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enu Button
:::

活動報導

2015年12月18日寰宇漢學講座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51218日舉辦三場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美國夏威夷大學宗教學系蒙葦(Michel Mohr)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白慧學(Sarah J. Babcock)女士,以及美國喬治城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蔡瀚霖(Clark L. Alejandrino)先生,分享在臺研究成果。

上午場次由瑞士籍蒙葦教授主講「Reopening a Debate that Remained Dormant for a Century: Past and Present Approaches to “Universality” and the Contrast Between Contemporary Japanese and Taiwanese Buddhism(重啟休眠百年的論辯:藉當代日本與臺灣佛教的對比探討「普同性」的今昔取徑)」,並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林鎮國教授主持。蒙葦教授的演講始於一名赴印度學習梵文的日本宗教家堀至德(Hori Shitoku1876-1903),他師承名僧丸山貫長(Maruyama Kancho1843-1927),之後卻為追尋真教(True Teaching)而走上不同的傳法途徑。蒙葦教授分析了近代日本佛教幾個主要宗派的發展流佈,並嘗試探討:何種因素造成傳統佛教在日、臺兩國流行的程度差異。遍訪臺灣佛教四大主要山頭的信眾,並進行意見調查後,蒙葦教授認為臺日兩國的佛教各自呈現不同風格的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而臺灣佛教的多樣性,兼容並蓄的包容力,以及相對活潑的儀典,可做為進一步研究普同性的方向。

下午首場演講由美國籍白慧學女士主講「冷齋撥爐聞夜語:從傳記角度解讀釋惠洪筆記創作」,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李貞慧副教授擔任主持人。北宋僧人覺範惠洪(1071-1128)是臨濟宗真淨克文禪師的法嗣。他和黃庭堅交往多年,在寫作方面深受蘇軾的影響。在惠洪為數眾多的著作中,有一本珍貴的筆記作品:《冷齋夜話》。「筆記」這種直到十一世紀後半葉才漸成風氣的文學體裁,在成為信息傳播、私人往來和意見交換的重要載體。寫作者通過筆記分享新穎而有爭議的意見,或者是尚未成型的思想火花。

《冷齋夜話》就是少見的由僧人撰寫的筆記作品。白女士此次來臺研究期間,投入大量時間於翻譯惠洪生平資料,以及寫作惠洪傳記等兩方面。不同於現有的編年式寫法,白女士以專題方式逐一檢討惠洪生平。她的想法是,就像紛繁蕪雜的筆記內容一樣,惠洪一生經歷複雜,充滿矛盾,與他同時代的人對他的評價也是毀譽參半。從傳記角度出發深入解讀《冷齋夜話》,以此鎖定一些貫穿整部作品的主題,比如詩禪交涉問題,以及通過軼事質疑對身分的成見等。透過白女士的解說,展現了惠洪的多重形象,披露嫻熟的分析技巧和富含禪味的美學感知,讓我們可以一窺北宋的文學宗教世界。

第三場講座由菲律賓籍蔡瀚霖先生主講「颱風地理與颱風文化史:以廣東雷州半島與海南島為例」,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劉士永研究員主持。日前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國季氣候高峰會,才通過關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避免環境災難的草案,可見氣候變遷問題影響人類生活甚鉅。蔡先生的演講主題便以廣東雷州半島與海南島的颱風地理與颱風文化為討論中心。他指出,要能做更具整體觀的氣候史,不僅包括氣候的歷代變化,也需考慮到人們面對某種氣候現象的具體反應,亦即「氣候的社會文化史」。

藉由分析文學作品及地方志對颱風的形成、海象、威力、帶來的破壞性等記載,蔡先生表示,雷州半島、瓊州有特殊的颱風地理。由於颱風在兩地的悠久歷史,在颱風頻繁的侵襲之下,在在地文化各方面的發展皆能看出相對應的痕跡。從宗教上的颶風祠和風神廟,天候現象的「半虹」、「颶母」,或是漢人與黎人的相處共存等,都反映雷、瓊居民如何利用颱風來自我理解。雖然颱風常因其破壞力與災害受人注重,但長期看來,颱風對地方社會文化的發展,也存有建設性。

三位學人的演講主題各闢蹊徑,研究學界鮮少探討接觸的領域,並將其分享與會來賓,討論氣氛十分熱烈。

活動圖片

左起:蒙葦教授、林鎮國教授

活動圖片

左起:白慧學女士、李貞慧教授

活動圖片

左起:蔡瀚霖先生、劉士永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