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學中國文學所(系)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專題演講
95.
4.14
梅家玲
臺灣文學期刊研究新探──以《文學雜誌》為例
95.
5. 9
王國良
談古典小說序跋的輯錄與利用
95.
5.15
林保淳
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概說
95.
6.14
石昌渝
大陸近年古代小說之研究現況
二、學術活動
1.本系於4月22-23日辦理「第三屆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2本系擬於11月3-4日舉辦「第一屆宋代學術研討會」。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專題演講
95.
3.29
林文義
文學中的旅行書寫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06.02)
一、學人動態
-
徐志平教授10月20、27日,11月24,12月1、15、22日擔任全國性通識巡迴講座,分赴南亞技術學院、中正理工學院、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演講,講題:「三言二拍欣賞」。
二、專題演講
94.10.19
陳昌明
論文寫作與資料蒐集
94.11.16
詹杭倫
美籍漢學家劉若愚融合中西詩學之路
94.12.20
蕭 蕭 意象創作的祕訣
95.
1. 4
陳益源
王翠翹故事與我的明清小說研究
三、學術活動
-
本系10月1-2日舉辦「第一屆嘉義大學校內發表會──臺灣視角下的傳統與現代論文發表會」,如下: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王玫珍
焦慮、幻滅與感傷──翁鬧小說中的感覺世界
汪天成
侯文詠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劉皇徵
話本小說《五更風》所呈現的明末清初社會風貌
盧韻如
小魚兒英雄歷險的另一種詮釋──拉康「鏡像理論」的延伸閱讀
鄭雅嬪
千載愛意──《聊齋誌異》中的人狐愛情故事初探──以《青風》、《狐
夢》為例
張瓊霙
霹靂布袋戲之詩詞研究
陳思齊
客家山歌故事研究
李京燁
《浣紗記》西施形象研究
張
方
漢高祖廢立太子之探析
蕭慶春
歐梅唱和詩初探
吾家玲
兩漢薄葬思想研究
楊佳霖
探究變形下之意義──論王文興《家變》中的變動
李琇瑜
白先勇的女性小說研究
柯秀慧
三星堆文化──青銅鑄造的輝煌
林世閔
馬王堆出土一號漢墓T形帛畫之神話
陳怡汝
泥像背後的美學概念──以秦俑的鬍鬚造型為論
林玟伶
遊走在島嶼的邊緣處──論析田雅各小說〈最後的獵人〉、〈情人與妓
女〉
林明興
日治初期臺灣地區〈三字經〉的發展探析── 以洪棄生〈時勢三字編〉為
對象
鄭佳惠
白先勇〈月夢〉中吳鐘英的人格心理分析
方雅慧
嵇康之自然思想探析
鄭志健
史作檉對儒家道德哲學之詮釋及其發展
林玲華
嵇康的理想社會試析
第24卷第4期(2005.11)
一、學人動態
-
翁麗雪副教授7月7日應邀至嘉義市政府教育局「嘉義市94年度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語文領域國文研習」講授,課程為:「禪詩與人生」。
-
陳茂仁助理教授7月28日擔任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研究生王勝忠論文「廣韻引說文之研究」口試委員;發表〈由出律字看詩歌作者的情感訴求〉,刊登於《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6卷第2期。
-
本系8月新聘三位助理教授:周美慧博士、周西波博士、馮曉庭博士。
-
朱鳳玉教授8月20-21日參加成功大學中文系、臺灣文化研究中心「紀念婁子匡先生百歲冥誕之民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
二、研究計畫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徐志平
遺民詩人社濬研究
朱鳳玉
敦煌白話詩校輯與研究
周西波
道教青詞研究(II)
周美慧
《一切經音義》漢梵對譯音譯分析
第24卷第3期(2005.08)
一、學人動態
-
徐志平教授4月10日擔任本系「第二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特約討論人;4月29日擔任南華大學文學系「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特約討論人;5月3日、6月6日擔任高雄師大國文系博士論文初審及口試委員。
-
朱鳳玉教授4月10日擔任「第二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主持人;4月29日擔任「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特約討論人;5月13日參加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東亞傳統家庭與家內秩序──東亞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6月20日擔任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王幼華博士論文「清代臺灣漢語文獻原住民記述研究」之口試委員;6月23日擔任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邱妙娟碩士論文「紅樓夢的愛情描寫及愛情觀」之口試委員。
-
蔡忠道副教授4月8日參加嘉義大學「2005華文地區大學通識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4月30日與蘇子敬副教授分別擔任「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特約討論人。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94.4.13 |
向 陽 |
現代詩:創意與構成 |
94.5.18 |
路寒袖 |
歌詩滿街巷──我的臺語歌詩經驗 |
94.6.1 |
吳 晟 |
詩與散文雙重奏 |
94.6.8 |
戴瑞坤 |
藝術的饗宴 |
第24卷第2期(2005.05)
學人動態
-
本系1月12日邀請東海大學阮美慧教授,擔任本所研究生張仁春「陳 後現代詩研究」碩士論文學位口試委員;3月18日邀請南華大學賴麗蓉教授,擔任本所研究生林萃菱「魏晉名士之情性研究──以唯我而情真為考察向度」碩士論文學位口試委員。
- 蔡忠道副教授3月26日參加東海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的現代詮釋研討會」發表論文。
第24卷第1期(2005.02)
一、學人動態
-
徐志平教授10月15日擔任中興大學中文系「第五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特約討論人;10月23日擔任本校人文藝術學院「第二屆創意開發學術研討會」及12月17日應邀擔任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第一屆嘉義文學學術研討會」特約討論人及主持人;10月26日至南臺科技大學通識課程專題講座,講題:「休閒與文藝美學」;12月27日擔任中興大學中型通識講座演講人,講題:「《金瓶梅》導讀」;12月20日擔任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考試之考試委員。
-
蔡忠道副教授10月23日參加「第二屆創意開發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11月6-7日參加臺灣師範大學「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發表論文;11月22日、12月6日擔任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之考試委員。
-
朱鳳玉教授11月13-14日擔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暨說唱傳承表演」特約討論人;12月7日擔任本校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口試委員。
- 汪天成副教授11月24日於本系教師論文發表會發表論文,題目:「玉海引史記正義初探」。
-
陳靜琪副教授12月3日擔任高雄師範大學「先秦學術研討會」特約討論人;12月21日應邀至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演講,講題:「談兒童劇本編撰」;執行「臺灣歲節紀事書法應用之研究--以臺南縣鹽分地帶為例」之研究計畫。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93.10.20 |
江建俊 |
由清談到論學 |
93.12.8 |
黃春明 |
談兒童戲劇、文學創作 |
93.12.15 |
郝譽翔 |
旅行書寫的幾種可能 |
第23卷第4期(2004.11)
學人動態
-
朱鳳玉教授9月1-6日應邀參加日本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主辦「日本學•敦煌學漢文訓讀新展開」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宣讀〈敦煌本《正名要錄》中「連文釋義」研究〉論文;9月10日受邀擔任本學院主辦「第二屆創意開發研討會」論文審查委員。
- 本系9月10日邀請本系徐志平教授及彰化師大陳金木教授、中正大學黃錦珠教授,擔任本學院主辦「第二屆創意開發研討會」論文審查委員。
- 本系8月24日邀請東海大學中文系阮美慧教授及本系蔡忠道教授,擔任本所碩專生張仁春論文「陳黎後現代詩研究」之計畫審查委員。
- 王玫珍教授指導學生黃瓊慧,以論文「從陶詩中引述的歷史人物看『各遂其志』的生命情懷」獲國科員會補助,期限自93年7月1日至94年2月28日。
- 蔡忠道教授指導學生葉書含,以論文「官場現形記--史漢〈循吏列傳〉、〈酷吏列傳〉試析」獲國科員會補助,期限自93年7月1日至94年2月28日。
第23卷第3期(2004.08)
一、學人動態
-
汪天成副教授、張雲英副教授及陳茂仁助理教授,4月24日於南台科技大學及5月15日、29日於嘉義大學,參與由傅榮珂教授所主持之「簡牘學術--秦簡研讀會」共同研討秦律。
-
徐志平教授兼所長5月1日應邀至南華大學「明清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擔任鄭幸雅論文之特約討論人;5月31日應邀至國立中興大學演講,題目:「淺談文藝美學」;6月3日應邀擔任中興湖文學獎現代詩組之決審委員。
- 吳盈靜副教授5月1日於「明清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 陳茂仁助理教授5月12日於本所人文館發表論文,題目:「淺探擬定版本源流之進路與方法」。
- 蘇子敬副教授6月9日於本系人文館發表論文,題目:「臺灣書家典範陳丁奇先生」。
- 周天令教授、許建新老師、吳筱鳳老師於8月榮退。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93. 4.21 |
吳 晟 |
文學永遠年輕 |
93. 5. 4 |
王三慶 |
文學基因的圖譜--以全宋詞為例 |
93. 5.19 |
陳章錫 |
禮學的架構與精神 |
93. 5.26 |
大木康 |
從出版與抄本問題談明清文學的傳播媒介 |
第23卷第2期(2004.05)
一、學人動態
-
汪天成副教授、張雲英副教授及陳茂仁助理教授,1月17日於南台科技大學及2月21日於嘉義大學,參與由傅榮珂教授所主持之「簡牘學術--秦簡研讀會」共同研討。
- 蔡忠道副教授3月26-27日參加成功大學中文系主辦之「第五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 徐志平教授兼所長應聘為稻鄉出版社出版編輯委員會委員,任期二年。
二、學術活動
- 本系於3月24日邀請中興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徐照華所長蒞校演講,題目為:「談臺灣文學的時空性」。
- 本系於3月16-19日與中正大學合辦「白先勇與當代文學史的構成」之系列活動。
- 本系於4月17-18日舉辦「第一屆嘉大中文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本次共有18位研究生發表論文。
- 本系於4月21日邀請名詩人吳晟先生蒞校演講。
第23卷第1期(2004.02)
一、學人動態
-
徐志平教授、朱鳳玉教授、汪天成副教授、康世昌副教授、蔡忠道副教授、王玫珍副教授、蘇子敬副教授、陳茂仁助理教授等,受邀擔任第25屆中區九校中文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的論文審查委員。
-
蔡忠道副教授、蘇子敬副教授於9月2-3日參加於華梵大學哲學系主辦之「第七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分別發表論文〈陸賈儒道思想析論〉、〈王陽明「拔本塞源論」之詮釋
--文明的批判與理想藍圖〉。
- 陳茂仁助理教授於9月於《屏東師院學報》第19期發表論文〈武威禮儀甲本為慶氏禮之商榷〉。
- 蘇子敬副教授於10月4-5日參加嘉義大學史地學系舉辦之「文化變遷與歷史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伯夷列傳析詮〉。
-
朱鳳玉教授11月1-2日參加「東亞民俗與漢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斯琴格日勒論文特約討論人並擔任大會觀察報告;11月12-13日。參加「第六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 徐志平教授於11月8日擔任「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特約討論人;12月8日擔任中興大學通識講座,講題為:「縱欲與滅亡--金瓶梅導讀。」
-
蔡忠道副教授11月26日受南華大學哲學系邀請,擔任碩士學位考試委員,論文題目:「老子守柔思想研究」;12月8、10日擔任南華大學哲學碩士學位之考試委員,論文題目分別:「韓非勢治思想研究」、「老子自然學說之研究」;
12月30日擔任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學位之考試委員,論文題目為:「《女四書》研究」。
- 周天令教授12月26日擔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學位論文口試委員。
-
本所碩士生王靜怡12月28日論文發表,邀請玄奘大學中文系何淑貞教授及本所蘇子敬副教授、蔡忠道副教授擔任口試委員,論文題目為:「何晏及其學術研究」。
- 陳靜琪助理教授12月參加「九年一貫書法教育學術研討會--紀念于教授大成逝世三周年」發表論文。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92.11.5 |
陳茂仁 |
敦煌寫卷《勵忠節鈔》校《新序》六則 |
92.11.19 |
渡也(陳啟佑) |
詩與散文 |
92.11.27 |
司馬中原 |
對青年朋友談人生 |
92.12.17 |
周虎林 |
魏晉八卦--談世說知名女性 |
92.12.24 |
陳欽忠 |
書法藝術及其人生價值 |
93.1.2 |
陳靜琪 |
宋代四大家行草特質之研究 |
三、研究計畫
- 獲92年度國科會補助之研究計畫如下:
主持人 |
計畫名稱 |
朱鳳玉 |
百年來敦煌文學研究之述評與研究方法之考察研究 |
周天令 |
荀子價值觀之研究 |
陳茂仁 |
亢倉子校證 |
- 獲92年度教育部補助之研究計畫如下:
主持人 |
計畫名稱 |
徐志平 |
臺灣文化研究計畫分項計畫五「臺灣文學與臺灣歷史文化」 |
徐志平 |
全面提升嘉義大學通識教育效能計畫分項計畫二「全面提升學生之國文能力」 |
四、學術活動
-
為落實「將語文、生活與藝術結合」之宗旨,本所於10月4-5日組隊至阿里山達那伊谷辦理鄒族文化研習營,實地瞭解達那伊谷社區總體營造之成果並探討鄒族人藝術圖騰之象徵意涵,其增進本所師生對鄒族原住民文化之瞭解。
-
本系所於11月29日舉辦「第25屆中區中文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本次計有嘉大、中正、東海、逢甲、彰師大、靜宜、雲科大、中興、暨南等九所學校研究生發表及講評論文15篇。
第22卷第4期(2003.11)
學人動態
- 本系8月1日聘請中正大學文學博士陳茂仁擔任本系的專任教師,專長為「文字學」、「閩南語詩歌朗誦」。
- 本學期邀請詩人渡也蒞臨專題演講,題目為:「詩與散文」。
-
朱鳳玉教授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2學年度專題計畫獎勵補助,計畫名稱為:「百年來敦煌文學研究之述評與研究方法之考察研究(二)」;9月16-19日,應邀參加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主辦的「敦煌寫本研究、遺書修復及數字化國際研討會--紀念王重民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二十週年」,因開學未克出席,大會安排宣讀論文〈王重民先生與敦煌文學研究〉。
-
楊日出副教授於7月28日赴國立彰化師大擔任該校國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畢業學位論文口試委員,論文題目為:「秦帝國霸業的奠基發展與完成--以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為心中的探討」。
- 《漢學研究通訊》總87期頁77,本所研究生沈素因之指導老師應為「蔡忠道」副教授,特此更正。
第22卷第3期(2003.08)
一、學人動態
- 本系系主任傅榮珂教授,將於92年8月1日榮退,並轉任本系兼任老師。新任系主任於92年7月14日,經遴選由徐志平教授接任。
- 蔡尚志教授、宋筱蕙老師於92年8月1日榮退,並轉任本系兼任老師。
- 簡添興教授將於92學年度休假一年,研究專業文學知識。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92.4.9 |
李威熊 |
語文學習與人生的自我實現 |
92.4.11 |
劉文起 |
研治古典文獻的入門途徑 |
92.4.16 |
蔡忠道 |
陸賈儒道思想析論 |
92.4.16 |
康世昌 |
《顏氏家訓》之道德判斷與經驗法則 |
92.4.23 |
汪中文 |
資訊科技在國學與研究上之運用 |
92.5.7 |
魏子雲 |
文學是音樂的(因SARS疫情被迫取消) |
92.5.7 |
司馬中原 |
文化的根蒂(因SARS疫情被迫取消) |
92.6.11 |
王玫珍 |
元代異域風情之詩淺析 |
92.6.11 |
蘇子敬 |
伯夷列傳析詮 |
92.7.12 |
傅榮珂 |
秦律民法所有權之研究 |
92.7.12 |
汪天成 |
舜父考 |
三、學術活動
本所於7月12日舉辦「第一屆簡牘學術研討會」,由中央研究院、臺大、師大、高師大、彰化師大與嘉義大學等國內知名學者、專家擔任主講和特約討論,是一次頗為難得之學術交流饗宴。
第22卷第2期(2003.05)
一、學人動態
- 朱鳳玉教授3月14-15日參加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文系主辦之「第四屆通俗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並擔任陳兆南教授論文的特約討論人。
- 傅榮珂教授3月27日應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邀請演講,講題:「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傳奇」。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92.3. 6 |
李立信 |
重新認識律詩、論詞的起源 |
92.3.12 |
余光中 |
中文與英文之比較 |
92.3.20 |
黃忠天 |
談經學研究的兩種途徑——以易經與中庸研究為例 |
92.3.26 |
陳昌明 |
如何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
三、學術活動
21世紀,簡牘學是我國四大顯學(甲骨學、敦煌學、簡牘學、內閣大庫檔案)中,唯一繼續出土之文物,可謂我國學術中之璀璨奪目之明珠之冠,為加強最新學術之研究風潮、並能掌握時代之脈動,及與其他學術單位學者相互交流,本系所擬於7月12日舉辦「第一屆簡牘學術研討會」。
第22卷第1期(2003.02)
一、學人動態
- 本校11月2日舉辦「第一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學術研討會」,傅榮珂所長擔任主持人;徐志平教授發表論文;汪天成教授發表論文並擔任特約討論人。
-
朱鳳玉教授12月7日參加國立中正大學、臺灣省政府及新港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文藝列車』學術研討座談會」,並擔任吳佳蓉論文〈50年代的臺灣文壇觀察——由「文藝列車編輯啟事」談
〉的特約討論人。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91.10.30 |
李立信 |
敲開古典詩歌的大門 |
91.12.11 |
江聰平 |
蘇東坡的詩藝與詩趣 |
第21卷第4期(2002.11)
一、學人動態
- 朱鳳玉教授獲91學年度國科會專題計畫補助,題目「百年來敦煌文學研究之評述與研究方法之考察研究」。
-
朱鳳玉教授7月10日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進行為期三週的短期研究。並與日本京都敦煌學會高田時雄、竺沙雅章、礪波戶、落合俊典、赤尾榮慶等十幾位學者進行座談。
- 傅榮珂所長於8月10-16日參加「第九屆秦漢史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
- 朱鳳玉教授8月26-28日,應中國敦煌吐番學會之邀參加北京理工大學主辦的「國際敦煌學術研討會」,並宣讀論文。
- 朱鳳玉教授9月5-8日,應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與樂山師範學院之邀,參加「中國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宣讀論文。
二、學術活動
- 本所10月26日於本校舉辦「第一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 本所11月2日於本校舉辦「第一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學術研討會」。
第21卷第3期(2002.08)
一、學人動態
- 朱鳳玉教授5月23-28日,應邀參加「姜亮夫、蔣禮鴻、郭在貽先生紀念會暨漢語史、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宣讀論文。
- 朱鳳玉教授5月28-30日,應邀參加「唐代文學與宗教」學術研討會,並宣讀論文。
- 朱鳳玉教授6月28日應邀前往臺南師範學院,擔任「國語科教學研究所」研究生黃維英「從舜傳說的遞變論中國的孝倫理」與陳香吟「中國古代女子教育研究」碩士論文口試委員。
二、專題演講
日 期 |
主講人 |
講 題 |
91.5. 1 |
羅宗濤 |
詩與感覺 |
91.5.14 |
鄭志明 |
中文研究的展望 |
91.5.29 |
蘇安德 |
書法與人生 |
91.6.19 |
鄭月梅 |
從人生際遇看柳子厚的才情與理想 |
三、學術活動
本系預計11月2日舉辦「第一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中國小說戲曲文本、流傳及相關理論之研究。
第21卷第2期(2002.05)
學術活動
- 本系於1月2日主辦「第一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中國小說戲曲文本、流傳及相關理論之研究。
- 本校1月16
日,邀請吳盈靜副教授主講:「重讀《綺樓重夢》臺灣觀點下的紅樓續書」,由中正大學中文系黃錦珠副教授講評。
第21卷第1期(2002.02)
一、課程特色 |
本所課程規劃區分為:學術思想、古典文學、現代學術、民間文學、臺灣文學……等相關課程之修習。 |
|
二、師資陣容 |
本所現有專任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共有博士10人、碩士10人。 |
|
三、發展方向 |
1 |
本所著重傳統學術典籍之研讀,惟更注重與現代社會脈動緊密之學術訓練,經由課程之設計,將古今中外學術文化介紹給學生,以培養現代化具有國際觀之學術人才。 |
2 |
本所將於民國92年前籌設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以培養完整之中文系所。 |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