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Block Area
Menu Button
:::
Report on CCS Activities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4位學人發表中國近代史之相關研究成果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71121日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前倫敦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陸志鴻(Gary Chi-hung Luk)博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博士候選人陳英傑(Chan Ying-kit)先生、美國杜克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鄭惠朱(Jeong Hyeju)女士、美國西北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孔斯宸(Keith Clark)先生,分享在臺研究成果。並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暨人文中心主任周惠民老師主持。

第一場演講由英國籍陸志鴻博士演講「鴉片戰爭再詮釋」,在中國研究中,鴉片戰爭(1839-1842)」的性質還存有不少爭議。研究中外關係史的學者往往主張這場戰爭呈現傳統的東方(中國)和擴張的西方(英國)之間在外交、軍事、商業及文化等層面的衝突。陸博士的演講將著重於對鴉片戰爭三個「內在」性質的辯論。它們分別是:清帝國對「海疆」的控制,大英帝國對中國沿海、沿河地區的統治,以及兩個帝國管理中國沿海、河濱居民時的衝突。沿海和沿河地區,往往因為城鄉二分的概念而被忽略,陸博士討論清、英兩大帝國的軍事衝突對沿海和沿河地區的深刻影響,以及身處其中的庶民角度,又是如何看待這場戰事。從而連結清史、西方帝國在華史,以及中華帝國晚期的海河社會史。

第二場演講由新加坡籍陳英傑先生演講「歐榘甲和1900年代的中國省籍意識」,陳先生介紹清末的思想家歐榘甲,以及他結識變法家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經歷。與變法家的交流,加上留洋的經驗,以及對當代各國事務的觀察,使歐榘甲的想法脫離了晚清漢族知識份子的革命典範。基於列強在清末不斷奪取廣東地區的口岸及土地,和對中國領土完整性的憂慮,在著作《新廣東》當中,歐榘甲主張:廣東省應自治自理,利用外來移民色彩重等得天獨厚的條件,脫離清朝獨立。進而吸引其他個省以廣東為楷模,各自獨立後再仿效美國組成邦聯國家。

第三場由韓國籍鄭惠朱女士演講「臺北與麥加:冷戰時期中國穆斯林流散和外交往來」。1949年之後的30餘年間,臺北穆斯林社區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在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產生頻繁往來。1949年後來臺的穆斯林流亡者約2萬名,包括數百名過去曾在大陸政治、宗教界頗有地位的作家、軍事家及學者,均將臺北作為其落腳之處。這群新移民在臺北建立伊斯蘭教組織,出版諸如〈中國回教〉的刊物。鄭女士並以1956年由馬步芳領導的中國回教朝覲團為例,組織持續40年之久的朝聖,終得以面見沙烏地阿拉伯國王。他們的行止與朝聖之路,為1949年分頭逃往臺北及麥加的穆斯林建立強固的聯繫。鄭女士進一步強調,散居在臺灣和沙烏地阿拉伯的華人穆斯林以民間交流、物資捐贈為手段,發揚宗教組織的影響力,使之超越地域空間的隔閡,建構了冷戰時期的穆斯林外交。

第四場由美國籍孔斯宸先生演講「學生與國家:發生在『中國』的兩場民主學運」。孔先生所要比較的分別是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以及翌年臺灣的野百合學運。1971年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暫時為國、共雙方的正統中國代表權之爭,劃上休止符。孔先生認為中國共產黨將焦點放在革命上,他們認為自身以革命的方式,將中國從舊思維、舊習俗中解放出來,這一企圖在文化大革命中最為明顯。國民黨強調的是傳統,他們延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及中國文化的固有元素如儒家等,以此表示他們對中國的定義。中共正式得到中國的聯合國代表權後,可以隨心所欲認定「中國」而不受國民黨摯肘。也因此造成兩岸在處理學運方面態度的歧異。

本日演講的四位學人都提出對中國近代史的觀察面向,並表示國圖及本中心的豐富館藏,對博士論文的撰寫均大有裨益。現場亦有各校研究生前來聆聽,希望能從中汲取外國學者的不同治學角度。

左起:曾淑賢館長、孔斯宸(KEITH CLARK)先生、陳英傑(CHAN YING-KIT)先生、周惠民教授、陸志鴻(GARY CHI-HUNG LUK)博士、鄭惠朱(JEONG HYEJU)女士  
左起:曾淑賢館長、孔斯宸(KEITH CLARK)先生、陳英傑(CHAN YING-KIT)先生、周惠民教授、陸志鴻(GARY CHI-HUNG LUK)博士、鄭惠朱(JEONG HYEJU)女士

會場一隅  
會場一隅

左起:孔斯宸(KEITH CLARK)先生、陳英傑(CHAN YING-KIT)先生、周惠民教授、陸志鴻(GARY CHI-HUNG LUK)博士、鄭惠朱(JEONG HYEJU)女士  
左起:孔斯宸(KEITH CLARK)先生、陳英傑(CHAN YING-KIT)先生、周惠民教授、陸志鴻(GARY CHI-HUNG LUK)博士、鄭惠朱(JEONG HYEJU)女士

陳英傑(CHAN YING-KIT)先生(左二)演講  
陳英傑(CHAN YING-KIT)先生(左二)演講

孔斯宸(KEITH CLARK)先生(左一)演講  
孔斯宸(KEITH CLARK)先生(左一)演講

Top