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專題演講

    95. 4.25        隱 地        從敲門到守門──談文學與出版

    95. 4.28        李燕蕙        釋夢學與夢工作

    95. 5. 4         陳文瑞        異類的國文系人

    95. 5.23        陸立華        創意好好玩──從作品認識廣告

    95. 6. 5         黃立玉        高中國文教學及基本學力測驗分析

 

二、學術活動

  1. 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本系、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國父紀念館、本校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辦之「禪與書法學術研討會」,於4月22日舉行。

  2. 由本系、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本校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辦之「佛教史與佛教藝術:明復法師圓寂一週年紀念研討會」,於5月13-14日舉行。

  3. 本系擬於10月21-22日舉辦「第三屆文學與資訊學術研討會」,主題為「0與1的文學世界──文學詮釋、資訊化與跨文化」。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學人動態

本系陳大為老師於94學年度第2學期榮升為副教授。

二、學術活動

「2006年佛教藝術與當代生活藝術節」由本系、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國父紀念館共同主辦,本系賴賢宗主任總策劃,活動的主題為「禪藝與生活」,活動如下:

  1. 研討會:4月22日於國父紀念館舉行「禪與書法學術研討會」;5月13-14日於本校舉行「佛教史與佛教藝術:明復法師圓寂一週年紀念研討會」。

  2. 工作坊:4月29日舉辦「曼陀羅舞與動中禪入門(半日工作坊)」,由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李燕蕙助理教授指導;5月7日舉辦「禪修、禪藝與動中禪(半日工作坊)」,由賴賢宗主任主持;4月至5月由熊琬教授、賴賢宗主任主辦「禪修、禪藝與動中禪體驗班」。

  3. 「禪藝與當代生活」研習講座(國父紀念館舉行):7月8日主題為「禪畫與當代藝術」,主講人:世界宗教博物館漢寶德館長;7月9日主題為「建築與禪」,主講人: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曾肅良副教授、華梵大學美術系黃智陽主任、臺北大學中文系賴賢宗主任。

  4. 7月4-16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禪境:當代禪畫聯展」。

  5. 「展演活動」:4月8日「古琴與禪」,表演者:臺南藝術大學國樂系范李彬講師等;6月17日「詩境與禪境」,主講人: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張國治副教授、臺北大學中文系賴賢宗主任、詩人紫鵑;6月24日「天台茶禪」,主持人:烏鐵茶道創辦人周仁智先生、臺北大學中文系賴賢宗主任、南台科技大學吳靜宜講師。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06.02)

一、學人動態

  1. 馬寶蓮副教授11月26日應邀至政治大學國際交流中心華語文師資研習班演講,講題:「具華僑背景學生之華語教學」。

  2. 賴賢宗主任11月26日應邀至朱銘美術館演講,講題:「朱銘人間系列──和尚與禪道」。

 

二、專題演講

    94.10.21        黃玉珊                        電影與文學的關係

    94.11.22        伍安祖                        美國的中國哲學研究

    94.11.28        陳嘉英                        新詩與新詩創作教學

    94.12. 5         陳嘉英                        作文教學與作文批改

    94.12.27        顏艾琳、吳鈞堯        文字與編輯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12月10日與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本校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合辦 「第二屆法華思想與天台佛學學術研討會」,由賴賢宗主任策劃。

    2.    本系12月13-14日舉辦「臺北大學詩歌節」,活動如下:

    主講人           講        題   

    陳正才                    錄像藝術

    鄭 荷                    行為藝術的展演

    須文蔚、唐捐     詩的兩種讀法

    張國治                     詩與影像

    張 默                     從「關於海喲」到「精靈煙囪」──我的創作歷程概述

    李敏勇、莫渝      臺灣新詩與笠詩刊

 

四、出版訊息

    1.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

侯迺慧著,臺北:三民書局,94年7月。

    2.靠近羅摩衍那

陳大為著,臺北:九歌出版社,94年12月。

 

第24卷第4期(2005.11)

學術活動

  1. 本系於10月14日與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中華民國現代佛教學會合辦「宗教與跨文化溝通學術研討會」。

  2. 本系於10月22-23日舉辦第二屆「中國文哲的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為「文本、對話與詮釋」。

 

第24卷第3期(2005.08) 

一、學人動態

  1. 賴賢宗助理教授3月7日應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之邀演講:講題:「天台覺意三昧與四句說無生」;5月14-15日參加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暨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第一屆宗教哲學與環境倫理研討會」發表論文;6月3日企劃「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第一屆藝文季」閉幕節目:「古琴藝術:琴歌與禪」古琴音樂會,並邀請詩人管管新詩朗誦;6月3-4日擔任「當代佛教劇場──新無門關」的製作人。
  2. 范銘如主任4月1-2日參加德國魯爾大學「第二屆歐洲臺灣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4.5.4 高翊峰 一本雜誌的誕生
94.5.23 朱文宇 華語教學關鍵點之掌握
94.5.30 朱文宇 華語文各級測驗介紹及分析

 

 

第24卷第2期(2005.05)

一、學人動態

  1. 賴賢宗助理教授3月7日應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之邀演講,講題:「天台覺意三昧與四句說無生」。
  2. 范銘如主任4月1-2日參加德國魯爾大學「第二屆歐洲臺灣研究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3.12.30 劉又銘 宋明清「氣本論」研究的若干問題
94.3.17 林安梧 哲學的詮釋與意義的治療──從我三十年來的「學與思」談起
94.3.23 劉正忠 (唐捐) 群魔亂舞的詩學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93年10月27日舉辦「第二屆文學與資訊學術研討會」,論文已於94年1月結集成書,並致贈各校系及圖書館。
  2. 本系於3-4月承辦「第一屆臺北大學飛鳶文學獎」。

 

第24卷第1期(2005.02)

一、學人動態與學術活動

  1. 蔡芳定教授9月16日應邀至明德高中演講,講題:「咱的土地/鄉愁佮歌詩--當代臺語詩歌的鄉土詠嘆」;11月19日應邀至三峽國中演講,講題:「團體朗誦的操作美學及舞臺呈現」;11月21日擔任「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國語文領域北區教材教法研討會」主持人。
  2. 賴賢宗助理教授9月25日參加「佛教文化與當代世界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3. 范銘如主任、蔡芳定教授、吳順令副教授於10月27日應邀擔任本系所主辦「第二屆文學與資訊學術研討會」之主持人。
  4. 羅凡晸助理教授10月27日參加「第二屆文學與資訊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並參與專題座談「網路空間的多元運用」。
  5. 黃志祥助理教授12月3日參加高雄師範大學「2004先秦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6. 侯迺慧教授12月16日擔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元明文人之自我建構與審美風尚研討會」之特約討論人。
  7. 范銘如主任於12月19日參加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婦女館女性圖書史料室「性別、流動與主題建構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3.11.29 吳信鳳 語言習得理論與華語教學
93.12.06 宋如瑜 華文教師應有的素養
93.12.13 曹惠民 華文文學的新版圖與新紀元--臺灣文學研究在大陸

 

第23卷第2期(2004.05)

一、學人動態

  1. 本系為發展「本土與國際會通」之創系理念,吳順令系主任2月11-16日帶領本系教師前往日本麗澤大學、東京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參訪等事宜,由日本麗澤大學外國語學部部長水野治太郎教授、中國語學科主任千島英一教授、國際交流中心中島淑子女士擔任招待及進行雙方會談,針對二校「外國語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教育理念及成效相互交流及教授互訪、交換學生等。
  2. 賴賢宗助理教授於2月13-14日應邀參加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舉辦之「現象學與佛教哲學」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海德格與禪〉。

二、專題演講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3. 3.17 駱以軍 小說的時間

三、學術活動

由教育部指導,本校主辦,本系承辦之「第二屆文學與資訊學術研討會」,擬於10月27日在本校三峽校區舉行,會議主題:「中文數位化教學」,子題:「中文多媒體教學設計應用之現況與展望」、「中文資料庫建置與教學應用之現況與展望」、「大專院校中文數位化教學之現況與展望」、「中小學國語文數位化教學之現況與展望」。詳情請恰:電話:02-26748189轉6708;e-mail: chineseail.ntpu.edu.tw

 

第23卷第1期(2004.02)

學人動態

  1. 吳順令主任於10月18日參加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儒家學術會舉辦之「第一屆臺灣與儒家學術思想研討會」,擔任特約討論人;10月29日參加本系所主辦之「第一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並擔任總結座談主持人。
  2. 蔡芳定教授於10月29日參加「第一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特約討論人;11月1-2日參加「第五屆中國修辭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特約討論人;11月29、30日參加「第三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特約討論人。
  3. 吳順令主任、黃志祥老師於12月5日應邀擔任「92學年度全國語文競」評審。
  4. 黃志祥老師於12月12日應邀擔任「九年一貫書法與教學學術研討會  紀念于教授大成逝世三週年」特約討論人。

 

第22卷第4期(2003.11)

一、學人動態

陳大為老師於9月7日應新加坡國立大學藝術中心之邀請,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演講,講題為:「散文的私化與史化」;9月21日應邀參加臺北市文化局在中山堂所舉辦之臺北國際詩歌節「時空斷層下的詩人和詩」學術研討會,於會中擔任執行策劃人及楊宗翰論文講評人;9月23日應臺北市文化局之邀請,在臺北市中山堂詩歌演出,主題:「詩坊:浪漫而華瓏的漢字」。

二、學術活動

本系於10月29日承辦「第一屆中國文哲的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22卷第2期(2003.05)

學術活動

由教育部指導,本系擬於10月29日在本校民生校區國際會議廳與研討室,舉辦「第一屆中國文哲的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中國文哲的當代詮釋」,會議子題:思想組:1.中國哲學之本體詮釋;2.「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之省思;3.中國哲學之現代應用與科際整合。文學組:1.古典文學及理論之當代詮釋;2.古典文學之現代化呈現。

詳細資訊:
聯絡地址:三峽鎮大學路151號人文學院大樓7樓中國語文學系辦公室
電話:02-26748189 轉6708,傳真號碼:02-86716583,
e-mail:chineseail.ntpu.edu.tw

 

第21卷第4期(2002.11)

一、學人動態

  1. 陳大為助理教授於8月10日應邀參加由聯合文學在銘傳大學所舉辦之「全國巡迴文藝營」,發表演講「敘事詩寫作」。

  2. 吳順令主任、黃志祥、吳惠玲老師於9月25日應邀參加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所舉辦之91年度臺北市語文競賽,擔任中等學校學生組(國語類朗讀組)評審委員。

  3. 賴賢宗助理教授於9月21日應邀參加由中國大陸武漢大學所召開之「第一屆傅偉勳、韋政通與中國當代哲學的創造性轉化」學術研討會,並發表〈海德格、道家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創造性轉化〉。

二、研究計畫

本系由行政院國科會委託執行之計畫如下:
侯迺慧 明代園林藝術與園林文學之研究
賴賢宗 天台佛教詮釋學之研究
陳大為 臺灣都市詩及其理論之發展

 

第21卷第3期(2002.08)

一、學人動態

  1. 侯迺慧教授於3月9日應邀參加「生命實踐研討會」,並發表論文〈迷失與回歸——紅樓夢空幻主題與寶玉的生命省思和實踐〉。
  2. 吳順令主任於5月18日應邀參加「第四屆師法自然淨化人心學術研討會」擔任主持人,並發表論文。
  3. 馬寶蓮副教授於5月19日應邀參加「第四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擔任特約討論人。
  4. 吳順令主任於5月25、26日應邀參加「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並擔任特約討論人。
  5. 黃志祥講師於6月3、10日應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邀請,擔任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第98期「國民小學主任儲訓」研習班授課教師,教授「網際網路資源運用」課程。

二、專題演講

日    期      主講人           講                                   題
91.4.30  陳義芝   從新詩的意象美談起
91.5.  8   林安梧   思想、修行與批評、治療——談談我的一些治學歷程
91.5.15  葉石濤   臺灣文學導論
91.5.20  曹順慶   多元文化與比較文學

三、讀書會

日    期        主     持     人                        書          目
91.  4.10  黃志祥、吳惠玲   世說新語
91.  6.12  侯迺慧、成    玲     長物志
91.  9.25  羅    璐、鄭敏華     六祖壇經
91.11 司仲敖、馬寶蓮   東京夢華錄
91.12 吳順令、蔡月娥   幽夢影

 

第20卷第3期(2001.8)
一、設系理念

(本系成立於89 年2 月1 日,乃因應本校「兼顧人文社會與科技,整合理論與實際,建立一所具有獨特性、前瞻性以及國際性綜合大學」之理念而設立。期將中國語文予以資訊化處理,以培養優秀中國語文人才,使能系統化、科學化、便捷化處理及傳播語文資產;並應用資訊科技,從事當代語文研究,導引本土語文永續發展,開拓中文學術研究新領域,以促進國家社會進步。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人文精神,落實全人教育。
2.培育中國語文應用,創作及研究人才。
3.培植文化工作人才及語文教學師資。

三、中長程發展方向、重點與計畫

1.發展方向:
(一)傳統與現代之銜接
(二)人文與科技之結合
(三)本土與國際會通
(四)理論與實際貫通
2.發展重點:
(一)兼顧語文與資訊結合之學科重點
(二)著重與其他學系之科際整合與聯繫
(三)成立中國語文資訊中心
(四)根植本土文化
(五)建構遠距教學系統
(六)加強應用語文之專業訓練,開拓學生就業之路
3.發展計畫:
(一)本系仍將繼續支援其他學系之基礎國文、通識教育等相關課程,並將積極規劃輔系與教育學程等 專業課程。
(二)本系業已由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遴選與世界華文協進會等單位,負責規劃辦理僑生華文能力測驗二年計畫,再期建立國內第一套「中文托福制度」。
(三)將與人文學院歷史系、應用外語系合作「三鶯文物工作室」。
(四)本系將配合學校中長程計畫,支援「民俗藝術研究所」、「古典文獻研究所」之開辦,並積極籌 設「中國語文研究所」及規劃成立「臺灣文學研究中心」。
(五)規劃「中國語文資訊中心」,就兩岸語文教學、應用語文及中文資訊化處理等作專案研究。
(六)本系將成立師生讀書會,定期舉辦系內及校際學術研討會,出版學術刊物,提昇教學及研究成果。

四、師資陣容
職稱 姓名 最高學歷 專長領域
教授  司仲敖  文化大學文學博士經學、清代詩學京都大學博士 研究日本漢學
教授 候迺慧 政治大學文學博士 古典詩詞、小說園林文學
副教授  蔡芳定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圖書館學碩士 文學、圖書館學、文學批評、文獻學、版本學
副教授 吳順令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儒道思想、兵法美學
副教授 馬寶蓮 文化大學文學博士 詞曲、辭賦、華 語教學
副教授 劉慶剛 加州大學Santa barbara 分校哲學博士  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
副教授 方鄒昭聰 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博士 網路管理與設計
助理教授 程玲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聲韻學、語音學經學(公羊傳)
講師 羅璐 文化大學哲學碩士 哲學、藝術、佛學
講師 鄭敏華 輔仁大學文學碩士 古典文學、美學理學
講師 黃志祥 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經學、春秋學
講師 吳惠玲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碩士 魏晉美學
兼任教授 曾厚成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士 老莊
兼任教授 季旭昇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文字學、經學、電腦輔助語文教學
兼任教授 江惜美 東吳大學文學博士 語文教學、文學理論、詩詞專題 (李杜詩、蘇辛詞)
兼任副教授 李添富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語音學、語意學文字學、聲韻學 訓詁學、古音學 文法與修辭
兼任助理教授 李翠瑛 政治大學文學博士 書法、現代文學文學理論、美學
兼任助理教授 林文琪 文化大學文學博士 先秦儒學、老莊哲學、禮學、文 藝美學
兼任講師 朱衣仙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碩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藝
術研究所碩士
資訊科學、資訊庫管理、東方藝術史、藝術理論

五、學人動態

1.89 年10 月14 日,吳順令副教授應邀前往華梵大學,參加中華民國原始生活教育學會舉辦「第三屆師法自然淨化人心研討會」,於會中有發表論文〈「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試論人與自然和諧和相處之道〉。
2.89 年11 月17 日,馬寶蓮副教授應邀前往輔仁大學,參加該校中文系舉辦「千古風流—— 東坡逝世九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會中擔任劉昭明先生發表〈章惇《寄蘇子瞻》與蘇軾《和章七出守潮州二首》考論〉一文之特約討論。
3.90 年5 月26-27 日,馬寶蓮副教授應邀參加本校人文學院主辦之「李梅樹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於會中發表論文〈三峽祖師廟雕繪故事初探以封神演義為例〉。
4.90 年7 月12 日,司仲敖教授、馬寶蓮副教授應邀參加教育部主辦之「印尼僑校教師研習班」發表專題講論,講題為「華語教學」。

六、學術講論會

本系學術發展委員會,自89 學年度起,開始實行教師學術講論會,以推動本系教學、研究及討論之風
氣。原則上,每學年至少舉辦4 次,由本系教師於開學期間輪流做專題報告。
89.11.15 馬寶蓮僑生國語文能力分級測驗報告吳順令「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試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
90. 2.23 羅璐從佛法談:如何活在當下鄭敏華袁宏道小品文中的閒賞世界—— 以「趣」為中心考察季旭昇近代詩經研究觀點的剖析
90. 4.11 司仲敖詩經中之思婦詩對後世閨怨詩之影響黃志祥宋刊巾箱本《毛詩》誤謬商榷90. 5.23 侯迺慧唐代懷古詩研究蔡芳定咱的土地、鄉愁歌詩—— 當代臺語詩歌的鄉土詠嘆

七、專題演講

90. 5.23 吳順令生活即修行90. 5.25 侯迺慧天命、英雄、果報與法令——水滸傳的正義結構
90. 5.30 吳順令孫子兵法與人生

八、學術交流活動

  1. 5 月11 日,「二十一世紀中華青年講座」大陸重點大學傑出教授訪問團,蒞臨本校訪問,並與本系教師舉行學術座談會,會中就文學方面與教師們交換心得。

  2. 5 月26 、27 日,本系協助本校人文學院舉辦「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

  3. 6 月22 日,本系師生17 人赴大陸參訪北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系,除與該系師生聯誼外並研究日後二系學術交流合作事宜。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