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學人動態

  1. 廖振富副教授業經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升等為教授;4月29日擔任三峽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現代文學悅讀教學研習營」講座,主題:「臺灣多族文化與文學教育」。

  2. 姚榮松教授當選臺灣語文學會2006-2008年新任會長一職。

 

二、學術活動

由本校、國家臺灣文學館主辦,本系承辦之「2006臺灣羅馬字國際學術研討會」,擬於9月9-10日舉行,主題為「母語文學在母語教育中的功能」。

三、出版訊息

櫟社研究新論

        廖振富著,臺北:國立編譯館,95年3月。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學人動態

本所95學年度廖振富副教授升等為教授,李勤岸助理教授升等為副教授,目前已通過本所教評會審查,正在院、校教評會審查當中。

、學術活動

本所95學年度於本校進修推廣部開設「臺灣研究及母語教師班」碩士專班,分為「臺灣研究組」、「母語教師組」。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06.02)

一、學人動態

  1. 廖振富副教授12月14日擔任北一女中「臺灣古典詩賞析」講座;12月16日擔任許俊雅教授主持《全臺賦蒐編、校勘出版計畫》審查;12月23日擔任羅鳳珠教授主持《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第一階段全臺詩全文檢索系統》審查。

  2. 李勤岸助理教授11月3日應高雄師範大學邀請演講,講題:「臺語語音特色與拼音系統」;11月12日應臺灣文學館邀請演講,講題:「白話•字•文學」。

 

二、專題演講

    94.11. 9        林會承            臺灣建築的歷史發展

    94.11.23        劉綸鑫           客家源流與客家話的反思

    94.11.30        戴寶村           從臺灣諺語看臺灣歷史文化

    94.12. 2        陳芳明            臺灣文學向左轉

 

三、研究計畫

    1.    臺灣師大整合型計畫:語料、文本與臺灣文化史之建構(姚榮松教授為總主持人),以下為子計畫: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李勤岸            從1885-1948教會公報白話字文學史料探討臺灣文化特質

    李勤岸            臺語文學史料中的語詞變化研究

    曾金金            從臺華英俗諺對比分析探討臺灣文化特質

    姚榮松            從臺灣地名的語言層次與變遷探討臺灣的多元文化

    姚榮松            人文社會科學先導型發展計畫

    許俊雅            日治時期臺灣旅遊文學與臺灣文化史之建構

    蔡淵洯            清代臺灣官紳有關庶民消費生活之論述分析

    廖振富            張麗俊所保存之臺灣文學史料整理與研究

 

    2.95年度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姚榮松            從閩客諺語的比較看閩客文化之異同

    廖振富            葉榮鐘詩作手稿及其相關資料之學術價值研究

    李勤岸            臺語文學史料中的語詞變化研究(二)

 

四、學術活動

  1. 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本所協辦之「第九屆臺北文化獎──文化大使進入校園巡迴活動」,於10月26日舉行。

 

五、出版訊息

    1.我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現況調查彙編

臺灣師大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主編,94年10月。

    2.我國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臺灣師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主編,94年10月。

    3.第四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思想與臺灣主體性

莊萬壽主編,臺北:臺灣師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94月10月。

 

第24卷第3期(2005.08) 

一、學人動態

  1. 姚榮松所長4月22日列席教育部「第二屆本土教育委員會」,報告教育部委託本所等「我國國內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總結。其中並建議國家圖書館籌設「臺灣研究中心」,獲杜部長肯定;5月14日擔任靜宜大學「第九屆國際暨第23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主持人及特約討論;5月27日擔任中央大學「2005年全國客家學術研討會」評論人;5月28-29日出席「國科會93年度語言學門研究成果發表會」,發表〈臺灣閩南語詞彙系中的語言層次〉一文。
  2. 李勤岸助理教授5月21日擔任臺灣歷史學會「後殖民論述與各國獨立運動史研討會」講評;6月3日參加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詩心臺灣情研討會」,與詩人向陽對談。
  3. 本所於6月23日舉辦前所長莊萬壽教授榮退演說茶會,講題為「漢學到本土的學習之路──當今人文學科發展之趨勢」,主持人為現任所長姚榮松教授。
  4. 本所於94學年度新聘廖振富副教授為專任教師,擬開授「臺灣古典文學專題」、「臺灣文學史研討」、「臺灣文學之旅」、「現代小說選讀」等課程。

二、專題演講

本系與本校英語系、臺史所共同舉辦南島文化演講系列,如下:

日期 主講人 講題
94.4.27 米甘幹•理佛克 原住民眼中的21世紀文化觀
94.5.4 李壬癸 從語言的現象看臺灣南島民族的遷移史
94.5.11 劉益昌 考古學所見臺灣南島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94.5.25 林媽利 從遺傳基因看臺灣原住民的遷徙

 

第24卷第2期(2005.05)

一、學人動態

  1. 姚榮松所長1月25日擔任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2004冬季聲韻學研習營」講座教授,主講:「韻律音韻學與文學研究」課程。
  2. 李勤岸教師3月24-26日受邀參加由文學臺灣基金會主辦「國際詩歌節」,朗誦作品〈海翁宣言〉。

二、學術活動

  1. 由教育部主辦,本所承辦,長榮大學研究發展處、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系所協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於1月8-9日在本校舉行。
  2. 本所、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主辦,臺灣哲學會協辦之「第四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於3月19-21日在本校舉行,會議主題為:「臺灣思想與臺灣主體性」。

 

第24卷第1期(2005.02)

學人動態與學術活動

  1. 姚榮松所長及李勤岸助理教授10月9-10日出席國家臺灣文學館「第2屆臺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分別發表論文。
  2. 李勤岸助理教授10月16-19日參加行政院「族群與文化會議」;11月19-21日參加臺灣筆會「亞太文學論壇」,發表〈殖民與母語文學〉;12月4日獲頒南瀛文學獎傑出獎;12月18日參加臺東大學語教系「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發表〈殖民地文學的語言選擇與語言人選〉;12月19日參加高雄醫學大學「醫學臺語學術研討會」,發表〈臺灣師範大學之臺語教學與研究〉。
  3. 本所12月16日與林敏生臺灣發展促進會舉辦第三次「臺灣文化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劉翠溶副院長主講,講題:「如何研究臺灣的歷史」。
  4. 由教育部主辦,本所承辦的「我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於94年1月8-9日舉行,並有兩組的座談會,主題分別為「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現況之檢討」、「建立臺灣人文教育主體性之展望」。
     

第23卷第4期(2004.11)

一、學人動態

  1. 本所創所所長莊萬壽教授屆齡退休,於8月起轉任長榮大學專任教授,並改任本所兼任教授。
  2. 新任所長姚榮松教授由國文系改任本所專任;6月19-21日出席天津南開大學與國際中國語言學會合辦的「第12屆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年會暨第二屆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宣讀論文〈從臺灣諺語看臺灣歷史〉;8月21-24日出席汕頭大學主辦「第13屆中國音韻學會學術年會暨第8屆國際漢語音韻學研討會」,發表學術報告,主講:「五十年來臺灣的中古音研究綜述」。
  3. 莊萬壽教授、姚榮松教授與李勤岸助理教授於9月17日出席民視公司舉辦「臺語教學和書寫研討會」。

二、學術活動

  1. 本所原訂11月20-21日舉辦「臺灣思想與臺灣主體性學術研討會」,因籌備時間不足,已決議延至94年3月21-21日舉辦,目前正在徵稿當中。
  2. 本所接受教育部委託於12月下旬主辦「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並與長榮大學、清華大學協辦,該項計畫主持人為姚榮松所長,莊萬壽、陳萬益教授為協同主持人,擬邀請各校臺灣文化、語言、文學、歷史四方面之系所主管,就九大課題,針對相關系所進行現況之剖析,並提出詳細報告與建議,作為教育部對臺灣人文(即本土)學門系所施政之參考。

 

第23卷第3期(2004.08)

一、學人動態

  1. 莊萬壽所長4月18日擔任「巫永福文學獎」評審;5月29日出席彰化師大主辦「第十五屆詩學研討會」,講評陳萬益論文;6月14日出席文建會主辦的「臺灣海洋文化事務」會議;6月18日參加臺大哲學系博士班兩篇論文口試;6月19日出席靜宜大學主辦「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第二場主持人;與姚榮松教授、許俊雅教授主編國中國文教科書,以近六年時間至今年6月完成1-6冊;6月30日申請退休,結束45年公務員生涯。
  2. 李勤岸教授6月17日在美國夏威夷大學北美臺灣研究會(NATSA)主辦之「第十屆臺灣研究研討會」,發表〈臺語文運動與愛爾蘭語文運動之比較〉;6月22日擔任第一屆海翁臺語文學獎評審。
  3. 日本岩手大學漢學教授藪敏裕、日文教授大野真男於6月17日至本所訪問,由莊萬壽所長接待。
  4. 韓國東國大學金良守教授6月23日至本所訪問,與莊萬壽所長洽商臺灣思想國際會議事務。
  5. 本所93學年8月起新聘專任姚榮松教授(國文系轉任),兼任有曹永和、趙天儀、鄭良偉、張炎憲、游勝冠、施懿琳、李櫻、陳憲明、溫振華教授。

二、學術活動

  1. 莊萬壽所長、李勤岸教授於4月2日帶領研究生至國史館參觀教學,由張炎憲館長親自講解;6月21日赴淡水晉見前總統李登輝先生,談論臺灣文化教育。
  2. 本所4月14日舉辦第二次「臺灣文化講座」,由莊萬壽所長主持,吳文星院長主講,講題:「近五十年來關於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3. 本所4月16日開會決議於94年3月舉辦「臺灣思想與臺灣主體性國際學術研討會」。
  4. 本所6月25日舉辦迎新座談會,由莊萬壽所長主持,曹永和院士、日本塚本照和教授、趙天儀教授、姚榮松教授等出席與會。

三、出版訊息

  1. 臺灣主體性的建構
    莊萬壽、李永熾、李喬、郭生玉編撰,臺北:允晨文化,93年5月出版。
  2. 臺灣的文化
    莊萬壽、陳萬益、施懿琳、陳建忠編撰,臺北:允晨文化,93年5月出版。

第23卷第2期(2004.05)

一、學人動態

  1. 本所2月1日新聘李勤岸老師擔任本所專任助理教授,開設碩士班「臺語文學專題」、「臺灣語言教育的規劃與政策」及通識「臺灣文化導覽」、「臺灣閩南語的閱讀與寫作」等課程。
  2. 本所92學年度下學期新聘原民會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副主委、清大臺文所胡萬川所長、清大英語系廖炳惠教授、國史館張炎憲館長為本所兼任教授。
  3. 莊萬壽所長於1月受邀參加「迎接全球化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全球化的挑戰與臺灣文化精神的建構〉,收錄於《迎接全球化•人文社會》(國家展望會出版)。
  4. 李勤岸助理教授於2月21日參加臺大資訊所「臺語文教資源的應用與整合研討座談會」發表論文。

二、學術活動

  1. 莊萬壽所長1月13日帶領學生前往八里十三行博物館進行參觀教學。
  2. 本所於3月份提出「臺灣思想與臺灣主體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畫書,申請教育部、文建會等機關之補助。

 

第23卷第1期(2004.02)

一、學人動態

  1. 所長莊萬壽教授10月20日參加「臺灣心會『迎接全球化,超越2008』學術研討會」,發表〈挑戰全球化與臺灣文化精神建構〉;11月22日參加「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第一場主持人;11月23日出席「本土教育研討會」,擔任主持人;11月29日出席「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薛順雄論文特約討論人;12月5日應邀赴臺南長榮大學「建立永續大學環境」研討會,主講:「大學本土教育的現況與發展」;發表〈北一女的一千個春天〉論文,收入12月12日出版《典藏北一女》。
  2. 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東亞文化研究所主任杜國清教授12月8日至本所訪問,與莊萬壽所長對臺灣文學研究及翻譯等合作問題交換意見。

二、學術活動

  1. 本所揭牌儀式於11月15日舉行,由莊萬壽所長、教育部范巽綠次長、簡茂發校長、趙天儀教授、文化總會蘇進強秘書長、蔡宗陽副校長共同主持。
  2. 本所11月15日舉辦「臺灣本土教育的規劃與展望研討會」,邀請教育部國教司吳財順司長專題報告:「國小國中本土教育實施的現狀」,名文化評論家李喬先生講演:「臺灣文化、語言文學發展之我見」,另由呂興昌、胡萬川、鄭邦鎮、姚榮松、柯慶明、李川信、陳萬益、張勝彥等專家學者針對「大學本土學門系所實務之檢討」及「本土教育的過去、現在、未來」兩議題做專題研討。
  3. 本所與林敏生臺灣發展促進會合作定期舉辦「臺灣文化講座」,第一次講座於12月24日邀請黃宣範教授主講:「南島語言的空間概念」。

三、出版訊息

臺灣文化論
莊萬壽所長著,玉山社出版,92年10月。

 

第22卷第4期(2003.11)

一、成立經過

本所於90年初曾由國文系莊萬壽教授提出申請「臺灣文學系」但在校內校務發展會議未獲通過,91年2月再由莊萬壽教授邀請姚榮松、許俊雅教授共同擬定計畫書申請「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同年7月教育部通過籌設,91年11月組成籌備委員會,由莊萬壽教授擔任籌備處主任。92年8月1日正式成立,莊萬壽教授由國文系轉調本所專任教授兼所長。9月8日開學,由曹永和院士教授第一門課。

二、教學與研究

本所特色有四:(一)國內第一所整合型的臺灣本土文化研究所,兼有臺灣文化、語言、文學學術專業。(二)主修分文化、語言、文學三組,招考兼具三科有初步基礎的大學畢業生。(三)培養既有通才知識,又有專業能力的研究生。(四)本土與國際、理論與實務並重,以優良的師資和教學,多元的學術研究和活動,積累臺灣研究成果,建構臺灣主體性的文化。本所計畫每年舉辦一至兩次學術研討會,及不定時的臺灣文化研修與活動,並計畫出版「學報」或「學訊」,另外將與臺灣文化民間團體合作於每月週三下午舉辦「臺灣文化講座」,開放校內外學生、人士聽講。

三、師資及課程

  1. 本所92年上學期,現有專兼任師資如下:莊萬壽教授:本所所長,專長「臺灣文化思想」、「臺灣文化史」。曹永和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專長「臺灣史」、「文化交流史」。鄭良偉教授: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博士,臺大語言所客座教授,專長「臺語語法」。趙天儀教授: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教授,專長「現代詩專題」。姚榮松教授:臺灣師大博士,師大國文系教授,專長「閩南語詞彙學」、「臺語漢字問題」。溫振華教授:臺灣師大博士,師大歷史系教授,專長「平埔族文化」、「田野調查」。許俊雅教授:臺灣師大博士,師大國文系教授,專長「臺灣文學」、「日治時期小說」。

  2. 本所預計未來兩年開設的課程:「臺灣文化研究導論」、「臺灣文獻導讀與研究」、「文化人類學」、「臺灣語言通論」、「臺灣文學史研討」、「當代西方文化理論選讀」、「臺灣原住民文化研究」、「臺灣政治社會變遷專題」、「臺灣人文思想專題」、「臺灣文化史專題」、「臺灣民俗藝術專題」、「平埔族文化專題」、「臺灣民間信仰與田野調查」、「臺灣人文地理專題」、「臺灣方志專題」、「臺灣閩南語專題」、「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語音記錄與田野調查」、「臺灣客家語專題」、「臺灣閩、客語漢字專題」、「臺灣南島語專題」、「臺灣閩、客語詞彙比較研究」、「媒體、網路與臺語傳播」、「臺灣母語教材及教法」、「臺灣現代詩與比較詩學」、「日治時期臺灣小說專題」、「臺灣原住民文學專題」、「臺灣古典文學專題」、「臺灣民間文學專題」、「臺灣現代散文研討」、「臺灣文學理論與批評專題」、「臺灣作家論」、「臺灣戲劇史專題」。

四、學人動態與學術活動

  1. 莊萬壽所長發表〈中文教育的臺灣本土化〉論文,近三萬字,收入《臺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前衛出版社,92.9)一書中。

  2. 本所計於11月15日舉行「臺灣本土教育的規劃與展望」研討會,邀請全國大學有關臺灣文化、文學、語言、原住民及客家研究系所主管與從事臺灣本土教育者共同座談,並同時舉行本所所牌揭牌的儀式。

五、出版訊息

臺灣文化論
莊萬壽著,玉山社出版,92年10月。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