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歷史學系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專題演講
95. 4.11 李龍華 紐澳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95. 4.18 劉維開 從蔣、宋日記談西安事變
95. 5. 1 岳慶平 中國婚姻文化的歷史反思
95. 5.10 張國剛 中國與西方──論1500-1800的中歐文化關係時代特徵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學人動態
本系95學年度新聘專任助理教授陳元朋,陳先生係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專長中國飲食文化史、中國醫療文化史,本學期開設「中國史學名著選讀」、「文化人類學」、「中古世紀中國」。
本系95學年度新聘專案助理教授王良卿,王先生係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專長國民黨黨國體制發展、中國近現代史、戰後臺灣史,本學期開設「戰後海峽兩岸發展史」。
二、專題演講
95. 3.22 張佩國 傳統中國鄉村社會中的財產關係
95. 3.23 張素玢 走過田野,書寫歷史──臺灣史志研究經驗談
95.
3.27
王晴佳
漫談當代史學的發展趨向﹕以第20屆國際歷史
科學大會所見論文為中心
95. 4.11 李龍華 紐澳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95. 4.18 劉維開 從蔣、宋日記談西安事變
95. 5.10 張國剛 中國與西方──論1500-1800的中歐文化關係時代特徵
第24卷第4期(2005.11)
一、學人動態
林美玫副教授8月1日榮升教授;《追尋差傳足跡:美國聖公會在華差傳探析(1835-1920)》一書正接受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審查中,將於2006年出版,列入該機構「馬禮遜入華宣教兩百年紀念叢書」之一;9月份接受新世紀宗教研究邀請,參與「臺灣宗教研究年鑑」有關基督宗教研究的寫作計畫,該書預計12月出版。
陳進金助理教授6月29至7月1日參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所五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7月13-14日參加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地方菁英與臺灣農民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8月18-19日擔任「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學術研討會」評論人;8月19-21日參加韓國首爾市中國協會「第25屆中國學國際學術大會」發表論文。
李美月副教授8月1日榮退。
陳秀鳳助理教授8月1日離職。
張力教授8月12日出席政治作戰學校「抗戰勝利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講題:「抗戰勝利之歷史評價與詮釋」;8月23-27日出席中國社會科學院「紀念臺灣光復60周年暨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齊魯過臺灣:從《山東文獻》雜誌看內戰新移民的鄉土關懷〉。
張璉助理教授8月15-20日參加甘肅西北師範大學「第11屆國際明史學術討論會」發表論文;9月14日於本校「新進教師座談會」座談:「教與學之間」。
李道緝副教授8月18日擔任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學術研討會」評論人。
陳鴻圖助理教授8月19-20日擔任「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評論人;9月11-13日參加蔣經國國際學術基金會「歷史視野下的中國地方社會比較研究工作研討會」發表論文。
二、研究計畫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林美玫 臺灣聖公會研究,1954-2000
李道緝 政府政策與僑資企業資本的形成(1952-1989)
許育銘 廣田三原則與中日交涉
陳鴻圖 花蓮港的興築與發展(1931-1980)
三、出版訊息
1.活水利生
陳鴻圖著,臺北:文英堂出版,94年。
2.東華人文學報•第7期
94年7月出版。篇目:〈莊園莊東地甲古卜辭的幾組同文例〉(魏慈德)、〈馴化與觀看──唐、宋文人南方經驗中的疾病經驗與國族論述〉(張蜀蕙)、〈從「性善」到「性本善」──一個儒學核心概念轉化之探討〉(劉振維)、〈蔣介石對中英新約的態度(1942-1943)〉(陳進金)、〈戰後留臺日僑的歷史軌跡──關於澀谷事件及二二八事件中日僑的際遇〉(許育銘)、 A Dialectical Love Between Nature and Mind: An Ecofeminist Reading of Wordsworth s Poetry (郭慧珍)。
第24卷第3期(2005.08)
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4.5.6 | 陳鴻圖 | 文史類研究教戰座談會 |
94.5.13 | 康 豹 | 殖民政策與地方社會──以西來庵事件為例 |
94.5.26 | 王曾才 | 東西衝突與南北對抗 |
94.6.6 | Rebecca Karl | 晚清中國日常生活中的性別暴力 |
第24卷第2期(2005.05)
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4.3.11 | 林能士 | 淺談民國史研究 |
94.3.23 | 石田浩 | 中臺經濟交流的回顧與展望──臺灣本土化與臺灣認同 |
94.5.6 | 陳鴻圖 | 文史類研究教戰座談會 |
94.5.13 | 康 豹 | 殖民政策與地方社會──以西來庵事件為例 |
第24卷第1期(2005.02)
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3.10.13 | 公 視 | 臺灣地平線--家鄉山河的故事 |
93.10.18 | 定宜庄 | 我的「知青」經驗與研究 |
93.12. 7 | 王世宗 | 圖像中的歷史--現代文明風貌 |
93.12.15 | 張作錦 | 開放社會中的傳播媒體--認識了解新聞界 |
93.12.16 | 陳 華 | 日記中的歷史--以陶希聖日記為例 |
第23卷第3期(2004.08)
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3. 4. 7 | 賴澤涵 | 臺灣客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93. 4. 9 | 汪榮祖 | 中國史學的近代走向 |
93. 5.14 | 呂紹理 | 日據時期臺灣的生活作息與休閒活動 |
93. 5.20 | 夏伯嘉 | 夢與宗教文化:明清之際天主教與佛教的比較 |
93. 6. 2 | 高 華 | 大陸學者對文革史的研究 |
第23卷第2期(2004.05)
一、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3. 3.16 | 柯玖蒂 | 婦女在美國民主社會中機會與出路(Women and Their Opportunities in Democratic America) |
93. 3.22 | 川島真 | 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 |
93. 3.30 | 陳捷先 | 清初漢滿文化衝突與融合 |
93. 4. 7 | 賴澤涵 | 臺灣客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93. 4. 9 | 汪榮祖 | 中國史學的近代走向 |
二、學術活動
第23卷第1期(2004.02)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2.10.27 | 左光 | 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 |
92.11.27 | 施奈德 | 世界史與歷史相對主義:梁啟超五四之後的史學方法論 |
92.11.28 | 山口政治 | 日本人的花蓮體驗 |
92.12.2 | 張德信 | 朱元璋與明代政治 |
92.12.4 | 陳春聲 | 民間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 |
92.12.16 | 魏良才 | 為何研究美國?如何研究美國? |
第22卷第3期(2003.08)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2.4.4 | 許雪姬 | 治史經驗談 |
92.4.24 | 柯玖蒂 | 民主進程中的美國婦女:過去、現在、未來 |
92.4.25 | 王明珂 | 文本與表徵:以羌族為例 |
第22卷第2期(2003.05)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2.3.12 | 林義雄 | 深植民主文化,堅定民主信仰 |
第22卷第1期(2003.02)
一、學人動態
陳進金助理教授10月18-22日參加中正文教基金會所主辦之「國民政府廢除不平等條約六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討論會」,發表〈蔣中正對中英平等新約的態度——以蔣中正總統檔案之「事略稿本」為中心的討論〉。
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系主任陳祖洲、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系主任顧雲深,10月30日率領師生參訪並觀摩課程,且舉行「口述歷史面面觀」座談會。
林美玫副教授11月2日於「國科會人文處五十年來宗教研究成果評估計畫成果發表會」,發表〈有關基督宗教部分的成果評估報告〉。
許育銘助理教授11月1-2日參加中華軍史學會所主辦之「近代日本對華軍事侵略研討會」,發表〈石原莞爾與九一八事變〉;另陳進金助理教授擔任評論人。
張璉助理教授12月17-20日出席「21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國際研討會,並發表論文。
李道緝副教授12月5 日應玄奘大學東南華商論壇邀請演講,講題:「國旗、國家與華僑:泰國華僑懸旗事件」。
張力教授12月6日參加「中梵外交關係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評論人。
陳鴻圖助理教授12月6日受萬能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邀請,於「樂聲揚 •桃園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發表〈桃園大圳與桃園臺地人文環境互動之歷程〉。
陳鴻圖助理教授12月8日參加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所主辦之「91年度年會暨王世慶先生與臺灣社會經濟史研討會」,發表論文。
林美玫副教授12月9日在東海大學宗教研究所演講,題目為:「19世紀基督新教在中國差傳的研究趨勢——從美國聖公會個案談 」。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1.11.11 | 陳國燦 | 火焰山下的古代文明 |
91.11.13 | 陳謙平 | 達賴與西藏 |
91.12. 6 | 錢乘旦 | 資本主義為什麼首先在西歐發生 |
91.12.11 | 李國修 | 人生戲臺精采演出 |
91.12.17 | 俞彥娟 | 尋找她們的歷史:美國婦女運動與婦女史研究 |
91.12.20 | 游鑑明 | 聽她、寫她:泛談女性口述歷史 |
三、出版訊息
海軍人物訪問紀錄第二輯
張力教授著作,10月,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
第21卷第3期(2002.08)
一、學人動態
陳鴻圖助理教授於5月25日至臺東南島社區大學臺灣史講座演講,講題:「清初臺灣的社會發展及史料」;6月10日至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教育研究所演講:「臺灣區域史研究概況及清代文獻」。
張璉助理教授發表〈從《心齋王先生全集》論王艮的新人倫觀〉論文乙篇,收錄於《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出版,91年12月。
林美玫副教授於4月19日至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近代婦女史研究」專業課程,作「基督新教中的中美婦女比較研究:從19世紀美國聖公會女傳教士在華活動的個案談起」的專題演講。另外發表〈究竟安.哈金森爭的是什麼?〉一文,收錄於《兩性平等教育季刊》,臺北:教育部,5月1日。
張力副教授與張璉助理教授於6月26-28日參加「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葛劍雄教授6月8-10日至本系參訪。
二、專題演講
日 期 | 主講人 | 講 題 |
---|---|---|
91.4.29 | 馮翊綱 | 相聲說垮不景氣 |
91.5. 7 | 柯玖蒂 | 多元文化及其對美國社會的重要性 |
91.5.15 | 藍美華 | 近代中亞 |
91.5.17 | 黃一農 | 敦煌殘曆與明末小妾——試論歷史研究的客觀理性與個人情感 |
第21卷第2期(2002.05)
一、學人動態
陳鴻圖助理教授發表〈嘉南大圳對土地改良及農作方式之影響〉論文乙篇,刊登於《國史館學術集刊》第一期,90年12月。
林美玫副教授受臺灣聖公會之邀,於2月10日及17日在士林牧愛堂發表演講,講題是:「淺談19世紀美國基督新教與中國文化的接觸與對話:以美國聖公會文惠廉主教的生平與志業為例」Part I及Part II。又在3月28日應邀前往花蓮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發表專題演講,講題是:「基督宗教中的婦女地位」。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1.1. 4 | 葉毅均 | 史學相關研究所升學座談會 |
余芳珍 | ||
91.3.22 | 廖鴻基 | 黑潮漁村 |
91.3.27 | 顧瑜君 | 東部社區營造與文史關係 |
第20卷第4期(2001.11)
一、學人動態 |
1. 左光助理教授於90年8月1日榮退。 |
2. 本系90學年度新聘專任教師兩名:李道緝副教授係政治大學歷史博士,專長東南亞史、海外華人史、歷史與數位化;陳鴻圖助理教授亦係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臺灣史、臺灣社會經濟史、方志學、環境史。 |
3. 民國90年7-8月張力副教授獲得日臺交流中心獎助,赴日本慶應大學進修研究,蒐集有關1950年前後臺日軍事關係的資料。 |
4. 民國90年8月23-25日,林美玫副教授參加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舉辦的「近代中國的婦女、國家與社會(1600-1950)」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美國聖公會女傳教士在華的活動:以上海聖瑪利亞女學為例〉。 |
5. 民國90年8月25-30日,張璉助理教授應邀前往福建武夷山,參加由中國明史學會、廈門大學文學院主辦之「第九屆國際明史學術討論會」,發表論文〈明代王艮思想的學術評價〉。 |
6. 林美玫副教授,於民國90年8月29日至9月5日,為國科會人文處委託案「五十年來臺灣學者研究成果評估計畫」宗教方面,赴臺南神學院蒐集資料。 |
二、學術活動 |
為推廣美國研究、美國宗教研究,但也是為國內學者在宗教與文化上提供對談與學術交流,以增強臺灣方面對宗教及文化、基督宗教、跨文化研究的學術水準,並提供佛教與基督宗教學術對話的機會,東華大學歷史學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於90年10月18-24日合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美國在臺協會贊助之Christia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Past and Present 學術演講系列活動,邀請Dr. Robert Bruce Mullin主講。活動內容分為講題一 :“Religion and Its Role in Multicultural American Society”,地點:美國在臺協會;講題二:“Denominationalism and the Soul of American Religion”,地點: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講題三:“U.S. Religion and American Cultural Diversity”,地點:花蓮慈濟大學;講題四:“The Ecumenical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地點:輔仁大學。 |
第20卷第3期(2001.8)
一、學人動態
本系獲國科會同意資助邀請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葛劍雄教授蒞臨本校客座講學。本系擬邀請葛教授開授「中國移民史專題」及「歷史地理」課程;授課時間預訂自90 年11 月1 日起至學期結束止。
本系90 學年度新聘專任教師方震華助理教授。方震華助理教授係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宋史、軍事史及制度史。擬於90 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授「中國文化史」、「中國軍事與社會」及「中國史英文名著選讀」。
本系90 年度新聘兼任教師劉文賓助理教授。劉文賓助理教授為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現任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專長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國企業管理思想史;擬於90 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授碩士班課程「中國近代經濟史專題」。
本系徐泓教授、濱島敦俊教授、許紫芬副教授、李盈慧副教授及碩士班研究生查忻、李志賢、陸建勝、蔡佩蓉、許馨燕、曾美芳、吳玉純、林秀靜、王立群、楊學錦、魏樹達、施沛杉、余昌蓬及蘇信宇同學,於4 月25-28 日參加由世界華人研討會及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之「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中徐泓教授擔任「海華在中外關係中的角色」議題之評論人及「海華所辦的報刊:非漢文及漢文報刊」議題之主持人;李盈慧副教授於會中發表〈華僑抗戰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文,並擔任「海峽兩岸的海外華人政策」議題之評論人及「海華與臺海兩岸」議題之主持人。
本系李盈慧副教授為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於5月25 日至6 月10 日前往南京第二檔案館蒐集相關資料。
本系王鴻泰副教授於6 月14-15 日參加由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主辦之「91 學年度大學入學考試研討會」。
本系徐泓教授、李盈慧教授、林偉盛助理教授及研究生查忻、蔡承豪、林瀚栩、郭忠豪、吳奇浩、洪玉菇、陳千惠、黃國峰及劉融等同學,於90 年6 月28-29 日參加由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主辦之「國科會臺灣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會中徐泓教授發表論文〈評林正珍《臺灣五十年來「史學理論」的變遷與發展:1950-2000》〉。8.本系研究生查忻同學高中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班。
二、學術及教學活動
本系於4 月30 日邀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審任貴祥、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長周中堅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城鄉發展研究室研究員陳秀容蒞臨本校參觀訪問,並與本系碩士班研究生座談。
90 年5 月5 日,本系舉辦90 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班研究生資格考試。此次考試研究生郭順吉、顏采容、郭慈欣、蔡承豪、藍巧玲、陳月萍及潘婉明同學7人參加考試。3.90 年5 月11 日,本系邀請僑大先修班專任副教授沈宗憲先生蒞臨本校參觀訪問,並發表專題演講「宋代的信仰與祠祀」。
90 年5 月12 日,由本系主任王鴻泰副教授、徐泓教授、許紫芬副教授及李盈慧副教授擔任考試委員。
90 年5 月15 日,本系邀請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張朋園先生蒞臨本校參觀訪問,並發表專題演講「民主政治在中國的成長——近代的國會選舉」。
90 年5 月16 日,本系邀請美國布朗大學博士方震華先生蒞臨本校參觀訪問,並發表專題演講「五代時期的文武關係——從武官文儒化的現象談起」。
90 年5 月30 日,本系舉辦90 學年度申請修習教育學程同學面試。歐怡涵、劉融、蘇信宇及俞秀樾同學通過審查,得修習本校教育學程。
本系研究生郭忠豪研究題目「明清間江南地區士大夫的飲食文化」,獲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獎勵補助赴大陸地區研究。
90 年5 月2 日,本系碩士班研究生假第二會議室舉辦一場論文大綱發表會。本系研究生洪巧樺與楊忠龍同學分別擔任主持人及評論人。報告人潘婉明同學以「集體的失憶與回憶——重建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的歷史與生活面貌」論文為題,指導教師麥留芳教授及本系王鴻泰副教授蒞臨指導。
本系獲「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贈書及交換組」贈書,現正由本校圖書館及本系圖書室整理中。
6 月7 日,本系修習教育學程「分科教材教法——歷史科」同學,前往埔里高中校外教學觀摩。
本系獲遠流出版公司林皎宏先生惠贈圖書一箱,現正由本系整理中。
三、專題演講
90. 5.11 沈宗憲宋代的信仰與祠祀
90. 5.15 張朋園民主政治在中國的成長——近代的國會選舉
90. 5.16 方震華五代時期的文武關係——從武官文儒化的現象談起
四、招生消息
90 學年度本系碩士班研究生新生名單:朱冬芝、蕭明禮、鄭育萱、何佩馨、尹姿文、盧芸薇、陳怡行、蘇曉倩、黃千蕙、劉至耘、邱志仁、陳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