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Block Area
Menu Button
:::
Report on CCS Activities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祝平次教授於韓國延世大學演講

2018629日(週五)下午5-7時,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與韓國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合作,假該校白楊館Helinox Hall舉辦今年第四場「臺灣漢學講座 Taiwan Lectures on Chinese Studies)」,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祝平次教授,主講「臺灣的數位人文研究與教育:現況與困境」。

延世大學是韓國歷史最悠久大學之一,更長期立於韓國頂尖大學之列。國圖於105年與該校合作設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aiwan Resources Center on Chinese StudiesTRCCS)」,提供優質的臺灣漢學研究資源。本次活動也是國圖在延世大學第一次辦理「臺灣漢學講座」。

主講人祝平次教授為哈佛大學博士,目前為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宋明理學及儒家倫理,也長期從事數位人文的研究與推廣。本次講座由延世大學中語中文學科金鉉哲(Kim Hyun Cheol)教授主持,由於聽眾多半是該校中文系師生,這場講座以中文進行。

祝平次教授在演講中除說明為什麼要做數位人文,什麼是數位人文,敘述臺灣數位人文發展史,從全文檢索時代、數位典藏時代到目前的數位人文時代,以及介紹臺灣發展數位人文的主要機構──臺大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和法鼓文理學院,和它們所建置的數位研究平台外,也舉了幾個他在教學上學生運用數位工具從事數位人文研究的報告實例,以鼓勵大家嘗試此新的方法。

他特別強調,臺灣的數位人文約開始於1984年,可謂起步很早,一些研究機構,如中央研究院、臺灣大學、法鼓文理學院等,都在進行自身的數位人文計畫,也建立了不少資料庫或數位化的可搜索文本,為數位人文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來發展數位人文研究,各學院裡也缺乏專門從事數位人文研究的專職人才,使得數位人文未來的發展仍在未定之天。此外,目前西方的年輕學者越加善於利用數位人文研究方式,使他們的研究更具說服力和趣味性。但以臺灣目前的研究環境而言,數位人文研究仍被大多數學者視為一種異想天開方式,實際應用數位方法進行研究的學者仍相當有限。總結臺灣目前數位人文的現象,包括:政府資助的態度不明,國際的影響日漸顯明,人文學科的自我定位,教研機構的日趨開放,線上工具的使用自由,以及個別學者的自我培力。

由於數位人文研究在世界各國均被視為相當創新的研究方式,故本場講座吸引該校人文學院師生約50人參加。演講後更有不少聽眾,如刻在該校訪問的四川大學王彤偉教授等,紛紛就各自研究領域,向祝平次教授請教相關的數位工具細節。

最後由國家圖書館國際合作組耿立群主任致詞,簡單介紹國圖在延世大學設立的「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以及漢學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臺灣獎助金」等,俾使臺灣的學術資源廣為海外利用,以加強國際交流,並進一步提升臺灣學術研究的量能。

 

延世大學「臺灣漢學講座」由金鉉哲教授主持  
延世大學「臺灣漢學講座」由金鉉哲教授主持

祝平次教授演講精彩生動  
祝平次教授演講精彩生動

清華大學祝平次教授主講「臺灣的數位人文研究與教育:現況與困境」  
清華大學祝平次教授主講「臺灣的數位人文研究與教育:現況與困境」

講座吸引了延世大學師生約50人參加  
講座吸引了延世大學師生約50人參加

聽眾踴躍發言討論,圖為四川大學王彤偉教授提問  
聽眾踴躍發言討論,圖為四川大學王彤偉教授提問

國圖耿立群主任致詞介紹「臺灣漢學資源中心」等臺灣學術資源  
國圖耿立群主任致詞介紹「臺灣漢學資源中心」等臺灣學術資源

講座後合影  
講座後合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