、社會觀及人文思維。他用來領略楊牧詩藝(ars poetica)的關鍵字有四:從「自我(self)」看人的本質以及與他人之間的相異處;「場域(area)」指地區時空;「認同(identities)」我是誰,和人們眼中之我;「闡釋(narrative)」將吾等所見所聞,以說或寫的方式表達出來。
在進行文本分析及深讀部分作家的作品後,文先生指出自明鄭時期、日治時期以及國民政府遷台迄今,反清復明和反攻大陸等國族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遺緒已深入其中,盤根錯節,是臺灣文學所以呈現多面向認同的原因。然而透過研究楊牧詩中蘊含的歷史意識,讀者便能重新找到自己與臺灣之間的定位。文先生舉出〈熱蘭遮城〉、〈花蓮〉、〈航向愛爾蘭〉、〈你也將活著回來〉等楊牧詩作。他認為楊牧的詩不僅為個人,也為所有臺灣人關懷土地,探問歷史。文先生道「他(楊牧)就是這座島嶼,這座島嶼也就是楊牧」。
第二場由波蘭籍Grazyna Piechota教授演講「High Context Culture and Low Context Culture in Networked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並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蘇蘅教授主持。Piechota教授的演講主題是高 / 低語境文化(High / Low Context Culture)在社群網路使用行為上的差異性。此名詞由美國人類學者霍爾(Edward T. Hall)提出,霍爾將世界各國文化劃分成高、低兩種語境,在此兩種文化環境中,語言及人們訊息交流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高語境文化如中國、日本、法國,人民居住的地域較固定,社會生活和文化進展呈現緩慢且穩定的演進,因此人與人之間未必依賴語言,還有許多表情、動作等「心領神會」的交際方式。反之低語境文化如美國、紐澳、英國等,各地域之間的聯繫較不緊密,共同生活經驗少,於是在溝通時會需要清楚明確的語言表達。
Piechota教授的研究在2016年10月到12月,以德國柏林、波蘭基輔(Kiev)和克拉科夫(Krakow)等三地為樣本,各城市隨機抽選200名學生進行網路使用行為的調查。目的是研究社群網路在跨文化溝通過程中的角色,以及對不同語境的學生們的主流文化認同,所產生的維繫或改變。採樣的範圍包括同學們慣用的社群軟體類型、熱門的討論主題、對國家的認同等。研究結果顯示,被認為是低語境國家的德國,同學們在溝通時傾向直接陳述己見,不喜歡修飾過或分享性質的內容。基輔的同學們則將社群網站視為多種文化匯流的地方,使用者在此擷取各種資訊,但這也是因為他們沒有太多額外的訊息獲取管道。
兩位學人的演講雖然在主軸和領域上殊異,但在強調全球性的人文關懷和訊息溝通方面,卻是一致的。無論是楊牧的詩藝或歐洲學生們在社群網路上的留言,都可以是一種拉近彼此距離,消弭人際隔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