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學人動態

本系聘請之客座教授蘇州大學羅時進教授,於6月24日離臺返回蘇州。

二、學術活動

    1.本系與國父紀念館主辦之「有鳳初鳴──漢學多元化領域之探索學術研討會」,於5月25-26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

    2.學術討論會:

            95. 4.12        朱孟庭        姚際恆《詩經通論》的文學闡釋 ──語法論與筆法論

            95. 6.14        薛雅文        陳繼儒《陳眉公家藏秘笈續函》小說類作品研究──
                                                     以《談苑》(又稱《孔氏談苑》)為例

 

三、出版訊息

    1.東吳中文學報•第12期

95年5月。篇目:〈孔融〈薦禰衡表〉與〈論盛孝章書〉〉(林伯謙)、〈漢魏晉樂賦中音樂審美思想分析〉(郭慧娟)、〈儷古同體探源〉(陳松雄)、〈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析論〉(陶子珍)、〈明代神廟劇場研究〉(羅麗容)、〈《金瓶梅》中的戲劇世界〉(高禎臨)、〈《寶顏堂祕笈》所收宋何薳《春渚紀聞》小說研究〉(薛雅文)、〈《烏絲詞》受廣陵詞壇影響研究〉(蘇淑芬)、〈袁枚論《詩》的文學闡釋〉(朱孟庭)。

    2.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3期

95年6月。篇目:〈建甌方言來母白讀念為t、s的語音現象〉(金彰柱)、〈郭店竹簡與鄒衍學派關係蠡探〉(張厚齊)、〈論秦漢之際「五行」與「四方」及「四時」會合時所形成的兩種模式〉(郭國泰)、〈張舜徽之文獻學探析〉(吳健誠)、〈從《山海經》論人魚形象的演變〉(洪慧鈺)、〈敦煌變文〈捉季布傳文〉與所本史傳之比較研究〉(陳伊婷)、〈佛經「魔女惑佛」與〈破魔變文〉之比較〉(侯紀萍)、〈析論許自昌《水滸記》中的情與義〉(李紹雯)、〈元以前戲曲樂器淵源考〉(陳采玉)、〈元雜劇《桃花女》及其相關問題研究〉(陳新瑜)、〈明應王殿「忠都秀」戲曲壁畫再探〉(連蔚勤)、〈論洪昇《四嬋娟》的創作特色〉(廖柏榕)、〈從散文看張愛玲的「對照」審美觀〉(崔家瑜)、〈從摺疊到鋪展的愛──論席慕蓉的原鄉書寫〉(譚惠文)。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學人動態

  1. 黃登山教授1月10日、2月12日分別應經國技術學院、臺北科技大學之邀演講,講題:「中國古典詩文常用的寫作技巧」。

  2. 本系資深教授陳郁夫教授於95年2月退休。

  3. 蘇州大學中國文學系羅時進教授擔任本系94學年第2學期客座教授。本學期教授「唐詩專題研究」、「中國文學史(一)」、「詩選及習作」課程。

二、專題演講

    95. 3. 1        蔡信發        《史記》義法

    95. 3.22       蔡信發          班、馬異同

三、學術活動

本系常態學術討論會,如下:

    日 期            主講人                講        題                                    講評人

    95. 3. 8            簡毅銘                純粹的道德與世俗的功                                    賴貴三
                                                        利──以《了凡四訓》、《人譜》為例

    95. 4.12            朱孟庭                姚際恆《詩經通論》的                                    洪國樑
                                                        文學闡釋──語法論與筆法論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06.02)

一、學人動態

本系林伯謙副教授、蘇淑芬副教授自94年2月升等為教授。

二、專題演講

    94.11.16        曹林娣        地上之文章──蘇州園林賞析

    94.12. 7         王小盾        經典之前的中國智慧:關於黑水、昆崙、蓬萊、鴟龜和龍神話的研究

三、研究計畫

    1.    本系94學年度榮獲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如下: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連文萍                明代詩歌啟蒙教育資料輯點及研究

    2.本系94學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如下: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丁原基                            檢視並編纂具有特色之共同與通識教材(大一國文部分)

    沈心慧                            中國文字動起來──透過動畫,讓文字學更有趣

    許清雲                            推動全校學生國文能力檢定考試及樂學配套措施

    陳松雄、林伯謙         共通教育國文科教學卓越計畫──建立國文教學特色

    蘇淑芬                            穿越時空的辛棄疾

    劉正忠                            開發現代詩創作演練的新方法

 

四、學術活動

    94.10.12            吳清輝        古典文獻數位化研究思考

    94.11. 9             許清雲        文史研究新思維與實證

    94.12.14            譚惠文        從摺疊到鋪展的愛──論席慕容的原鄉書寫

    94. 1.11            陳恆嵩         利用《四庫全書》治學時應注意的問題

 

五、出版訊息

    1.魏晉六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94年9月出版。篇目:〈《文心雕龍》的學術價值〉(王更生)、〈魏晉六朝文藝理論中之「情」、「理」觀研究〉(羅麗容)、〈關於梁朝「貴遊子弟多無學術」之辨析〉(魯同群)、〈梁武帝文學功用析論〉(林宜陵)、〈清逸與狂癡──兩種名士人格內涵之比較及其關係建構〉(吳冠宏)、〈從佛經到志怪──以六朝志怪觀世音應驗故事為例〉(謝明勳)、〈〈山居賦〉與始寧墅莊園文化〉(王次澄)、〈陸機之才學及其對南朝麗辭之影響〉(陳松雄)、〈庾信詩文之用典藝術〉(張仁青)、〈清拔古直,詭博不經:吳鈞體論綱〉(萬光治)。

    2.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2期

94年7月出版。篇目:〈清初廣陵詞人群體之詞學活動──《廣陵倡和詞》之探析〉(林宛瑜)、〈宋元戲曲「砌末」研究〉(陳伊婷)、〈探析《笑府》中所嘲諷的世情〉(林禎祥)、〈臺灣原住民神話之地底世界觀初探〉(黃昭敏)、〈論楊絳《洗澡》的敘事特色〉(葉含氤)、〈試論李榮春小說中的中國主題思想〉(江靜怡)、〈《昭明文選》畋獵賦之研究〉(嚴克強)、〈《詩經》「頂真」研究〉(李麗文)、〈愛的代價──敘說〈任氏傳〉、〈霍小玉傳〉、〈步飛煙〉中為愛就死的執著女性〉(賴文君)。

    3.有鳳初鳴年刊創刊號

94年9月出版。篇目:〈從《夷堅志》看不可變的命與可變的命〉(金周映)、〈吳澄《道德真經註》「道論」探析──兼論理學與老學的交涉〉(劉怡君)、〈劉克莊仕官時期詞作探析〉(盧雅惠)、〈傳女怨之奇──論《怨女》中的意志世界〉(賴玟如)、〈從純色探析李賀詩中的情緒〉(趙路得)、〈蘭陵王假面樂舞考〉(周芃谷)、〈鍾馗戲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陳新瑜)、〈達觀禪師與湯顯祖〉(陳采玉)。

 

第24卷第4期(2005.11)

一、學人動態

  1. 羅麗容教授7月6日參加中國文化部江蘇省文化局「第二屆中國崑曲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明清兩代蘇州崑班之組織制度與社會活動〉。

  2. 劉正忠助理教授7月21、28日參加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臺灣文學教學研習營」演講,講題:「現代散文讀法舉隅」。

  3. 黃登山教授8月6日應邀至國父紀念館演講,8月16日應邀至臺北師範大學語文研究所演講,講題:「古典語文常用的寫作技巧」。

  4. 許清雲教授於8月19-22日擔任山東省青島「人與自然:當代生態文明視野中的美學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講評人;9月2日應邀至蘇州大學演講,講題分別:「王維山水田園詩欣賞」、「臺灣民間歌謠」。

  5. 陳松雄教授9月26-30日應邀日本東京大東文化大學中國學科演講,講題分別:「六朝儷辭興盛之原因及其表現之特色」、「儷古異同之比較」。

  6. 本系於94學年度第一學期,特別邀請蘇州大學曹林娣老師至本系擔任專任客座教授。曹教授為西北大學古代文學(先秦兩漢)碩士,專長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園林文化,本學期於本系擬開設「中國文學史」、「詩選」「古籍整理研究」等課程。

  7. 本系94學年新聘專任教師計有4位:劉文起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專長為先秦諸子、中國哲學史,擬於本系開設「先秦諸子研究」、「老莊思想專題研究」;陳慷玲助理教授,東吳大學文學博士,專長為詞學、古典詩歌,擬開設「詞選及習作」、「蘇辛詞」等課程;鍾正道助理教授,東吳大學文學博士,專長為現代散文、現代文學批評,擬開設「現代文學史」、「現代文學批評」等課程;涂美雲助理教授,東吳大學文學博士,專長為學術思想史、諸子學,擬開設「老子」等課程。

  8. 本系94學年新聘兼任老師計8位,林平和教授講授「聲韻學」;陳維德教授講授「書法研究」;張維中講師開設「現代散文選讀及習作」等;柯香君、蕭開元、王曉雯、黃文正、連蔚勤等5位講師皆擔任「大一國文」課程。

  9.  

第24卷第2期(2005.05)

一、學人動態

  1. 黃登山教授1月22日應邀至國父紀念館演講,講題:「古典詩和現代流行歌曲的起承轉合」;3月22日擔任孔孟學會與中央日報「孔孟思想與現代人生系列座談會」引言人及與談人。
  2. 鹿憶鹿教授2月13-14日參加北京民俗博物館「民俗國家的日曆──傳統節日與法定假日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3月23日應邀至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演講,講題:「我界與他界──從《山海經》到臺灣原住民神話」。
  3. 丁原基教授3月11日應邀參加臺灣大學「全國公私立大學校院圖書館館長聯誼會會議」並進行學術交流,會中主持提案討論及綜合座談「整合與合作」。
  4. 本系3月23日邀請王次澄教授演講,講題:「西方學人心目中的中國古典詩論」。

二、學術活動

  1. 學術研討會: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4.1.5 陳素素 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送浮屠令縱西遊序〉宅句修辭特色略探
    94.3.2 黃登山 中國古典詩的線索設計研究
  2. 本系93學年度第2學期博士生提交畢業論文初審者,如下: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沈惠如 戲曲編劇從原創到改編之研究 曾永義
    林聖傑 殷周金文人物名號研究 許錟輝
    黃東陽 唐五代志怪傳奇之記異題材研究 王國良
  3. 本系4月23日舉行「魏晉六朝學術研討會」。

 

第24卷第1期(2005.02)

學人動態

  1. 許錟輝教授10月2日參加政治大學中文系「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講評論文;12月18日參加輔仁大學中文系「形聲專題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2. 曹惠民教授10月20日應邀至元智大學中文系演講,講題:「華文文學的新紀元與新版圖」;10月24日應邀至政治大學中文系演講,講題:「我與臺灣文學研究」;10月27-28日參加國家臺灣文學館「臺灣新文學重大事件學術研討會」講評論文;11月22日應邀至東海大學中文系演講,講題:「大陸現代文學研究新趨勢」;12月7日應邀至中央大學中文系演講,講題:「一切從『左聯』開始」;12月21日應邀至世新大學中文系「藝術創作名家系列」演講,講題:「現代女作家的不同創作取向」。
  3. 陳松雄系主任、許清雲教授及羅麗容教授於11月5-8日參加由北京大學與蘇州大學「中國文學史百年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發表論文〈六朝麗詞在中國文學史上之地位〉、〈元兢調聲三術在中國文學史上之地位〉、〈論戲曲史與文學史範圍之釐清--戲曲史是否該歸屬文學史〉。
  4. 本系於93學年度第2學期邀請蘇州大學中文系主任湯哲聲教授至本系擔任專任客座教授,專長為中國現當代通俗文學。於本系所開設「現代小說選讀及習作」、「現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賞析」課程。
  5. 本系於93學年度第2學期邀請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及內亞洲系Senior Lecturer王次澄教授至本系擔任兼任客座教授,專長為古典詩文。於本所開設「六朝詩文研討」課程。

 

第23卷第4期(2004.11)

學人動態

  1. 劉正忠助理教授於7月6日應邀至政治大學中文系演講,講題:「男性作家眼中的都市」;8月6日應聯合文學月刊之邀演講,講題:「負面詩學」。
  2. 黃登山教授於7月25日應邀至錢穆故居演講,講題:「古典詩和現代流行歌曲的起承轉合」;榮獲本校92學年教學優良教師。
  3. 許錟輝教授8月退休,93學年起改聘為兼任教授。
  4. 江淑君老師8月起轉任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副教授。
  5. 本系於93學年度第一學期,邀請蘇州大學中文系曹惠民教授至本系擔任專任客座教授。王教授為四川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專長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自1980年以來,長期擔任現當代文學、臺灣文學教學和研究工作。本學期開設「現代文學作品欣賞」、「中國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賞析」、「臺灣文學研究」等課程。

 

第23卷第3期(2004.08)

一、學人動態

  1. 許清雲教授4月8日應邀至南京師範大學參訪並演講,講題:「元兢調聲術對五言律詩聲律的影響」;4月16日應邀至福建師範大學參訪並演講,講題:「唐詩演進史遺漏的一個問題」;4月20日應邀至山東師範大學參訪並演講,講題:「唐詩發達的重要因素」;4月22日應邀至山東大學學術參訪並演講,講題:「唐詩演進中的聲律問題」;4月23日應邀至復旦大學學術參訪並演講,講題:「中國文學的審美特性」;4月26日、29日應邀至蘇州大學學術參訪並演講,講題分別:「王孟田園山水詩之寫景技巧」、「唐詩演進的音律問題」。
  2. 許錟輝教授4月17-18日參加輔仁大學中文系主辦「第十五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並擔任季旭昇論文特約討論人,及第五場會議之主持人。
  3. 客座鄭頤壽教授4月19日應邀赴成功大學中文系演講,講題:「兩岸辭章學研究隅談」;5月24日應邀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演講,講題:「陳望道先生修辭學思想的兩度飛躍」。
  4. 黃登山教授於5月3日、22日分別應邀至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市立臺北師院應用語文研究所演講,講題:「中國古典詩線索設計之研究」;5月29日應實踐大學通識中心之邀參加學術討論會,擔任許紅霞論文〈南宋中日僧人的交流及影響〉之講評人;6月9日應世新大學中文研究所之邀參加學術討論會,擔任劉文起論文〈宋濂對《老子》之認知〉之講評人。
  5. 陳松雄主任5月22日應邀赴國父紀念館演講,講題:「欣賞中國文學之美」。


二、學術活動

1.本系115-117次學術討論會:

主講人 講        題   
王清信 金屬活字印刷術的起源問題  潘吉星先生說法商榷
譚惠文 鍾文音的旅行書寫
蘇淑芬 陳維崧風土民情之詞研究

2.本系研究生學會5月15日主辦「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第十二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如下:

研究生 論  文  題  目
林宛瑜 論浙西詞派之詞學觀  以朱彝尊為探討中心
王偉建 論南宋儒將辛棄疾對孫子兵法的活用
薛雅文 淺探《寶顏堂祕笈》及臺北國家圖書館現存版本考略
彭國龍 方苞《儀禮析疑》研究
吳俐雯 《堅瓠集》中歲時節令的探析
陳純禎 金翅鳥降凡,赤鬚龍下界--論《說岳全傳》中岳飛與兀朮之將帥形象
湯崇玲 神與物「遊」--論創作的自由與創作的規範
莊美芳 天梯神話

 

3.本系5月23日舉辦「先秦兩漢學術研討會」。

4.本系92學年度,如下:

研究生  論 文 題 目  指導教授
●博士班    
黃東陽 唐代志怪傳奇之記異題材研究 王國良
吳清輝 中國古典文獻數位化 陳郁夫
謝俐瑩 崑劇折子戲研究 曾永義
劉美芳 七子戲研究 曾永義
沈惠如 戲曲編劇學研究 曾永義
●碩士班    
宋伊霈 楊喚童詩研究 沈 謙
鄭誼慧 清末民初國學類雜誌研究 林慶彰
曹 琦 柳如是研究 簡恩定
王馨雲 有關《聊齋》之清代戲曲文學研究 羅麗容
彭國龍 方苞《儀禮》學研究 林慶彰
林佳芬 王安憶《長恨歌》研究 沈 謙
劉勝權 客粵方言音韻比較研究 古國順
劉怡君 吳澄《道德真經註》研究--兼論老學與理學的交涉 江淑君

 

第23卷第2期(2004.05)

一、學人動態

  1. 黃登山教授1月7日、8日、10日、11日應邀赴公益電視演講錄影,講題:「中國古典詩的轉法」;2月23日應邀赴景美女中演講,講題:「詩歌的起承轉合」;3月27日應邀赴錢穆故居演講,講題:「孟子的幽默」。
  2. 羅麗容教授3月13日應邀參加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辦之「臺灣文物精選展--館藏文物與民間收藏的對話」展覽活動第六梯次研習會發表專題演講,講題:「中國古劇場演變研究--兼論臺灣古戲臺」。

二、學術活動

本系舉行第113、114次學術討論會如下: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講評
93. 1. 7 吳清輝 古典文獻標準化數位流程概述 陳郁夫
93. 3. 3 鹿憶鹿 百年來臺灣原住民神話研究回顧 金榮華

 

第23卷第1期(2004.02)

一、學人動態

  1. 鹿憶鹿教授、朱孟庭副教授、劉正忠(唐捐)助理教授,10月17-18日參加「第八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擔任趙衛民、謝靜國、陳大為論文討論人。
  2. 劉正忠(唐捐)助理教授10月18日參加「20世紀臺灣男性書寫的再閱讀--完全女性觀點」學術研討會,擔任黃儀冠論文特約討論人。
  3. 陳恆嵩副教授11月1日參加錢穆故居及本校舉辦之「錢穆思想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論錢穆與經今古文問題〉。
  4. 許清雲教授於11月1-2日參加「第五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第一場會議之主持人,以及擔任金華珍論文講評人。
  5. 許錟輝教授、陳素素副教授於11月1-2日參加「第五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擔任黃麗娟、張春榮論文講評人。
  6. 博士生張俐雯於11月1-2日參加「第五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2.11.5 鄭頤壽 辭章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92.12.10 王兆鵬 唐宋詞的抒情範式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學術討論會: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2.10.1 葉純芳 孫詒讓的輯佚成果--《周禮三家佚注》
    92.11.5 連文萍 以詩學書寫建構自我的圖像--試論梁橋《冰川詩式》的竄刊策略與所反應的明代詩學面相

     

  2. 博士生薛雅文12月27日榮獲第13屆「財團法人趙廷箴文教基金會」獎學金,陳松雄主任受邀參加觀禮並致詞。
     
  3. 論文考試:
    碩士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碩士生    
    吳安清 虎姑婆故事研究 鹿憶鹿
    趙修霈 審美、生活與感受--段成式與《酉陽雜俎》之研究 王國良
    連蔚勤 常用合體文字結構研究 許錟輝
    吳麗珠 《四庫全書》臺灣文史相關資料之研究 吳哲夫
    博士班    
    陳明義 朱熹《詩經》學與漢學傳統異同之研究 林慶彰

 

第22卷第4期(2003.11)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於92學年度第一學期,特別邀請蘇州大學王繼如、南京師範大學鍾振振教授至本系擔任專任客座教授。王教授專長為訓詁學、敦煌學、古文獻學,本學期開設「訓詁學」、「敦煌學」、「文獻學專題研究」等課程;鍾教授專長為詩詞楹聯創作、文學文獻校注、詞學研究,本學期開設「應用文及習作」、「文學文獻學校注」、「詩學專題研究」等課程。
  2. 本系92學年度新聘兼任教師計有十位:金榮華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專長為民間文學、通俗文學、比較文學等,本學期開設「民間故事專題研究」課程;林明德教授,政治大學中文博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專長為臺灣文學、比較文學等,本學期開設「臺灣文學專題研究」課程;,莊祖煌副教授,筆名白靈,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史帝文斯理工學院碩士,本學期開設「現代文學概論」課程;張瑞濱助理教授,中華大學科技管理所博士,現任國父紀念館館長,本學期開設「應用文及習作」課程;馮曉庭助理教授,東吳大學中文系博士班畢業,現任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本學期開設「國學導讀」課程。另聘有周美慧、陳素英、翁敏修、許蓓苓、簡毅銘講、黃東陽講師等,教授大一國文等課程。

二、研究計畫

本系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於92年8月1日至93年7月31日執行之畫如下:

主持人 計畫名稱
丁原基 六十種類書研究書目(j)
江淑君 宋代老子學研究--論「佛道交涉」的老學視域
鹿憶鹿 百年來臺灣原住民神話研究評述
陳恆嵩 春秋三傳著述現存版本目錄
許錟輝 1949年以來大陸地區說文論著專題研究
劉正忠 幽暗意識,魔怪意象與現代中國詩(1917-1949)

三、學術活動

本系於10月25日在本校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行「時代與世代:臺灣現代散文學術研討會」。

 

第22卷第3期(2003.08)

一、學人動態

  1. 本校文學院主辦,哲學系、歷史系及本系承辦之「第18屆系際學術研討會——e世代文化的因應」於4月29日舉行,許清雲教授擔任第七場主持人,侯淑娟副教授、林宜陵助理教授分別發表論文,羅麗容教授擔任侯淑娟副教授論文特約討論人。
  2. 專任講座劉兆祐教授、專任客座胡楚生教授,5月15日參加本校文學院主辦之「二十世紀中葉人文社會學術研討會」分別發表論文;許清雲教授擔任第四場之主持人。
  3. 本校文學院6月20日主辦之「文學院各研究室教學與研究成果發表會」,陳郁夫、羅麗容教授會中分別發表論文〈古今圖書集成之影像在教學上的應用〉、〈中國古典劇場研究〉,許清雲教授擔任陳郁夫教授論文發表之主持人。
  4. 系主任許清雲教授,申請92學年度休假案通過;92學年度 ,本系系主任由陳松雄教授擔任。

二、學術活動

  1. 學術研討會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講評人
    92.4.2 張曼娟 郁達夫她是一個弱女子 吳中極

     

  2. 文學院於4月29日舉辦「東吳大學文學院第18屆系際學術研討會——e世代文化的因應」,如下:
    發表人 論文題目
    葉肅科 身體、社會與文化:「水蜜桃族」的性愛錯亂?
    林宜陵 e世代文學與文學e化
    游淙祺 文化差異之省思:兼論胡塞爾與瓦登菲爾斯對「我群世界」與「他群世界」之關係的解讀
    連文萍 由轉瞬即逝向永恆過渡——關於報紙文學史科的幾個討論
    葉海煙 現代臺灣的文化處境與困境——世代交替中的遞嬗與折衝之道
    林慈淑 真假、對錯、好壞或多元——10-14歲兒童對多元歷史敘述的反應
    王祥齡 傳統文化與e文化的因應之道
    侯淑娟 臺灣e世代網際網路文化裡的中國古典戲曲傳播與問題初探
    蔣武雄 讓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接軌

     

  3. 本系6月15日舉行「第11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如下: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莊美芳 天柱神話 鹿憶鹿
    黃東陽 笑書《笑海叢珠》、《笑苑千金》之研究 林保淳
    簡毅銘 馬總《意林》版本內容淺探 劉兆祐
    吳安清 虎姑婆故事考察——由臺、澎、閩三地流傳故事考察「虎姑婆」類型民間故事 鍾宗憲

 

第22卷第2期(2003.05)

一、學人動態

專任副教授鹿憶鹿、羅麗容,於本學期 榮升專任教授。

二、學術活動

  1. 本系第108次學術討論會於1月8日舉行,由謝俐瑩主講:「談崑劇折子戲《題曲》的抒情特質」,侯淑娟副教授擔任特約講評人。
     
  2. 本系第109次學術討論會於3月5日舉行,由孫亮球主講:「由《校讎通義》看章學誠的目錄學」,劉兆祐教授擔任特約講評人。
     
  3. 本系於3月1日舉行「文獻與資訊教研成果發表會」,如下:
    主講人 講題
    陳郁夫 《古今圖書集成》數位工程展示
    吳清輝 文獻數位化失真問題初探
    李淑芬 《古今圖書集成》圖像初探
    林翰忠 文獻數位化保存與檔案救援
    王祥齡 中國書畫藝術的媒體再現——以石濤書畫為例
    許清雲 漢字數碼與專業資料庫的建構——以唐詩三百首中五絕為例
    許清雲 競賽活動規則及示範
       
  4. 92學年度第二學期本系碩博士生提交論文題目者,如下: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博士班    
    郭國泰 秦漢思想中「陰陽」與「五行」之關係研究 陳郁夫
    孫亮球 吳大澂文字學研究 許錟輝
    ◆碩士班    
    吳安清 虎姑婆故事及其信仰研究 鹿憶鹿
    董立民 程大昌儒道會通思想研究 江淑君
    張禹鴻 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研究 江淑君
    張仕帆 陸希聲《道德真經傳》研究 劉文 
    吳汶汶 陸機對六朝儷辭之影響 陳松雄
    張加佳 馮至《十四行集》研究 沈 謙
    彭韻潔 錢熙祚之藏書刻書考 胡楚生
    林禛祥 宋代善書研究 林伯謙
    陳弘學 嵇康玄學思想研究 張 永
    吳瑞銀 仲長統《昌言》研究 劉文 
    鄭明美 東波詞借鑑唐詩研究 王偉勇
    簡志強 劉勰的詩論 王更生

 

第22卷第1期(2003.02)

一、學人動態

  1. 副教授鹿憶鹿10月12-13日應參加臺中市國語文研究學會所主辦之91年度「海峽兩岸當代兒童文學研討會」,擔任特約討論人。
  2. 教授陳郁夫10月30日參加「第一屆『文學與資訊』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並擔任講評人。
  3. 副教授陳恆嵩11月20-22日參加「宋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4. 副教授鹿憶鹿11月23-24日參加「2002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5. 助理教授林宜陵11月27-28日參加「杜甫與唐宋詩學——杜甫誕生一千二百九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6. 副教授鹿憶鹿11月30日至12月1日參加「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擔任特約討論人。
  7. 副教授鹿憶鹿12月11-12日參加「梁實秋先生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擔任討論人。

二、學術活動

  1. 本系第105-107次學術討論會,其內容臚列於下: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1.10. 2 陳恆嵩 孫星衍在《尚書》學研究上的貢獻
    91.11. 6 鍾正道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畫外音」
    91.12.18 許錟輝 《說文》「從某•象形」綜論
  2. 本系博士生陳明義、林聖傑、鍾正道,碩士生林婉瑜通過91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格考核。
  3. 本系博士生張曉生,91學年度第一學期畢業生,論文題目:「郝敬及其《四書》學研究」,指導教授為劉兆祐。

 

第21卷第4期(2002.11)

一、學人動態

  1. 許清雲、陳郁夫教授於9月6-7日參加「第二屆漢文化資料庫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

  2. 於91學年度邀請蘇州大學王鍾陵教授至本系擔任專任客座教授。專長為古典文學理論及批評、現代文學理論及批評。開設「莊子」、「文學史方法論」、「魏晉玄學專題研究」等課程。

  3. 新聘專任教師:侯淑娟副教授,東吳大學中文系博士,專長為古典戲曲;劉玉國副教授,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中國思想、訓詁學、應用文;林宜陵助理教授,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專長為古典詩。

  4. 新聘兼任教師:張雙英教授,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文學博士,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曾任政治大學學務長,開設「現代文學批評」、「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等課程;林佳蓉副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專長為詞學,開設「詞選及習作」等課程。其他另聘有王景鴻、郭娟玉、程俊源、林聖傑、劉安剛、李黃臏、許馨元、陳敬介、薛雅文講師等,教授大一國文等課程。

  5. 林慶彰教授本年起榮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所長。

  6. 專任王國良教授,本年8月起轉任臺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本系於91學年起改聘為兼任教授。

二、研究計畫

本系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於91年8月1日至92年7月31日執行專題研究計畫名單如下:

劉兆祐 《三通(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綜合研究》
丁原基 六十種類書研究書目
陳恆嵩 三禮著述現存版本目錄
江淑君 宋代老子學研究——論「儒道交涉」的老學視域(Ⅱ)
鹿憶鹿 臺灣原住民洪水神話研究

三、招生消息

本系博士班91學年度錄取:一般生5名,在職生1名。

 

第21卷第3期(2002.08)

一、學人動態

  1. 系主任許清雲教授於4月22日應邀至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專題演講,講題為:「直覺式音碼輸入法及經典古籍寫入系統」。

  2. 王國良教授於5月3日參加由「韓國中語中文學國際學術發表會」,並發表論文。

  3. 連文萍副教授於5月4日參加由元培科技學院主辦之「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並擔任特約討論人。

  4. 主任許清雲教授於5月18-19日參加「第四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擔任特約討論人。

  5. 許錟輝教授於5月18-19日參加「第四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擔任主持人。

  6. 黃登山教授於5月25-26日參加「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並擔任特約討論人。

  7. 王國良教授於5月28-30日參加「唐代文學與宗教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並擔任主持人。

二、學術研討會

日    期                   主講人           講              題 特約講評
91.4.17 王國良 唐五代仙境傳說考述 傅錫壬
91.5.  1 陳慷玲 溫庭筠十四首「菩薩蠻」之「空間蒙太奇」 羅麗容
91.6.  5 陳郁夫 如何處理古籍中的圖像  

 

三、學術活動

本系6月2日舉辦碩、博士班研究生「第十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臺灣師範大學王更生教授專題演講:「我的治學經驗」,議程如下: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講評人
陳邦祥 從中央到地方——論曾國藩金陵書局 丁原基
陳敬介 神與物遊醉長江——李白〈長江詩〉初探 沈    謙
歐宗智 東方白文學原貌之顯影——論東方白文學自傳《真與美》  張素貞
劉思怡 昭明文選所錄鳥蟲賦探析 林伯謙
朴真哲 〈伍子胥變文〉中漢語語素範疇試探 黃復山
葉嘉中 也談霹靂布袋戲的表演藝術 沈惠如

四、招生消息

本系碩士班招生共錄取12名;在職進修碩士班共錄取27名。

五、出版訊息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第9期,91年7月出刊。本期內容:〈蘇轍的佛道思想〉(涂美雲)、〈晚唐五代經學研究〉(陳進益)、〈蒐綠桃紅中的白色鬼影——論張愛玲小說中的白色〉(鍾正道)、〈《艾子》初探〉(金周映)、〈汪曾祺戲曲作品研究〉(沈惠如)、〈《北里志》探析〉(李黃臏)、〈全唐五代詩格中的情景說研究〉(陳素英)、〈楊牧《時光命題》音韻風格研究〉(林婉瑜)、〈論《周易》的「共性」與「感應」思維〉(李鴻儒)、〈共工神話群中「觸山」命題神話初探〉(吳安清)、〈蘇洵散文風格研究〉(卓伯翰)、〈崇高的宗教情懷與特殊的小說語言表現——論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的寫作特色〉(歐宗智)。

 

第21卷第2期(2002.05)

一、學人動態

王國良教授、鹿憶鹿副教授於3月16-17日應邀參加「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擔任特約討論人。

二、學術研討會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1. 1. 2  許維萍  從反共到命相——1949年以來《易學》研究在臺灣
91. 3. 6  涂美雲  蘇氏之學與佛道思想

三、論文考試

  1. 博士生莊宜文於90年12月28日通過博士學位論文考試,論題為:「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指導教授為李瑞騰;林積萍於91年1月10日通過博士學位論文考試,其論文題目為:「臺灣《爾雅》三十年短篇小說選研究(民國57-87年)」,指導教授為沈謙;碩士生謝仁中於1月23日通過碩士學位論文考試,論題為:「明初瞿佑詞研究」,指導教授為王偉勇。

  2. 91學年度第二學期本系碩博士班研究生提交論文題目者:

˙博士班

姓名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葉純芳 孫詒讓周禮學研究 林慶彰
王清信 陳奐的《詩經》學研究 林慶彰
張俐雯 豐子愷極其作品研究    
金周映 太平廣記與夷監志比較研究 王國良

˙碩士班

姓名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陳邦祥 清代刺纂書研究 胡楚生
劉康威 方苞的周禮學研究 林慶彰
張書豪 春秋鄉社研究 劉文起
謝旻琪 明代評點詞學研究 王偉勇
李鴻儒 周易爻變思想研究 孫劍秋

第21卷第1期(2002.02)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王國良教授於11月4日應邀赴逢甲大學參加由逢甲大學、中正大學主辦之「21世紀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劉薩訶因緣記》研究〉。
2 本系陳恆嵩副教授於11月22-23日應邀赴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之「清代乾嘉學者的治經貢獻第二次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孫星衍在尚書學研究方面的貢獻〉。
3 本系客座教授周質平教授於12月7日應邀赴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演講,講題為:「容忍與自由:臺灣的民主」。
4 本系客座教授周質平教授於12月10日應邀赴臺東師範學院演講,講題為:「胡適的婚戀」。
5 本系客座教授周質平教授於12月11日應邀赴政治大學演講,講題為:「近代中國文學與政治」。
6 本系客座教授周質平教授於12月17日應邀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演講,講題為:「胡適英文筆下的中國文化」。
二、學術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0.10.  3 陳松雄 儷古異同之比較
90.11.  7 沈心慧 胡樸安與南社
90.11.22 余恕誠 李白與長江
90.12.17 王繼如 從《漢書》到敦煌——讀書甘苦談
90.12.18     中國詩樂的極至形式——崑曲
三、學術動態
1 本系博士班李黃臏於10月19-21日參加由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主辦之「20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臺灣傳統語文文學中的反現代化思想〉。
2 本系博士班葉純芳、王清信於11月22-23日參加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之「清代乾嘉學者的治經貢獻第二次學術研討會」,分別發表論文〈清乾嘉學者研治《周禮》的貢獻〉、〈乾嘉學者研治《詩經》的貢獻〉。
3 本系碩士班李鴻儒、何淑蘋於11月20-24日應邀赴中國山東省參加由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辦之「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分別發表論文〈論《易》學的全型發展〉、〈劉百閔《易》學思想初探〉。

 

 

第20卷第4期(2001.11)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許錟輝教授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獎勵補助,其計畫名稱為:「明清俗字輯證——『明鈔本』俗字輯證2/2」。
2. 本系江淑君副教授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其計畫名稱為:「宋代老子學研究——論『儒道交涉』的老學視域」。
3. 本系陳恆嵩副教授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獎勵補助,其計畫名稱為:「詩經著述現存板本目錄2/2」。
4. 本系江淑君副教授於8月23-24日應邀赴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參加由吉林大學主辦之「2001東亞漢學國際學術會議」,於會中發表論文〈王弼、郭象玄解《論語》人性觀析論〉,並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
5. 本系鹿憶鹿副教授於8月23-24日應邀赴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參加由吉林大學主辦之「2001東亞漢學國際學術會議」,於會中發表論文〈洪水神話中的預告者〉。
二、人事動態
1. 本系於90學年度第一學期,特別邀請蘇州大學馬亞中教授,至本系擔任專任客座教授,於大學部開設「圖書文獻學」,於碩博士班開設「文學史料學專題研究」、「中國近代詩歌史研究」等課程。
2. 本系於90學年度第一學期,另特別聘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所周質平教授擔任短期兼任客座教授,於11月中旬開設「晚明思想與文學」、「現代中國思想史專題研究」等課程。
3. 本系於90學年度第一學期,特別聘請胡楚生教授,至本系擔任專任客座教授,並先於大學部開設課程。
4. 本系90學年度,新聘教師計有:專任助理教授朱孟庭先生、專任助理教授劉正忠先生、兼任教授陳坤祥先生、兼任助理教授陶子珍先生、兼任講師陳進益先生、兼任講師葉純芳先生、兼任講師劉美芳先生、兼任講師譚惠文先生、兼任講師王清信先生。原專任副教授王偉勇先生,改聘任為兼任副教授。
5. 本系原聘任劉兆祐教授為兼任教授,自本學年起改以本校端木愷講座教授敦聘。
6. 本系專任副教授鹿憶鹿先生,自本學年度起休假研究一年。

 

第20卷第3期(2001.8)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王堯客座教授於5 月24-25 日,應邀參加由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之「第五屆文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於大會中擔任第四場論文發表之主持人;於6 月3-4 日,應邀參加由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所主辦之「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於大會中擔任第三場論文發表之主持人。

  2. 本系鹿憶鹿副教授於6 月3-4 日,應邀參加由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所主辦之「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於大會中發表論文〈洪水傳說中的動物角色探討〉

  3.  89 學年度本系專任教師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獎勵之名單如下:丁原基  王獻唐先生及其與有朋往來書札校注(一)(二)、王偉勇唐詩校勘北宋詞示例、許錟輝  馬氏「說文解字之訓詁例」述補、陳恆嵩劉三吾編纂書傳會選研究

二、學術研討會

90. 5. 2 林積萍九十年代短篇小說「現李瑞騰代」風——以年度小說選為例
90. 6. 6 羅麗容淺論《王有道休妻》、曾永義《秋胡戲妻》、《田氏劈棺》三劇所呈現之中國婦女婚姻問題。

三、研究生動態

  1.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8 期,擬於90 年7 月出刊,本期內容:楊慎《百琲明珠》初探(謝仁中)、《叢書集成初編》概述(張俐雯)、元結《篋中集》校本探究(薛雅文)、《湖海新聞夷堅續志》淺探(李黃臏)、以「造字」、「用字」之觀點論段注所言之「古今字」(劉承修)、周汝登《聖學宗傳》研究(許馨元)、鄭樵的圖譜學研究(孫亮球)、說唱鼓曲中的帶腔研究── 舉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及單弦為例(王友蘭)、「原」氣淋瀝的山海世界── 以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小說組得獎作品為例(陳敬介)。

  2. 本系碩博士班第9 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於90 年5 月5 日,在本校外雙溪校區綜合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內容臚列於下:吳清輝《春秋繁露》真偽考蔣秋華陳邦祥從《四庫全書》中淺探清初敕纂書葉高樹戴文和大膽、異端與標新立異── 評介王林安梧守仁、李贄、袁宏道三人看待孔子和儒家經典
    陳進益從詮釋學的角度論王陽明《朱子晚林月惠年定論》黃佳淳〈一字重音說〉的啟示竺家寧張雅慧《樂府詩集》中楊柳意涵之探析趙孝萱

2. 88 學年度第二學期本系碩博士班研究生資格考核通過名單如下:
■ 博士班:(初審):莊宜文;(複審):奚敏芳、侯淑娟、陶子珍、林帥月、陳仕華、邵曼珣、許維萍。
■ 碩士班:張雅慧、謝仁中、黃佳淳。

四、招生消息

本系90 學年度博士班通過初試名單及碩士班、在職進修碩士班錄取名單如下:
■ 博士班(通過初試)一般生:簡恩民、張政偉、林芬芳、許蓓苓、王龍風、陳素英、郭國泰、翁敏修、吳奕蒼、吳安安、陳昭銘、王璟、陳佳君、周美華、簡毅銘。
在職生:吳俐雯、李淑芬。
■ 碩士班(一般生):正取生:吳瑞銀、張仕帆、曾琴芳、吳薇儀、張容寧、林友良、吳汶汶、莊慧敏、彭國龍、周雯、蕭涵珍、林禎祥、陳英傑、姜義泰14 名。
備取生:陸雪芬、李淑婷、林佳芬、鄭力銘、李政怡、曹琦、鄭明美、李佩芬、黃惠萍、謝碧菁、孔令宜11 名。
■ 在職進修碩士班:正取生:蔡美俐、黃雅莉、林素文、劉如玲、歐宗智、楊景木、吳健誠、林宛蓉、盧雅惠、劉素梅、許瀚尹、賴文君、林佩宜、張艾茹、陳素玲、施教麟、嚴克強、江靜怡、
謝孟琚、曾美霞、喬宗宬、薛樂蓉、邱寶慧、鄭建宗24 名。
備取生:從缺。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