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學人動態
王松木教授4月19日擔任高雄縣燕巢國小「鄉土語言教師成長研習營」講師。
陳宏銘教授5月10日擔任高雄市鼓山高中「高雄市95學年度國民中學中區策略聯盟『國文領域』九年一貫課程研習講座」講師。
林文欽教授6月8日擔任高雄縣中崙國中「高雄縣95學年度國教輔導團國語文領域國中組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講座」講師。
二、專題演講
95. 4.10 鄭清文 創作之啟發與過程
95. 4.11 馮翊綱 留一個角落給幽默
95. 5. 5 李殿魁 南戲研究的新方向
95. 5.11 陳芳明 在小說與歷史之間
95. 5.26 許錟輝 《尚書》中堯舜的政治思維
95. 6. 5 王偉勇 談宋詞發展的面向
95. 6.12 劉榮賢 談先秦老莊、道家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學人動態
傅世怡副教授自94學年度下學期(95.2.1)起退休,轉為兼任教師。
杜明德教授1月3日擔任屏東縣林邊國中「推動國中學區經營增進各領域教師互動研討會」講座;3月28日擔任屏東縣枋寮高中「甄選入學專題演講」之講師。
陳宏銘教授3月27日擔任高雄市中正高中「協助高三升學輔導系列活動」講座。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06.02)
一、學人動態
陳宏銘教授10月25日擔任臺東縣政府「94年度深耕輔導座談暨國中小語文領域課程銜接研習──寫作指導研習講座」講師;12月2、9日擔任高雄縣鳳西國中、臺中縣豐東國中「國中基測寫作教學對策講座」講師。
蔡崇名主任10月26日擔任澎湖縣政府「語文領域 ──本國語文教師專業知能研習課程」講師;10月27日擔任屏東縣立大同高中「學生生涯規劃講座」講師;11月3日擔任布袋鎮新岑國小「認識家鄉系列──標竿學習活動講座」講師;12月2日與羅克洲教授擔任高雄市立育英醫護管理學校「教學品質、教學評鑑與經驗分享研習會」講師。
杜明德教授11月1日擔任臺南市復興國中「教育部課程與教學深耕輔導團研習講座」講師。
林文欽教授12月12日擔任高雄市政府教育局「94學年度認識基本學力測驗作文新式題型研習講座」講師。
本系前系主任林耀曾教授於12月病逝。
二、專題演講
94.10.28 張 輝 現代中國的王夫之
94.11.25 鹿憶鹿 百年來洪水神話研究
94.12. 2 王開府 儒釋道三教之判教問題
94.12. 9 曾守正 歷史圖像與文學評價的疊合
94.12.23 竺家寧 淺論上古音
三、學術活動
1. 本系11月4日舉辦「第十四屆所友學術討論會」,如下:
發表人 論 文 題 目
謝繡治 李道純的「中和」思想析論
吳叔樺 揭開《詩經•野有死 》的主題面紗
陳宜政 顧愷之「傳神寫照」之形神觀
黃明慧 《郁離子》寓言之美
曾莉莉 唐代婦女閨怨的成因探析
洪梅珍 《百喻經》在中國文學發展上的影響與價值
林秀香 試論《莊子》處世之道與理想社會
陳秋燕 從詮釋學觀點解讀阮籍思想及其作品
張國華 葉燮《原詩》創作論研究
2. 本系11月12日主辦「戲曲教學學術研討會」。
第24卷第4期(2005.11)
一、學人動態
林文欽教授7月9日應聯合報《歷史月刊》及桃園縣政府之邀,講授:「經典文化講座──易經」課程。
蔡崇名主任8月3日擔任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校務評鑑委員;8月12日擔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美術家聯展」審察委員;9月6日參加國立教育研究院「中小學教師檢定考試會議」。
蘇珊玉、王松木、陳貞吟、李金鴦教授8月22-24日擔任雲林縣政府「國語文領域教學新視野研習」講師。
二、學術活動
1.本系11月12日舉辦「紀念汪志勇教授逝世周年──戲曲教學研討會」。
2.本系11月4日舉辦「第13屆所友論文學術研討會」。
第24卷第3期(2005.08)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4.3.18 | 黃建榮 | 科技與人文的融合 |
94.3.20 | 楊富強 | 親師之間的罰與法 |
94.4.15 | 林慶勳 | 平埔族資料研究 |
94.4.22 | 吉廣輿 | 禪宗公案 |
94.5.6 | 鄧文龍 | 地下出土文物對於文史哲影響 |
94.5.6 | 郝譽翔 | 文學中的旅行 |
94.5.20 | 汪中文 | 資訊融入國語文教學 |
94.5.27 | 劉迺中 | 書法藝術 |
94.5.31 | 陳世雄 | 中外戲劇比較 |
94.6.3 | 陳金燈 | 教師甄選秘訣 |
94.6.3 | 江建俊 | 魏晉玄學的新視角 |
94.6.10 | 林安梧 | 中國哲學研究中「話語」問題 |
三、學術活動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
廖本瑞 | 西洋文學對國語文教學的啟示 |
羅克洲 | 國民中小學國語文寫作教學指導之銜接與施行 |
陳碧霞 | 談小學階段之國語文教學 |
林文欽 | 限制式新式命題作文的命題技巧 |
陳靜琪 | 談國小高年級學童劇本編寫之指導 |
蔡榮昌 | 從讀寫結合談仿作 |
蔡崇名 | 國民中學作文成績之評量 |
杜明德 | 現行國中國文課本中作文教材分析──兼談《文心雕龍》的創作論在作文教學上的應用 |
康義勇 | 領異標新三月花──論作文的立意 |
林秀英 | 群文閱讀與作文教學實例探討 |
潘文鶯 | 九年一貫第三階段記敘文讀寫教學實務研討 |
王秀梗 | 創意寫作教學初探──以七年級為例 |
許玉蘭 | 國小三年級作文教學法之論析──以臺南縣新嘉國小為例 |
第24卷第2期(2005.05)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4.3.18 | 楊富強 | 師生之間的法與罰 |
三、學術活動
第24卷第1期(2005.02)
一、學人動態與學術活動
二、專題演講
三、出版訊息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3.12.10 | 趙飛鵬 | 古代版本文獻學之現代應用 |
93.12.17 | 林登順 | 民間文學中之鄭成功與施琅 |
93.12.17 | 李添富 | 如何報考中文所之秘訣 |
93.12.24 | 李添富 | 古音研究的意義與效用 |
國文學報•創刊號
本系主編,93年12月30日出刊。
第23卷第4期(2004.11)
一、學人動態
二、學術活動
本系所校友及博碩士生於8月4-8日參加河北承德舉行「第六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如下: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
藍麗春 | 《齊風•猗嗟》「展我甥兮」解說 |
歐天發 | 以風賦、比興、雅頌三綱目闡述《詩》六義之探究 |
張靜環 | 王充《論衡》引《詩》之探究 |
吳伯曜 | 孔子「興觀群怨」的詩學觀與《詩經》的探索進路 |
何昆益 | 《詩經•大雅•生民》疑例析論 |
呂佩珊 | 阜陽漢簡《詩經》與《說文解字》引《詩》析論 |
三、出版訊息
大一國文--古典文學精選•現代文學精選
2冊,本系編印,復文書局出版。
第23卷第3期(2004.08)
一、學人動態與學術交流
二、專題演講
日 期 | 主講人 | 講 題 |
---|---|---|
93. 4.20 | 周昌龍 | 現代文學 |
三、學術活動
本系於5月1日舉辦「第十二屆所友學術討論會」,如下:
發表人 | 論 文 題 目 |
---|---|
李慕如 | 東坡詩之技法研究 |
陳惠齡 | 尋找與失落的隱喻--論張貴興《群象》中雨林空間的展演 |
高碧蓮 | 河洛劇團歌仔戲《秋風辭》研究 |
林文華 | 戴震《毛鄭詩考正》的訓詁考辨 |
金清海 | 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教育問題之探討 |
黃志洲 | 歷史與現實--內門地區平埔族信仰調查後記 |
許志信 | 孫奇逢「平易近人不立崖岸」學風之探析 |
蔡鴻江 | 試論敦煌本《帝王略論》 |
黃雅琦 | 方東樹《漢學商兌》析論 |
第23卷第2期(2004.05)
一、學人動態與學術交流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3. 3. 8 | 葉石濤 | 何謂臺灣文學 |
93. 3. 9 | 徐漢昌 | 談先秦諸子學的區域發展 |
第23卷第1期(2004.02)
一、學人動態與學術交流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2.11.14 | 陳新雄 | 蘇東坡詩詞 |
92.11.21 | 蔡崇名 | 金石學在國學研究的價值 |
92.11.28 | 車錫倫 | 民間文學 |
92.12.2 | 杜明德 | 漫談九年一貫 |
三、學術活動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
鍾佳璇 | 唐小說中「媒」的角色及其媒合方式析論 |
陳雅萍 | 從〈讀余隱之尊夢辨〉析論朱熹的王霸思想 |
林 昕 | 《紅樓夢》中「情」與「淫」的世界--以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為例析論之 |
洪珮榕 | 論武則天故事與明代流行之因 |
陳怡君 | 孝節烈婦--唐貴梅故事研究 |
陳明聖 | 論慧能「無情無佛種」的思想演變 |
王靜怡 | 敦煌蒙書《百行章》研究 |
鄭文僑 | 《世說新語》中的魏晉園林思想 |
張清發 | 論義山詠植物詩的題材運用與情感意蘊 |
張錦瑤 | 神聖與超凡--以《詩經》「無父感生」神話為喻 |
陳育亨 | 田螺精故事原型與明代〈大螺女巧償歡樂債〉之演變 |
第22卷第4期(2003.11)
系所動態
本校為提昇學術研究水準,並因應未來發展轉型之需求,由國文系規劃將大學部各年級三班裁減為兩班,另增設經學及華語文教學兩研究所,經系務會議通過,並函報教育部核定,奉准自民國92年8月1日正式成立並開始招生。經學研究所首任所長由黃忠天博士擔任;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首任所長由李若鶯教授擔任,目前均設於本校和平校區文學大樓。
第22卷第3期(2003.08)
一、學人動態
二、研究計畫
國科會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本系核定通過5篇:
姓 名 | 研究計畫題目 | 指導教授 |
---|---|---|
陳一綾 | 籀篆之變 | 陳光政 |
楊棣娟 | 西遊記用韻現象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 蔡根祥 |
陳嘉純 | 網路文學的創作環境及其應用 | 王義良 |
張維珈 | 鍾理和作品中的人物書寫 | 陳貞吟 |
廖子秀 | 屏東地區排灣族傳統婚俗研究 | 杜明德 |
第22卷第2期(2003.05)
一、學人動態
二、學術活動
◆博士班 | ||
董淑玲 | 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 | 江聰平 |
陳丁立 | 張懷瓘書法思想 | 蔡崇名 |
◆碩士班 | ||
蔡琇瑩 | 佛心與文心——豐子愷生命風貌之探究 | 王義良 |
◆國文教學碩士班 | ||
蔡世明 | 我國近現代中學國文教學的發展研究 | 周虎林 |
林麗敏 | 中學韻文教學音韻問題探析 | 林慶勳 |
尤素曼 | 國中現代散文朗讀教學研究 | 汪志勇 |
謝倩如 | 朱天心小說研究 | 龔顯宗 |
王鴻儒 | 高中職學生作文錯別字研究——以高雄市高中職學生作文為例 | 周虎林 |
陳速換 | 久保天隨及其澎湖遊草研究 | 周虎林 |
第22卷第1期(2003.02)
一、學人動態
二、學術活動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1.12.20 | 王松木 | 聯綿詞的構造、功能與發展——從認知徑路找尋聯綿詞誤釋的原因 |
91.12.27 | 林晉士 | 魏書尒朱榮傳考論 |
92. 1. 3 | 陳光政 | 轉注古本義 |
第21卷第4期(2002.11)
一、學人動態
王松木副教授榮獲國科會補助,於8月20-22日赴日本名古屋參加「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十一屆年會」,並發表論文〈等韻研究的認知取向——以都四德《黃鍾通韻》為例〉。
二、學術活動
10月5日舉辦「第十一屆所友學術討論會」,議程如下:
歐天發 | 《事林廣記》韻誦詞例說 |
李慕如 | 試述蘇東坡賦作之外象與內質 |
陳靜琪 | 米芾《珊瑚帖》章法之美研究 |
喻緒琪 | 論《太平廣記》女仙故事中的內心意識及其精神意蘊 |
陳光瑩 | 日據時期大正五年洪棄生遊臺北、淡水、基隆詩作分析 |
林文華 | 《金文編》補正三例 |
蔡鴻江 | 我方鼎研究 |
林翠鳳 | 詩人畫家鄭坤五及其虎詩虎圖初探 |
黃明誠 | 孤獨的莊子 |
第21卷第3期(2002.08)
一、學人動態
博士生陳麗紅參加4月24-25日「第十三屆全國暨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博士生歐天發、李興寧應邀參加4月28日「文學社會學學術研討會」,擔任特約討論人及主持人。
王松木老師應邀參加4月27-28日「第四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特約討論人。
江聰平主任應邀參加5月25日「第六屆中國詩學會議」,擔任特約討論人,蘇珊玉老師、博士生陳昭銘分別發表論文。
江聰平主任應邀參加5月18-19日「第四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特約討論人,博士生陳昭銘發表論文。
二、專題演講
日 期 | 主講人 | 講 題 |
---|---|---|
91.5.24 | 李 鐸 | 王國維的境界說與古雅說 |
三、學術活動
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指導協辦之文化藝術,傳統大戲巡迴公演。「錦飛鳳傀儡戲劇團」於4月24日演出。活動內容分為二階段,一為示範教學,介紹傀儡戲的源流、種類等;二演出戲碼「狀元回府」。
2.
蔡根祥老師指導同學參加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聲韻學論文優秀獎」;陳曉慧、胡桂瑞同學分別以〈粵語中舌根鼻聲母演變之考察〉、〈《周易.象傳》韻語研究〉榮獲二、三名。
第21卷第2期(2002.05)
一、學人動態
林文欽副教授升任教授。
中山大學3月9-10日舉辦「第七屆清代學術研討會」,江聰平教授、李栖教授、黃忠天副教授、李興寧助教分別應邀擔任特約討論人、主持人及發表論文。
江聰平主任應邀3月16-17日參加「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
二、專題演講
於3月16日,邀請東吳大學中文系許錟輝教授、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文系沈謙主任主講,講題為:「語文領域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創新」。
本系91年3月19日邀請鍾文音女士演講。
三、學術活動
本系師生17人,於1月25日至2月1日,應山東曲阜孔子研究院之邀前往交流訪問。
第21卷第1期(2002.02)
一、學人動態 | |
1 | 本系黃忠天副教授應臺南聖功女子中學之邀,於11月27日前往演講,講題為:「小論文的寫作」。 |
2 | 本系杜明德副教授11月29日至屏東新基中學擔任教師進修講座,講題:「教師進修面面觀」。 |
3 | 90年12月17-22日,本系江聰平主任應大陸「中國文學界聯合藝術會」邀請出席全國大會,並發表論文〈現代詩在臺灣各大學中的教學與推廣〉。 |
二、專題演講 | |
1 | 11月8日假本校活動中心二樓演講廳舉行「戲劇文學講座——秦少游與蘇小妹」。邀請國光劇團豫劇隊韋國泰隊長引言,編導石磊先生主講,名伶王海玲、蕭揚玲、謝文琪示範演出。演講內容除探討歷史與藝術的真實外,並有現場示範演出、教唱。 |
2 | 11月16日假本校活動中心二樓大禮堂舉行系週會。邀請本系陳宏銘老師(兼課務組組長)擔任講座,演講內容為:「九年一貫課程語文領域教師專業科目認證」。 |
3 | 本系11月29日,假文學大樓3515教室舉行學術演講,邀請復旦大學歷史系朱維錚教授主講,講題是:「晚清經學與政治改革」。 |
三、系所活動 | |
1 | 本系宋孟津同學參加90年度全國語文競賽,榮獲師範院校組作文比賽第三名。 |
2 | 聯合文學所舉辦「第十五屆文學小說新人獎暨2001全國巡迴文藝營創作獎」,本系黃莉棉同學以〈Voice(聽見,請回答)〉榮獲小說獎佳作;陳幼馨同學以〈漂浮的眼睛〉獲得散文獎佳作。 |
3 | 第十九屆全國大專聯吟大會,90年12月15-16日於東吳大學舉行,本系榮獲創作組(絕句、律詩)第五名。蔡明桂同學榮獲七言絕句組全國第一名。 |
第20卷第4期(2001.11)
一、學人動態 |
1. 本系教師於暑假期間參加由河北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之「第三屆海峽兩岸民間文藝研究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已退休應裕康教授發表論文〈談民間、口傳兩學會及兩岸學術交流〉,羅克洲老師發表〈民間俗諺——臺灣中部竹山民諺舉例〉,黃忠天老師發表〈臺灣漢族與原住民蛇文化的比較研究〉。 |
2. 第五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於90年8月7-11日在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舉行,本系所楊晉龍,博士班歐天發、錢奕華與會並發表論文。二年一次的國際《詩經》研討會由設在河北師範大學的「中國詩經學會」主辦,除了臺灣、香港、新加坡及大陸學者之外,有美、日、韓的學者專家共180餘人提供論文參與討論。本校博士班歐天發發表論文〈從「藉」的觀點論《詩》興的多義性〉,錢奕華發表論文〈《詩經》「永言配命」探微〉。 |
3. 本系師生共計42人,由江聰平主任及周虎林教授領隊,於8月下旬至復旦大學(21日)及南京大學(24日)中文系進行學術交流活動。 |
二、學術研討會 |
本系於90年9月25日假行政大樓十樓第一會議室舉行「兩岸作家文學交流座談會」,此次參訪代表為大陸「中國作家協會」及「揚子江詩刊」學者與作家,共計13人。就當前文學及現代詩發展進行交流與討論,在座師生均感獲益良多。 |
第20卷第3期(2001.8)
一、專題演講
90. 5. 8 亞弦文學寫作的跨行學習
90. 5.11 楊富強大學生應有的法律觀
90. 5.11 楊文翰等兩岸校園文學面面觀
90. 5.23 吳哲夫臺灣地區的漢學研究資料
90. 5.24 傅剛昭明文選的分類問題
二、學術研討會
本系於90 年5 月19 日,假本校行政大樓十樓第一會議室舉辦「第十屆所友學術討論會」,共發表論文10篇。議程如下: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
謝敏玲 | 蘇軾〈韓非論〉文章美學略探 | 羅克洲 |
喻緒琪 | 袁枚女弟子詩作中的自我呈現及真情 | 宋邦珍 |
劉君王 | 明代戲曲「關目」批評之探究 | 金清海 |
康雲山 | 書法圖象批評的審美分析—產生原因探討 | 蔡崇名 |
姬秀珠 | 《儀禮》沃盥禮考 | 杜明德 |
林文華 | 古文字考釋三則 | 蔡鴻江 |
蔡鴻江 | 兩周晉系飪食銅鼎形制之探微 | 施拓全 |
黃志洲 |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目錄理論析說 | 邱敏捷 |
柳秀英 | 從接受美學談詩作的解讀與歷史影響劉禹錫〈烏衣巷〉詩為例 | 蘇珊玉 |
劉滌凡 | 邏輯思維的批判在國文教學上的應用 | 鄭卜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