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與西班牙所藏耶穌會有關中國之史料概況

An Introduction to Jesuit Chinese Historical Holdings in Portugal and Spain

李毓中(Yu-Chung Lee)*

西班牙塞維亞大學美洲史學系
Departamento de Historia de America, Universidad de Sevilla

壹、前言

  耶穌會傳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貢獻是眾所周知的,1 除此之外,做為帝國內部外來觀察者的他們,過去所記錄有關中國等地事務的報告,也自然成為今日有志於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學者們不可或缺的史料來源。往往一些對當時中國人而言,覺得稀鬆平常不足為奇的事物,在這些遠道而來的傳教士眼中,卻充滿了無比的異國情趣,迫不及待的記載下來寄往歐洲以供時人傳頌稱奇。同樣地,這些信件也都成為今日史學工作者研究時寶貴的第一手材料。

  耶穌會內部的成員以及他們與歐洲各君王之間的關係,這兩項因素與今日那些國家保有耶穌會檔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第一項因素,耶穌會內部成員的組成問題;該會的傳教士來自於許多不同的國家,組成非常複雜,但以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及比利時(皆為天主教國家)為主。影響所及就是上述這些國家基本上就是藏有耶穌會史料的主要國家。

  第二項因素,是耶穌會傳教士與歐洲各君王之間的關係;由於耶穌會早期到亞洲傳教主要是由葡萄牙國王所贊助,加上耶穌會在中國及其他東亞國家的傳教活動,是以葡萄牙人向中國租借的澳門為中心,因此葡萄牙國王對在東亞傳教的耶穌會士自然是深具影響力的。羅馬教皇在天主教教會組織裡大家長的地位,自然也會有許多耶穌會報告被送往教皇所在的義大利羅馬,特別是有關中國禮儀之爭的問題,2 由於只有教皇才擁有最後的裁奪權,因此諸多有關中國的耶穌會史料被保存在梵蒂岡是一件必然的事。雖然,葡萄牙國王是教皇之外對耶穌會在東亞活動具有很大影響的主要世俗力量,但是這樣的情況在十七世紀末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時代有了很大轉變,法籍耶穌會傳教士在路易十四的支持下,逐漸地形成另一股與葡籍傳教士及葡王相對抗的政治勢力。而這三個對耶穌會在中國及東亞其他國家傳教事務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力量,也就成為今日保有有關中國耶穌會史料的主要國家。3 至於本文所提及西班牙所保有的有關中國耶穌會史料,則完全是由於歷史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筆者會在西班牙的部分予以說明。

貳、史料概況

一、葡萄牙部分

  葡萄牙今日所藏有關中國的耶穌會史料,是來自於澳門聖.保祿學院的耶穌會檔案。這些檔案是分散在東亞各地的傳教士們,經年累月地將中國、日本、越南等地發生的事情寫成報告寄往澳門,除了需再轉寄往歐洲其它地區的報告外,通常都會被保留在聖.保祿學院的檔案室內。這些檔案日後便被運往葡萄牙王室的阿優達圖書館(Biblioteca da Ajuda)保存。

1.阿優達圖書館

  阿優達圖書館位於里斯本市西側的小山上,在 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後,這裡便成為取代毀於地震的里貝拉宮(Paco da Ribeira)圖書館的王室專用圖書館。圖書館內除了藏有許多珍貴的王室藏書及國王私人文件外,還藏有許多政府機構的檔案。而在這些珍貴的收藏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亞洲耶穌會檔案》(Jesultas na 'Asia),有關中國的耶穌會史料便在這批檔案裡。4

  這批耶穌會士的史料,是由荷西.蒙塔那(Jos* Montana)及胡安.阿爾瓦雷斯(Irm'ao Jo'ao 'Alvares)兩位傳教士於十八世紀中期所整理完成的。檔案內容所包含的地域範圍除了中國之外,還有日本、越南、泰國、麻六甲等地,甚至有些文件還涉及了耶穌會在非洲傳教的事務。此外,後面將會提到的,一部分原屬於這批《亞洲耶穌會檔案》中的資料,由於十八世紀葡萄牙政府對其轄下地區的耶穌會傳教士進行全面驅逐行動,導致這批文件被運到馬尼拉的耶穌會保存,最後則流落到西班牙王家歷史學院內。現在就讓我們看看這些有關中國的史料:

(一)日本教區系列(S'erie da Provlncia do Jap'ao)

  1. 編號 49-IV-61:
    (1) 1650 年至 1655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
    (2) 中國與滿清之間的戰爭以及明朝的滅亡,1651 年。
  2. 編號 49-IV-62:
    (1) 由 Frei Domingos Navarrete、Gabriel de Magalh'aes 等神父所寫有關中國禮儀之爭的報告。
    (2) 1668 年至 1670 年間派往中國的使節 Manuel de Saldanha 於廣東寫給 Luls da Gama 神父的信件。
  3. 編號 49-IV-63:
    (1) 在北京及中國其他地方傳教的傳教士信件,1680 年至 1689 年。
    (2)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
  4. 編號 49-IV-64:
    (1) 在北京及中國其他地方傳教的傳教士信件,1690 年。

(二)中國教區系列(S'erie da Provlncia da China)

1. 編號 49-IV-66:(1) 澳門聖母學院(Col'egio da Madre de Deus)的教冊,1549 年至 1744 年。(2) 1616 年至 1639年在澳門學院的日本教區傳教士。(3)《日本教區代理人(Procurador)在中國居住的條例》,1617年。(4) 中國及日本傳教團的管理。(5) 一些 Jo'ao 'Alvares 神父記錄簿的手稿。

2. 編號 49-V-1:Pe. Ant'onio de Gouveia 於 1644 年所著,《遠方的亞洲》,第一部。

3. 編號 49-V-2:Pe. Ant'onio de Gouveia 於 1644 年所著,《遠方的亞洲》,第二部,共六冊。

4. 編號 49-V-3:(1) 幾件有關中國概況的著作,1579 年至 1666 年。(2) 1622 年 Fr. Ant'onio do Ros'ario 的問題。(3) 1622年對抗荷蘭人的戰爭。(4) 耶穌會在中國服務的報告。(5) 澳門及其學院。(6) 1658 年滿洲人在澳門聖保羅(S'ao Paulo)教堂及學院的侮辱行為。

5. 編號 49-V-5:(1) 1600 年至 1623 年的一些消息。(2) 1603 年至 1621 年澳門學院的年度報告。(3) Fr. Ant'onio do Ros'ario 的問題,1614 年至 1622 年。(4) 1618 年及1621 年中國的每年報告。(5) Alexandre Valignano 神父的死亡。(6) Mateus Ricci 神父的死亡。

6. 編號 49-V-6:(1) 1623 年至 1628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2) 1624 年 D. Francisco de Mascarenhas 葡萄牙澳門總督與傳教士的爭執。(3) 1627 年澳門慈善機構(Miseric'ordia)的章程(Compromisso)。

7. 編號 49-V-7:(1) 1601 年至 1624 年的一些消息。(2) 1616 年,1620 年至 1622 年澳門學院的年度報告。(3) 1617 年 9 月至 1618 年 8 月日本教區代理人在澳門的收入(Receita);1618 年海南島(Ain'ao)的報告。(4) 1622 年至 1624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5) 1624年 Antnio de Andrade 神父至西藏王國的勘察。

8. 編號 49-V-8:(1) 1625 年至 1638 年的一些消息。(2) 1625 年至 1630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3) 1626 年至 1630 年中國的年度報告。(4) 1628 年派往北京的使節。(5) 葡萄牙人在中國,1630 年。

9. 編號 49-V-9:(1) 1630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2) 道明會神父自臺灣島進入中國,1630 年。(3) 有關 Fr. Ant'onio do Ros'ario 的事務,1630 年。(4) 澳門與廣東之間的關係;耶穌會與葡萄牙使節在北京,1630 年。(5) 一些殉教的傳教士,1630 年。(6) 1638 年Francisco Mastrili 的死亡。

10. 編號 49-V-10:(1) 1631年至1633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2) 1634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由 Jo'ao Fr'ois神父所寫。(3)耶穌會傳教士殉教名單,1633年。(4) 道明會傳教士殉教名單,1633年。(5) 方濟會傳教士殉教名單,1633 年。(6) 奧古斯丁會傳教士殉教名單,1633 年。

11. 編號 49-V-11:(1) 1633 年,1635 年至 1636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2) 1633 年至 1635 年海南島的傳教團。(3) 在中國《 feitos 》書籍的目錄,1635 年。(4) 菲律賓的教士團為中國傳教團至日本及馬尼拉旅行而向教皇抱怨的報告,1636 年。

12. 編號 49-V-12:(1) 1637 年至 1640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2) 菲律賓教士團與中國傳教團之間的問題,1637 年。(3) Marcelo Francisco Mastrilli 神父死亡的有關事務,1638 年。(4) 中國傳教團書籍的目錄,1638年。か道明會與方濟會傳教士對耶穌會在中國傳教方式的懷疑,1649 年。

13. 編號 49-V-13:(1) 1642 年至 1650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2) 滿洲人的入侵,1642 年至 1647 年。(3) 日本、東京與安南對滿洲人成功統治中國人的反應。(4)在滿洲人入侵時澳門的情況。(5)主教管區(Bispado)的總督控告耶穌會,因此請求其他的傳教士表達想法,1643年。(6) S'ao Francisco Xavier 的安葬,1644 年。(7) Propaganda Fide 會議有關中國禮儀之爭問題的法令,1645 年。

14. 編號 49-V-14:(1)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656 年及 1660年。(2) 1656 年至 1657 年,1660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3) Estev'ao Fabro 神父的生平,1657 年。(4)《中國曆法》(拉丁文)/Ad'ao Schall 神父,1658 年。か (5) D. Jo'ao IV 及 D. Lulsa de Gusm'ao 對於登船前往印度的耶穌會神父所發留宿許可證,1658 年。(6) 在葡萄牙及果阿(Goa)對日本教區及中國副教區的劃分,1659 年。(7) S'ao Francisco Xavier 的神蹟。(8) 合併日本主教區與中國副教區的計畫,1665 年。

15. 編號 49-V-15:(1) 1660 年至 1661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2)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660 年至 1661 年。(3) Gabriel de Magalh'aes 神父在北京被監禁及釋放的經過,以及他預先寫下的遺囑等事務,1661 年。(4)有關中國滿清皇帝的去世及其繼承人推選過程的敘述,1662 年。(5)天主教徒在中國的被迫害,1664 年至 1665 年。(6) Santo In'acio de Loyola 的神蹟,1665 年。(7) 耶穌會神父在廣東的避難,1666 年。(8) 荷蘭使節在北京,1667 年。(9) 致中國傳教團的信,1687 年。

16. 編號 49-V-16:(1) 1662 年,1671 年,1675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2) 1673 年至 1674 年北京的年度報告。(3) 傳教團之間的問題,1674 年。(4) 北京覲見中國皇帝康熙,及拜訪 S'ao Jos* 教堂及耶穌會神父住所的報告,1675 年。(5)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676 年。

17. 編號 49-V-17:(1) Gabriel de Magalh'aes 神父死於北京的報告,1677 年。(2) D. Afonso VI 致中國皇帝的信,1678 年。(3) 法國傳教團在中國,1680 年。(4)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680 年。(5) 澳門的神學院,1680 年。(6) 澳門學院的藥舖,1680 年。

18. 編號 49-V-18:(1) 有關中國禮儀、宗教的備忘錄,1680 年。(2) 有關中國人 Ki* Ly 作品。(3) 中國禮儀之爭的問題。

19. 編號 49-V-19:(1) 有關中國學派及學說的看法,1681年。(2) 在中國耶穌會教士所寫漢語及漢字的書籍目錄,1681 年。(3) 中國的消息,1681 年至 1685 年。(4) 耶穌會針對中國禮儀之爭的辯詞,1681 年及 1684 年。(5)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681 年至 1685 年。(6) Luls Buglio 的死亡及其一生的敘述,1682年。(7) Funai 的學院,1685 年。(8) 1685 年至 1690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

20. 編號 49-V-20:(1)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2) 中國、東京、安南及暹羅傳教團的消息,1687 年至 1688 年。(3) Ferdinand Verbiest 神父死亡的報告。(4) 傳教士在中國的通訊報告,1689 年。

21. 編號 49-V-21:(1)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690 年。(2) 1697 年中國副教區的年度報告。(3) 教皇 Clemente XI的訓令,1708 年。

22. 編號 49-V-22:(1)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691 年至 1694年。(2) 1692 年澳門學院及廣東傳教團的年度報告。(3) 1692 年海南傳教團的年度報告。(4) 1692 年,1694年至 1697 年北京學院的年度報告。

23. 編號 49-V-23:(1) 中國的消息,1695 年。(2)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695 年至 1700 年。(3) 教皇 AlexandreVIII 的訓令,北京主教區內意見的分歧,1690 年至 1695年。(4) 北京主教區與南京主教區內意見的分歧,1696 年。(5) 1696 年至 1697 年海南傳教團的年度報告。(6) 桂林(Queilin)傳教團教堂的興建,1698 年。(7) 法國耶穌會士與葡萄牙耶穌會士之間的衝突,1699 年。(8) 北京傳教團的書籍與手稿目錄,1700 年。

24. 編號 49-V-24:(1)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701 年至 1706年。(2) 有關 Charles Thomas Maillard de Tournon 為禮儀之爭一事前往中國的檔案,1701 年至 1706 年。(3) 南京主教一職的選舉,1703 年。(4) 北京的消息,1703年。

25. 編號 49-V-25:(1) 葡萄牙國王 Pedro II 為禮儀之爭問題所進行的調解。(2) 有關 Charles Thomas Maillard de Tournon 遭北京政府驅逐,以及遭澳門葡方拘捕看管,1705 年至 1707 年。(3) 葡王 Pedro II 致 Charles Thomas Maillard de Tournon 的信件,1702 年。(4) 中國傳教團的名單,1706 年至 1708 年。(5) 北京學院檔案處的文件目錄,1706 年。

26. 編號 49-V-26:(1)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中 Mgr. Maillard de Tornon 的爭論,1708 年至 1710 年。(2) 南京主教一職空缺的原因,1708 年。(3) 中國的消息,1708 年及1710 年。(4) 在中國傳教的法國神父消息,1708 年至1711 年。(5) Mgr. Maillard de Tornon 的死亡證明。

27. 編號 49-V-27:(1) 中國的消息,1711 年至 1713 年。(2) 教皇 Clemente XI 致葡王 Jo'ao V 的教皇敕書,拒絕同意中國新主教區的成立。

28. 編號 49-V-28:(1) Jo'ao Mour'ao 神父就中國禮儀之爭問題所寫的報告,1721年。(2) 雍正皇帝致教皇 Clemente XI 的信件,1725 年。(3) 派往北京使節 Alexandre Mettelo de Souza 的報告。(4) 皈依天主教的皇族成員遭到流放的報告,1728 年。

29.編號 49-V-29:(1) 將廣東的傳教士放逐至澳門的報告,1732 年。(2) 澳門主教與總督之間的爭論,1739年。(3) 乾隆皇帝為澳門任命官員的計畫,1744 年。(4) 葡萄牙耶穌會士與法國耶穌會士之間的友好協定,1745 年。(5) 中國境內迫害傳教士的消息,1746年。(6) 福建省迫害傳教士的消息,1746 年。(7) 中國傳教團的消息,1746 年至 1748 年。(8) Pedro Sanz 神父在福建殉難的消息,1747 年。(9) 1740 年澳門學院的年度報告。

30. 編號 49-V-30:(1)中國禮儀之爭問題。 

(三)東京傳教團系列(S'erie da Miss'oes do Tonquim)
1. 編號 49-VI-1:(1) 廣東及海南傳教團的報告,1695年。
2. 編號 49-VI-2:(2) 福建傳教團的報告,1706 年。
3. 編號 49-VI-5:(3) 澳門學院的消息,1738 年、1740 年至 1742 年及 1746 年。

(四)零散的系列(S'erie Miscel'aneas)
1. 編號 49-VI-6:(1) 在中國的傳教士名單:道明會,1556 年至 1708 年;方濟會,1579 年至 1711 年;奧古斯丁會,1575 年至 1710 年。
2. 編號 49-VI-7:(2)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707 年至 1710年。
3. 編號 49-VI-8:(3) 中國禮儀之爭問題,1717 年、1720年至 1728 年、1746 年至 1748 年。

二、西班牙部分

  目前筆者所知,西班牙境內藏有耶穌會史料的檔案館,分別為王家歷史學院圖書館(Reall Academia de la Historia)5、國立歷史檔案館(Archivo Historico Nacional) 、耶穌會托雷多教區歷史檔案館(Archivo Historico de la Provincia de Toledo de la compa'nia de Jes'us)。6其中又以王家歷史學院圖書館所藏的《耶穌會書卷》(Jesuitas Tomos)內容最為豐富。

1.王家歷史學院圖書館

  王家歷史學院圖書館所保有的這批耶穌會史料,本來也是保存在澳門的聖.保祿學院的。由於十八世紀中期耶穌會會士涉入了葡萄牙國內的一場政治暗殺事件,而在 1759 年遭當時的主政者龐巴爾宣布為反叛者,準備將所有的耶穌會傳教士逐出葡萄牙人統治下的地區。這項不幸的消息導致了澳門聖.保祿學院圖書館內工作的耶穌會 Jo'ao 'Alvares 神父的憂心,他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檔案,而向菲律賓省區總務長 In'acio Malaga 神父提出要求,希望將一些重要的檔案送至菲律賓保存,待此風暴過去後再送返澳門的要求。在得到 In'acio Malaga 神父的同意後,Jo'ao 'Alvares 神父將一批可說是聖.保祿學院最珍貴的檔案於 1761 年運到了馬尼拉,但是,這批檔案卻自此再也沒有回到澳門的聖.保祿學院。1769 年耶穌會士捲入西班牙國內的一場政治鬥爭,而遭國王卡洛斯三世全面驅逐出西班牙及其所有海外的殖民地,並且沒收該會所有的會產。所以這批檔案也遭沒收並在 1773 年被送到了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最後被收藏在王家歷史學院的圖書館裡。

  王家歷史學院所藏的耶穌會史料,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被稱為《耶穌會案卷》(Jesuitas Legajos),共計 131卷;第二部分則是上面已提及的《耶穌會書卷》,共計 224 冊。由於筆者尚未實地查閱過《耶穌會案卷》這個檔案,無從得知其中有關中國的史料概況,僅從其它的參考書籍中得知,應有兩個案卷為專屬中國事務的案卷,7另外在日本的案卷中也可以找到有關中國的資料。至於《耶穌會書卷》中有關中國的部分,筆者將其臚列於下:

(一)第四冊

1. 第 28 號:1584 年菲律賓群島的 Alonso S'anchez 神父第二次前往中國的旅行報告。 
2. 第 29 號:1638 年至 1639 年菲律賓群島相關事件的報告,同時也記載了許多有關中國與澳門的有趣事務。

(二)第二十六冊
1. 第 23 號:陳述有關中國及日本事務的信件,包括1666 年 Victorio Riccio 寫給在馬尼拉 Juan de los Angeles神父的信件。 

(三)第三十二冊
1. 第 13 號:耶穌會神父 Antonio de Andrada 於 1629 年所寫有關東印度事務的報告,其中包括中國及西藏等地。

(四)第七十五冊
1. 第 79 號:有關荷蘭人自澳門撤退後,前往福建省要求中國開放港口以便荷蘭人進行貿易等事務的報告,1629 年。

(五)第八十四冊
1. 第 7 號:1617 年 6 月至 1618 年菲島事務報告中,同時記載了一些有關中國船隻在海外貿易的情形。
2. 第 15 號:1630 年 7 月至 1632 年菲島事務的報告中,同時記載了一些有關耶穌會在中國的消息。

(六)第一百零一冊
1. 第 4 號:有關荷蘭取得摩鹿加(Malaca)簡短敘述的報告中,提到中國、東京等地的最新消息。
2. 第 4a 號:1638 年福建一帶的事務。

(七)第一百零二冊
1. 第 50 號:一份有關李馬洪入侵馬尼拉及中國官員王望高(Omoncon)前往菲律賓等事務的報告。 

(八)第一百一十二冊
1. 第 43 號:有關日本、中國、安南等地概況的報告,1622 年。 
2. 第 55 號:1618 年至 1620 年菲島事務的報告中,同時記載了一些中國近況以及中國與滿清關係概況的報告。

(九)第一百一十四冊
1. 第 6 號:ぇ Andrs Palmeiro 進入中國前往北京後所寫的報告。え 1633 年在馬尼拉的耶穌會神父 Rafael Pereira 所寫「偉大的中國國王」報告。ぉ Rafael Pereira神父 1633 年所寫中國、錫蘭、西藏等亞洲國家消息的報告。

(十)第一百一十六冊
1. 第 54 號:1601 年東印度等地如中國、日本概況的報告。 

(十一)第一百一十七冊
1. 第 60 號:葡萄牙人在中國澳門戰勝荷蘭人的報告,1623年。

(十二)第一百一十八冊
1. 第 72 號:1627 年耶穌會神父所寫中國概況的信件。 

(十三)第一百一十九冊
1. 第 2 號:耶穌會神父 Andr'es Palmeyro* 在中國各省份旅行見聞的報告。 

(十四)第一百二十冊
1. 第 106 號:1643 年至 1644 年菲律賓群島新事務報告中,提到有關中國與澳門的事務。
2. 第 131 號:有關耶穌會、道明會與方濟會之間,在中國傳教事務衝突的相關文件。
3. 第 146 號:1633 年日本、中國、東印度及菲律賓群島天主教徒概況的報告。 

(十五)第一百六十九冊
1. 第 2 號:耶穌會神父 Fabi'an L'opez 所寫有關菲律賓及附近國家的報告中,提及中國、東京等地,1628 年至 1629 年。

(十六)第一百七十三冊
1. 第 58 號:Fr. Juan Garcla 神父所寫在菲律賓島、日本、中國及其他亞洲地方事務的信件。

(十七)第一百八十五冊
1. 第 17 號:有關與中國及日本進行貿易的討論。
2. 第 18 號:Antonio Colao 神父所寫有關中國及印度事務的報告,1622 年。
3. 第 19 號:澳門、菲律賓、日本、新西班牙及東印度之間貿易的報告。
4. 第 23 號:有關印度事務的備忘錄,其中包括中國、澳門及日本,1614 年。

(十八)第一百九十三冊
1. 第 32 號:耶穌會士 Antonio de Andrade 所寫有關中國與西藏等事物的信件,1627 年。 

(十九)第二百零一冊
1. 第 23 號:Victorio Riccio 所寫有關鄭成功(Pompoan)及中國概況的報告,1663 年。8 
2. 第 48 號:由馬尼拉耶穌會神父所寫的中國及日本天主教徒概況報告,1632 年。9

2.國家歷史檔案館

  國家歷史檔案館所藏的耶穌會檔案,與前面所提到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 1767 年所發布的驅逐耶穌會及沒收該會會產一事有所關聯。由於西班牙所統治的廣大地區內,許多地區都有耶穌會的教區,諸如美洲的墨西哥、秘魯、阿根廷及古巴,亞洲的菲律賓等地都有他們的教會、修道院。因此,當耶穌會的會產遭沒收後,他們所保有的文件檔案也都收歸國有,而這些收歸國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耶穌會檔案便送進了國家歷史檔案館,菲律賓群島的耶穌會所收藏的有關中國的檔案,也同樣地因此被送進國家歷史檔案館裡。10 由於這批檔案尚未見到西籍學者整理出目錄,筆者也並未實地接觸過這批檔案,因此在這裡無法做更深入的介紹。

3.耶穌會托雷多教區歷史檔案館

  耶穌會托雷多教區歷史檔案館所收藏的耶穌會檔案,是由托雷多及安達魯西亞(Andalucla)兩個耶穌會教區所構成。該檔案之所以會收藏有關中國的耶穌會史料,可能與安達魯西亞教區的主教所在地塞維亞(Sevilla)市有關。由於塞維亞市是安達魯西亞的首府,又是西班牙人與海外聯繫的主要港口,所以可能許多耶穌會士所寫有關亞洲的報告,一部分也寄到了塞維亞耶穌會的相關機構。這些耶穌會的檔案本來貯放在塞維亞,一直到 1924 年才移往馬德里,甚至在 1931 年至1939 年這一段時間還曾被運至比利時存放,現在則收藏在馬德里。

  如同其他有關中國的史料一般,除了中國的部分外,這些檔案的內容也包括了日本、菲律賓、泰國等地耶穌會的傳教事務。現在就讓我們看看這批史料中有關中國的部分:

(一)八五二卷
1. Jun Volante 神父致 Don Jun de Idiguez 的信件,信中提到以軍事力量來拓展中國的傳教事務,1591年。

(二)八六○卷
1. 中國事務的報告,包括1730年間北京所發生的地震,以及在澳門被逮捕的耶穌會士等事務,十八世紀。

(三)八六七卷
1. Alonso Snchez 神父第二次前往中國所寫有中國事物的報告,1582 年至 1584 年之間。

(四)九五八卷
1. 幾封不同的信件,其中包括耶穌會與方濟會之間,對於中國傳教事務看法不同而有所爭論的報告,1606年至 1707 年。

(五)九六三卷
1. 在澳門的 Manuel Diaz 神父所寫有關澳門學院興建情況的報告,1612 年。

(六)一○○四卷
1. 在澳門的 Manuel Diaz 神父所寫有關葡萄牙人在中國貿易情形的報告,1614 年。

(七)一○四二卷
1. 第 1 號:Mateo Ricci 神父所寫有關中國事物的報告,1584 年。
2. 第 2 號:中文及拉丁文版天主教教義,包括中文字彙等多種文件,86 頁,1671 年。
3. 第 3 號:Mateo Ricci 神父所寫有關中國事物的報告等多種文件,1584 年。
4. 第 5 號:中國禮儀之爭問題的證詞備忘錄,1704 年。
5. 第 7 號:有關中國傳教團辯詞的消息,1717 年。
6. 第 12 號:有關儒家教義及為中國天主教徒辯護的簡短報告,1700 年。 
7. 第 13 號:中文書,書名不詳,94 頁,保存情況不佳。
8. 第 14 號:拜訪中國官員的指示,十八世紀。

(八)一一五七卷
1. 第 3 號:Fernando Dei 所寫在東印度地區如中國、日本等地設立傳教會的報告,1682 年。 
2. 第 45 號:菲律賓教區奧古斯丁神父 Alvaro Benavente所寫有關學習中文字彙事務的信件,1700 年。

(九)一一九七卷
1. 第 11 號:西班牙文中文字彙及中國總編年史等多種文件,1694 年。 

(十)一二○二卷
1. 第 1 號:中文書,書名不詳,80 頁,保存情況不佳。

(十一)一二○三卷
1. 第 1 號:拉丁文所寫有關中國傳教團辯詞的訊息(同一○四二卷第 7 號),1717 年。
2. 第 2 號:有關儒家教義及為中國天主教徒辯護的簡短報告(同一○四二卷第 12 號),1700 年。
3. 第 11 號:有關 San Francisco Xavier 在中國墓園的設計圖,1700 年。11

參、結語

  葡萄牙、西班牙兩國有關中國的耶穌會史料探求工作,如黃一農先生〈明末清初天主教傳華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文中所言,認為已逝的方豪先生「嘗為文介紹並協助重刊部分較罕見的原典,是迄今對中國天主教史文獻學貢獻最大的學者」。12 事實亦是如此,本文對於葡西兩國有關中國的耶穌會史料概況的介紹,多數的檔案館資訊的獲得仍是建立在方豪先生以往的基礎上。

  此外,筆者在蒐集這些史料時,受限於時間與經費等因素,往往只能將自己所需的資料搜尋完畢後便離去,未能在這些檔案館內駐留太久。因此,筆者對這些檔案內容的瞭解以及本文所整理羅列出來耶穌會有關中國的史料,很多都是建立在西葡兩國學者已整理出的目錄或相關書籍上,這些參考書籍給予了筆者相當大的幫助。唯一的一點是,不可諱言,由於這些學者在整理這些目錄時,他們意圖給予便利的對象並非專對我們,往往是更廣大地區或其本國這方面研究的相關人士。因此,在很多的資料詳盡程度及關鍵字取捨時,有關中國與否可能在一念間便決定了,例如 Victorio Riccio 所寫有關鄭成功的史料便可能因不知文件中本藩(Pompoan)所指何人而被忽略了。所以,筆者以為如要詳盡的將這些有關中國的耶穌會史料搜集整理出來,可能還需要更多的人力與物力投入及跨國的合作才行。

  * 有關葡萄牙與西班牙所藏有關中國的耶穌會史料概況介紹,筆者原本是希望待義大利等國其它相關資料一併搜集整理得更完整後,始撰文介紹給國內學界參考。但為配合《漢學研究通訊》此次海外有關中國史料的報導,筆者只得提前動筆撰寫,若干遺漏不全之處,日後將再予以更新。另文中傳教士西文名字眾多,筆者所知有限,為避免錯譯徒留貽笑,僅將原文照錄以供學界參考。

  1. 有關耶穌會與中歐文明交流史研究的回顧及論述,請參考黃一農,〈明末清初天主教傳教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新史學》第7 卷第 1 期,1996,頁 137-169。該文除了對耶穌會在華傳教史的研究作了詳盡的討論外,對相關的原始文獻的收藏概況也有完整的介紹。
  2. 有關中國禮儀之爭等問題,請參考黃一農,〈明末清初天主教的「帝天說」及其所引發的論爭〉,《故宮學術季刊》第 14 卷第 2 期,1996,頁 43-75。 
  3. 義大利收藏耶穌會檔案的地方為羅馬耶穌會檔案館(Archivum Romanum Societatis Iesu),可參松田毅一,《近世初期日本關係南蠻史料的研究》(東京:風間書屋,昭和56年),p.65-66。至於法國所藏耶穌會史料的概況筆者並不清楚,請參考註 1,頁 166。
  4. 請參考 Francisco G. Cunha Leo, Jesultas Na 蓧ia: Catlogo e Guia, 2 vols(Macau: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1998)。有關資訊及有關日本的耶穌會史料,亦可參考註 3,p.41-43。
  5. 有關王家歷史學院圖書館的概況介紹,可參考李毓中,〈西班牙、葡萄牙兩國檔案館所藏有關臺灣史料的介紹〉,《臺灣史研究》,第 5 卷 2 期(1999 年 12 月),p.141-142
  6. 另外,西班牙國家圖書館也藏有一些零散有關中國的史料,但並非全是耶穌會傳教士所留下來的資料。請參考 Julian Paz, Catalogo de Manuscritos de America Existentes en la Biblioteca Nacional(Madrid: Ministerio de Cultura, 1992)。
  7. Josef Franz Schtte, El《Archivo del Japon》Vicisitudes del Archivo Jesuitico del Extremo Oriente y Descripcion del Fondo Existente en la Real Academia de la Historia de Madrid(Madrid: Real Academia de la Historia, 1964), p. 109。
  8. 這一份報告筆者一直找不到它,所以在近日發表的文章中並未提到。見註 5,頁 135-146。該份史料的發掘與解讀將對明鄭研究,特別是對鄭成功與鄭經兩代交替之間史實的瞭解有所幫助。
  9. 請參考 Josef Franz Schtte, Japon, China, Filipinas en la Coleccion "Jesuitas, Tomos" de la Real Academia de la Historia, Madrid(Madrid: Asociacion Espaola de Orientalistas, 1976);及註 7,p. 285-376。方豪,〈流落於西葡的中國文獻〉,《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學生書局,民國 56 年),頁 1747-1749。有關資訊及有關日本的耶穌會史料,亦可參考註 4,p.48-53。
  10. 參考 Luis Sanchez Belda, Guia del Archivo Historico Nacional(Madrid: Archivo Historico Nacional, 1958), pp.53-56。
  11. 方豪,〈流落於西葡的中國文獻〉,頁 1755-1758。有關資訊及有關日本的耶穌會史料,亦可參可松田毅一,《近世初期日本關係南蠻史料的研究》(東京:風間書屋,昭和 56 年),p.57-59。
  12. 同註 1。

回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