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學人動態
劉秀美教授於4月4-7日赴宜蘭執行國科會「宜蘭縣大同鄉泰雅族口傳文學採錄及研究」田野調查工作。
楊振良教授受臺北市客家委員會委託之「大臺北地區客家族群遷移史」研究案有關「民間曲藝」之期末報告於6月20日結案。
二、專題演講
95. 4.17 王曉波 日據下臺灣新文學的思想和意義
95. 6. 7 孫昌武 中國文化中的觀音信仰
95. 6. 9 石昌渝 古典小說與民間文學之探討
三、學術活動
1.本所5月12-13日舉行「2006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
2.本所6月9日、6月16日舉辦「第四屆民間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如下:
研究生 論 文 題 目
邱亦縈 古典文學研究之近代轉型──論鄭振鐸「整理國故」學術貢獻
何宜倫 劍潭傳說研究
陳嘉雀 彰化縣地方風水傳說研究
蔡寶瑤 日治時期歌仔冊書寫用字探討
駱香芸 由《里見八犬傳》探討中、日 「人狗婚配」故事關聯
謝靜怡 勸孝類歌仔冊初探
藍連欉 文心與佛心──豐子愷《護生畫集》研究
陳維文 金瓜石、九份地區礦業發展小史
邱容韡 中國四大傳說與節日習俗初探
陳嘉琪 中國境內各族創世詩歌之類型初探
彭筠軫 沈雁冰的神話觀及其貢獻
張錦萍 梨園戲音樂初探
簡東源 勝安宮三教會通信仰之初探
四、出版訊息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集刊•第1期
本所研究生集刊,95年6月。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學人動態
劉秀美助理教授於1-2月至宜蘭執行國科會計畫「宜蘭縣大同鄉泰雅族口傳文學採錄及研究」田野調查工作。
李進益教授3月9日赴臺北市大安高工演講,講題:「臺灣文學的欣賞與教學」。
楊振良教授3月25日應花蓮女中之邀演講,講題:「崑曲《牡丹亭》的表演藝術」,並示範崑曲唱腔及表演。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06.02)
一、學人動態
劉惠萍副教授10月7日應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發現臺灣系列──臺灣人文與藝術講座」之邀演講,講題:「從鄉野傳奇到民間智慧──淺談臺灣民間文學」。
劉秀美助理教授10月26日應臺灣新活力促進會之邀演講,講題:「閱讀人生」;10月28日應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發現臺灣系列──臺灣人文與藝術講座」之邀演講,講題:「臺灣流行歌曲」。
楊振良教授11月1日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陳勤健教授之邀演講,講題:「詮釋符號與民間文學研究方法論思維」;11月7日應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文學專題之5」之邀主講,講題:「民間文學與海洋文化」。
二、專題演講
94.10. 5 王國良 我們來編臺灣民間文學目錄
94.11.22
王小盾
經典之前的中國智慧──關於黑水、昆崙、蓬萊、鴟龜和龍
神話的研究
94.12. 7 金榮華 研究故事的陷阱和材料蒐集
94.12.14 浦忠成 原住民口傳文學發展的歷程
94.12.28 王三慶 談語言、音樂與民間文學
94.12.29 駱以軍 小說遊樂園
三、研究計畫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劉秀美 宜蘭縣大同鄉泰雅族口傳文學採錄及研究
四、學術活動
本所12月16、23日舉辦「第三屆民間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如下:
研究生 論 文 題 目
鐘珮煖 敦煌孕產文學初探
張錦萍 試論南管與戲曲的關係\
邱容韡 梁祝故事中「化生」、「復生」的文化意涵
陳嘉琪 論《黑暗傳》的口承敘事文化內涵──以八種傳抄本為主要探討對象
謝靜怡 澎湖民間文學中的海洋文化
藍連欉 佛典中護生思想意蘊之試探
陳嘉雀 彰化縣地方風俗傳說研究
賴育志 中國生殖崇拜轉變原因管窺
張夢麟 端午節的由來及相關傳說
林智誼 生育禮俗淺論
彭美琴 淡水人的年度盛事──清水祖師繞境活動
劉育玲 神話的詮釋與運用──從「賽德克族」三則神話傳說談起
陳維文 臺灣歷史諺語
許雅芬 閩南諺語中早期臺灣社會的婦女形象
邱亦縈 20世紀學術的新座標──《西諦書目》、《西諦書跋》的時代意義
蔡寶瑤 日治時期臺灣閩南歲時節令歌謠研究──以春節為主要探討範圍
駱香芸 廖添丁的傳說與信仰──以臺北縣八里漢民祠為研究對象
彭筠軫 從尋天女亞型看成年考驗的遺留
五、出版訊息
1.花蓮縣民間文學集(一)
李進益編輯,花蓮縣政府出版,94年11月。
2.花蓮縣民間文學集(二)
李進益編輯,花蓮縣政府出版,94年12月。
第24卷第4期(2005.11)
一、學人動態
劉惠萍副教授7月1-3日參觀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暨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敦煌文書;7月4-18日前往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參加「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會議」,並赴愛爾米塔什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等地參觀考察俄藏敦煌及吐魯番文物;8月2-6日參加山東大學「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第三屆會議」,發表論文〈在書面與口頭傳統之間──以敦煌本《舜子變》的口承故事性為探討對象〉。
李進益教授7月28-29日擔任苗栗縣文化局「第三屆苗栗縣文化露山秀水研討會」主持人;參加韓中教育基金會、中韓文化基金會「第26屆韓中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楊振良教授8月10日參加東南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2005中國周庄國際七夕文化研討會」發表論文;8月13日轉赴杭州拜會浙江藝術研究所洛地教授,接受浙江電視臺海外報專訪;8月15日參訪復旦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大、社科院,與相關學者洽談兩岸民間文學合作事宜;新著《字裡人生──漢字背後的世界》由北京大學收入「幽雅閱讀」系列,正式發行出版。
李進益教授、楊振良教授、劉惠萍副教授8月20-21日參加中國民俗學會、成功大學中文系「紀念婁子匡先生百歲冥誕之民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李進益教授、楊振良教授擔任特約討論人,劉惠萍副教授發表論文。
劉秀美助理教授發表論文〈原鄉與異鄉──原住民文學中的兩個世界〉,刊載於《中國現代文學季刊》第7期(94.9)。
二、研究計畫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李進益 日治時期臺灣民間文學作品刊行整理、研究
劉秀美 宜蘭縣大同鄉泰雅族採錄及研究
第24卷第3期(2005.08)
一、學人動態
楊振良教授4月18日參加浙江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紹興市人民政府「2005海峽兩岸越文化研討會」,發表論文〈理論的建立及其發展──近三十年(1974-2004)臺灣地區民間文學研究趨勢述評〉並擔任大會總結報告;4月21日赴杭州,與相關學者商談兩岸崑曲匯演事宜;6月15日擔任世新大學中文系陳美雪教授學術論文〈任中敏的散曲文獻學〉之特約討論人。
二、專題演講
|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 94.3.30 | 鄭傳寅 | 古典戲曲的民俗文化──談中國的宗教劇 |
| 94.5.11 | 金榮華 | 以人代蛇的「蛇郎」故事初探 |
| 94.5.25 | 湯哲聲 | 中國現代文學的另一隻翅膀 |
三、出版訊息
民間文學研究通訊•創刊號
本所94年5月出刊。
第24卷第2期(2005.05)
一、學人動態
二、出版訊息
臺灣佛教史論集
李世偉、范純武、王見川合著,臺北:博揚出版社出版。
第24卷第1期(2005.02)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 93.11. 3 | 陳益源 | 民間文學田野調查實施策略 |
| 93.11.11 | 周 紅 | 評彈的介紹與賞析 |
| 93.12. 3 | 胡萬川 | 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 |
| 92.12.14 | 曾永義 | 關於俗文學的研究 |
三、學術活動
本所舉辦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如下:
| 日期 | 研究生 | 論文題目 |
|---|---|---|
| 93.11. 3 | 李憲彰 | 臺灣道壇的咒語儀式 |
| 93.11. 3 | 簡東源 | 目連戲中劉青提的罪業探討 |
| 93.11.10 | 陳麗娜 | 屏東後堆民間故事二則試論 |
| 93.11.10 | 鐘珮煖 | 傳統胎教民俗的巫術與禁忌之研究 |
| 93.11.17 | 劉育玲 | 花蓮泰雅族祖靈信仰之研究 |
| 93.11.17 | 林俊宏 | 黃遵憲甲午正氣詩與維新意識 |
| 93.11.24 | 王莉雯 | 元散曲中的醒世意義 |
| 93.11.24 | 莊美玲 | 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十大齣」張三郎賣茶故事之「棚頭」研究 |
| 93.12. 1 | 鍾易玲 | 楚歌的歷史記憶 |
| 93.12. 1 | 童灩雯 | 臺灣第一個廣播歌仔戲團--嘉義「桂秋雲(眾樂)」歌仔戲團(1950- 1970) |
| 93.12. 8 | 陳榮哲 | 古代社祭的儀式與象徵 |
| 93.12. 8 | 洪麗秋 | 中國火神神話傳說初探 |
| 93.12.15 | 李 慧 | 醒世姻緣的前世今生 |
| 93.12.15 | 賴秋萍 | 南北朝婦女額黃妝淺論 |
| 93.12.22 | 呂鎔任 | 臺灣諺語所反應的天人關係 |
| 93.12.22 | 方亞蘋 | 民間故事寶物型主題探討 |
| 93.12.29 | 何旻陵 | 臺南寺廟匾聯探討 |
| 93.12.29 | 張秀娟 | 唐代唐玄宗故事研究 |
| 94.1. 6 | 楊宜靜 | 魯凱族下三社萬山村社會初探 |
| 94.1. 6 | 宋怡欣 | 楹聯探源 |
| 94.1.12 | 林智誼 | 俗語中的婚俗探討 |
| 94.1.12 | 張夢麟 | 端午節名稱、由來之探源及其相關傳說故事 |
第23卷第4期(2004.11)
學人動態
第23卷第3期(2004.08)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 93.5.12 | 拉黑子•達立夫 | 大港口海祭之儀式意義與相關神話 |
三、學術活動
為提高研究生民間文學素養,自3月4日至5月27日每週定期舉辦「民間文學論壇--研究生論文發表」,如下:
| 發表人 | 論 文 題 目 |
|---|---|
| 童灩雯 | 臺灣40到60年代歌仔戲之變遷 以嘉義「桂秋雲(眾樂)」歌仔戲團為例(1950-1970) |
| 陳榮哲 | 〈山海經〉中「見則大小」的靈異動物 |
| 林俊宏 | 葉燮〈原詩〉中言志觀的演變 |
| 何旻陵 | 媒妁研究 |
| 張夢麟 | 端午節厭勝物淺談 |
| 呂鎔任 | 臺灣諺語所反映的大人關係 |
| 張秀娟 | 唐代唐玄宗遊月宮故事探微 |
| 李 慧 | 從竇娥冤看元代經濟 |
| 宋怡欣 | 清末公案文學素材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刑案冤獄探討 |
| 莊美玲 | 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 |
| 張鳳珠 | 戲曲新編歷來皆有 |
| 王莉雯 | 牛郎織女傳說初探 |
| 賴秋萍 | 「望夫化石」傳說研究 |
| 洪麗秋 | 祝融神話初探 |
| 鍾易玲 | 譯唱千古〈越人歌〉 一首古譯歌謠的藝術價值與現代詮釋 |
| 楊小佩 | 試論唐前小說中的離魂 |
| 方亞蘋 | 出米洞型傳說 |
| 林智誼 | 宜蘭久天宮概說淺談 |
第23卷第2期(2004.05)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 93. 3.11 | 林谷芳 | 出入雅俗的中國藝術與文化 |
三、學術活動
本所自3月4日至5月27日每週定期舉辦「民間文學論壇--研究生論文發表」,3月份場次如下:
| 日期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
| 93. 3. 4 | 李姵嬅 | 許丙丁「小封神」之研究 |
| 93. 3. 4 | 卓英燕 | 王詩琅之臺灣民間故事作品研究 |
| 93. 3.11 | 楊宜靜 | 「孤巴察峨」傳說之田調記錄 |
| 93. 3.11 | 陳曉梅 | 山海經中巫者通神途徑及其法器研究 |
| 93. 3.17 | 溫如梅 | 近代蒙學之傳播與教授 |
| 93. 3.17 | 林永龍 | 宜蘭的善書與教化--「以治世金針」為例 |
| 93. 3.25 | 鄭如卿 | 香山寶卷中的妙善公主 |
| 93. 3.25 | 涂慧珍 | 哪吒故事及形象之演變(一) |
四、出版訊息
2002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花蓮師範民間文學研究所主編,92年12月。
第23卷第1期(2004.02)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 92.10.16 | 葛兆光 | 民間戲曲的社會生活 |
| 92.11.12 | 廖武治 | 臺灣寺廟文化傳統與新生 |
| 92.11.26 | 車錫倫 | 作家文學•俗文學(民間文學)與通俗文學 |
| 92.12.10 | 周華斌 | 民間戲曲的敘事特點 |
三、學術活動
本所於12月19日舉辦「第二屆民俗學•民間文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
| 林惠玲 | 客家方言之語彙特徵略析--以客語與官話之比較為例 |
| 鄭名棋 | 中國古代文體的分類與敦煌民間文學文類的形成 |
| 梁文祥 | 阿美族的生活祭典--海祭 |
| 林玉龍 | 敦煌佛本生故事之研究 |
| 黃國益 | 鍾敬文與民間故事研究 |
| 黃佳蓉 | 臺灣閩南婚禮歌謠的內容與意義 |
| 孟文筠 | 明清城隍故事所反應之法律文化 |
| 黃嫈孌 | 戲曲中的「諢」角色 |
| 秦毓茹 | 臺灣歌仔冊中的梁祝故事研究--以《三伯英台歌集》為例 |
| 江明淵 | 晏陽初之民間文學觀 |
| 張麗平 | 哭嫁歌謠中民俗現象之探討 |
四、出版訊息
2002海峽兩岸民間文學(民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所與遼寧省社科院合辦之研討會,92年12月1日出版,論文如下:〈俗信--支配中國民俗生活的基本觀念〉(烏丙安)、〈略論口述史學與民俗學方法論的關聯〉(曲彥斌)、〈盛世與戲曲--從《紅樓夢》演劇看明清戲曲民俗〉(楊振良)、〈民俗文化與生態系統〉(江帆)、〈論當代民俗生活的變遷〉(陶思炎)、〈在世界話語下的遊牧文化與遊牧習俗〉(邢莉)、〈張氏帥府的風俗石雕畫〉(王新)、〈論行動者在民間信仰活動中的自我表現--以吳村為例〉(吳世旭)、〈臺灣善書的冥界想像與道德啟蒙〉(李世偉)、〈神話信仰與民眾倫理意識--以耿村民間故事人文本為附件〉(周福岩)、〈解脫神話的比較研究--新羅三姓初王神話原構圖〉(李勤璞)、〈神話研究絕非神話新編--評何新《龍:神話與真相》〉(楊琳)、〈蛇鼠、藏寶、掘寶秘訣與佛經故事--中國古代掘寶母題動植物功能的跨文化探源〉(王立)、〈從《神仙傳》的「皇初平」到民間傳說--談傳說與記載的多軌跡交錯互動〉(陳華文、黃大仙)。
第22卷第3期(2003.08)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 92.4.9 | 蔡孟珍 | 崑曲與吳地文化 |
| 92.4.30 | 劉增鍇 | 傳統中國曲藝與本土文化的互動 |
| 92.5.7 | 傅萬壽 | 河洛語探源詩詞吟唱 |
第22卷第2期(2003.05)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 92.1.15 | 柯基良 | 傳統藝術的現況與展望 |
三、出版訊息
第22卷第1期(2003.02)
一、學人動態
二、學術活動
| 發表人 | 論 文 題 目 |
|---|---|
| 陳克嫻 | 明清長篇世情小說中的笑話研究 |
| 黃淑玲 | 中國民間故事探討——以清官故事為研究中心 |
| 周志仁 | 鴉片戰爭中的民間文學 |
| 李憲章 | 臺灣民間道壇咒語之研究 |
| 林麗珠 | 放生文化的歷史發展與傳佈 |
| 蕭玉娟 | 戲曲訣諺的形成與特徵 |
| 陳瑤倩 | 《玉歷寶鈔》的信仰特質分析 |
| 黃信超 | 臺灣歌仔冊中的奇案故事試探 |
| 黃嫈孌 | 原典資料與民間文學之研究——以中研院史語所館藏川戲資料為例 |
| 顏絹純 | 中國龍王龍女故事的繼承與發展 |
| 李芝瑩 | 冥界在臺灣歌仔中的呈現 |
第21卷第4期(2002.11)
一、學人動態
新聘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蔡孟珍、林素英,慈濟大學副教授許麗玲,輔仁大學副教授鍾宗憲,文化大學副教授徐亞湘及本校語文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呂嵩雁等分別擔任「獨立研究」課程指導教授。
青海省文化廳與中國儺戲學研究會主辦之「海峽兩岸崑崙文化考察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月15日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所研究生簡東源、黃慧文、林修平分別發表〈我們站在青海湖畔〉、〈從王母娘娘開山祖廟匾聯文化探討西王母之遷衍〉、〈青海土族『納頓』儺戲初探〉收錄於該論集內。
楊振良所長偕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蔡孟珍,7月23-28日率本所研究生一行22人,至四川成都參加「四川古羌文化考察與學術研討會」;楊振良教授發表論文及擔任特約評論人,並應主辦單位之邀為羌寨避暑山莊題辭「源久西羌,總是故園情」,以壯聲色。
楊振良所長8月17日應苗栗高中國文教學研究會之邀,擔任該校91年文藝營講師,講題為:「回到文學現場——作家文學的民間根源」;楊所長以高行健《靈山》為例,暢談儺戲、畢摩、祭歌、白石崇拜等民間宗教儀式內容及方言文學之發展。
本所9月1日延攬大陸科技人士薛若琳教授偕夫人傅淑芸女士來臺;9月11日於本所舉行講學記者招待會,由教務長林坤燦教授主持。
楊振良所長9月9日接受佛光山《人間福報》專訪,指出本所是以「文學寫作呈現民間文化,為傳統藝術注入活水」。
本所9月17日召開91學年度第一次所務會議,決議通過本年度第二學期接受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俞黎媛之申請來臺研究等提案。
二、專題演講
| 91.11.27 | 賈 芝 | 我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一段回憶 |
| 91.12.11 | 牛川海 | 大陸沿海地區表演劇場之發展特色 |
三、招生消息
本所自92學年度起,碩士班招生項目中增列「推薦甄試」,相關規定請至本校網站http://www.nhltc.edu.tw查詢,或電洽03-8227106#1872蔡小姐。
四、出版訊息
臺灣宗教閱覽
本所專任副教授李世偉主編,7月16日,博揚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發行。
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
本所專任助理教授黃連忠之博士論文,9月25日,臺灣學生書局出版發行。
第21卷第3期(2002.08)
一、學人動態
副教授李世偉4月10日赴慈濟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專題演講,講題為:「中國民間宗教與文化」。
楊振良所長4月15日應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之邀,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近二十年(1987-2001)臺灣地區古典戲曲研究趨勢析評」。
楊振良所長4月17日應國立三重高中國文教學研究會之邀,以「文學與廣告——文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楊振良所長4月20日參加「暮春雅集——北區高中國文教師研習營」活動,並擔任「戲曲文學的教學」課程教席。
楊振良所長4月29日應成功大學之邀,擔任該校第卅屆「鳳凰樹文學獎」詞曲組評審委員;會後並與臺南地區從事民間文學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室)座談。
楊振良所長5月1日應世新大學之邀,擔任該校鄉土語言競賽——「客家語」組之評審委員。
助理教授黃連忠5月14日率研究生至花蓮市、新城鄉、吉安鄉、壽豐鄉等地區考察佛教寺院推展社會文化教育概況。
楊振良所長5月18日參加「第四屆中國修辭學學術研討會」,並擔任特約討論人。
楊振良所長5月25日應遼寧省社會科學研究院民俗研究所之邀,赴瀋陽參加「2002海峽兩岸民間文學(民俗學)學術研討會」,並就未來學術交流合作事宜與大陸學者交換意見。
楊振良所長5月27日由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邢莉教授、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陳華文教授陪同,赴遼寧大學拜會鳥丙安教授、江帆教授,同時就未來兩岸民間文學發展合作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楊振良所長5月28日參加「2002海峽兩岸民間文學(民俗學)學術研討會」開幕並發表論文,同時擔任研討會主持人與特約評論人。
楊振良所長5月29日應瀋陽師範大學社會系主任李堅教授之邀,赴該校參加座談,針對兩岸民間文學未來發展計畫與辦學方針進行對話。隨後並應遼寧大學文化傳播學院江帆教授之邀,赴該校中文系就「臺灣地區教育現況與學術環境」相關議題與研究所、大學部同學座談,。
楊振良所長5月31日由遼寧省社科院民俗學文化學研究所所長曲彥斌教授陪同,參觀北方圖書城,並拜會遼寧省文學藝術聯合會主席牟心海。
楊振良所長6月1日發表〈赤兔之死——由大陸高考國文榜首作文省思國文教育〉乙文,載於《國文天地》18卷1期。
楊振良所長6月2日接受《更生日報》專訪,從個人治學理念到本所的成立與經營規畫,強調〈走出自己的風格〉,為年輕學子樹立治學的方向和典範。
副教授李世偉6月12日應慈濟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之邀擔任專題演講,講題為:「華人世界的宗教文化」。
副教授李世偉6月22日應臺北市保安宮之邀,擔任「保安宮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評論人;6月28日就《新修保安宮專誌》編纂相關事宜簽署合約。
二、專題演講
| 日 期 | 主講人 | 講 題 |
|---|---|---|
| 91.4.24 | 徐亞湘 | 日治時期的臺灣戲曲 |
| 91.5.23 | 鍾宗憲 | 圖像與民間文學詮釋 |
三、學術活動
本所5月7日通過91學年度開設課程課目和師資,遴聘: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蔡孟珍、林素英,慈濟大學助理教授許麗玲,輔仁大學副教授鍾宗憲,文化大學副教授徐亞湘及本校語文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呂嵩雁等分別擔任「獨立研究」課程指導教授。
楊振良所長5月21日召開本學年度第一次課程小組會議,討論通過修改本所課程結構,增設「哲學與民間文學」、「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中國學術流變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等四門課目。
本所於91學年度第一學期延攬大陸知名學者薛若琳教授來臺客座講學,將開設講授「民俗學研討——地方戲曲與目連戲」、「中共與民間文藝專題研究」課程。薛若琳教授現為中共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兼副院長,同時兼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儺戲學研究會顧問和《中華戲曲》名譽主編、文化部《文華獎》與中國戲劇家協會《梅花獎》評審等職。並擔任《中國戲曲志》副主編。
四、招生消息
楊振良所長5月14日,召開本學期第三次所務會議,通過自92學年度起,碩士班招生增列「推薦甄試」相關規定,員額暫訂為5名。
研究所91學年度招生考試共錄取一般生11名、在職生4名。
第21卷第2期(2002.05)
一、學人動態
於1月9日,通過91學年度第一學期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兼副院長薛若琳教授來所短期講學;講授「民俗學研討」及「中共與民間文藝專題研究」兩門課程。
專任副教授李世偉1月10日應本校鄉土文化研究所之聘,擔任該所研究生柯欣雅碩士學位論文審查委員,題目為:「近十年臺灣兒童讀經研究(1990-2001)」。
楊振良所長1月19日應問津學館之邀,擔任元月份「文化講座」專題演講,講題:「心靈的安頓——道家思想與現代社會」。
《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編輯委員會1月19日召開第三期出版會議,評選審查確定該期刊物出版內容,本所專任副教授李世偉擔任召集人。
於1月23日,通過91年重點推展工作預訂表,其中有關籌備國際學術會議和編纂民間文學理論叢書二項計畫,分別由助理教授黃連忠、副教授李世偉老師負責策畫執行。
專任助理教授黃連忠1月25-30日赴馬來西亞寬柔中學,實地考察域外華文教育現況,就中國語文(漢學)教學內容與資深華文教師座談交流;並對坊間書肆有關兩岸漢學專業圖書、著作發行流通情形普查筆記。
楊振良所長1月29日偕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蔡孟珍教授應臺北市建國中學之邀,擔任「九一建中紅樓文藝營」專題講座講席,講題:「進入古典戲曲天地」。
專任副教授李世偉3月3日應現代佛教學會之邀,參加該會主辦的「佛教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並於會中發表論文。
楊振良所長3月16日赴輔仁大學參加「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
楊振良所長3月19日應花蓮縣文化局之邀,擔任「文學下午茶」專題講座講席,講題為:「文學與廣告之藝術」。
楊振良所長3月20-22日赴臺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參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的「第三屆全國文化會議」,並對相關議題提出建言。
二、專題演講
|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 91.3.27 | 徐亞湘 | 臺灣民間戲曲的考察方法與經驗 |
| 91.4.24 | Philip Clart | 韓湘子信仰與傳說 |
三、學術活動
於2月26日,通過本所研究生每學期選修課程學分上限,及修改所長選薦辦法等提案,送交校務會議審查。
於3月27日,舉辦本所碩士學位論文發表會,如下: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
| 李宜芳 | 清代民間文學與社會慣俗之研究——以童養媳故事為中心 | 李世偉 |
| 林智偉 | 論朱熹書院教育之思想與實踐 | 黃連忠 |
3月28日,專任副教授李世偉率研究生一行8人,赴宜蘭碧霞宮參加奉祀岳武穆王101週年祭典暨遶境活動進行田野考察。
第21卷第1期(2002.02)
| 一、學人動態 | |
| 1 | 90年10月26-27日,楊振良所長偕李世偉副教授率研究生一行10人,赴中與大學參加第三屆「通俗與雅正文學」學術研討會。 |
| 2 | 90年11月1-2日,楊振良所長代表本校赴花蓮壽豐怡園渡假村,參加由花蓮縣文化局負責承辦的「第三屆全國文化會議──宜花東分區座談會」,就有關文化資產保存議題提出討論。 |
| 3 | 90年11月27日,召開本所90學年度第一次所教評會,通過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許麗玲先生下學期來所兼任,擔任「道教與民間文學」課程教席。 |
| 4 | 90年12月14日,本所專任副教授李世偉老師應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之邀,擔任該所研究生劉宜長碩士論文「金門劉氏宗親之研究」口試審查委員。 |
| 5 | 90年12月17日,佛光山文化院院長兼《人間福報》發行人釋依空法師於本校體育館國際會議廳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佛教的智慧與詩歌的美學」,由本所專任助理教授黃連忠擔任引言人。 |
| 6 | 90年12月17-22日,楊振良所長應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之邀,赴北京參加「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並拜訪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薛若琳教授、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祁連休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榮譽會長賈芝教授賢伉儷、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鄭一民教授、北京師範大學趙世瑜教授、遼寧大學烏丙安教授、曲彥斌教授等機構與學者,研議今年暑期兩岸學術交流合作相關事宜。 |
| 7 | 90年12月23-24日,楊振良所長轉赴天津拜訪天津市政治協商會議主席蔡世彥、副主席張好生、常委李莉等人,研商暑期舉辦兩岸中國文化研習營相關事宜。 |
| 8 | 90年12月29日,楊振良所長赴臺灣大學校友聯誼中心,參加周凱劇場文教基金會董事會議。 |
| 二、教學活動 | |||
| 1 | 90年12月12日,舉辦本所碩士論文發表會(一),如后: | ||
| 戴嘉辰 | 魯迅與民間文學 | 李世偉 | |
| 鍾珮煖 | 鳥的生殖意涵及其在民俗活動中的展現 | 楊振良 | |
| 高皓庭 | 「三國」主題諺語、歇後語之研究 | 黃連忠 | |
| 2 | 90年12月18日,本所專任助理教授黃連忠老師率研究生一行6人,由中國時報記者簡東源先生陪同引介,考察花蓮地區佛教寺院教育推廣及出版發行之概況。 | ||
| 3 | 90年12月26日,本所碩三研究生黃慧文結合課程所學,參加花蓮縣「90年度國民中小學鄉土教育課程教學活動設計競賽」,以「廟妙妙:大家來尋寶──拜訪花蓮市十六股延平王廟」乙題,榮獲國小組特優。 | ||
| 三、專題演講 | |||
|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 90.10.30 | 馬亞中 | 彈詞的文學化 | |
| 90.11.21 | 許麗玲 | 臺灣驅邪儀式中的人神關係 | |
| 90.12.17 | 釋依空 | 佛教的智慧與詩歌的美學 | |
| 四、開設課程 | |
| 1 | 90年12月14日本所召開90學年度第二次所務會議,通過90學年度第二學期遴聘:臺灣大學教授葉國良先生、淡江大學教授傅錫壬先生、中興大學教授謝明勳先生、臺灣師範大學蔡孟珍先生、臺東師院教授林文寶先生、成功大學教授王偉勇先生、逢甲大學副教授陳兆南先生、政治大學張堂錡先生、及本校語教系教授林素英先生等,分別擔任「獨立研究」課程指導教授。 |
| 五、招生消息 | |
| 1 | 校院系所: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班。 |
| 學 年 度:91學年度。 | |
| 招生員額:共15名(一般生10名,在職生5名,可流用) | |
| 報名日期:預訂於91年3月上旬 | |
| 筆試日期:91年4月28日 | |
| 考試科目:共同科目:國文、英文,專業科目:民間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思想史」兩科擇一應考。 | |
第20卷第3期(2001.8)
| 一、學人動態 |
| 1. 90年7月9日,本所90學年度碩一新生報到及座談,由楊振良所長主持。 |
| 2. 90年7月10日,召開本所89學年度第六次所務會議,修正通過本所90學年度課程結構調整規劃;以及楊振良教授連任所長乙案。 |
| 3. 90年7月15-19日,楊振良所長偕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蔡孟珍教授,率本所研究生一行14人赴承德,參加由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民間文藝研究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就(一)民間文藝方法、田野考察;(二)民間文藝對當代文明和人類發展的影響;(三)民間文藝與民俗、戲曲;(四)民間文藝與族群、信仰、倫理;(五)兩岸民間文藝的淵源及相互影響等主題,發表論文38篇。 |
| 4. 90年7月16日,楊振良所長於學術研討會議中,發表主題演講「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之課程規劃」。 |
| 5. 90年7月20日,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教授偕夫人宋梅影女士,於北京「全聚德」設宴接待楊振良教授一行學人。 |
| 6.90年7月22日,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薛若琳教授,於齊魯飯店宴請楊振良所長等一行學人,並就邀請大陸學者來所短期講學議題研商討論。 |
| 7. 90年7月24日,楊振良所長率一行學人,訪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由副主席張好生、副秘書長趙天皓、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曲耕莘等負責接待,就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的合作交流進行座談,廣泛交換意見。並假天津市人民劇場,由蔡孟珍教授與國家一級演員李莉女士擔綱,偕天津崑曲研究會票友舉行「崑曲折子戲觀摩會演」。楊振良教授並接受天津廣播電臺專訪,就臺灣崑曲發展現況及未來願景發表評論。 |
| 8. 90年7月25日,楊振良所長一行,於北京天賜莊設宴禮請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薛若琳教授伉儷、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教授伉儷。 |
| 9. 90年7月31日,本所專任副教授李世偉負責國科會89年度獎助「1960年代以來臺灣大專青年學佛運動」研究計畫乙案,完成結案。 |
| 10.90年8月1日,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助理教授黃連忠先生,應聘至本所專任。黃連忠先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專長中國佛學及中國思想史,集結相關論著逾百萬字。 |
| 11. 90年8月3日,本所主辦「2001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在楊振良所長規劃,李世偉副教授、黃連忠助理教授編校,正式結集出版發行。 |
| 12. 90年8月30日,本所專任副教授李世偉,應彰化縣阿夷社區文化協會之邀請,擔任專題講座,講題為「臺灣民間信仰概論」。 |
| 13. 90年9月4日,楊振良所長率碩三研究生戴嘉辰赴杭州,訪問浙江京崑藝術劇院;並與浙江崑曲研究會理事朱為總先生,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補助崑曲藝術活動的未來發展和細節,以及兩岸交流合作的方向,進行討論和評估。9月5日,赴紹興蒐集魯迅與民間文學相關資料。9月6日,赴浙江藝術研究院拜訪研究員洛地教授。9月7日,與蘇州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欒梅健教授、組織部王堯教授就兩校院所交流合作之議題和方向交換意見。9月10日,參加由撫順市政府主辦的「滿族風情節」慶祝活動。9月11日,參加遼寧省文聯主辦的「滿族經濟與(薩滿)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由臺灣佛教四大道場看臺灣宗教現象」。9月13日,赴遼寧大學文化傳播研究所,拜訪院長高凱征教授;並以「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課程規劃」為題發表專題演講,與遼寧省社會科學院民俗所所長曲彥斌、呂超、王新等諸位教授就兩校院所及兩岸學術交流議題,商討未來合作方向。 |
| 14. 9月14日,本所專任副教授李世偉,赴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參加國科會大型計畫「戰後以來臺灣地區宗教研究評介」座談會,確立論文研究撰述方向。9月26日,接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之委託,參與《典藏保安宮》專著計畫乙案,負責撰述〈歷史源流與發展〉乙節部分。 |
| 15.本所召開89學年度第六次所務會議,通過90學年度第一學期遴聘:臺灣大學教授葉國良先生、淡江大學教授傅錫壬先生、中興大學教授謝明勳先生、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蔡孟珍先生、臺東師院教授林文寶先生、成功大學教授王偉勇先生、逢甲大學副教授陳兆南先生、政治大學助理教授張堂錡先生、及本校語教系教授林素英先生等,分別擔任「獨立研究」課程指導教授。 |
| 二、專題演講 |
| 90.10.30 | 馬亞中 | 彈詞的文學性 |
| 90.11.21 | 許麗玲 | 道教、民俗與儀式 |
| 90.12.20 | 釋依空 | 臺灣佛教民間文學發展概況 |
| 三、教學活動 |
| 90年7月17-19日,楊振良所長一行,由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安排,赴承德參觀考察。 |
| 90年7月22日,楊振良所長率研究生一行14人,赴北京琉璃廠中國書店參觀,總經理李美琦小姐並就大陸目前古籍出版情形,以及《中國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內容,與同學們簡介、座談。 |
| 90年7月24日,楊振良所長率研究生一行14人,由天津市政協委員會王之音女士引導,赴戲曲博物館(原廣東會館)參觀;了解天津地區戲曲的興衰演化,主要透過經濟活動的商業行為、社會民俗發展變遷的過程,以及政治因素的影響。而會館的建築,正為天津戲曲的發展歷史提供完整的活化石。 |
第20卷第3期(2001.8)
一、學術活動
1. 90 年6 月3-4 日,由本校負責主辦,教育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花蓮縣教育局贊助之「2001 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於本校體育館國際會議廳隆重揭幕。會中邀請兩岸知名學者、專家就下列議題:(一)民間文學歷史發展、理論探索;(二)民間文學方法、田野考察;(三)民間文藝與政策;(四)民間文學與宗教;(五)民間文學與族群進行深入多元研討。透過本次學術會議,提昇民間文學的學術研究風氣,建立國內民間文學課程體系,加強海峽兩岸文教交流,同時帶動國內民間文學與鄉土教育方向之願景。
二、專題演講
90. 4.10 蘇慶華東南亞華人民間宗教介紹
90. 5.28 蔡孟珍古典的浪漫——崑曲
90. 6. 6 薛若琳大陸十大民間志書之編纂
三、學人動態
1.90 年4 月20 日,召開本所89 學年度下學期第2 次所教評會,由楊振良所長主持;通過90 學年度課程架構修正案,以及新聘教師審查作業。
2.90 年5 月7 日,楊振良所長應臺中二中之邀,於該校語文研習會中主講「欲把金針度與人——談大學聯招語文表達能力的命題趨勢」。
3.90 年5 月8 日,楊振良所長赴屏東女中,為高屏地區高級中學國文教師主講「進入語文表達能力測驗——談題型」。
4.90 年5 月9 日,召開「2001 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籌備會議,由楊振良所長主持,研商會議議程、場地、報名申請、海報、餐敘等相關作業及各組工作分配。
5. 90 年5 月14 日,本所第一屆研究生宋健行碩士學位論文口試審查,由羅清能教授主持,林文寶教授及楊振良所長為口試審查委員;論文題目為「我國傳統啟蒙教材研究——以臺灣地區為觀察重心」。
6. 90 年5 月20 日,由本所專任副教授李世偉負責主編之《臺灣宗教學會通訊》第一期,正式出刊發行。
7. 90 年5 月29 日,本校教評會通過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助理教授黃連忠於90 學年度起至本所專任;黃連忠先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8. 90 年6 月1 日,楊振良所長赴銘傳大學桃園校區參加該校中文系與中國修辭學會共同主辦之「第三屆中國修辭學學術研討會」;並擔任上海復旦大學陳光磊教授發表之〈陳望道先生對修辭學的歷史貢獻〉論文特約討論。
9. 90 年6 月1 日,應邀參加「2001 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與會大陸學者一行9 人抵臺;楊振良所長偕李世偉副教授親赴桃園中正機場迎接,並安頓於臺北市南海路教師會館。
10. 90 年6 月2 日,應邀參加「2001 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於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廳,展開學術研討會活動系列之2「古典的浪漫——崑曲與曲藝的對話」演出。節目由本所研究生劉增鍇主持,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蔡孟珍擔綱演出,浙江崑劇院二級演奏員朱為總擔任文武場總監,晚會進行極為成功。6 月5 日,並前往太魯閣地區實地考察原住民傳統民俗文化。
11. 90 年6 月4 日,本所第一屆研究生劉育玲學位論文口試審查,由謝明勳教授主持,金榮華教授及李世偉副教授為口試審查委員;論文題目為「臺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林修平由牛川海教授主持,林嵩山教授及楊振良所長為口試審查委員;論文題目為「文藝與政策——毛澤東〈延安文藝講話〉與大陸民間文學發展之關係」。
12. 90 年6 月15 日,本所第一屆研究生官宥秀碩士學位論文,由羅清能教授主持,曾子良副教授及楊振良所長為口試審查委員;論文題目為「臺灣閩南語移民歌謠研究」。
13. 90 年6 月18 日,楊振良所長赴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擔任該校中文研究所研究生侯淑娟博士學位論文「浣紗記研究」口試審查委員。
14. 90 年6 月22 日,本所第一屆研究生劉增鍇碩士學位論文,由蔡孟珍教授主持,楊振良所長及林嵩山教授為口試審查委員;論文題目為「大陸曲藝近五十年在臺灣之發展」。
15. 90 年5 月29 日,本所召開89 學年度第四次所務會議,通過90 學年度第一學期遴聘:臺灣大學教授葉國良先生、淡江大學教授傅錫壬先生、臺東師範學院教授林文寶先生、東華大學教授謝明勳先生、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蔡孟珍先生、花蓮師範學院教授林素英先生、逢甲大學副教授陳兆南先生、東吳大學副教授王偉勇先生、政治大學助理教授張堂錡先生等分別擔任「獨立研究」課程指導教授。
四、教學活動
1. 90 年4 月28 日,本所兼任副教授曾子良率研究生一行12 人,赴花蓮縣吉安鄉五穀宮採集民間歌謠;下午至老人會館與客家歌謠教唱班聯誼,羅玉郎先生現場以胡琴演奏客家歌謠。
2. 90 年4 月25 日,本所專任副教授李世偉率研究生一行11 人,赴花蓮縣新城鄉泰雅族紋面工作室參觀教學;並與負責人田貴實先生就少數民族民俗文化保存,與田野調查體驗進行座談。
3. 90 年5 月18 日,本所專任副教授李世偉率研究生一行11 人,赴臺北市漢聲雜誌社參觀見學,並與發行人黃永松先生就書籍編輯、發行與文化保存之關係舉行座談。
4. 90 年5 月19 日,本所兼任副教授曾子良率研究生一行12 人,由中國時報記者簡東源先生引領,赴花蓮縣吉安鄉勝安宮、慈惠堂採集民間歌謠、諺語。
5. 90 年5 月30 日至6 月1 日,「2001 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活動系列之一,由「月圓兩岸明——漢學圖書展」揭開序幕;本所特邀萬卷樓圖書公司假本校弘道樓一樓中庭展售兩岸漢學圖書,並提供相關資訊予莘莘學子,獲得熱烈迴響。
6. 90 年6 月6 日,藉本次召開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之便,楊振良所長特邀曾來本所短期講學之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教授與同學座談,就其即將發表新著《儺魂、儺史、儺文化》(將由臺灣學生書局出版)簡介說明,以饗同學。
7. 應大陸河北省民間文藝家研究會之邀,楊振良所長於7 月15-26 日,率本所師生一行16 人前往承德市參加「海峽兩岸民間文化論壇」,進行學術交流; 7 月24日在天津與天津曲界聯演一場崑曲,以加強兩岸文化藝術交流。
五、招生消息
1. 本所90 學年度碩士班入學考試已於4 月29 日完成筆試,並於5 月18 日放榜;計錄取一般生劉予臻等10人,在職生董學奇等5 人,合計15 人。截至6 月22日為止, 15 名正取生已有14 名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