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3期(2006.08)
一、學人動態
本系於4月27日辦理系主任遴選諮詢會議,同意由陳明柔主任續任。
二、專題演講
95. 4.26 劉南芳 站在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分野
95.
5. 4
王孟超
從創作社劇團〈驚異派對〉聽臭男生們的
Man's Talk並一窺舞臺設計的奧秘
95. 6. 6 李崇建、甘耀明 新世代文學作家對談
95. 6.23 張誦聖、應鳳凰 臺灣文學國際鼎談系列之八──臺灣文學研究與全球化議題
三、學術活動
本系3月辦理之「北鍾南葉、迎春開講──相惜一甲子,鍾肇政、葉石濤憶談文學生涯」對談活動,對談內容連載於4月6-7日聯合報副刊。
本系6月16日舉辦「第二屆中區研究生臺灣文學論文研討會」。
本系擬於7月27-30日與「臺灣海翁臺語文教育協會」,共同辦理「第二屆海翁臺灣文學營」。
本系8月21-24日承教育部委託辦理「中區中小學教師臺灣文史教育研習營」活動。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05)
一、學人動態
本系自94學年度第2學期起特聘趙天儀教授為專任講座教授。
二、專題演講
95.
3.15
鍾肇政、葉石濤
「北鍾南葉迎春開講」 ──相惜一甲子,
鍾肇政、葉石濤憶談文學生涯
95. 3.24 塚本照和、林瑞明 三十年心路──臺、日臺灣文學研究者的對話
三、學術活動
本系擬於5月12日舉行「第二屆中區臺灣文學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本系擬舉辦10場「臺灣文學國際鼎談」系列活動,邀請國際學人到校訪問,與國內學者進行對談。
本系自95學年度起,推行「臺灣文學」、「大眾傳播」雙學位學程。
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06.02)
學術活動
本系碩士班於9月26日奉准成立,並於95年度招生。為因應本系碩士班成立,本學期特舉辦「臺灣文學國際鼎談」系列活動,如下:
94.11.21 林鎮山、陳培豐 文學望鄉──旅外學者的臺灣文學研究之路
94.11.29 許達然、施淑 西方文化理論與臺灣文學研究
94.12. 1 黎湘萍、呂正惠 彼岸的聲音──中國大陸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94.12. 1 李國修 文本題材──戲真劇假
94.12.15 王安祈 當代京劇創作──以「三個人兒兩盞燈」為例
94.12.16 杜國清、邱貴芬 推窗望月──臺灣文學研究的「國際化」
94.12.26 葛浩文、林麗君、吳叡人 困境、危機、轉機──臺灣文學研究在國際
94.12.27
下村作次郎、孫大川
山海的文學相逢──臺灣原住民文學的日譯
與研究
本系自95學年度起,推行「臺灣文學」、「大眾傳播」雙學位學程,強化本系「文學傳播」特色。
本系自94學年度第2學期起,禮聘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先生至本系開設「戲劇創作(I)」課程。
本系12月獲教育部顧問室補助「人文社會科學先導型發展計畫──輔導大專校院臺灣文史相關系所提升研究教學水準」。
第24卷第4期(2005.11)
一、學人動態
本系94學年度第一學期起新聘楊翠專任副教授。
陳明柔副教授、楊翠副教授9月26-30日獲邀參加美國加州大學「2005年臺灣文學與英譯學術研討會」。
本系9月26日經教育部核定成立臺文系碩士班,自95學年度開始招生。
二、研究計畫
主持人 計 畫 名 稱
陳明柔 負傷者的身影──日據時代臺灣小說中知識分子的心理困境與疏離
藍建春 人跡為何罕至?──原住民山海書寫在自然寫作研討上的現況
第23卷第3期(2004.08)
學術活動
第23卷第2期(2004.05)
一、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3. 1. 3 | 大開劇團 | 表導演課程 |
二、學術活動
第23卷第1期(2004.02)
一、學人動態
二、專題演講
日期 | 主講人 | 講題 |
---|---|---|
92.10.2 | 李 喬 | 新世代文學人的課題 |
92.10.22 | 孫翠鳳 | 戲夢人生 |
92.11.27 | 廖鴻基 | 海島與海洋 |
92.12.15 | 劉仲倫 | 劇場的要素 |
92.12.17 | 路寒袖、潘麗麗 | 詩與歌的對話 |
92.12.22 | 大開劇團 | 劇場的分工 |
第22卷第3期(2003.08)
一、系所動態
本系自91年8月1日至92年7月31日由中文系主任鄭邦鎮奉命籌備,92年8月1日正式成立,並已先於92年7月選出臺文系主任陳明柔博士。
本系於第一年(92年8月)大學部招收一班55名。本系碩士班已成立第七年,惟目前仍合併在中文系碩士班下設之「中文組」、「臺文組」,將來適時分成兩系各自之碩士班。
二、系簡介
寬廣的「臺灣學」基地:目前算是中臺灣先發的「臺灣文學系」,形成全臺灣第一個臺、日、英、西、中,五種語文學系齊備的文學院——靜宜大學文學院。
獨特的「臺灣文學」教學目標:充實臺灣文化背景、母語與語言學以及文學的基本知識,珍惜本土文化,建立臺灣文學主體性。
學術性與生活化兼顧的課程設計。
鼓勵雙主修、輔系等(另有規定)前瞻性學習,強化就業市場競爭力。
三、未來展望
建立臺灣各民族各族群母語文學之書寫平臺。
形成中臺灣口述歷史、民間文學之開發重鎮。
策劃「臺灣文學年鑑資料及編輯中心」。
成立「文學傳播資源開發研究室」。
推動「日治時期臺灣文獻翻譯計畫」。
強調鄉土教材教案設計編製。
配合現有碩士班(臺文組)的成長,於近年內成立臺文系碩士班、臺文系碩士在職專班,並且配合中文系正在推動成立中文、臺文搭檔的博士班。
與既有習見的中、英、西、日等語文學系,觸發彼此應有的切磋效應與良性競爭,為臺灣及世界的文學研究,再開新頁。
四、學人動態與學術交流
本系由中文系鄭邦鎮主任奉命負責籌備,並以陳明柔、柳書琴、彭瑞金、陳建忠、林茂賢、楊翠等全體中文系臺文組教師為籌備委員。
本系所成立,已有三批捐書贊助,另有慨允捐款者。日本鈴木茂夫先生將捐贈日治時期臺灣珍貴史料,並促成本系及本校臺灣研究單位與早稻田大學之交換合作構想;另L. A. 太平洋時報已來函提供每年兩名臺文系畢業生之留美工讀獎學金。
本系主任人選,經文學院譚院長召集遴選,於92年7月遴選通過由陳明柔博士擔任。
本校榮譽駐校作家陳千武(80歲)以持續60年之文學耕耘榮獲國家文藝獎。真理大學舉辦「陳千武作品研討會」,臺文系教師多人參與,趙天儀教授做主題演講。
成大臺文系召開「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研討會,本系柳書琴、陳明柔、陳建忠、彭瑞金、魏貽君老師發表論文,鄭邦鎮主任擔任主持。
本系柳書琴、楊翠、陳建忠三位老師,參加臺中修平學院召開「戰後臺灣現代文學研討會」發表論文,趙天儀老師擔任講評並主持。
位於前臺南市政府原址之「國立臺灣文學館」定於10月間開館,本系柳書琴教授、中文系鄭邦鎮主任、生態所趙天儀教授,已受委託提出慶祝開館之主題學術活動「張文環及其同時代的臺灣文學作家」研討會及相關活動,並邀請臺文系全體教師及全國各臺文系及臺灣文學學者熱烈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