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歷史學系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學人動態與學術交流

  1. 汪榮祖講座教授於4月6日獲大陸廈門大學聘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終身講座教授」。

  2. 本校臺灣人文研究中心4月8日與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簽定學術合作協議書。

  3. 方志強副教授於8月升等為教授。

  4. 楊宇勛助理教授於8月升等為副教授。

  5. 張建俅助理教授於8月升等為副教授。

 

二、專題演講

    95 .5 .3        蔡石山        傳記歷史面面談

 

三、學術活動

    1.本系教師學術討論會,如下:

    95. 4.20        林燊祿        明代賦役的數點看法

    95. 5.18        廖幼華        唐宋兩朝對嶺南各州統治差異的觀察指標

    95. 6. 8         顏尚文        中國佛教會的傳戒活動與戰後臺灣佛教的發展

    2.本系與臺灣人文研究中心於5月31日舉辦「人文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討論會」。


第24卷第4期(2005.11)

一、學人動態

  1. 楊維真副教授6月29至7月1日參加中研院近史所「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7月28-29日參加臺灣大學歷史學系「集體暴力及其記述:1000-2000年間東亞的戰爭記憶、頌讚和創傷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8月18日參加「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8月19-20日參加韓國中國學會「第25屆中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

  2. 汪榮祖教授7月1日擔任中研院近史所五十週年研討會綜合評論;9月22-23日擔任中研院近史所「好物樂生明清物質消費研討會」主持、講評人。

  3. 韓獻博副教授於8月升等為教授。

  4.  

二、研究計畫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楊維真            王世杰與戰後越南交涉

    顏尚文            臺灣文化佛教的形成與發展──以海潮音佛教期刊分析為主

    廖幼華            3至9世紀貴州區域研究(I)──交通、移民與行政建置

    汪榮祖            後現代浪潮衝擊下臺海兩岸史學走向之研究

    張建俅            近代戰爭下的人道救援──以救濟善會為中心的探討

 

三、學術活動

  1. 由嘉義縣政府主辦,本系承辦之「第一屆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於10月21-22日舉行,研討內容:以「王得祿與嘉義之關係」為主,自王得祿為研究起點,從其人其事,到王得祿時代之嘉義社會、經濟、文化等之研究。

 

第24卷第3期(2005.08) 

一、學人動態

雷家驥教授、楊宇勛助理教授、張建俅助理教授於5月28-29日參加嘉義大學史地學系「中國中古史兩岸學術研討會」分別宣讀論文。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4.5.19 范金民 明清以來長江中游社會經濟研究
94.5.19 陳  鋒 明清江南社會經濟發展與地域文化
94.5.26 劉顯叔 京都學派宮計崎史學的座標
94.5.26 柯景騰 重新裝潢的歷史──穿鑿附會?
94.6.1 張國剛 大陸古史的新課題、新史料

 

三、學術活動

本系4-6月教師學術討論會: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4.4.14 汪榮祖 新文化史的由來及其意義
94.5.5 孫隆基 有關「五四」的四種不同的故事
94.6.2 韓獻博 「新文化史與西方漢學」選讀

 

第24卷第2期(2005.05)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93學年度第1學期獲國科會補助邀請大陸北京師範大學吳懷祺教授至本系擔任客座教授,已於2月3日返回北京。
  2. 本系93學年度第2學期起新聘孫隆基教授為本系專任教授,孫教授為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原任美國孟菲斯大學終身教授,專長為世界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比較文化等領域。
  3. 汪榮祖講座教授3月22日應中央大學人文中心之邀演講,講題:「論新文化史的由來及其意義」;發表論文�"In Defense of History: Zhang Binglin�'s Interpretation of the Zuo Commentary�"刊載於Chinese Hermeneutic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terpretatio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Edited by Ching-I Tu(New Je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5).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4.3.17 錢致榕 吳越王「免死鐵券」的重現──兼談中國的家譜與姓氏
94.3.25 何永成 唐人大有胡氣
94.3.30 徐小虎 中國書畫鑑定方法論

 

三、學術活動

本系教師學術討論會,如下: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4.1.6 吳懷祺 史學史與史學思想史的研究──兼談當前史學發展的若干問題
94.3.3 毛漢光 西方平等權與孫中山平等權之比較研究
94.4.14 汪榮祖 新文化史的由來及其意義

四、出版訊息

詩情史意
汪榮祖著,臺北:麥田出版社,94年4月6日。

 

第24卷第1期(2005.02)

一、學人動態

  1. 汪榮祖講座教授9月發表〈一個歷史學家的歷史:何炳棣著《讀史閱世六十年》書後〉一文,刊於《傳記文學》(93.9),並於香港城市大學Ex/Change期刊發表論文:European Building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Xiyanglou in the Imperial Garden Yuanming Yuan.
  2. 楊維英副教授10月16日參加中研院近史所「日記中的近代歷史討論會」發表論文;10月12日擔任岡山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國防部史政講座,講題:「口述歷史的方法與運用」;10月29-30日參加國父紀念館「蔣中正先生與國民革命軍國際學術討論會」發表論文。
  3. 廖幼華教授12月17日應邀彰化師範大學演講,講題:「中國歷史地理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4. 本系與本校人文研究中心於12月18-19日舉辦「臺灣當前史學發展座談會」。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3.10.21 馮爾康 乾嘉之際,下層社會面貌--以嘉慶朝刑科題本檔案史料為例
93.10.22 馮爾康 一個世紀以來清史研究中的幾個題目
93.11.19 黃兆強 清代乾嘉史學

 

三、出版訊息

追尋失落的圓明園
汪榮祖教授的英文著作A Paradise Lost: The Imperial Garden Yuanming Yu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1)中文譯本,臺北:麥田出版社,93年12月。

 

第23卷第4期(2004.11)

學人動態

  1. 顏尚文教授8月起獲聘為本系系主任兼所長。
  2. 本系於93學年度第一學期起新聘甘德星為本系專任副教授,甘副教授為哈佛大學East Asia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博士,熟諳中、英、日語,具閱讀法、德、滿、蒙等語言,原任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專長為清史、滿文文獻、內陸亞細亞史。
  3. 本系93學年度第一學期獲國科會補助邀請大陸北京師範大學資深吳懷祺教授至系進行「中國史學思想史20世紀史學思想研究」並擔任客座,吳教授目前在研究所講授課程為「易學與史學專題研究」、「中國史學思想史概論」。
  4. 顏尚文教授因編纂西港鄉典籍案,於9月8日赴臺南縣西港鄉公所報告編纂工作進度狀況、纂稿內容以及未來工作計畫;為執行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妙心寺藏古文書數位資料庫計畫,於9月16日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報告,並通過期中稽核;為執行梅仔坑老照片典藏計畫,9月16日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報告,並通過期中稽核。
  5. 本所碩士生游棋竹榮獲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93年度博碩論文研究補助,其論文主題為:「臺灣對外貿易與產業之研究(1872-1942)」,指導教授為:王業鍵院士暨林燊祿副教授。
  6. 雷家驥教授7月25-28應邀前往大陸雲南大學,參加由中國唐史學會和雲南大學合辦之「唐宋社會變遷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23卷第3期(2004.08

一、學人動態

  1. 林冠群主任獲准自8月1日退休,並改聘為兼任教授。
  2. 廖幼華副教授8月升等為教授;張秀蓉助理教授8月升等為副教授。
  3. 本系於93學年度第一學期新聘兼任李佩倫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地理學,擬於本系開設「自然地理概論」「地圖學」課程。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3. 4.22 王德威 歷史與怪獸--鑄機閒評、鑄機萃編與今鑄機傳
93. 5. 6 黃克武 嚴復與近代中國自由主義的起源

 

第23卷第2期(2004.05)

學人動態

  1. 汪榮祖講座教授2月起獲聘為本校文學院院長;3月4-7日前往美國參加「亞洲學會2004年年會」,並於圓桌會議上提出以晚清社會為議題之論文;3月26日參加成功大學之「第五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討論會」,擔任主持人與特約評論人。
  2. 林冠群主任3月24日受邀嘉義大學史地系演講,講題:「西藏現況、印度現況及中印關係」。
  3. 楊維真副教授3月26日參加國父紀念館之「第七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4. 顏尚文教授2月底完成92年度「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南臺灣佛寺所藏檔案文獻數位典藏計畫」,並於3月再度獲得93年度的「日治時期臺南州戰爭災害檔案文獻數位典藏計畫」;3月另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補助「妙心寺藏古文書數位資料庫計畫」與「梅仔坑老照片典藏計畫」兩項經費。

 

第23卷第1期(2004.02)

一、學人動態

  1. 楊維真副教授、張建俅助理教授於10月5日參加嘉義大學主辦之「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分別發表〈1938年四川省政府改組風潮始末〉、〈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紅十字會經費問題淺析(1912-1937)〉。
  2. 雷家驥教授10月4日參加「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擔任主持人並擔任陳瑋靜〈唐代政局對地方瓷業的影響:以越窯和長沙窯為探討〉論文特約講評人。
  3. 王成勉教授10月5日參加「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擔任主持人並分別擔任吳昆財、吳學明〈馬慕瑞的外交思維--以1935年的備忘錄為研究主軸〉、〈中戰前臺南「長老教中學」的歷史觀察〉論文特約講評人。
  4. 李若文副教授10月4-5日參加「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內地延長主義方針的臣民化目標:以1920年臺灣「地方自治制」的討論為中心〉並擔任陳瑛珣〈從清代臺灣、貴州林業契約文書探討原住民地權與山林經營型態〉論文特約講評人。
  5. 楊宇勛助理教授10月4-5日參加「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宋代士大夫的旅遊意識之初探〉並擔任林煌達〈宋代縣衙主簿初探〉論文特約講評人。
  6. 廖幼華副教授10月5日參加「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擔任詹士模論文特約講評人。
  7. 博士生詹士模10月5日參加「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孫劉聯盟的形成背景〉並擔任蘇子敬〈伯夷列傳析詮〉論文特約講評人。
  8. 陝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王世平10月14日至12月13日至本系作短期講學,並舉行四場「漢唐文化系列講座」。
  9. 楊維真副教授、王成勉教授11月5-6日參加「1940年代中國軍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發表論文。
  10. 碩士生李建興11月29日參加「嘉義市社會科鄉土知能研習會」擔任主講人,講題:「嘉義市市街的形成與宗教空間發展」。
  11. 汪榮祖教授10月12日參加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八十週年慶典,10月13-15日並出席該所主辦「梁啟超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10月18-19日參加「20世紀中國史學與中外史學交流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11月18-19日至福建晉江參加「施琅將軍學術討論會」主持會議;12月8日參加「錢謙益詩文研討會」,發表論文;12月17日參加「中國近代知識轉型與知識傳播學術研討會」主持會議;12月23日應中興大學之邀演講,講題:「多元與一元之辨」。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2.11.7 Axel Schneider Liang Qichao and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Relativism(梁啟超與歷史相對論)
92.11.20 王業鍵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成長及農業創新
92.11.27 陳春聲 民間信仰的正統性和地分化--宋明時期潮州張雙忠公崇拜的研究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92學年第一學期申請論文考試:博士生鄧文龍,論文題目:「戰間期德國賠款問題與歐洲國際關係的糾葛」,王成勉為指導教授;碩士生朱生亦,論文題目:「何休與三闕之研究」,雷家驥、李紀祥為指導教授。
  2. 本系12月12-13日舉辦「漢化、胡化、洋化:中國歷史文化質變與多元性格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1)華夏文化的形成(2)長城內外中原與草原的文化互動(3)中華帝國文化的新生(4)遼金、蒙元與漢化(5)滿清與漢化(6)歐風美雨下的漢文化。

 

第22卷第4期(2003.11)

一、學人動態

  1. 顏尚文教授參與續修澎湖縣志計畫,計畫自92年8月底開始,預計93年底結案。
  2. 博士生朱振宏發表〈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教材評析〉,刊登於《嘉市文教》第61期(92年6月);發表〈唐代「皇帝‧天可汗」釋義〉,刊登於《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

二、學術活動

本系擬於12月12-13日舉辦「漢化、胡化、洋化:中國歷史文化的質變與多元性格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發表11篇論文。

 

第22卷第3期(2003.08)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於92學年度第1學期起,新聘張峻嘉為兼任副教授,現任嘉義大學史地系,專長為文化地理、社會地理、經濟地理等,於本系開設「地理通論——自然地理概論」、「地圖學」。
  2. 顏尚文教授獲得「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92年度內容發展分項開放型計畫」的「南臺灣佛寺所藏檔案文獻數位典藏計畫」,並提出第一季工作執行報告;接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主持「嘉義縣客家族群調查研究計畫」,全案執行完畢,並繳交專書一冊;接受嘉義市政府委託,編纂《嘉義市志》十志15冊,現已出版《自然地理志》、《人文地理志》、《藝術文化志》3冊。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2.5.12 吳楚克 大陸解決民族問題的歷史與現況
92.5.26 孫隆基 黃色禍害、白色大願和男性危機——20世紀之交的美國文化困局

 

第22卷第2期(2003.05)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於91學年度第二學期新聘汪榮祖為本系教授,專長為:文化史、史學史,於本所講授「史學史專題研究」課程。
  2. 王成勉教授因研究需要,於1月23日至2月5日前往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蒐集有關國科會「軍事調處執行部」之研究資料。
  3. 顏尚文教授於91學年度接受嘉義縣梅山鄉公所委託,進行「寫真懷舊——沒仔坑庄誌」計畫;接受竹崎鄉公所委託,進行「竹崎鄉立圖書館再造暨籌建地方文化資料庫計畫」;亦接受嘉義市政府委託,進行「嘉義市口述歷史叢書第一輯『嘉義市木材業口述歷史』出版計畫」。預計今年可完成各項研究計畫。
  4. 林冠群、顏尚文教授,應吳鳳技術學院之邀,擔任該校91學年度通識教育中心諮詢委員。
  5. 汪榮祖教授4月7-12日應邀參加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研院、明清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明清以來江南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宣讀論文。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2.3.3 朱昌崚 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50年代與90年代的比較

三、學術活動

91學年度第一學期博士生王見川通過學位論文考試,論文題目「張天師之研究——以龍虎山一系為考察中心」,指導教授顏尚文、林冠群。

 

第22卷第1期(2003.02)

一、學人動態

  1. 林冠群教授11月8日應邀參加蒙藏委員會召開之「91年10月份蒙藏專題研討會」並主講:「漢史料記載唐代吐蕃社會文化失實之研究」。
  2. 本校新成立人文研究中心,該中心設有「臺灣歷史組」,本系顏尚文教授獲聘為該中心副主任並兼該組組長,將有計畫的進行南臺灣各項歷史文化的調查研究工作。
  3. 楊維真副教授於11月2日應中華軍史學會之邀,至中研院參加「近代日本對華軍事侵略學術研討會」,發表〈蔣中正對中日武漢會戰的佈局——以《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為中心的探討〉。
  4. 博士生王祿雄於11月2日參加「近代日本對華軍事侵略學術研討會」,擔任評論人。
  5. 林冠群、顏尚文教授於12月應高雄市政府之邀,參加「2002年高雄學研究會」,並分別擔任主持暨講評工作。
  6. 顏尚文教授於12月參與第一屆「當代佛寺建築文化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發表〈清代嘉義縣城的觀音信仰佛寺之發展〉。
  7. 顏尚文教授接受嘉義縣文化局的委託,進行「嘉義縣客家族群調查研究計畫」,於91年12月完成期中報告,並於嘉義縣竹崎鄉、中埔鄉進行嘉義縣客家文化采風系列活動,以進一步瞭解嘉義縣的客家文化。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1.11.27 汪榮祖 歷史學的方向
91.12.2 陳國燦 敦煌吐魯番文書與唐史

三、學術活動

本所91學年度第一學期博士生王見川提出學位論文考試,論文題目:「張天師之研究——以龍虎山一系為考查中心」,指導教授為顏尚文、林冠群教授。

 

第21卷第4期(2002.11)

一、學人動態

  1. 廖幼華副教授8月3-8日應邀參加「西北地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小城鎮發展國際學術會議」。

  2. 廖幼華副教授8月10-16日應邀參加之「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3. 王成勉教授因研究需要,於8月15日至9月16日前往美國杜魯門圖書館蒐集有關國科會「馬歇爾與中國:使華前後期之探討」之專題研究資料。

  4. 張秀蓉助理教8月16-18日應邀參加由上海師範大學、中國社會史學會、《歷史研究》雜誌社、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之「國家、地方、民眾的互動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

  5. 林冠群教授9月1-5日應邀參加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主辦之「西藏歷史學術研討會」。

  6. 本系於91學年度第一學期起,新聘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莊雅仲先生為本系兼任助理教授,其為美國杜克大學「人類學」博士,講授課程為「文化人類學」。

二、研究計畫

本系獲國科會資助,於91年度執行之專題研究計畫名單如下:

林冠群 唐代吐蕃贊普墀祖德贊研究
雷家驥 唐初北門屯兵的編組建制及其與十二軍及十二衛的關係
王成勉 「軍事調處執行部」之研究
顏尚文 嘉義縣沿山地區「觀音佛祖」信仰與區域社會文化發展
方志強 英國歷史的迷思與事實——Butterfield與英國歷史的解釋
唐幼華 中古時期嶺南漢蠻民族的文化與經濟生活
李淑卿 寇克斯的天空
楊維真 抗戰前貴州與國民政府的關係(1925-1937)
李龍華 紐西蘭之土地轉讓與地權索償問題——原住民與外交政權的歷史恩怨(本計畫係舊計畫,執行中)

 

第21卷第3期(2002.08)

一、學人動態

  1. 楊維真助理教授已獲校教評會通過自91年8月起升等為副教授。

  2. 於91年度度第一學期起新聘林長寬為本系專任副教授,林副教授專長:伊斯蘭史、中東史、中東——東南亞——華人地區伊斯蘭文化交流史。為英國亞伯汀大學伊斯蘭研究博士。

  3. 91學年度第一學期新聘楊宇勛、張建俅為本系專任助理教授,楊宇勛先生為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宋史、中國旅遊史;張健俅先生為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中國近代社會史、戰後臺灣史。

  4. 91學年度聘伍昆明先生至本系所講學,聘期自91年9月起至92年1月止。伍先生為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其專長為:西藏近現代歷史、西藏涉外史、帝國主義侵略西藏史,其來臺講學案係經蒙藏委員會審核通過,並同意補助部分經費在案。

  5. 博士生朱振宏所撰論文「海峽兩岸『檔案法』的比較與分析」,刊於《近代中國》147期。

二、專題演講

日    期      主講人           講                                   題
91.5.  9   張弓     晉唐釋門史學

三、招生消息

1. 碩士班91學年度招生錄取共9名。
2. 博士班91學年度招生錄取共6名。

 

第21卷第2期(2002.05)

一、學人動態

  1. 聘汪榮祖先生為專任教授並授予講座教授,自8月1日起生效。汪先生現為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為一國際知名學者,其專長為「中國史學史」、「中國思想史」、「17世紀以來中國史」。

  2. 聘毛漢光先生為本校榮譽教授,毛先生在本校連續擔任專任教授七年,曾兼任歷史系創系所主管、文學院長,在學術上有特殊成就並享有國際聲譽,於87年7月31日退休後改聘為兼任教授至今,其專長為「中國中古社會史」、「政治史」、「碑誌研究」。

  3. 張秀蓉助理教授因研究需要,於3月30日至4月13日前往廣東省汕頭市汕頭大學研究訪問,並蒐集有關國科會補助之「近代潮汕文化的變遷」之研究資料。

  4. 博士生李昭毅榮獲國科會90年度碩士論文獎,碩士論文名稱「魏西晉選舉制度、問題與對策之研究」。指導教授為雷家驥。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論文題目
91.3.25  席慕容   蒙古風情畫

三、學術活動

本系3月25-28日舉辦「蒙藏草原文化風情展」系列活動,本活動由蒙藏委員會贊助經費,活動內容計有:3月25日席慕容女士演講、3月25日、27日二部電影欣賞「蒙古精神」、「益西卓瑪」,3月26日開幕式——以蒙古傳統舞蹈金剛法舞及贊歌揭開序幕,並有蒙古鄂博祭展、民族傳統祭典展覽、3月27日蒙藏服飾展,3月28日免費蒙藏美食展,3月25-28日蒙古包、蒙藏文物展等。

四、研究計畫

本系91年申請國科會計畫有教師13人計畫12件。


第21卷第1期(2002.02)

一、論文考試
90學年度第一學期博士班研究生提出學位論文考試之研究生暨論文如下: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吳昆財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對華主張之分析(1947-1950 王成勉
王明燦      研究      呂士朋
二、學術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0.10.29 徐杰舜 漢人在嶺南之發展
90.11.19 林長寬 伊斯蘭在中國
90.11.30  王世平 秦漢唐的騎兵與馬
90.12.  3  吳陳鐶  內亂罪的過去與現在
90.12.12  王世平 古代文明與首都選擇問題
90.12.24  戴晉新 從幾部史學通史看先秦史學論述的變遷
三、出版資訊
本系雷家驥教授所著之《武則天傳》,於90年11月出版。該書共458千字,597面,ISBN 7-01-003454-0,屬中國歷代帝王傳記類專書,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四、學術交流
1 90年10月30日,嘉義大學史地系主任陳朝陽教授暨該系李明仁教授蒞臨本校系參觀訪問。
2 90年11月29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暨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李紹濱教授帶領下到本校參觀訪問,其中哈爾濱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生劉樹新亦到本系參觀訪問。
五、學人動態
1 90年10月8-9日,王成勉教授、楊維真助理教授在「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分別發表論文〈烽火下的調處:對馬歇爾使華調處第三階段的評估(1946年7月-1947年1月)〉、〈剿共與統一——論1935年中央改組貴州省政府事件。
2 90年11月3日,林冠群教授在「21世紀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發表論文〈《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與唐代吐蕃史研究〉。 
3 90年11月6日,楊維真助理教授在「近五十年中華民國軍事史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再造革命——蔣中正復職前後對臺灣的軍事佈置與重建(1949-1950)〉,並擔任覃怡輝先生發表〈李彌將軍在滇緬邊區的軍事活動〉之評論人。
4 本系博士班研究生王祿雄於90年11月6日在「近五十年中華民國軍事史學術研討會」擔任楊晨光先生發表〈韓戰爆發後國共在浙東島嶼的軍事對抗〉之評論人。
5 90年11月9-10日,林冠群教授應邀參加東吳大學歷史系主辦之「歷史教學的危機與轉機」研討會。
6 90年11月24-25日,韓獻博副教授暨本所博士生蔡米虹代表本系至臺大新綜合體育館參與「第一屆中華民國研究所博覽會」活動,介紹與解說本系所特色。
7 90年12月8日,林冠群教授應邀參加「2001年高雄研究學術研討會」,擔任第一場議題:「澎湖移民」的主持人。
8 90年12月8日,顏尚文教授應邀參加「2001年高雄研究學術研討會」,擔任鄭水萍先生發表〈臺灣傳統一現代移民的研究,以高雄市澎湖籍移轉為例〉、林文鎮先生發表〈澎湖移民的探討〉暨黃有興先生發表之〈高雄市「澎湖廟」初探〉之評論人。
六、學術研討會
由中正大學中文系、歷史系、逢甲大學中文系、中國唐代學會、漢學研究中心、四川大學俗文學研究所聯合主辦之「21世紀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90年11月2-3日在本校國際會議廳,11月4日在逢甲大學人言大樓,11月6日在漢學研究中心會議廳舉行,由中正大學羅仁權校長主持開幕,共計發表論文52篇,其中34篇在中正大學發表,18篇在逢甲大學發表,6日的綜合座談則移師漢學研究中心舉行,臺灣曾先後舉辦二屆敦煌學的研討會,均由潘重規教授推動,今欣逢潘教授九五嵩壽事敦煌學研究一甲子,本校特舉辦此研討會,藉以吸取海內外學者的研究經驗,共同為21 世紀敦煌學研究提供發展方針、規劃研究藍圖,並為潘教授祝嘏。

第20卷第4期(2001.11)

一、教學活動
林冠群教授本學年度獲蒙藏委員會補助開設「藏族史」乙門課程。
二、研究計畫
本系獲國科會資助,於90年8月至91年7月執行之專題研究計畫名單如下:
林冠群 漢史料記載唐代吐蕃社會文化失實之研究
雷家驥 孔雀東南飛史詩箋證
王成勉 馬歇爾與中國——使華前後時期之探討
李龍華 紐西蘭之土地轉讓與地權索償問題——原住民與外交政權的歷史恩怨
方志強 二十世紀的英國史家與英國史學——史學傳統的持續與變革
楊維真 抗戰後四川與國民政府的關係(1945-1949)
張秀蓉 近代潮汕文化的變遷
三、論文考試
本學期(90學年度第一學期)本系博士班研究生提出學位論文考試之研究生暨論文如下:
吳昆財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對華主張
之分析(1947-1950)
四、出版資訊
《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唐代學會、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歷史系主編、麗文文化事業公司出版,90年9月,882面,ISBN 957-748-185-X(平裝)。
本書收錄於民國89年11月在本校舉辦之「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中所發表的論文34篇,論文如下:王怡辰〈唐代貨幣政策難題的探討〉、甘懷真〈《大唐開元禮》中天神觀〉、何永成〈論秦宗權與蔡賊集團〉、林冠群〈唐代吐蕃贊普位繼承之研究〉、林偉洲〈唐肅代朝元帥府行軍司馬與內朝權力的形成〉、胡戟〈唐代家禮述論〉、桂齊遜〈唐代律令格式之性質再探〉、〈耿慧玲:七至十四世紀越南國家意識的形成〉、郭啟瑞〈唐代前期(A.D618-755)返逆案的處置〉、
陳俊強〈唐代「量移」試探〉、曾賢熙〈唐代御史大夫中丞試探〉、黃玫茵〈唐代殺人罪的法律規範〉、廖幼華〈唐代廣西相思埭之探討〉、劉進寶〈歸義軍政權稅柴徵收試探〉、賴亮郡〈隋唐時期的東宮兵〉、羅丹華〈唐代食利本錢初探〉、方介〈由種樹看柳宗元對生命的關懷〉、王三慶〈三洞道士朱法滿編《道士吉凶儀并序》初探〉、王文進〈論南朝邊塞詩對初盛唐邊塞詩的影響〉、王國良〈敦煌本《啟顏錄》考論〉、朱鳳玉〈敦煌寫本蒙書《上大夫》研究〉、呂武志〈奇人、奇應、奇文——論晚唐古文家孫樵〉、李立信〈歷代唐詩分體選本誤入近體諸作之檢討〉、李建崑〈中晚唐苦吟詩人探論〉、汪娟〈敦煌寫本《揭帝禮》初探、柯萬成〈從「臣道」的觀點應韓愈〈鱷魚文〉的思想淵源〉、胡楚生〈韓愈贈序文的寫作技巧〉、許東海〈詩情、賦筆、傳奇——白居易〈長恨歌〉文學風情的另一面向〉、蔡振念〈杜甫對韓孟詩派的影響〉、蔡榮婷〈唐代華亨德誠禪師〈撥棹歌〉初探、鄭阿財〈敦煌文獻中的「三皇」傳說〉、謝明勳〈舜子故事源流考論:以《史記.舜本紀》及敦煌寫本《舜子變》為中心考察〉、謝海平〈錢起詩與陶淵明、謝朓的關係〉、羅宗濤〈唐末詩人對唐亡的反應試探〉。
五、學人動態
1. 王德權副教授自90年8月起辭職,赴臺大歷史系任教。
2. 顏尚文副教授於90年8月升等為教授。
3. 顏尚文教授獲嘉義市政府聘為嘉義市棒球資料館籌備委員。
4. 90年9月5-7日,顏尚文教授在「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日治時期澎湖移民與嘉義市「小澎湖」聚落的形成〉。
5. 顏尚文教授應嘉義市政府之邀,於90年9月8-9日擔任嘉義市古蹟導覽人員陪訓班講師,講題是「嘉義市古蹟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內涵」。
6. 顏尚文教授接受嘉義市政府的委託,擔任嘉義市志編纂計畫主持人,嘉義市志共有12冊,於90年7-9月已陸續完成自然地理志、人文地理志、經濟志、社會志上下冊、教育志上下冊、語言文學志、藝術文化志、宗教禮俗志等10冊期末報告,刻正送請內政部審核中。
7. 王成勉教授於90年6月至9月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研究。
8. 王成勉教授獲聘為荷蘭萊頓大學國際事務亞洲研究所設立之「IIAS漢學研究歐洲講座」第五屆講座教授,講座任期為90年9月至91年8月。
9. 90年7月王成勉教授應邀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作專題演講,講題為“US and Taiwan Since 1945”。
10.本系博士班研究生朱振宏論文〈1999-2000年臺灣地區唐代學術研究概況——史學〉刊於《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11期(90年6月發行)。
11.方志強副教授因研究需要,於90年8月前往英國牛津大學蒐集有關國科會「二十世紀的英國史家與英國史學——史學傳統的持續與變革」之專題研究資料。
12.李龍華副教授因研究需要,於90年7月前往澳洲國立大學及國立圖書館蒐集有關國科會「紐西蘭之土地轉讓與地權索償問題——原住民與外交政權的歷史恩怨」之專題研究資料。
六、學術活動
1. 90年7月楊維真助理教授擔任大學博覽會臺中地區歷史系講解工作。
2. 90年9月2日本校假師大附中舉行90學年度新生家長北部地區座談會,系主任林冠群教授代表本系出席,就本系現況及未來展望提出報告及答詢說明。

 


第20卷第3期(2001.8)
一、專題演講

90. 4.30 龍登高宋代社會與經濟的變化

二、學人動態

1.本系專任副教授王德權老師於90 7 31 日離職,改聘為兼任副教授。

2.本系顏尚文副教授業已於90 6 月通過教授升等案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