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歷史系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專題演講
95. 4.14 雷俊玲 西洋史研究實戰守則
95. 4.25 張國剛 漢唐明宦官專權的比較研究
95. 4.26 張國剛 唐宋變革與中國歷史分期
95. 4.28 施正鋒 歷史與政治學的交會
95. 5. 5 薛化元 臺灣史研究實戰守則
95. 5.12 林金源 歷史與經濟學的交會──臺灣政經重心由南向北移動原因之探討
95. 5.19 陳士伯 歷史與檔案管理
二、學術活動
本系與本校中文系5月4日舉辦「第一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如下: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高健和 臺灣初等教育生活與倫理教科書之研究(1978-1989)
陳廣文 臺北府城興建沿革
劉川豪 金海陵帝南侵中的膠西之役
李光懋 遼代女真族的內外關係及發展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專題演講
95. 2.24 戴月芳 歷史人的求職規劃
95. 3. 3 戴月芳 歷史與文化創意產業
95. 3.17 陳清敏 歷史與文化行政
95. 3.24 陶晉生 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
95. 3.29 陳漱石 跨文化的交會
二、學術活動
本系3月16日舉辦「第一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如下:
研究生 論 文 題 目
高健和 臺灣初等教育生活與倫理教科書之研究(1978-1989)
姜振豐
試探地方產業與地域社會形成之關係──以土城
海山煤礦為案例的研究
陳廣文 臺北府城興建沿革
周國勛 元代紙鈔發展始末初探
劉川豪 金海陵帝南侵中的膠西之役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06.02)
一、專題演講
94.10.28 林煜堂 當代東南亞
94.11. 1 凍國棟 資治通鑑所見的開天之際軍鎮問題
94.11. 8 徐光台 從氣的自然哲學來看明清之際中西占星傳統的遭遇與省思
94.11.29 王立清 中國古籍數字化的現狀及展望
二、學術活動
本校文學院於11月25-26日舉辦「全球化與華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全球化與數位化下華語文化的內容、創意與傳播」,本系負責第一場學術研討會,劉增泉系主任擔任主持。
本系11月29日邀請杜維運教授擔任名人講座,主講:「歷史研究與靈感」。
三、出版訊息
淡江史學•第16期
94年12月出版,篇目:〈玉熊人與有熊氏黃市的關聯──以紅山文化與殷商時代的玉作為例〉(黃建淳)、〈北宋役錢與社會民生的關係〉(黃繁光)、〈《楊家宗譜》考述〉(劉耿生)、〈元人李士瞻生平考述〉(楊育鎂)、〈戰前日本在臺灣與北海道經營成果之比較〉(林呈蓉)、〈淡水學研究──馬偕•禮拜堂•偕醫館〉(周宗賢)、〈從「奔流」的命題探索兩種文化的衝擊〉(傅錫壬)、〈戰爭陰影下的日本移民村〉(張素玢)、〈大眾文化的左派:文化工業與文化再生產〉(林立樹)、〈羅馬帝國的政客與商人之旅行〉(劉增泉)、〈評介哈斯克爾及其藝術史觀〉(尤昭和)、〈沈括軍事之學初探〉(葉鴻灑)、〈甲午海戰清艦接仗陣形析探〉(紀榮松)、〈評判維特和少年歌德(1765-1786)及其時代的關聯〉(陳祐蓁)。
第24卷第4期(2005.11)
一、學人動態
楊育鎂副教授7月16日至參加「中國歷史學會第41屆年會暨第3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張素玢副教授7月13日參加中研院臺史所「地方菁英與臺灣農民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9月23日參加西安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文獻學國際學術討論會」,發表論文〈臺灣史志研究的文獻三層結構〉。
蔡錦堂副教授7月14日擔任「地方菁英與臺灣農民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評論人。
林呈蓉副教授7月發表〈國家衛生原理──臺灣醫療菁英的思考源流〉,刊載於《臺灣史料研究》。
二、出版訊息
1.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禮拜堂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
周宗賢,臺北縣政府出版,94年7月。
2.羅馬人文化史
劉增泉,臺北:五南出版社,94年7月。
第24卷第3期(2005.08)
一、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4.4.14 | 傅琪貽 | 高砂義勇隊與靖國神社 |
94.5.6 | 宋鎮豪 | 從甲骨金文看晚商的周禮 |
94.5.13 | 劉耿生 | 文化大革命之省思 |
94.6.2 | 王希隆 | 1908年內蒙古額濟內旗的考古發現 |
94.6.3 | 王希隆 | 大陸修撰新清史的進展狀況 |
94.6.8 | 劉耿生 | 中國之省思 |
二、學術活動
本系6月27日舉行碩士生楊偉華論文初審考試,論文題目:「中華民國軍人撫卹制度沿革史研究」,口試委員為蔡錦堂、周宗賢、張素玢教授。
第24卷第2期(2005.05)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4.2.24 | 詹鈞智 | 希臘古奧運與現代奧運 |
94.3.29 | 陳美東 |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天文觀測遺址的發掘與進展 |
第24卷第1期(2005.02)
一、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3.11.02 | 紀榮松 | 甲午海戰清艦接仗陣形析探 |
93.11.04 | 張國剛 | 唐太宗與貞觀政要 |
93.12.16 | 李乾朗 | 臺灣古蹟賞析 |
93.12.08 | 洪麗完 | 從中部平埔族的大遷徙看熟番意識之萌芽 |
93.12.05 | 陳國燦 | 藏經洞的發現與敦煌學 |
93.12.30 | 施正峰 | 臺灣原住民權利運動 |
二、學術活動
研究生 | 論文題目 |
---|---|
歐亦雲 | 卡爾波普論歷史定論主義 |
林熙皓 | 1940年以前北臺灣長老教會姑娘之研究 |
徐尚豪 | 宋代的精怪世界--從傳說表述到信仰生活的探討 |
鄭宗賢 | 西漢遊俠研究 |
何政哲 | 金剛計畫--大陳人移民臺灣之研究 |
柯佳文 | 日治時期的傳播媒體運用--以廣播為例(1928-1945) |
第23卷第4期(2004.11)
一、學人動態與學術活動
二、出版訊息
第23卷第3期(2004.08)
一、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3. 4.21 | 楊南郡 | 歷史與地理空間的開拓--以人文步道、古道調查為例 |
93. 4.28 | 吳永華 | 歷史與自然的交會 |
93. 5. 5 | 許雪姬 | 歷史與知識社會 |
93. 5.12 | 盧耀欽 | 淡江校園生態導覽 |
93. 5.19 | 吳永芳 | 歷史與資訊運用 |
93. 5.26 | 陳 板 | 歷史與社區營造 |
93. 5.25 | 李乾朗 | 淡水舊街與人文發展 |
93. 6. 2 | 盧耀欽 | 自然生態作者、發現者 |
93. 6. 7 | 阮若缺 | 西方宗教與人文精神 |
二、學術活動
日 期 | 講 題 |
---|---|
93. 6. 4 | 羅馬的榮耀--權力的誘惑 |
93. 6. 7 | 古代的羅馬 |
93. 6. 8 | 什麼是羅馬帝國 |
93. 6. 9 | 羅馬的宗教信仰 |
93. 6.10 | 羅馬的榮耀--征服帝國 |
第23卷第2期(2004.05)
一、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3. 3. 3 | 戴月芳 | 歷史與出版經營 |
93. 3.10 | 陳清敏 | 歷史與文化行政 |
93. 3.17 | 李乾朗 | 歷史與古蹟調查解說 |
93. 3.24 | 莊永明 | 歷史與庶民社會 |
二、出版消息
淡江史學•第14期
92年12月出版,本期目錄:〈淡水鎮對岸--八里鄉興衰始末考〉(葉鴻灑)、〈八卦山與濁水溪之間的生存空間--彰化二水地區的人地發展關係〉(黃繁光)、〈淡水輕便鐵路考〉(周宗賢)、〈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觀〉(楊景堯)、
〈蘇聯對1958年臺灣海峽軍事衝突之反應〉(戴萬欽)、〈陸軍第七十四軍與馬祖〉(劉增泉)、〈七七苗客罷駛事件之探討〉(羅運治)、〈忠烈祠「英靈」探析〉(蔡錦堂)、〈淺談日據時期臺灣法制的殖民屬性〉(范忠信)、〈清代臺灣緝私案件研究--以硫磺走私為例〉(鄭淑娟)、〈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場的興建〉(李其霖)、〈淺論越王州勾踐〉(黃建淳)、〈北魏的工商業〉(朱祖德)、〈元人貢師泰略考〉(楊育鎂)、〈太田弘毅著《倭寇--商業•軍事史的研究》〉(鄭樑生)、〈從塘報談毛文龍崛起的鎮江之役〉(徐志豪)、〈論黃梨州思想與清代學風〉(黃麗卿)、〈就人文危機與文化衝突對全球化趨勢作一反思〉(王樾)、〈美夢成真:臺灣「新時代人」的核心信念〉(唐耀棕)、〈歷史敘事哲學六論〉(劉世安譯)、〈安克席密特(F.
R. Ankersmit)訪談記〉(劉世安譯)、〈寺奧德三郎之「臺灣特高警察物語」--日治時代的白色恐怖〉(林呈蓉)。
第23卷第1期(2004.02)
一、學人動態
二、研究計畫
三、學術活動
第22卷第4期(2003.11)
一、學人動態
二、研究計畫
三、學術活動
第22卷第3期(2003.08)
一、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2.4.23 | 汪明輝 | 鄒族的部落地圖與社會變遷 |
92.5.23 | 薛化元 | 由《自由中國》談1950年代的臺灣 |
92.5.27 | 陳俊成 | 中國古玉器——東周至西漢之慣用工法賞析 |
92.6.6 | 鄭瑞貞 | 法國教育制度 |
92.6.6 | 小山三郎 | 由《自由中國》談知識份子的政治與與文學——批判性文學精神之展現 |
二、學術活動
本所91學年度第二學期研究生碩士論文初試於6月18-20日舉行:盧盈宏,論文題目:「佛教慈濟功德會馬六甲分會之研究」,口試委員為黃建淳、周宗賢、何永成教授;林英勳,論文題目:「明正統到成化間的財政問題及其解決之道」,口試委員為邱仲麟、葉鴻灑、楊育鎂教授。
三、出版訊息
2001「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
92年4月出版,其內容如下:〈談國家歷史與地方文史工作的關係〉(張炎憲)、〈從法國史料來看清法淡水戰爭〉(Sylvie PASQUET)、〈馬偕研究的史料問題〉(林昌華)、〈看見的,和看不見的•淡水——17世紀至18世紀初,西、荷及清人對淡水的記述與認知〉(張建隆)、〈王昶雄「驛站風情」中的鄉土情懷〉(傅錫壬)、〈從文學作品鳥瞰日治時代的淡水〉(河原功)、〈淡水、河岸與落日:觀光凝視vs.在地生活〉(黃瑞茂)、〈觀音山與淡水地景意象的形塑發展〉(戴寶村)、〈淡水河水庫淤積之研究〉(王士紘)、〈歷史研究中的地方史〉(吳密察)、〈淡水河岸跨村落祖公會——以同安人燕樓李、兌山李、西亭陳、郭子儀會為例〉(王志文)、〈論清代前期臺灣社會「男有耕而女無織」〉(黃國盛)、〈歷史與地理:清代淡水海域的自然生態與經濟活動〉(莊吉發)、〈淡海新市鎮開發區域空間之變遷及影響〉(文一智)、〈再見公司田橋:淡海新市鎮開發對淡水史蹟之衝擊〉(紀榮達)、〈淡水古蹟保存與再生之發展——從觀光營造的角度〉(周宗賢)、〈淡水演進的影像觀察初探——城市容顏的永恆觀照〉(馮文星)。
第22卷第2期(2003.05)
一、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2.3. 4 | 李元平 | 德克薩斯州共和國史 |
92.3.20 | 龍村倪 | 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典範「靈渠」 |
92.3.26 | 楊南郡 | 百年足跡——從文獻到田野 |
92.3.27 | 高光勃 | 歷史與新聞 |
二、學術活動
本系於3月18-21日舉辦文學週系列活動,活動主題:歷史、人文、科技。活動相關內容:「中華多元民族服飾展示秀」、「中華歷史、人文、科技成果展」:(1)中國酒文化器物造型展;(2)中國古器物展示區;(3)古代科技展示區、「中華歷史文化資訊放映」,另邀請前臺灣綜合研究院人二所所長龍村倪專題演講,講題:「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典範『靈渠』」。
第22卷第1期(2003.02)
一、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1.11.26 | 張光遠 | 夏商周銅器的文學價值與鑑賞 |
91.11.29 | 周景明 | 簡析中國1945年光復臺灣的合力作用 |
91.11.30 | 田克勤 | 東北人民與臺灣人民抗日鬥爭比較研究 |
91.11.30 | 張耀燦 | 從三民主義看孫中山的德治思想 |
91.12. 4 | 楊鳳城 | 1949年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國共兩黨(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之間的選擇 |
91.12. 6 | 黃順力 |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思想界的變化趨勢 |
91.12.17 | 鄧淑蘋 | 乾隆嘉慶年間伊斯蘭風格玉器東傳與影響 |
91.12.18 | 楊聰榮 | 原住民、現代國家與世界體系——太平洋史觀下的臺灣島、民族 |
91.12.19 | 莊永明 | 臺灣世紀回味 |
二、學術活動
本系於12月30日舉辦研究生論文初審討論會,如下:
研究生 | 論 文 名 稱 |
---|---|
葉惠仁 | 天德教在臺灣發展之研究 |
張光輝 | 終戰前後臺灣人民「國家認同」的形塑與轉變 |
王騰億 | 臺南縣後壁鄉石敢當研究 |
布施優子 | 山本義信與臺灣煤礦——日治時期一個個人移民的研究 |
朱俊誠 | 一貫道在臺灣發展之研究 |
三、出版訊息
淡江史學13期
淡江大學歷史系編印發行,91年10月。內容如下:〈偉人亦是尋常人:談李約瑟博士〉(何丙郁)、〈當代世界歷史:變革與發展方向〉(何平)、〈東羅馬帝國傳入中國的宗教〉(劉增泉)、〈慾與靈的衝突與和解:「芙羅莉亞」對聖奧古斯丁經驗的解讀〉(唐耀棕)、〈狄爾泰歷史哲學之探討〉(尤昭和)、〈試論唐代蘇州繁榮的經濟基礎〉(朱祖德)、〈忽里勒臺與蒙古國時期汗位繼承的關係〉(楊育鎂)、〈寧波事件始末(1523)〉(鄭樑生)、〈與河爭地——濁水溪河川地利用與環境變遷〉(張素玢)、〈日本治台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初探〉(蔡錦堂)、〈我國古代礬的使用與製造〉(郝俠遂)、〈北宋的蟲災與處理政策演變之探索〉(葉鴻灑)、〈宣和畫譜著錄拂菻圖考略〉(張之傑、吳嘉玲)、〈論元、明兩代中亞回回天文學與中國天文學之交流〉(張廷)、〈明代御馬監考〉(楊龢之)、〈清代及明初臺灣先民的釀酒技術與酒文化〉(劉昭民)、〈評介:佐藤正廣「國勢調查
日本近代(國勢調查與日本近代)」(林呈蓉)、〈評介:劉廣定先生《中國科學史論集》〉(葉鴻灑)。
第21卷第4期(2002.11)
一、學人動態
本系於3月22日至9月1日邀請四川大學歷史系何平教授來校擔任客座教授,及擔任學術演講。
本系6月6日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張光遠先生至本校演講,演講題目為:「中國古玉器——從辨真偽及斷代談起」。
王樾老師於6月22-23日赴上海參與由中國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舉辦「海峽兩岸古典文獻學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蔡錦堂老師於7月至8月間赴日本筑波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何永成老師於7月至8月間赴大陸四川省進行田野調查。
王樾老師於8月23日至四川參與由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舉辦之「巴蜀文化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葉鴻灑老師於9月12-16日至內蒙古,參與由內蒙古師範大學科學史系、內蒙古師範大學科學史系舉辦之「科學史論壇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沈括的軍事才華與成就之探索〉。
劉增泉老師於8月期間赴法國巴黎第四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周宗賢老師於8月至9月間赴日本關西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張素玢老師於9月26日參與由國立故宮博物院主辦之「臺灣史學術研討會」,擔任〈從契字看後龍社群的分化與貧化〉之評論。
張素玢老師於9月28日,參加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之「聲音與歷史」學術座談會。
張素玢老師於10月16-18日,參加由文建會、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主辦之「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
本系預訂於11月至12月,邀請大陸福建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李穎先生來校進行短期研究。
本系預訂於91學年度第二學期邀請大陸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暨圖書館館長方寶川先生來校擔任客座教授。
二、學術活動
本系訂於11月29-30日舉辦「海峽兩岸臺灣史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以臺灣史為主,中國近代史為輔,會議地點:本校覺生國際會議廳。
第21卷第3期(2002.08)
一、學人動態
本系於90學年度第二學期(91年3月至8月)邀請四川大學歷史系何平教授蒞校進行一學期西洋史客座講座,開設課程為:比較歷史導論、西洋藝術史、西洋史學史,及參與相關學術演講等。
劉增泉主任於5月4日參與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主辦之「東方文化與國際社會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羅馬帝國傳入中國的科學文化〉。
二、專題演講
日 期 | 主講人 | 講 題 |
---|---|---|
91.4.12 | 李乾朗 | 臺灣的傳統建築 |
91.4.11 | 濱島敦俊 | 朱元璋的宗教政策 |
91.4.13 | 楊仁江 | 臺灣的寺廟建築 |
91.4.27 | 鄧國雄 | 臺灣的特殊地理景觀 |
91.5. 2 | 周宗賢 | 相約榕樹下——漫談淡水 |
91.5. 3 | 何 平 | 我們正在進入世界歷史的一個新時期嗎?——兼談人類歷史的目標與動力 |
91.5. 6 | 何 平 | 中世紀留給人類的遺產 |
91.5. 7 | 何 平 | 何謂歷史解釋——分析歷史哲學觀點述論 |
91.5. 8 | 金惟純 | 歷史與雜誌經營 |
91.5.10 | 何 平 | 比較文化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
91.5.14 | 何 平 | 歷史編纂中的解釋——分析歷史哲學觀點述評 |
91.5.14 | 曹順慶 | 比較文學思想方法 |
91.5.16 | 溫振華 | 大甲溪的引水修圳工程——以白冷圳為例 |
91.5.17 | 何 平 | 中國對現代性的追求 |
91.5.17 | 孫隆基 | 從全球史的角度論中國近千年史 |
91.5.21 | 何 平 | 歷史解釋或歷史客觀性的問題 |
91.5.23 | 張嘉鳳 | 疾病、傳染與社會——以漢唐時期為例 |
91.5.29 | 陳俊成 | 中國古玉器——從辨真偽及斷代談起 |
91.6. 5 | 溫振華 | 臺灣的魯班信仰 |
三、學術活動
本系於5月30日及6月6日舉辦研究生論文初審討論會,如下:
研究生 | 論 文 題 目 | 初審老師 |
---|---|---|
林文超 | 清咸豐時期團練制度之研究 | 何永成 |
黃繁光 | ||
黃琦雯 | 清末女子教育——以女子師範教育為例 | 林呈蓉 |
張素玢 | ||
許春慧 | 明代醫德觀之研究 | 何永成 |
黃繁光 | ||
陳嘉伶 | 牛山之木——以林木資源為主,論宋代的生物保護 | 楊育鎂 |
葉鴻灑 | ||
陳信彰 | 克里希那穆提人本教育理念之研究 | 黃繁光 |
何 平 | ||
曾建民 | 中國對西方經濟措施的新嘗試——清末的中央國內公債 |
黃建淳 唐耀淙 |
四、出版消息
二水鄉志
91年5月出版,周宗賢副教授擔任總編纂、助理副教授張素玢擔任副總編纂;黃繁光教授擔任經濟篇纂稿、羅運治教授擔任行政篇編纂、蔡錦堂副教授擔任社會篇纂稿、尤昭和講師擔任教育藝文篇纂稿、周宗賢副教授擔任歷史文物篇、人物篇纂稿。
第21卷第2期(2002.05)
一、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1. 2.23 | 周宗賢 | 臺灣文化之特色 |
91. 3. 2 | 洪敏麟 | 臺灣地名研究 |
91. 3. 9 | 吳文星 | 日治時期的教育 |
91. 3.16 | 戴寶村 | 清代臺灣的開拓及特性 |
91. 3.23 | 李國祈 | 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與現代化 |
91. 3.30 | 李乾朗 | 臺灣的傳統建築 |
二、學術活動
通過國科會客座教授補助,聘請四川大學歷史系何平教授,於3月22日至9月20日至本系授課及參與學術活動,授課科目為:「西洋史學史」、「比較歷史導論」、「西洋藝術史」。
三、論文考試
本所於90學年度第一學期通過碩士論文口試之研究生鄭淑娟,其論文題目:「清代硫磺政策與臺灣硫磺之開採研究」,指導教授為周宗賢教授。
四、出版訊息
淡江史學,12期,由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印行,本期主編為邱仲麟教授。
內容有:朱祖德〈唐代浙江地區的經濟發展〉、黃繁光〈南宋中晚期的役法實況——以《名公書判清明集》為考察中心〉、戴月芳〈明成祖太常寺官員升遷的研究〉、鄭樑生〈靖倭將軍俞大猷〉、陳寶良〈晚明生員層的無賴化與學變〉、蔡錦堂〈日治時期日本神道在臺灣的傳播與侷限〉、劉增泉〈愛琴海文明的誕生與發展〉、尤昭和〈涂爾社會分工論——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及其思考面向之探討〉、周湘華〈從博奕理論看1941年美日諒解案的安全困境〉、方寶川〈王忠孝與《王忠孝公集》〉、Ewa Domanska著.劉世安譯〈海登.懷特訪談記〉。
第21卷第1期(2002.02)
一、學術演講 | ||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0.11. 1 | 龍村倪 | 鄭和下西洋與明代對外關係 |
90.11. 7 | 戴月芳 | 歷史與出版經營 |
90.11.14 | 阮若缺 | 羅馬帝國之文明 |
90.11.28 | 王世平 | 秦漢唐的騎兵與馬 |
90.12. 5 | 西村成雄 | 如何評價「滿洲國」時代──再發現東北地區社會的脈動 |
90.12. 5 | 鄭履中 | 歷史與新聞採訪攝影 |
90.12.19 | 謝敏聰 | 歷史影視教材之製作 |
90.12.28 | 李乾朗 | 臺灣近代建築 |
二、淡江講座 | |
本系於11月10-21日邀請法國索邦大學教授Jean-pierre Martin來臺擔任淡江講座課程,講題及日期如下: | |
日期 | 講題 |
---|---|
90.11.13 | 古代的羅馬 |
90.11.15 | 羅馬的宗教信仰 |
90.11.16 | 什麼是羅馬帝國 |
三、研究獎助 | |||
1 | 本系黃建淳教授於11月9日榮獲第36屆中山學術著作獎,得獎著作為《砂拉越華人史研究》,本書旨在研討自清乾隆中業以迄20世紀末葉砂拉越華人的歷史演變過程。 | ||
四、研究生論文 | |||
1 | 本系於12月27日在文學館舉辦研究生論文初審討論會,發表者、論文名稱及初審老師如下: | ||
李其霖 | 清代臺灣之軍工匠 | 林呈蓉 | |
林怡貞 | 清代臺灣白粉工發展之研究──以新竹地區為例 | 張素玢 | |
林裕雯 | 清代科舉旅費之研究 | 羅運治 | |
王 樾 | |||
黃崑在 | 北宋時期在北邊五路的經營 | 葉鴻灑 | |
何永成 | |||
2 | 本所於90學年度第一學期通過碩士論文口試之研究生名單如下: | ||
鄭淑娟 | 清代硫磺政策與臺灣硫磺之開採研究 | 周宗賢 | |
第20卷第4期(2001.11)
一、學術活動 |
1.本系主任劉增泉於90年8月22-24日抵大陸武漢參加由大陸武漢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主辦之「紀念辛亥革命90週年(1911-2001)學術研討會」,發表〈歐洲大一統思維與孫中山和平統一之比較〉。 |
2.本系於9月25-27日邀請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系主任汪征魯教授擔任短期講學,演講題目為:「中西文化的分野與互補」、「中國二十世紀史學之反思」,並參與本系師生座談會。 |
二、學術會議 |
本系將於90學年12月7-8日於淡江大學校園舉辦「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歷史、生態、人文。 |
三、學術講座 |
本系於90年11月13-22日邀請法國索邦大學教授Jean-Pierre Martin教授蒞校進行淡江講座,主講題目為:「奧古斯都的世紀」、「羅馬的城市」、「羅馬時期的東方宗教與基督教」。 |
第20卷第3期(2001.8)
一、學人動態
1.本系專任副教授邱仲麟博士榮獲國科會甲種研究獎勵案。
二、專題演講
90. 4.10 桂齊遜論唐律疏議與通典
90. 4.30 夏曼•藍波安我的民族與我的觀點
90. 4.30 范燕秋殖民醫學研究的經驗分析——從身體史的方法談起
90. 5. 3 林春雄古代文物的實用性與審美觀
90. 5. 7 伊凡諾幹無文字社會的歷史如何書寫——從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的泰雅族史談起
90. 5.10 林春雄古代文物的歷史價值與收藏價值
90. 6. 1 許雪姬臺灣的自強新政
90. 6. 4 楊南郡山與原住民
90. 6. 5 楊仁江如何從第一手史料認識古蹟——以燈塔為例
三、出版消息
1.《世界華人科學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吳嘉麗、周湘華主編,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化學系共同出版,民國90 年5 月。
2.《淡江史學》第12 期,邱仲麟主編,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出版,民國90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