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研究中心於2017年2月22日舉辦2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國家圖書館戴彼得(Peter B. Ditmanson)教授、2016年「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漢學系羅亞娜(Jana S. Rosker)教授,分享在臺研究成果。
第一場由美國籍戴彼得教授主講「研究,從圖書館開始--我的明史研究成功與失敗經驗」,由漢學研究中心學術交流組黃文德組長主持。戴彼得教授係199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博士,曾任職於英國牛津大學東方學系擔任副教授,同時兼任彭布羅克學院(Pembroke College)高級研究員。2015年為漢學研究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目前擔任國家圖書館申請「科技部延攬研究學者暨執行專題研究計畫」研究學者。明代政治、文化及出版史是戴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目前正運用國圖豐富的明代館藏,進行從建文帝、永樂帝到明末,政府和出版業之間的複雜關係之研究。
戴教授以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為起點,從決定主題、史料的蒐集和取捨、解讀的過程到交互印證,闡述治明史的心路歷程。演講中,他提到歐美的歷史研究者傾向培養學生從資料中找出新的觀點,進而規劃主題,對史料發韌出新詮釋。戴教授指出,明代長期在人們心中,已有既定的歷史形象,但他藉由長期浸淫在圖書館的機會,從一本舊書、一張插畫甚至一幅地圖,引發動機,累積經驗,尋覓這個朝代較不外顯的一面。根據戴教授分享目前的研究進展,明代的出版業已經不再完全以營利為導向,更有成為一個整體社會教育網絡(social network)之一環的趨勢。最後他並建議聽眾要以「重視史料」作為研究歷史的入門磚,隨著研究的歷練逐漸豐富,觀看同一份史料的切入點也將有所不同。
第二場由斯洛維尼亞籍羅亞娜教授主講「跨文化研究的一些問題--以中國哲學的方法論為例」,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楊儒賓教授主持。西方的漢學家經常使用歐美的人文學科的方法論來研究東亞的傳統文化。西方科學與人文學科平常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本身就是特定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構,包括其特定意識形態的結果。但羅教授認為,如果忽略中國文化和中國思想的獨特性,不審慎地的使用西方的方法與態度,將招致許多危險的誤解。
羅教授首先介紹中國哲學的參照架構的獨特性,以及「超越-內在」、「二元論-對立論」、「動態-靜態」等三種東/西方哲學思想體系的差異。以此為基礎,再進一步舉出莊子觀魚、魯侯養鳥等事例,討論研究中國哲學的最合適的方法。如此,方能達到兩種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與詮釋。
本場演講的兩位主講人,皆多次前來臺灣研究,對各自的領域皆著力甚深。因此也能以最深入淺出的方式,將研究心得呈現給聽眾。演講聽眾除兩位教授在臺灣的學界友人外,亦有很多相關系所的研究生踴躍出席。
左起:戴彼得教授、黃文德組長、曾淑賢館長
會場一隅
戴彼得教授(左一)
周善策教授提問
左起:羅亞娜教授、楊儒賓教授
與會學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