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專題演講

95. 3.16        閻 嘉            當代西方文論

 

第24卷第4期(2005.11)

一、學人動態

鄭阿財教授7月5-20日前往俄國聖彼得堡參加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擴大幹事會議,並在俄國東方學研究所進行敦煌寫本的閱讀與敦煌學研究的考察;8月20-21日參加成功大學中文系、臺灣文化研究中心「紀念婁子匡先生百歲冥誕之民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並擔任特約討論人。

二、出版訊息

文學新鑰•第3期

本系學術年刊,7月出版,篇目:〈禪宗歌詩行路難綜論〉(鄭阿財)、〈莊子齊物論的終極義諦及其奇詭書寫〉(陳德和)、〈王船山人格美學探究〉(陳章錫)、〈論屠隆清言中淡適的生命情境〉(鄭幸雅)、〈論撰集百緣經的授記故事〉(梁麗玲)、〈寫本與版刻之俗字比較研究〉(蔡忠霖)、〈論80至90年代新詩社群的結構與思維〉(丁威仁)、〈魯迅與張愛玲文學的現代性與虛無感〉(侯作珍)。

 

第24卷第3期(2005.08) 

學人動態

  1. 鄭阿財教授4月10日擔任嘉義大學中文系「第二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特約討論人;4月15日應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之邀演講,講題:「臺灣民間傳說的文化傳承與變衍」;4月16日應國立歷史博物館「荒漠傳奇•璀璨再現──敦煌藝術大展」之邀演講,講題:「藏經洞的發現與敦煌學發展」;4月29日參加本校「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並擔任主持人及論文特約討論人;5月14日應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之邀演講,講題:「敦煌學的發展與現況」;5月21日應市立高雄美術館「荒漠傳奇•璀璨再現──敦煌藝術大展」教師研習之邀演講,講題:「沙海佛光化敦煌──莫高窟的興衰與敦煌學發展」。
  2. 陳章錫所長6月8日應邀至臺北市立師院國民教育所博士班專題演講,講題:「小戴禮記的教育觀」。

 

第24卷第2期(2005.05)

學人動態與學術活動

  1. 鄭阿財教授3月13日、27日分別主持臺北金光明寺、基隆極樂寺佛教信徒大學「敦煌與絲路文化」講座,主講:「佛教東傳與絲路文化」。
  2. 本系獲國科會、教育部、中華發展基金、純智基金會、新文豐書局及里仁書局贊助,於4月29-30日舉辦「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並舉行「明代學術的各種研究面向及其對當今文化可能之貢獻」綜合座談。
  3. 本系5月1日舉辦「第四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符號學學術研討會」,如下:
    研究生 論文題目
    高知遠 詩的純粹美感──從〈詩辨〉看嚴羽的詩歌美學
    洪麗玫 酒的意義初探──以蘇軾為討論中心
    楊士瑩 蘇軾詩畫理論的研究──符號學式之詮釋
    王靖丰 80年代黃凡、林燿德都市小說「空間意象」研究
    張雅君 未完的傳奇:以敘事觀點分析老報人的領導事蹟
    楊孟蓉 地久天長恨有時──王安憶《長恨歌》中的時空情境與自我圖像
    康 珮 殺人無罪,對抗有理?──析論《水滸傳》聚義過程中的「殺人」意涵
    劉萬青 孟浩然〈春曉〉詩之新解
    何儒育 隱喻的擺蕩──《全唐詩》中鞦韆符號類型析探
    柯佩君 《家變》文字析論
    林以衡 鄭清文小說「舊鎮」、「河流」意象研究
    張俐璇 記憶拼圖──鍾文音《昨日重現》家族史書寫中的嗅覺符碼與影像圖誌
    陳明成 左右逢源?「陳逢源」現象的再思考──試以陳逢源與賴和的比較為思考的起點
    陳慶德 論法國新小說阿蘭•羅伯──格里耶《窺視者》一書中時間的敘事──一種不可見的現象學時間?

 

第24卷第1期(2005.02)

一、學人動態

  1. 陳章錫所長10月15日擔任中興大學「第五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學術研討會」特約討論人。
  2. 鄭阿財教授10月29-30日參加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2004漢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並擔任特約討論人;11月13-14日擔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暨說唱傳承表演」主持人及特約討論人;12月13-19日前往越南河內及諒山,執行蔣經國基金會補助「漢文化傳播與演變之考察研究--以近百年來北越民俗為中心」計畫之田野調查及工作會議。
  3. 李正治副教授11月16日擔任臺灣師範大學「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特約討論人。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3.11.17 陳國燦 火燄山下的古文明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於11月17日主辦「第12屆南區六校中文所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如下: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楊德威 析論漢文佛典俗化的痕跡--以〈難陀出家緣起〉為例
    陳維君 從《佛本生故事》到《包待制智勘灰闌記》--關於「二母爭子」類型故事的一些考證及觀察
    鄭朝通 莊子言意觀與六朝詩學之關係初探
    林佳惠 從張我軍的文學理論看臺灣現代性的一個面向
    張惠婷 黃凡都市小說詮釋
    白品鍵 論楚滅若敖氏
    張淵盛 殷代信仰中「帝」之地位研究
    陳玟璇 論〈杜十娘怒沈百寶箱〉之悲劇意涵--以契約形成與破壞為考察基點
    馬琇芬 論女性在宗法人倫文化中的處境--以劉向《列女傳》為例
    張瓊霙 〈秋胡變文〉之婆媳關係及其心理層面探析
    陳英梅 西王母形象研究--以兩漢銅鏡為考察核心
    柯玫妃 王陽明詩作之曾點意象析論
    林淑芬 顧炎武「疑孟之說」辨析
    邱湘雲 許渾及其詠史詩之成就--以〈咸陽城東樓〉一詩為例
    柯佩君 論近代漢語的「V+掉」--兼論「V+掉」中「掉」的虛化現象
  2. 本系94年1月7日與育達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進行文學交流,以小說「兒子的大玩偶」為主題進行討論。
  3. 本系獲國科會及教育部贊助部分經費,擬於94年4月29-30日舉辦「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就「明代學術的各種研究面向及其對當今文化可能之貢獻」舉行綜合座談。
  4. 本系擬於94年5月1日舉辦「第四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符號學學術研討會」。

 

第20卷第3期(2001.8)
一、招生消息

南華大學經多年籌設,企盼在傳統中國文學研究的基礎之上,開發文學與當代研究的全方位課題,以拓展文學研究的國際視野,達到融攝中西文學理論的目標;過程中,綜合各方建議加以改善,終得教育部之肯定,乃於民國88 年同意設系,再經詳實規劃,於89 學年度申請招生,最終教育部同意於90 學年度開始招生。本學系規劃六大課程群為其特色,其中包含文本研讀與欣賞創作學程、理論與方法學程、類型文學學程、語言學學程、文學史學程、應用文學學程。此外,將協調本校中程教育發展計畫及各學院系所業務運作,與哲學所合開中國哲學系課程,與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合開文藝美學系列課程,並配合語言中心課程,以培養學生第二外語專長及能力。未來並規劃建立與歐美漢學界、大陸重點研究學校之學術交流互動,並設講座課程,邀請歐、美、港、澳、日本之學者短期講座,以提升學生國際視野。

二、學術研討會

1.本所4 月28 日舉辦「第七屆南區五校中國文學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此研討會歷年由南華大學、中正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高雄師範大學五校輪流辦理,本學年度由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主辦。而與以往不同的是,為提升本研討會之論文素質,故由本屆開創各校自審之審稿制度,期盼能收到預期之效果。議程如下:

研究生 論文題目 講評人
黃武智 先秦諸子思想興盛的政治原因析論 林玫孜
洪鎰昌 論思想啟發──以康有為「羊城之陳建明會」為例 陳建明
解昆樺 《昭明文選》中鄴下贈答詩的情志空間 鄭雅竹
張嘉惠 《世說新語•賢媛篇》的女性閱讀 黎慕嫻
江江明 試論《浮生六記》中所呈現之結構及女性婚姻和愛情 黃懷萱
薛甯今 談姚一葦「舊瓶裝新酒」理論的實踐──以《碾玉觀音》為觀察對象 劉純杏
劉純杏 蘇軾與王安石關係考 陳麗紅
林恭億 六朝志怪中的樂園意識 張嘉惠
王文仁 章回小說形式結構之美學意涵 劉美君
易天任 《呂氏春秋》的「氣」觀念 解昆樺
黃麗月 從〈寄鶴齋賦〉切入論洪月樵的「行/藏」 陳沛淇
曾怡嘉 試論儒家教育思想的泛道德主義──以《禮記•學記》為探討中心 陳致宏
陳致宏 客觀語境與《左傳》外交辭令 楊慶豐
殷肇霙 試論宮體詩中的女性地位 徐千雯
郭安妮 試論孫元衡《赤嵌集》中的草木詩 吳毓琪

2.本所於4 月29 日舉辦「第二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符號學研討會」,文學符號學學術研討會,乃南華大學文學所之一大特色,文學符號學不僅為本所學生必須修習之課程,並由此出發,藉著研討會之形式努力將其推廣至國內文學研究界;中外文學理論之研究與實際應用,乃為文學所創立之理念與特色之一,亦為本所之所以特出於傳統中文學系之重要原因,而為貫徹此一理想,文學符號學與文學社會學學術研討會應運而生,兩者交互興辦,創所至今,未曾間斷;而本學年度輪至文學符號學研討會之舉辦。議程如下:

研究生 論文題目 講評人
陳致宏 主觀語境與《左傳》外交辭令 周玟慧
呂蓓蓓 邵氏電影婦女政策──〈以黃梅調梁祝〉電影第四場符號分析/窺探 洪喬平
陳忠信 試探《說文》中的混沌神話 陳福智
陳康芬 歷史記憶的置換──論西川滿〈赤嵌記〉中的臺灣歷史話語與神話論述 吳怡慧
李嘉琪 試論蘇辛詞在中國詞壇「新規範」的建立 張于忻
林碧慧 《紅樓夢》石牌坊象徵研究 周翊雯
王正良 革命、解放與新青年──兼論《新青年》所刊詩作 朱文光
陳沛淇 1947 高砂百合歷史神話之拆解與建構 呂佳龍
丁亮論 《文心雕龍•神思篇》中的認知結構 吳智雄
陳國偉 恐懼但渴望著──「愛滋」在當代小說中的存在意義 王文仁
柯喬文 〈李仲文女〉故事系列的敘事結構 廖俊裕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