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漢學研究中心

115年「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錄取名單

漢學研究中心115年(2026年)「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錄取名單已告確定。

此次申請獎助共計59件,審查會議於2025年歷經9月18日與9月26日召開會議,參加審查之館外學者專家共計6人。

經討論與審慎評選,最後決定錄取18名,備取18名。(包含18個國家)茲將錄取學人之簡介分述如下(正取、備取皆依國籍中文筆畫順序排列)

近4年申請件數與正取名額。

申請111年來臺件數為96人,正取20名、備取32名。

申請112年來臺件數為101人,正取20名、備取32名。

申請113年來臺件數為80人,正取18名、備取32名。

申請114年來臺件數為73人,正取18名、備取32名。

115年來臺申請合格與錄取正取者分析

職級

申請

錄取

該項職級錄取比例

件數

比例

錄取

比例

教授(研究員)

13

22%

4

22.2%

30.8%

副教授(副研究員)

14

23.7%

5

27.8%

35.7%

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員、博士後研究員)

21

35.6%

4

27.8%

23.8%

博士候選人、博士生

11

18.6%

4

22.2%

36.4%

合計

59

 

18

 

 

歷年錄取學人職級分布約為教授22.3%、副教授21.6%、助理教授19.4%、博士候選人36.7%。

 

截至114年度止,歷年正取之錄取學人前15名國籍統計

國籍

人數

國籍

人數

國籍

人數

美國

136

俄羅斯

26

新加坡

19

韓國

56

韓國

24

以色列

16

日本

39

加拿大

25

越南

13

德國

38

英國

27

捷克

9

法國

29

澳大利亞

20

波蘭

9

 

申請115年來臺「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正取國籍統計

國籍

人數

國籍

人數

美國

8

巴西

1

英國

1

義大利

1

西班牙

1

馬來西亞

1

加拿大

1

越南

1

以色列

1

新加坡

1

韓國

1

 

115年「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錄取名單

正取18名,備取18名。茲將錄取學人之簡介分述如下(正取、備取皆依國籍中文筆畫順序排列)

國籍

姓名()

姓名()

機構

職稱

研究主題()

研究主題()

獎助期限

(月)

巴西

Joanes da Silva Rocha

喬耐斯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博士候選人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ea Art" by European Missionaries and Japanese Colonial Agents: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aiwan (1557-1945)

歐洲傳教士和日本殖民者對"茶藝"的跨文化觀察:從明代晚期至臺灣日治時期 (1557-1945)

6

以色列

Elisa Levi Sabattini

艾麗沙

Tel Aviv University

副研究員

Dreams, Cosmology, and Statecraft in Early China: A Cross-Disciplinary Exploration of Dream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Early Medieval Period

早期中國的夢境宇宙觀與治國方略:漢代至中世紀早期釋夢的跨領域探索

3

加拿大

Yuqing Liu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助理教授

Saltwater Poetics: Pidgin English in Chinese Literature

鹹水的詩意:文學中的皮欽語

3

西班牙

Sara Rovira-Esteva

羅颯嵐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教授

A companion to Sinophone languages and writings

華語語言與書寫研究導論

4

美國

Charlie Yi Zhang

張毅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副教授

Margins in Motion: Feminist and Queer Struggles across Asia's Borderlands

流動的邊緣:亞洲邊陲的女性主義與酷兒抗爭研究

6

美國

Christopher Lupke

陸敬思

University of Alberta

教授

The Grammar of Filiality: Ritual, Repeti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Modern Chinese and Sinophone Fiction

孝道文法:現代華文與華語系小說中的禮儀重複與再現

5

美國

Elena Valussi

阿琳娜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講師

Prophetic and Shamanic Women in Taiwan: A Research Proposal

台灣的女性靈乩與女巫:一項研究計畫書

3

美國

Daniel Chai

蔡謹鍵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博士候選人

Crafting a Global Taiwan: Recruiting and Train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Workers in Taiwan's Developmental Migration State

打造全球台灣:在發展型移民國家中招募與培訓國際學生工

9

美國

Michael Nylan

戴梅可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教授

Local Communities in Early China

早期中國的地方社區

2

美國

Suzanne E. Scoggins

蘇美華

Clark University

副教授

Policing Public Relations: Lessons from Law Enforcement and the Military

控制公共關係:執法部門和軍隊的經驗教訓

1

美國

Gabriel Groz

高銳

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博士候選人

The Politics of State Financ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and England

十七世紀中國和英國的國家財政政治

2

美國

Ke Ren

任可

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副教授

Save China, Save Peace: Internationalism and Transnational Activism in the Global World War II

"拯救中國, 拯救和平":全球二戰中的國際主義與跨國行動

4

英國

Lance Pursey

白嵐史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博士後研究

A New Social History of the Liao Dynasty: Placing Inscriptions Back at the Center

重寫遼朝社會史:以石刻文獻為中心

9

馬來西亞

Lee Soo Chee

李樹枝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助理教授

A Study of Taiwanese Criticism and Research on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1963-2025)

台灣的馬華文學評論與研究考察(1963-2025)

4

越南

Khac Thuan Dinh

丁克順

Tran Nhan Tong Institute - 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 Hanoi

教授

A Study of Anicient Buddhist Bells from the Northern Period to the 18th Century in Vietnamm

越南北屬時期至十八世紀的佛教古鐘研究

3

新加坡

Leander Seah

謝枝嶙

Stetson University

副教授

China and America in World War II: A Transnational History of the Burma Theater, 1937-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中國與美國:緬甸劇院的跨國歷史,1937-1945

1

義大利

Savina Tonio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博士後研究

Shaping Taiwan's Current Role in Innovation: The Contributions of Dr. Li Kwoh-ting to the RoC'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with the US

塑造台灣在創新領域的角色:李國鼎先生對中華民國科學發展及對美科技合作的貢獻

9

韓國

Seongun Park

朴盛運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博士候選人

Tremors of Thoought: Earthquakes, Seismological Knowledge, and the Making of Disaster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

思想的震動:中國明清時期地震、地震學知識與災難文化的形成

5

 

備取(依國籍中文筆劃順序排列)

國籍()

姓名()

姓名()

機構

職稱

研究主題()

研究主題()

獎助期限

印尼

Paulus Rudolf Yuniarto

魯道夫

N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gency, Republic of Indonesia

教授

From Collie Workers to State Agencies: Tracing Chinese Mobility in Eastern Indonesia

從牧羊犬工人到國家機構:追蹤印尼東部華人的遷徒

6

法國

Raymond (Alex RAYMOND)

雷蒙

University of Baalamand/CECMC/CESPRA

副教授

Reassessing Sino-Tibetan Relations (1949-1959): A New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PRC and Taiwanese Archival Sources

重估漢藏關係(1949-1959):基於中國大陸和台灣檔案資料的新解讀

6

俄羅斯

Kseniia Baliuta

謝妮婭

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 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

講師

Stylistic Innovation and Linguistic Experimentation in Wang Wen-hsing's Early Fiction: A Study in Taiwanese Modernism

王文興早期小說中的風格創新與語言實驗:台灣現代主義研究

5

美國

David Wilson

衛大偉

Harvey Mudd College

助理教授

Shaping Global Perceptions of Taiwan through Sound and Light

透過聲光媒介形塑台灣的全球形象

3

美國

David Chan

陳子行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博士候選人

A Kaleidoscope of the Pure White Lotus: Daosheng's Miaofa Lianhua jing shu, the One Vehicle Clain, and the Rhetoric of Universal Salvat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妙法鉤玄:妙法蓮華經疏與大乘如來藏及一乘思想在四至五世紀中國之受容

8

美國

Harlan David Chambers

章毅誠

Georg-August-Universitat Gottingen

博士後研究

Narrative Economies: Cultural Practice and the Economic Imagination of China's Revolution, 1939-1976

敘事經濟:1939-1976年中國革命的文化實踐與經濟想像

7

美國

Linh D. Vu

武玲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副教授

Republic of Virtues: Honors and Awards in Modern China and Taiwan

美德共和國:近代中國與台灣的榮譽與獎勵

4

美國

Margherita Zanasi

曾瑪莉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教授

Linqing: Life along the Grand Canal (1644-1949)

臨清:大運河沿岸的生活(1644-1949)

5

英國

Darig Thokmay

札热途美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博士後研究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ibetan Buddhist Monks at the Qing Court

重審清朝宮廷中藏傳佛教僧侶的角色

12

紐西蘭

Dayton Joseph Lenkner

雷岱騰

Ca Foscari University of Venice, Italy

助理教授

The Transnational Origins of a National Voice: Radio in Taiwan, 1945-55

國家之聲的跨國起源:1945-55 台灣的國家傳播

7

荷蘭

Nathan Albury-Garces

Inha University

研究員

"I don't understand": Sociologies of Mandarin in the lives of European expatriates in Taiwan

「我聽不懂」華語社會學在歐洲外籍人士在台生活中的角色

1

新加坡

Jiajie Zhang

張家傑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助理教授

Creative Touth, Cultural Futures: Youth Contributions to Kimmen's Tourism Landscape Through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創意青年,文化未來:金門青年透過文化創意產品對觀光景觀的貢獻

2

新加坡

Myra Mentari Abubakar

Abubaka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博士後研究

Remembering Heroines Across Empires: Gender, Commemoration, and Postcolonial in Taiwan and Indonesia

跨帝國的女性英雄記憶:台灣與印尼性別、紀念與後殖民記憶研究

12

義大利

Francesca Puglia

范佳

Bern University, Insititute of Philosophy

助理研究員

Recontextualization of the Taiyi sheng shui 太一生水 based on Chu transmitted tradition

太一生水和出國傳世文獻

2

德國

Olivia Wenzel

溫黎婭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at Heidelberg University

博士候選人

In Between Image and Message: Constructing Visual Sovereignty and Transnational Chinese Identities on the Postage Stamps of Greater China (1949-2015)

圖像與訊息之間:在大中華地區郵票上建構視覺主權與跨國華人身分(1949-2015)

2

澳洲

Mariah Shan Zhong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博士候選人

The "Asia Problem" in Postwar East Asia: Japan, China, and Taiwan's Negotiation of Postimperial Boundaries

戰後東亞的「亞洲問題」:日本、中國與台灣的後帝國邊界協商

3

韓國

Dam Han

韓潭

Mokpo National University

助理教授

A Study on Cross-Strait Cultural Linkages in Chen Yingzhen's Night Freight-Focusing on the Novel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in Mainland China

陳映真《夜行貨車》的兩岸文化連鎖研究———以小說與中國大陸電影改編為中心

2

韓國

Moon Sang Chung

鄭文祥

Gachon University

教授

Guo Ting-yi's Historiography and South Korean Studies of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郭廷以史學與韓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

4

*學人英文姓名依申請時填寫方式顯示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