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學人動態

  1. 李盈慧教授自95年8月1日起休假研究6個月。

  2. 本系95學年度新聘專任教師王良卿助理教授及陳信治助理教授。王良卿助理教授係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國民黨黨國體制發展、中國政黨史、中國近現代史、戰後臺灣史。陳信治助理教授係美國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歷史與人類學博士,專長史學史、人類學與歷史、愛爾蘭現代史、世界史。

  3. 林蘭芳助理教授以「大甲溪綜合開發計畫」獲中央研究院95年度第2梯次獎勵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研究,研究期間自95年7月1日起至95年9月30日止,為期3個月。

 

二、專題演講

    95. 4.13        祝平一        馴化西學:從《崇禎曆書》的生命史談起

    95. 4.25        房學嘉        客家圍龍屋

    95. 4.26        包偉民        宋代士人籍貫觀念略論

    95. 5. 2         朱維錚        從晚明到晚清的中國思想過程

    95. 5.17        鄧相揚        風中緋櫻──從霧社事件看水沙連的族群關係

    95. 6. 7         張國剛        宏觀視野下的明清中西文化關係

    95. 6.27        鄭振滿        碑刻資料與地方社會

    95. 6.27        陳春聲        海外網絡視野下的地域社會──僑批及書信資料的研究方法

 

三、學術活動

本系學生通過95學年度大專生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如下:

    姓 名          計  畫  名  稱                      指導教授

    鄭文彬                發現鄭樵──梁啟超與顧頡剛論            李廣健
                                述鄭樵的比較研究

    郭立媛                以《水竹居主人日記》初探日治            林蘭芳
                                時期臺灣製麻株式會社的產業經營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學人動態與學術交流

  1. 林蘭芳助理教授為執行國科會「大倉財閥在臺灣」計畫,於1月17日至2月16日赴日本蒐集研究資料,為期1個月。

  2. 本系獲國科會資助邀請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劉志偉教授來臺客座講學,劉教授學術專長為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領域以明清戶籍賦稅制度和傳統鄉村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為主。94學年度第2學期講授「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地方文獻與民間文書研讀」及「華南地域社會研究」課程。

二、專題演講

    95. 1. 4    陳信治        集體記憶與史學史研究:以愛爾蘭大饑荒(1845-1852)為例

    95. 1. 5    應俊豪        新視野:換個角度看北洋外交

    95. 1. 6    祝平一        文化接觸與歷史意識的變遷:以《古今醫史》為例

    95. 3. 1    林文仁        別具隻眼:私家史料在研究中的運用與層次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06.02)

一、學人動態

  1. 王鴻泰副教授〈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一文榮獲本校94年度教師研究獎。

  2. 廖咸惠助理教授〈祈求神啟:宋代科舉考生的崇拜行為與民間信仰〉及〈探休咎:宋代士大夫的命運觀與卜算行為〉二篇論文榮獲本校94年度教師研究獎。

二、專題演講

    94.10. 6        黃宣衛        錢幣與治病儀式──談1930年代海岸阿美族的一個巫師派別

    94.11. 9        金觀濤        觀念史研究的新方法和意義

    94.11.10       李孝聰        用地圖說明中國城市型態發展史

    94.11.29       楊彥彬        博學與18世紀生命科學研究

    94.12. 8        范家偉        刺頭出血?開腦出蟲?──談唐代中外醫學交流史研究

    94.12.22       王良卿        名字的隱喻:國民黨遷臺前後的改名問題及其語言指涉

    94.12.27        吳學明       基督長老教會與臺灣的現代化

    94.12.28        洪麗完       我們都是一家人?平埔熟番集體意識的展現

 

三、學術活動

  1. 由南投縣文化局主辦,本系協辦之「百年的遺落與重現──2005南投縣平埔族群文化研討會」,於12月17日舉行。

  2. 本系於12月27、29日舉行94學年度第1學期論文大綱發表會,如下:

  3. 研究生   論  文  題  目   

    呂聰福            清代臺灣的災荒與救濟

    陳胤宏            戰後臺灣省政府疏遷之研究(1945-1959)

    松田純三     日治時期臺北地區市場的發展

    周晏鋒            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倍加運動之研究

    黃 儀               平埔族婦女與族群關係(荷治──清領時期)

 

第24卷第4期(2005.11)

一、學人動態

  1.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7月16日至8月15日,為執行國科會計畫「人在江湖──明清士人的異類交游與尚武風氣」赴大陸廣州、南京及上海等地蒐集計畫相關資料;9月11-13日參加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與中研院臺史所、清華大學人類學所、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與東吳大學歷史系「中國地方社會比較研究計畫工作研討會」;9月22-23日參加由中研院近史所與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會「好物樂生:近世中國的物質與消費文化學術研討會」。

  2. 李盈慧教授自8月1日起休假研究6個月,並於9月中旬赴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術研究3個月;9月1日參加日本學術振興會科學研究費基盤研究「圍繞殖民地臺灣的日本、中國、南洋──帝國、身分認同、網絡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汪政權、重慶國民黨在泰國僑社的爭奪戰〉。

  3. 廖咸惠助理教授8月參加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中國近世教育與地方發展國際研討會」。

  4. 林蘭芳助理教授指導教授學生汪主恩獲國科會94年度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計畫名稱:「百年來魚池紅茶產業產銷問題之研究」。

 

二、研究計畫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王鴻泰            明清士人的閒隱理念與生活情境的經營

    李盈慧            戰時中共在香港的國際宣傳與華僑動員

    林偉盛            荷據時期臺灣的沿岸貿易(1624-1662)

    林蘭芳            大倉財閥在臺灣(1/2)

    廖咸惠            神靈、性別、塑像:唐宋宗教信仰與社會(2/2)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於7月16-25日與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嘉應學院客家研究所、韓山師範學院潮學研究所、臺灣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人類學所、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合辦「2005年兩岸大學生客家文化尋蹤夏令營」活動。分別由廣州中山大學陳春聲教授、家應學院客家研究所房學嘉教授、臺灣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莊英章教授及韓山師範學院潮學研究所黃挺教授擔任主講人。

  2. 碩士朱冬芝以「社交行為與地方秩序:晚明士紳祁彪佳的人際活動暨其效應」研究主題,8月1-31日獲中華發展基金會補助研究生赴大陸地區短期研究,由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趙世瑜教授擔任指導教授。

  3. 本系9月13日邀請廣州中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陳春聲教授及歷史系主任劉志偉教授與廈門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歷史系系主任鄭振滿教授蒞臨本校參訪。鄭振滿教授並發表演講,講題:「透過民俗重建歷史:福建地域社會的研究」。

  4. 本系9月15日邀請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系主任柯大衛教授授蒞臨本校參訪演講,講題:「北上中原:華南研究的延續」。

 

第24卷第3期(2005.08) 

一、學人動態與學術活動

  1. 李盈慧教授5月7日擔任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與歷史專業:東亞研究的微觀與宏觀學術研討會」評論人。
  2. 本系於6月6日、8日舉行93學年度第2學期碩士生論文大綱發表會,如下: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陳淑娟 城風鄉俗:明清江南市鎮生活面貌 濱島敦俊
    許秀華 明清時期徽州商人家庭生活 王鴻泰
    孔令芝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從《玲瓏》雜誌的「現代」女性形象塑造說起 游鑑明
    劉至耘 由產銷過程論清末北臺茶業的控制(1865-1895) 林偉盛
    洪巧樺 臺灣黨外政治社會思想之主張研究(1977-1986) 張勝彥
    邱志仁 從海賊窟到小上海:試探布袋沿海地區經濟活動之變動 陳國棟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4.4.26 張淑卿 防癆協會與1950至70年代臺灣的肺結核病防治
94.5.5 錢茂偉 國家與社會:明清科舉研究的新視野
94.5.17 劉志偉 白銀時代:明代的貨幣與財政
94.5.17 陳春聲 白銀時代:清代的貨幣與財政
94.5.31 范金民 明清商幫與城市文化
94.5.31 陳  鋒 20世紀的清代財政史研究

 

 

第24卷第2期(2005.05)

學人動態與學術活動

  1. 林蘭芳助理教授1月15-25日獲國科會資助,赴東京早稻田大學、日本臺灣學會、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關西大學、京都大學、天理大學等地參訪。
  2. 王鴻泰系主任2月26日參加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5年年會,發表專題演講:「文人雅士──明清世人生活與文人文化」。
  3. 本校人文學院於3月10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本系辦理「時間的故事──戰後臺灣城鄉生活變遷」照片展。
  4. 本系3月24日邀請大仁技術學院馮啟宏副教授演講,講題:「侍從室與戰時國民政府的人事任用」。

 

第24卷第1期(2005.02)

一、學人動態

  1. 王鴻泰系主任擔任教育部第二學年度計畫課程「思想與文化」講座;10月11日、11月29日受邀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演講,講題:「科舉社會中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商業社會中的城市生活與公眾場域」;11月8日受邀醒吾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演講,講題:「科舉社會中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12月13日於醒吾技術學院,講題:「商業社會中的城市生活與公眾場域」。
  2. 許紫芬副教授11月6日參加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流變•重塑與再現:多元視角下的全球與地方研討會」發表論文;12月7-9日參加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數位時代漢學研究資源國際研討會」。
  3. 李盈慧教授12月3-4日擔任玄奘大學「海外華人與僑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評論人。
  4. 廖咸惠助理教授12月6-10日參加中央研究院「The 18th IAHA Conference」發表論文。
  5. 林偉盛助理教授12月10日參加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2004年會暨賴永祥先生的生平與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6. 李廣健副教授12月15-18日參加廣州中山大學「中國近代的知識與制度轉型研討會」,發表〈略論近人對《隋志》的研究〉一文。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3.10.14 定宜庄 犯罪現場與社會現實:從「刑科題本」檔案看清代社會史
93.10.21 杜邁可 我為甚麼不是後現代主義者
93.11.16 林秀姿 文化再現與臺北東區--1970年代的臺北
93.12.02 黃振萍 大陸大學漫談
93.12.19 趙世瑜 在田野中發現歷史--傳說故事和民間文獻的知識考古
93.12.19 陳春聲 從地方史到區域史--以潮州為例談地域社會史研究的課題和方法
93.12.23 林建享 人民聲音--高山族、山胞、原住民--臺灣戰後五十年回顧
93.12.28 許  宏 華夏文明形成期--都邑考古的新發現

 

三、學術活動

  1. 碩士生孔令芝以論文「窈窕淑女、君子有逑?從《玲瓏》雜誌的「現代」女性形象塑造說起」,獲中華發展基金會補助研究生赴大陸地區短期研究,研究期間自94年2月20日至4月20日。
  2. 王鴻泰系主任、李廣健副教授10月22日參加中正大學歷史學系「蕭公權講座」,此次邀請大陸學者馮爾康教授來臺演講,講題:「乾嘉之際,下層社會面貌--以嘉慶朝刑科題本檔案史料為例」。
  3. 本系11月1日舉行碩士生93學年度第1學期論文大綱發表會。
  4.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李其榮教授、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夏國興副教授、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周聿峨、北京華文學院彭俊院長、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研究部趙健副處長、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研究部胥全等人12月6日蒞臨本校參訪。
  5. 本系12月6日舉行93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生資格考試。

 

第23卷第4期(2004.11)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93學年度第1學期起新聘李今芸博士為專任助理教授。李博士係盧布亞那(Ljubljana)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中國近代經濟史、中歐近代經濟史,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中原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2. 李盈慧教授7月1日至9月30日以「抗戰初期中共在香港的活動(1937-1941)」計畫,獲中央研究院「93年第2梯次獎勵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研究」。
  3. 王鴻泰副教授8月5-15日於北京參加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辦,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鄉土中國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歷史系、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和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合辦之第2期「歷史人類學高級研修班」;8月22-24日參加於北京清華大學舉行之「多元視野中的中國歷史」國際會議發表論文;指導學生張育華以論文「滿清文化政策下趙翼的史學論述」,獲國科會93年度大專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
  4. 李廣健副教授8月25日至9月15日為執行國科會「顛沛流離:近代中西史學思想的研究(1930年代至1960年代)--松花江畔的史學:9.18-8.15期間金毓黻的東北史研究」計畫,赴香港、南京、杭州及北京等地蒐集計畫相關資料。
  5. 李盈慧教授、林蘭芳助理教授、研究生孔令芝及林慧婷,於7月31日至8月1日參加由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及國父紀念館主辦之「第一屆近代中國思想與制度學研討會」。
  6. 李盈慧教授與許紫芬副教授分別以「海外華人史、東南亞華人社會文化史及東南亞華人經濟史」、「華商研究--以企業史的視點探討華商近代化的歷程」,獲僑務委員會93學年度「獎助公私立大學院校開設華僑事務課程」獎助。
  7. 廖咸惠教授指導學生黃慈怡,以論文「司馬光《資治通鑑》與黨爭--以「黨錮之禍」的論述探討中國士大夫階層特色」,獲國科會93年度大專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

二、研究計畫

本系獲國科會補助之研究計畫:

主持人 計畫名稱
王鴻泰 人在江湖--明清士人的異類交游與尚武風氣
廖咸惠 神靈、性別、塑像:唐宋宗教信仰與社會(1/2)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7月3-10日與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及嘉應學院客家研究所合辦「2004年兩岸大學生客家文化尋蹤夏令營」。
  2. 研究生陳敏媛及林慧婷9月2-3日參加由檔案管理局假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之「現代檔案管理研討會」。
  3. 碩士生陳怡行9月16日至11月15日以「定型與變型:明清福州城市風格流變」研究主題,獲中華發展基金會補助研究生赴大陸地區短期研究。
  4. 本系92學年度第2學期(93年7月)通過碩士論文考試之碩士生: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余昌蓬 晚清彩票發行制度的建構與嘗試--以上海為中心的討論 邱澎生、張 寧
    許馨燕 華僑在臺投資之檢討(1952-1989) 李盈慧
    曾美芳 從《星島日報》言論看香港對兩岸認同的轉變(1967-1984) 徐 泓
    鄔孟慧 戰後臺灣的肺結核病防治(1950-1966) 劉士永

 

第23卷第3期(2004.08

一、學人動態

  1. 李盈慧副教授升等為正教授,自92年8月起計算。
  2.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4月1-14日應廣州中山大學之邀,參加歷史人類學講座、專題演講並進行學術參訪。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3. 5. 7 胡台麗 民族誌賞析--穿過婆家村
93. 5.19 楊子政 1945年之後英國左派的辯論和發展
93. 5.26 李今芸 底里亞斯特(Triest)航向東方之路
93. 5.28 周瑞坤 公共衛生與廣州城市現代化(1901-1930)
92. 5.31 高 華 中國共產黨中的「毛」的因素
93. 6. 2 柯惠玲 近代中國的城市、性別覺醒與婦女運動
93. 6. 3 羅亞娜 (Jana Ro ker) 留學歐洲
93. 6. 3 王良卿 派系•政黨•國家:對於國民黨政權與國民黨派系研究的幾點思考
93. 6.11 李謁政  臺灣遭遇現代性空間的後果
93. 6.11 徐 泓  歷史學工作者的信念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於5月8-9日舉辦「2004民族誌影展巡演暨研習營」。此活動係由臺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籌劃,南投場次則與本校人文學院共同主辦,本系承辦相關業務。
  2. 本系5月11日、6月1日、6月10日舉行92學年度第二學期研究生論文大綱發表會,如下:
     
    研究生 論  文  題  目   
    朱冬芝 個人•群體•地方:明代紹興士紳社群的建立與地域性活動
    陳敏媛 反共復國:1960年代臺灣洋菇罐頭輸美與臺灣僑務政策下的美國僑領
    黃千蕙 銀行家的誕生--清代前期金融網絡中的山西票號
    陳怡行 明清的福州:一個傳統省城的變遷(1368-1842)
    侯之毅 清代胥吏及其社會形象

     

  3. 兼任白適助理教授教授課程「隋唐時期的藝術與文化」,於6月6日前往十三行博物館校外教學參訪。
  4. 本系6月11日舉辦「徐泓榮譽教授講座暨茶會」,邀請徐泓教授發表榮譽講座;6月12日於本校畢業典禮獲頒榮譽教授。

第23卷第2期(2004.05)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92學年度新聘林蘭芳博士為專任助理教授。林蘭芳博士畢業於政治大學歷史所,其博士論文為「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力事業」,專長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史、科技史及臺灣社會經濟史,目前研究方向為探討日治時期在臺日本商人。
  2. 濱島敦俊專任教授2月1日起自本校離職。
  3. 李盈慧副教授於3月14-17日赴泰國參訪,拜訪朱拉隆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法政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及華僑崇聖大學等處。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3. 2.26 路寒袖 臺灣歌謠中的歷史記憶
93. 3. 3 林皎宏 戰後以來臺灣出版業的變遷

三、學術活動

臺灣民族誌影像學會主辦「2004民族誌影展巡演暨研習營」,全省巡迴影展時間自93年4月至6月,南投場次由本校人文學院合辦。訂於5月8-9日假本校方型劇場舉行,相關事務請參考影展網http://www.tieff.sinica.edu.tw

 

第23卷第1期(2004.02)

一、學人動態

  1. 廖咸惠助理教授於10月18-19日參加「宋代墓誌史料的文本分析與實證運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黃繁光劉靜貞、林加豐論文之評論人。
  2. 濱島敦俊教授、陳春聲客座教授及徐泓兼任教授10月27-29日參加「第一屆清史國際研討會」。
  3. 李盈慧副教授於12月4-5日參加由本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辦之「全球化下臺灣的東南亞政策研討會」。
  4.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濱島敦俊教授於12月5-8日參加金門技術學院舉辦之「2003年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
  5. 李盈慧副教授於12月5-6日參加「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學術研討會,擔任李恩涵論文之評論人。
  6. 新聘林蘭芳博士為專任助理教授,聘期自93年2月起至94年1月止。林蘭芳博士係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其博士論文為:「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力事業」。
  7.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濱島敦俊教授及陳春聲客座教授12月18-20日參加「過眼繁華:明清江南的生活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王鴻泰副教授發表論文,濱島敦俊教授擔任主持人。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2.12.11 李志賢 新加坡的大學概況與華人研究
92.12.16 曹樹基 大飢荒:1959-1961年的中國人口
92.12.23 高淑媛 臺灣總督府與臺灣企業組織法之立法過程

三、學術交流與學術活動

  1. 碩士生余昌蓬10月14-18日參加華中師範大學舉行之「近代中國社會轉型與變遷:第四屆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發表論文〈中國官辦彩票之始:湖北籤捐票與地方財政,1902-1911〉。
  2. 白適銘兼任助理教授於11月8日「中國藝術史」課程校外教學參觀活動,帶隊參觀故宮博物院。
  3. 本系於12月11日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李志賢參訪並發表專題演講。
  4. 本系於11月13-15日與本校中國語文學系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合辦「現代文學的歷史迷魅: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齊邦媛教授發表專題演講。
  5. 本系於12月16日邀請上海復旦大學曹樹基教授參訪並發表專題演講。
  6. 本系分別於12月16日、22日及93年1月7-8日舉行92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班研究生論文大綱發表會: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吳奇浩 清代臺灣之熟番地權--以道卡斯族為例 林偉盛
    洪玉菇 戰後臺灣文化塑形--以國立歷史博物館展示為例(1955-2000) 江柏煒
    蘇曉倩 身體與教育--日治時期實業學校的身體塑造(1919-1945) 游鑑明
    蕭明禮 戰時南進政策下國策會社的海運事業:以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為例 林玉茹
    尹姿文 戰後基隆港的發展與變遷(1950-1973) 林玉茹
    王立群 明清時期徽州的「社」「會」與民間信仰 濱島敦俊
    林秀靜 經濟與法律:由巴縣檔案司法文書看清代牙行的結構與演化 邱澎生
    余昌蓬 道德、利益與國家權力:近代中國彩券發行制度的建立與運作 邱澎生、張 寧
    施沛杉 清代兩浙鹽場的生產與運銷 徐 泓
    楊學錦 從一條鞭法到攤丁入地--明清田畝稅賦的變動 徐 泓
    魏樹達 從「城外」到「城內」--清代北京商業發展與社會風貌的變遷 徐 泓
  7. 本系於12月23日邀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高淑媛蒞臨本系參訪並發表專題演講。

 

第22卷第4期(2003.11)

一、學人動態

  1. 伍碧雯助理教授8月1日自本校離職,轉任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2. 本系92學年度第1學期邀請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陳春聲教授來臺客座講學,時間自92年9月28日起至93年1月27日止,為期4個月。陳春聲教授現任廣州中山大學古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科學學院院長及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於本系開設「明清時期南中國周邊地區的貿易與人文網絡」、「明清貨幣史」課程。
  3. 本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9月5日參加「國內歷史學相關期刊排序計畫」會議。

二、學術活動

本系碩士生91學年度通過畢業論文口試之學位論文: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陳千惠 臺灣中部集集婦女的生活史(1920-1970) 游鑑明
顏采容 明清時期的出版與文化--以「才子佳人」小說為中心 王鴻泰

 

第22卷第3期(2003.08)

一、學人動態

  1. 徐泓教授與李廣健副教授,6月13-14日參加由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之「第四屆史學與文獻學學術研討會」。徐泓教授發表論文,並擔任主持人;李廣健副教授發表論文。
  2.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6月30日參加由故宮博物院主辦之「女性的形象與才藝」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
  3. 李廣健副教授獲中央研究院92年度第二梯次獎勵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研究,研究期間自92年7月1日起至92年9月30日止,為期3個月。
  4. 伍碧雯助理教授92年8月1日自本校離職轉任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2.4.8 林蘭芳 臺灣工業革命的開端——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力建設
92.4.9 李君山 全面抗戰前的中日關係1931-1936
92.4.22 衣若蘭 另一種旌表:明代女性的留名「清」史
92.5.6 陳宗仁 閱讀臺灣史的另一種方法——海域史觀及雞籠、淡水的研究個案
92.5.13 孫慧敏 律師與國家:上海律師對辛亥革命、國民革命與共產革命的回應
92.6.5 徐 泓 學士袍的歷史及其意義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於4月2日舉行全體師生座談茶會。
  2. 本系於5月2-3日舉行91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生資格考試。
  3.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與選修教育學程「分科教材教法——歷史科」之12位學生於5月22日前往暨大附中校外教學觀摩。

四、研究計畫

  1. 本系獲行政院國科會92年度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審查通過,計畫如下:
    姓名 計畫名稱 指導教授
    陳柔潔 比丘尼在中國中古時期的社會角色——與僧侶的比較研究 李廣健
    陳雅雲 登堂入「市」﹕明清社會城市中的女性商業活動 王鴻泰
    林慧婷 江西情境與中共革命活動1927-1934 李盈慧

     

  2. 92年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本系教師獲審核通過補助,計畫執行期限為92年8月1日至93年7月31日,計畫如下:
    主持人 計畫名稱
    李廣健 顛沛流離:近代中西史學思想的研究(1930年代至1960年代)——松花江畔的史學:9.18-8.15期間金毓黻的東北史研究(2/2)
    王鴻泰 男人與女人:明清士人的異性關係與女性想像
    伍碧雯 19世紀末德國社會流行之種族理論:以古比諾(Joseph Arthur Comte de Gobineau)《人種不平等之探源》為例
    李盈慧 戰時中共駐香港八路軍辦事處與海外華僑
    廖咸惠 「正道」與「小道」:宋代的陰陽卜算

 

第22卷第2期(2003.05)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獲國科會資助邀請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馮爾康教授來臺講學,於碩士班開授「18世紀以來中國家族史」課程,於學士班講授「中國社會史專題」課程。馮爾康教授於91年10月2日來臺,於92年1月31日離臺,歷時4個月。
  2. 王鴻泰副教授於91年10月5日參加教育部顧問室於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館五樓會議室舉行之史學及創新議題90-91年度計畫成果發表會,報告專題計畫「社會、生活與文化研究——文化史與生活史」執行內容與狀況。
  3. 客座教授馮爾康、濱島敦俊教授,劉石吉教授及許紫芬副教授於91年10月16-20日,參加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主辦之「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馮爾康、濱島敦俊教授分別發表論文;劉石吉教授擔任第三場次主持人。
  4. 本系於91年10月22日邀請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教授片山剛蒞臨本校參訪與演講。
  5.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於91年10月24日至11月6日,參加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蔣經國基金會合辦之“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of Eveday Life in Imperial China”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明清士人的生活經營與雅俗的辯證〉。
  6. 客座教授馮爾康91年10月25日應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之邀演講,講題為:「清代的社會史研究」。
  7. 伍碧雯助理教授於91年11月2日參加輔仁大學歷史學系舉辦之第六次「世界史學術座談會」,並發表「19世紀末德國社會流行之種族理論及其影響」專題報告。
  8.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於91年11月7-8日參加由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音樂學研究所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主辦之「文化場域與教育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擔任「文化研究與教育實踐」場次之引言人。
  9.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於91年11月9日參加「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史學方法課程設計與教材編纂」研究計畫研討會。
  10. 本系於91年11月26日邀請翰林大學校文科大學史學科金秉駿教授蒞臨本校參訪與演講。
  11. 馮爾康客座教授91年11月27日應東吳大學歷史系之邀講演,題目是:「近年大陸中國社會史研究的趨勢」。
  12. 本系於91年11月29日舉行91學年度第1學期碩士班研究生資格考試。
  13. 馮爾康客座教授91年11月30日應「明代研究會」之邀演講,題目為:「近年大陸中國社會史研究的趨勢——以明清史為例」。
  14. 許紫芬副教授91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赴美國休士頓華埠收集華僑史研究資料。
  15. 王鴻泰副教授91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參加教育部顧問室舉行之「教育部顧問室——STS、多元文化、現代性跨校合作會議」研討。
  16. 馮爾康客座教授91年12月5日應中興大學文學院之邀演講,講題為:「中華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
  17. 馮爾康客座教授91年12月11日應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之邀演講,講題為:「中華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講稿將發表在《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一期。
  18. 馮爾康客座教授91年12月12日應邀前往中研院中山人文社科所演講,講題為:「18世紀以來中國家族的現代轉型」。
  19. 副教授李盈慧91年12月13-14日參加於中研院近史所舉行之「中國近代國家的塑造」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年會。
  20. 馮爾康客座教授91年12月13-14日參加故宮博物院舉辦的「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學術研討會,並擔任特約討論人與一個場次之主持人。
  21. 馮爾康客座教授91年12月18日應邀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演講,講題為:「皇家的生育及其生育觀念散論」。
  22. 本系於91年12月19日邀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中國南開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陳捷先及中國南開大學歷史系常建華教授蒞臨本校參訪與演講。
  23. 馮爾康客座教授91年12月27日應邀在臺灣大學歷史系所演講,題目為:「關於清史研究與史料」。
  24. 副教授兼系主任王鴻泰91年12月23日參加由中國明代研究學會舉辦之「第四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明史紀事本末》研讀成果發表會」。
  25. 副教授兼系主任王鴻泰91年12月27日應邀前往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演講,講題為:「明清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
  26.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於1月10日參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化思想史研究室「明清的社會與生活」主題計畫92年第一次研討會。
  27. 濱島敦俊教授之《總管信仰——明清時代江南農村社會民間信仰》一書榮獲本校91年度教師研究獎。
  28.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於2月15日參加「國內歷史學相關期刊排序計畫」假中研院史語所701會議室召開之第一次顧問會議。
  29. 伍碧雯助理教授獲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之「大學教師暨學者研究獎學金」(Forschungsaufenthalte fuer Hochschullehrer und Wissenschaftler)審查通過,於2月至3月赴德國進行兩個月的學術研究。
  30. 林偉盛助理教授獲國科會資助博士級研究人員91年度前往荷蘭國際亞洲學研究所研習,已於3月10返校。
  31. 本系與東南亞所3月11日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教授黃賢強蒞臨本校參訪與演講。
  32. 本系3月13日邀請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謝代剛、教授兼副校長張靜與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黃兆強蒞臨本校參訪。
  33. 本系3月19日邀請日本學習院大學外國與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中研院史語所訪問學人大澤顯浩及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邱仲麟、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巫仁恕蒞臨本校參訪演講。
  34. 本系3月20日邀請廣州社科院歷史所教授兼港澳史研究室主任鄧開頌蒞臨本校參訪演講。
  35. 本系於3月27日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王正華蒞臨本校參訪演講。
  36. 副教授兼系主任王鴻泰於3月29日參加由中國歷史學會召開之全國歷史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研討會續辦事宜會議。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1.10.22 片山剛 珠江三角洲農村牌位祭祀的結構以及其區域社會形成的歷史特徵
91.11.26 金秉駿 中國金屬文明西來說之再探討:以崑崙山神話為線索
91.12.19 陳捷先 好學的盛清皇帝
91.12.19 常建華 跨世紀的中國社會史研究
92. 1. 9 馮爾康 關於清史研究和史料
92. 3.11 黃賢強 遺漏的移民史篇章——新加坡淇樟山上的華人初探
92. 3.13 謝代剛 中國國民黨歷史整體解讀
92. 3.19 大澤顯浩 明代出版文化中的二十四孝——論孝子形象的建立與發展
92. 3.19 邱仲麟 明代鄉飲酒禮
92. 3.19 巫仁恕 明清士大夫旅遊文化的變遷
92. 3.20 鄧開頌 明清時期港澳的海上貿易
92. 3.27 王正華 晚明不同階層人士的藝術言論、創作與消費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於91年10月3日舉行研究生新生迎新及課程座談會。
     
  2. 本系分別於91年12月30日、92年1月7日及1月8日舉行91學年度第1學期論文大綱發表會,如下: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陳千惠 交織在傳統與現代的集集婦女生活 游鑑明
    鄔孟慧 戰後臺灣的肺結核病防治(1950-1965年) 劉士永
    梁瑞珊 戰後以來臺灣化妝品產銷狀況與女性形象之塑造(1950-2000年) 王鴻泰
    劉融福 爾摩啥——日治初期博覽會中的臺灣形象 鍾淑敏
    黃國峰 清代苗栗地區街庄組織與社會變遷 林偉盛
    蘇信宇 華僑匯款與中國國際收支(1912-1948) 李盈慧、劉文賓

 

第21卷第4期(2002.11)

一、學人動態

  1. 濱島敦俊教授6月27日至7月29日赴日本大阪大學學術交流、收集資料並指導博士班研究生。

  2. 徐泓教授8月1日榮退,本校於7月31日舉行榮退茶會。徐泓教授榮退後應東吳大學之邀擔任客座教授,開授「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及「明史」課程。

  3. 方震華助理教授8月1日自本校離職轉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4. 本系8月1日起新聘廖咸惠博士為本系專任助理教授。廖博士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歷史系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專攻領域在於中國宋代時期的士人文化與民間宗教,研究方向在探討中國近世與民國時期的士庶文化關係。

  5. 伍碧雯助理教授8月1日至9月7日赴德國收集教學及研究資料。

  6. 林偉盛助理教授獲中央研究院91年度第二梯次獎勵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研究,為期3個月。

  7. 李廣健副教授8月11-15日前往西安參加「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九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並發表論文。

  8. 許紫芬副教授於9月2-9日訪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查閱國科會計畫「山西票號」之研究資料。

  9.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9月27日應邀至故宮博物院發表專題報告,題目為「明清文人生活與賞玩文化」。

  10. 林偉盛助理教授獲國科會通過資助博士級研究人員91年度赴荷蘭國際亞洲學研究所研習,為期6個月。林助理教授於9月底赴荷蘭報到。

  11. 獲國科會資助10月2日邀請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馮爾康教授來臺客座講學,開授「中國社會史專題」、「18世紀以來的中國家族史」課程。

二、學術活動

  1. 碩士生吳大昕7月22日舉行學位論文考試,其論文題目為:「海商、海盜、倭——嘉靖大倭寇的形象」。本系邀請指導老師徐泓教授、中研院史語所與本系合聘教授陳國棟教授及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張哲郎教授教授擔任口試委員。

  2. 碩士生王斯昕7月31日舉行學位論文考試,其論文題目為「1979年以後臺灣僑務政策初探」。本系邀請指導老師陳鴻瑜教授、本系兼任教授張存武老師及淡江大學歷史學系黃建淳副教授教授擔任口試委員。

  3. 本系9月17-18日邀請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張希清教授、鄧小南教授、劉埔江副教授、河北大學人文學院李華瑞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宋德金教授蒞臨本校參訪並假綜合教學大樓舉行「大陸地區中國古代史的教學」座談會。

三、研究計畫

本系91年度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補助之研究計畫,執行期間為91年8月1日至92年7月31日,計畫如下:

王鴻泰 迷路的詩——明清士人的習詩情緣與人生選擇
李廣健 顛沛流離:近代中西史學思想的研究(1930年代至1960年代)松花江畔的史學:9.18-8.15期間金毓黻的東北史研究(1/2)
林偉盛 埔里牛眠地區平埔族生活史

四、招生消息

本系碩士班教學與研究,重點著重在海外華人史、華人企業史、華南研究(明清——近現代)、臺灣史(臺灣開發史與臺灣省政研究)及中國社會與經濟史(明清——近現代)。

五、學位論文(補登)

本系碩士班90學年度7月份通過畢業論文口試之學位論文:

姓名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王斯˘* 1979年以後臺灣僑務政策初探 陳鴻瑜

 

第21卷第3期(2002.08)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獲國科會資助,邀請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葛劍雄教授來臺客座講學。葛教授於4月24日至6月23日在本系開授「中國歷史地理」及「中國移民史專題」課程。

  2. 方震華助理教授獲國科會資助參加由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主辦,於4月4-7日舉行「The 5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美國亞洲學會第54屆年會),並發表“Establishing An Orthodox Dynasty: the Problems of Legitimacy in the Later Liang Dynasty” 一文。

  3. 徐泓教授於4月27日參加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召集「討論歷史科閱卷委員聘任及閱卷相關事宜。

  4. 濱島敦俊教授4月18-25日前往韓國仁荷大學參加「中國民眾信仰與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

  5. 方震華助理教授於4月21日參加第146次宋史座談會。

  6. 徐泓教授5月13-19日赴新加坡國立大學參訪,並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清代兩淮鹽商沒落原因的探討」。

  7. 方震華助理教授5月19日參加「宋史座談會」舉行之第147次宋史座談會。

  8. 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5月17-18日參加由中研院史語所文化思想史研究室「明清的社會與生活」主辦之「西方文化史經典研讀會」。

  9. 本校6月6日舉行徐泓教授榮退演講,專題演講題目為:「明代南京國子監的校園與大學教育」。

  10. 徐泓教授於6月8-20日赴美國哈佛大學收集論文相關資料。

  11. 林偉盛助理教授獲國科會通過資助博士級研究人員91年度赴荷蘭國際亞洲學研究所研習,為期六個月。

二、專題演講

日    期 主講人 講                                   題
91.5.  1 郭奇正 空間商品化與城市空間營造
91.5.  9 江燦騰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佛教
91.5.16 戴文鋒 「府城古塚」與臺灣庶民的生活
91.5.21 廖咸惠 進京與進香:宋代科舉考生的神祉崇拜
91.5.29 陳以愛 胡適的整理國故在20-30年代學術界的反響
91.6.  5 平勢隆郎 東亞冊封體制來看戰國時期的中華夷狄觀

三、學術活動

  1. 臺灣民族誌影像學會主辦「第一屆民族誌影展巡演暨『影像中的族群文化』研習營」,巡迴影展時間自4月13日起至6月2日止,4月20-21日假本校方型劇場播放八部民族誌影片並舉行座談會。本校人文學院為合辦單位,本系「原住民研究室」承辦此研習營相關事務。

  2. 本系學會4月29日至5月5日舉辦「歷史週」活動。活動內容以民初的上海為主題,包括「系列影展」、「書展」、「展覽」、「趣味活動」、「系內活動組球類競賽」等。系列影展介紹「海上花」影片並邀請王鴻泰老師擔任引言人;「宋家王朝」影片則邀請許紫芬老師擔任引言人。另邀請東海大學建築系郭奇正老師蒞臨本校參訪,並發表專題演講:「空間商品化與城市空間營造」。

  3. 本系於5月3-4日舉行90學年度第2學期碩士班研究生資格考試。

  4. 本系於91年5月13日舉行碩士班研究生座談會。

  5. 本系6月4日舉行教學評鑑。邀請中研院近史所張存武研究員、中研究院士曹永和教授、中研究院士暨臺史所所長劉翠溶教授、中研院史語所所長黃寬重教授及中研院近史所呂芳上教授擔任評鑑委員。

  6. 本系6月10日舉行碩士生論文大綱發表會,由研究生余昌蓬同學擔任主持人,吳玉純同學報告由古鴻廷教授指導之論文,題目為:「檳城華文獨中之興起與發展」,顏采容同學擔任論文評論人。

四、招生消息

本系91學年度碩士班錄取共12名。
 

第21卷第2期(2002.05)

一、學人動態

  1.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第三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業於90年12月16日上午於臺灣師範大學舉行。本系徐泓教授當選常務理事,濱島敦俊教授及王鴻泰副教授當選理事。

  2. 邀請臺大歷史學系博士生、靜宜大學中文系老師楊翠1月3日,蒞臨本校參訪,並發表專題演講。

  3. 王鴻泰副教授於3月7日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擔任王正華〈過眼繁華:17、18世紀中國都市圖的研究〉一文評論人。

  4. 邀請神戶商科大學商經學部陳來幸教授3月19日蒞臨本校參訪,並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日本華僑華人社會之變遷與其特色」。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1.1.  3     呼喚母親的姓名——原住民女作家阿烏(Liglav A-wu)的認同與記憶
91.3.19 陳來幸 日本華僑華人社會之變遷與其特色

三、論文考試

本系分別於1月11、16及17日,舉行碩士班研究生論文大綱發表會:

姓名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蔡承豪 從染料到染坊——17-19世紀臺灣的藍靛業 陳國棟
郭慈欣 清代苗栗地區的開發與漢人社會的建立 溫振華
陳月萍 美援時期的僑生教育政策與反共鬥爭(1950-1965 李盈慧
藍巧玲 戰後里港之菸草種植與地方社會經濟(1947-1986 陳秋坤
郭忠豪 明清時期(萬曆至乾隆)江南地區的精緻飲食文化 王鴻泰
顏采容 明清時期的出版文化——以「才子佳人」小說為中心 王鴻泰

四、研究計畫

計畫名稱:求將帥之法?——宋代的武學與武舉
執行期間:民國91年2月1日至91年7月31日
委託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執行單位: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主  持  人:方震華

五、更正

本系主任:王鴻泰為「副教授」;課程資料中「研究與閱讀指導」及「獨立研究」為分組課程,非合開課程;李盈慧副教授「華僑與革命」亦非合開課程。

第21卷第1期(2002.02)

一、學人動態
1 10月3-5日,本系徐泓老師及兼任老師王芝芝應邀前往香港科技大學參加校慶並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明清的築城活動」。
2 本系李盈慧副教授於10月6-9日參加於臺北圓山飯店舉辦之「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發表〈中國的分裂與華僑的反應〉一文,並擔任李道緝先生論文〈東南亞華僑青年與抗戰〉之評論人。
3 10月8-9日,本系李盈慧副教授參加由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主辦,假臺灣師範大學教學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之參加「第三屆僑民教育學術研討會」。
4 本系濱島敦俊教授及林偉盛助理教授參加10月23-24日由國史館主辦於國家圖書館舉行之「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六屆討論會」。
5 11月4日,本系方震華助理教授參加第144次宋史座談會,主講:「北宋文武對立的深化——從太祖到仁宗朝」。
6 11月9-10日,本系王鴻泰副教授參加由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之「歷史教學的危機與轉機研討會」。
7 11月10日,本系林偉盛助理教授參加中研院臺史所與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之「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九十年度年會暨『曹永和先生的學術世界』講論會」,擔任「曹永和老師與臺灣史研究」講論會發表人。
8 11月10-11日,本系徐泓教授參加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之「第五屆臺灣歷史與文化研討會」,並擔任「『全球化——本土化』與臺灣研究」場次之主持人。
9 11月16-18日,本系伍碧雯助理教授、兼任教師王芝芝教授參加成功大學歷史學系主辦之「第一屆西洋史學術會研究會」,並發表〈納粹德國對於「無生存價值」德國人的處置〉一文;王芝芝老師則擔任綜合討論之主持。
10 11月22-23日,本系許紫芬、李盈慧副教授參加由中央研究院、國父紀念館與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主辦之「東北亞僑社網絡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許紫芬副教授於會中發表〈商幫組織的變遷與中國的近代化——長崎福建會館的個案研究〉一文。
11 12月16日,本系徐泓教授參加中國明代研究學會第七屆年會。
12 12月19-21日,本系與中研院史語所合辦「中國的城市生活:14至20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本系徐泓、濱島敦俊教授及合聘教師劉石吉教授應邀擔任主持人,王鴻泰副教授於會中發表〈俠少之游——明清城市的交游活動與尚俠之風〉一文。
13 12月27-28日,本系李盈慧副教授參加由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之「臺灣資本主義發展研討會」。
14 本系90學年度第2學期新聘張四德教授為兼任教師。張四德教授為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授,擬於本系學士班開授「20世紀美國的社會與文化」專題課程。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0.10.11 張四德 911驚爆事件與新世紀的世界秩序:從美國移民社會談起
90.11.20 張存武 華僑史上的新移民
90.11.26     清季的新興商人與社團
90.12.  6 陳春聲 王朝制度與地方社會:關於潮州社會史的若干思考
90.12.11 游鑑明 傾聽他們的聲音:泛談女性口述歷史
三、招生消息
院校系所: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
    度:91學年度
報名日期:90年4月初
筆試日期:90年5月12日
考試科目:專業科目:中國史、世界史共同科目:英文
錄取人數:正取12名
洽詢電話:049-2910960轉2673
洽詢網址:http://www.his.ncnu.edu.tw/oldhomepage/
四、論文考試
90學年度上學期本系碩士班研究生畢業論文:
潘婉明 一個新村,一種華人?——重建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集體回憶 麥留芳

 

第20卷第4期(2001.11)

一、學人動態
1. 90學年度本系新聘專任教師方震華助理教授,方助理教授係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宋史、軍事史及制度史。90學年度上學期開授「中國軍隊與社會」、「中國文化史」及「中國史英文名著選讀」。
2. 本系90學年度新聘兼任教師劉文賓助理教授,劉助理教授係政治大學歷史學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國企業管理思想史。90學年度上學期開授「中國近代經濟史專題」。
3. 本系李盈慧副教授於8月23日參加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海外華人研究所召開之「海外華人圖書資料分類方法」座談會。
4. 本系徐泓教授、兼任教授王芝芝與本系研究生陳啟鐘及吳大昕同學參加由廈門大學歷史學系主辦,8月25-30日於武夷山舉行之「第九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8月30日至9月6日則前往福州、泉州及廈門,並於9月5日前往廈門大學參訪。
5. 本系伍碧雯老師於8月1日至9月17日,為執行國科會「納粹德國『優生政策』之研究」研究計畫,前往德國蒐集資料。
二、學術活動
本系研究生劉融、陳千惠、黃國峰、吳奇浩於8月15-16日參加由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於該會史蹟源流館舉行之「第三屆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學術研討會」。
本系於9月18日舉辦「教師與大一新生座談會」及「教師與碩士班研究生新生座談會」。
本系於9月26日邀請廈門大學歷史學系鈔曉鴻副教授蒞臨本校參觀訪問,並發表專題演講「地權形態.農業經營:清代區域比較之研究」。
三、專題演講
90.9.26 鈔曉鴻 地權形態.農業經營:清代區域比較之研究
四、研究計畫
本系教師獲國科會補助, 90年8月至91年7月執行之90年度專題研究計畫如下:
許紫芬 中國傳統金融機構山西票號簿記的研究
李廣健 許善心七林與南朝目錄學的關係
伍碧雯 納粹德國「優生政策」之研究

 

第20卷第3期(2001.8)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獲國科會同意資助邀請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葛劍雄教授蒞臨本校客座講學。本系擬邀請葛教授開授「中國移民史專題」及「歷史地理」課程;授課時間預訂自90 年11 月1 日起至學期結束止。

  2. 本系90 學年度新聘專任教師方震華助理教授。方震華助理教授係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宋史、軍事史及制度史。擬於90 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授「中國文化史」、「中國軍事與社會」及「中國史英文名著選讀」。

  3. 本系90 年度新聘兼任教師劉文賓助理教授。劉文賓助理教授為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現任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專長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國企業管理思想史;擬於90 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授碩士班課程「中國近代經濟史專題」。

  4. 本系徐泓教授、濱島敦俊教授、許紫芬副教授、李盈慧副教授及碩士班研究生查忻、李志賢、陸建勝、蔡佩蓉、許馨燕、曾美芳、吳玉純、林秀靜、王立群、楊學錦、魏樹達、施沛杉、余昌蓬及蘇信宇同學,於4 月25-28 日參加由世界華人研討會及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之「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中徐泓教授擔任「海華在中外關係中的角色」議題之評論人及「海華所辦的報刊:非漢文及漢文報刊」議題之主持人;李盈慧副教授於會中發表〈華僑抗戰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文,並擔任「海峽兩岸的海外華人政策」議題之評論人及「海華與臺海兩岸」議題之主持人。

  5. 本系李盈慧副教授為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於5月25 日至6 月10 日前往南京第二檔案館蒐集相關資料。

  6. 本系王鴻泰副教授於6 月14-15 日參加由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主辦之「91 學年度大學入學考試研討會」。

  7. 本系徐泓教授、李盈慧教授、林偉盛助理教授及研究生查忻、蔡承豪、林瀚栩、郭忠豪、吳奇浩、洪玉菇、陳千惠、黃國峰及劉融等同學,於90 年6 月28-29 日參加由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主辦之「國科會臺灣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會中徐泓教授發表論文〈評林正珍《臺灣五十年來「史學理論」的變遷與發展:1950-2000》〉。8.本系研究生查忻同學高中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班。

二、學術及教學活動

  1. 本系於4 月30 日邀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審任貴祥、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長周中堅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城鄉發展研究室研究員陳秀容蒞臨本校參觀訪問,並與本系碩士班研究生座談。

  2. 90 年5 月5 日,本系舉辦90 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班研究生資格考試。此次考試研究生郭順吉、顏采容、郭慈欣、蔡承豪、藍巧玲、陳月萍及潘婉明同學7人參加考試。3.90 年5 月11 日,本系邀請僑大先修班專任副教授沈宗憲先生蒞臨本校參觀訪問,並發表專題演講「宋代的信仰與祠祀」。

  3. 90 年5 月12 日,由本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徐泓教授、許紫芬副教授及李盈慧副教授擔任考試委員。

  4. 90 年5 月15 日,本系邀請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張朋園先生蒞臨本校參觀訪問,並發表專題演講「民主政治在中國的成長——近代的國會選舉」。

  5. 90 年5 月16 日,本系邀請美國布朗大學博士方震華先生蒞臨本校參觀訪問,並發表專題演講「五代時期的文武關係——從武官文儒化的現象談起」。

  6.  90 年5 月30 日,本系舉辦90 學年度申請修習教育學程同學面試。歐怡涵、劉融、蘇信宇及俞秀樾同學通過審查,得修習本校教育學程。

  7. 本系研究生郭忠豪研究題目「明清間江南地區士大夫的飲食文化」,獲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獎勵補助赴大陸地區研究。

  8. 90 年5 月2 日,本系碩士班研究生假第二會議室舉辦一場論文大綱發表會。本系研究生洪巧樺與楊忠龍同學分別擔任主持人及評論人。報告人潘婉明同學以「集體的失憶與回憶——重建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歷史與生活面貌」論文為題,指導教師麥留芳教授及本系王鴻泰副教授蒞臨指導。

  9. 本系獲「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贈書及交換組」贈書,現正由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室整理中。

  10. 6 月7 日,本系修習教育學程「分科教材教法——歷史科」同學,前往埔里高中校外教學觀摩。

  11. 本系獲遠流出版公司林皎宏先生惠贈圖書一箱,現正由本系整理中。

三、專題演講

90. 5.11 沈宗憲宋代的信仰與祠祀
90. 5.15 張朋園民主政治在中國的成長——近代的國會選舉
90. 5.16 方震華五代時期的文武關係——從武官文儒化的現象談起

四、招生消息

90 學年度本系碩士班研究生新生名單:朱冬芝、蕭明禮、鄭育萱、何佩馨、尹姿文、盧芸薇、陳怡行、蘇曉倩、黃千蕙、劉至耘、邱志仁、陳敏媛。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