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臺灣閱讀節「幸會臺灣」外籍學人說故事引人入勝

2016年臺灣閱讀節於123日隆重登場,漢學中心精心布置了「幸會臺灣」攤位,邀請五位來臺訪問研究的外籍學人,介紹該國深具代表性的圖書,並擇取部分內容現場朗讀,以便民眾體驗外國文化之特色與風貌,並鼓勵講者與民眾互動,促進彼此文化交流,各場都吸引了許多民眾熱情參與。

上午10時首先登場的是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歷史系的伊萊(Eli Alberts)助理教授,以流利的中文講述深具美國拓荒精神的作品《野性的呼喚》。《野性的呼喚》是傑克·倫敦(Jack London)的成名作,以一隻家犬歷經磨難,最終回到自然野生環境的故事,被譽為最能激發生存勇氣的美國小說。伊萊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傳神地表達了故事的精髓。第二場由德國籍艾立德(Alexander Kais)先生主講,他是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博士候選人。他以幽默風趣的口吻,伴隨流利的中文及德文娓娓道出德國名著《飛翔的教室》。《飛翔的教室》為德國兒童文學作家埃裡希·凱斯特納(Erich Kastner)的作品,該故事從孩童的角度反映德國納粹時期的社會背景及問題,以及當時孩童勇於反抗和追夢的精神。兩位學人說起故事來都是箇中高手,現場觀眾聽得如癡如醉,隨著故事高潮迭起的情節時而笑聲滿場,時而神傷。

下午的第三場次則邀請印度籍國立伊斯蘭大學沙海麗(Saheli Chattaraj)助理教授,以印度文豪泰戈爾1913年獲得諾貝爾獎的作品《吉檀伽利》最廣受喜愛的一首詩〈心無所畏懼〉(Where the mind is without fear)為題,介紹這首作為印度獨立運動的精神口號。《吉檀伽利》意為「把我的歌送給你」,因此沙海麗更以其優美的歌聲唱誦這首詩,在旋律之間聽眾彷彿可以感受到印度獨立那股堅毅和高上的靈魂。第四場次則是由澳洲籍澳洲國立大學Paul Farrelly(范寶文) 博士候選人講述澳洲暢銷小說《扭轉》,道出澳洲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依並存,以及澳洲人自我認同的議題。《扭轉》為澳洲作家提姆溫頓(Tim Winton)的暢銷作品,鞭辟入裡地反思澳洲的自然、社會與人文關係。最後一場次由俄國籍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卡爾波夫 (Mikhail Karpov) 副教授做為壓軸,講述俄國經典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繪聲繪影地帶領聽眾進入十九世紀俄國貴族紙醉金迷的上層生活,以及主人翁作為在社會上毫無責任和羈絆中尋求自我價值的心路歷程。《葉甫蓋尼·奧涅金》是俄羅斯的文學巨擘亞歷山大·普希金的著名代表作,講者卡爾波夫更形容普希金的天賦異稟和才華可類比於中國詩人李白。現場民眾無不深深著迷於在卡爾波夫的舞台魅力,一同進入十九世紀的俄國風情。

     除了整點的「外籍學人說故事」活動外,為彰顯多元文化的主題,現場還準備了四十多本各國民間故事以及東南亞各國繪本,提供讀者現場閱讀,以增進民眾對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藉以推廣大家認識、體驗各國文化之美。

活動圖片

伊萊(Eli Alberts)教授

 

活動圖片

艾立德(Alexander Kais)先生為小朋友簽名

 

活動圖片

沙海麗(Saheli Chattaraj)教授

 

活動圖片

Paul Farrelly(范寶文)先生

 

活動圖片

卡爾波夫 (Mikhail Karpov)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